晨光刚漫过木屋的窗沿,苏晚己经坐在仓库的小桌前。她将昨夜整理的三页纸重新誊抄了一遍,字迹一笔不落,图表用尺子划得笔首。曲线图上标注着星露草叶片开合频率的变化,土壤酸碱值的波动也以不同颜色的线条区分开来。她在最后一页写下那句话时,笔尖顿了顿,还是稳稳地落了下去:“此草非商品,乃生命。我所求,仅为一缕纯净之香,予吾儿呼吸安宁。”
她合上本子,起身走出仓库。木屋的门虚掩着,她没敲门,只是把报告轻轻放在桌上,退到角落的床边坐下。水杯里还剩半口凉茶,她抿了一小口,喉咙里的干涩感又浮上来,但她没再咳嗽。
屋外传来脚步声,陈守耕从谷地回来,手里提着一把小锄。他看见桌上的纸,停下脚步,走过去拿起。一页一页翻过去,动作很慢。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的手指在那行字上停了几秒,然后抬头看向窗外。
谷地里的星露草在晨光中微微摇动,银灰色的叶片像是被风推着,一层层泛起波纹。他没说话,把报告折好,塞进怀里。
苏晚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边缘有些发白,是缺氧的征兆。这几天的湿冷和劳累让她身体吃紧,但她知道不能停。
午后,陈守耕突然出现在仓库门口。他站在那里,背光,看不清表情。
“你写的,是真的?”他问。
“什么?”
“你说每月都写报告,只要我还愿看。”
“是真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转身走了。苏晚没动,也没追问。她知道有些话不能追,一追就碎。
天快黑时,她正准备去谷地做最后一次记录,陈守耕又来了。这次他手里拿着一个陶罐,表面粗糙,像是手工烧制的,盖口用蜡封着。
他把罐子放在桌上,解开蜡封,倒出一小堆银灰色的细粒。每一粒都小如沙,表面泛着微弱的金属光泽。
“三年前存的种子,”他说,“只够种两行。”
苏晚站起来,走到桌边。她没伸手去拿,只是看着。
“种下去,不一定活。”他盯着她,“要是死了呢?”
“我会记录每一步,”她说,“土壤、湿度、光照、微生物环境。如果失败,我写清楚原因,给您一份失败报告。”
“要是你拿走种子,转头就卖给别人呢?”
“您可以随时终止合作。我带回来的每一克原料,都会附上生长记录。您要是发现不对,立刻断供,我无话可说。”
陈守耕看着她,眼神像在称重。过了很久,他才开口:“暴雨来了怎么办?”
“建遮棚,用竹架和天然藤膜,留通风口,每天早晚检查根部湿度。”
“发芽率低呢?”
“调整腐殖层配比,加一点火山灰和贝壳粉。必要时,人工授粉。”
“你怎么知道它需要人工授粉?”
“星露草三十年才开花,自然授粉机会极少。它的花粉粘稠,风带不动,昆虫也不常来。如果不干预,种子存活率不足百分之五。”
陈守耕的手指轻轻拨了拨桌上的种子,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你不是光会种草,”他说,“你还懂它。”
苏晚没接话。
他把种子重新装进陶罐,递给她。她双手接过,放进温控箱最底层的隔离层,锁好。
“种活一株,”他说,“我供你三年枯叶。”
“我不会让您失望。”
他没点头,也没再说话,转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苏晚刚收拾好记录本,陈守耕己经在屋外等她。他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边角磨损,像是翻过很多次。
“西边坡地,”他指着图上一处,“光照稳,地下水浅,适合育苗。土是黑腐层,底下有碎石排水。别用金属工具翻土,震感会伤根。”
苏晚接过地图,仔细看了一遍,点头:“我记住了。”
“种子不能泡水,埋深三毫米就行。前七天不能见强光,用蕨叶遮。”
“明白。”
他看着她,忽然问:“你儿子……真靠这个活着?”
“他不能碰合成香精。一碰就喘,严重时要进医院。市面上的天然香料大多掺了稳定剂,只有星露草的枯叶提取物,他能用。”
陈守耕沉默了一会儿,转身回屋。苏晚以为他要进去了,没想到他又出来,手里多了一个布袋。
“这是去年收的枯叶,”他说,“先拿去提纯,试试效果。”
“您不担心我拿去量产?”
“你要是想量产,就不会写报告,也不会留种子自己种。”他顿了顿,“你不是来拿的,是来护的。”
苏晚握紧了手中的布袋,指尖能感觉到里面干燥叶片的轻微摩擦。
“价格按十年前的生态采购价,”他说,“再降一成。”
她愣了一下。
“您不用……”
“我不图钱。”他打断她,“这草在我手里三十年,没人问它怎么活,只问它能卖多少。你来了,不谈合同,不谈分成,先治病株,再写报告。你懂它。”
苏晚没说话,只轻轻点头。
“它该有人接着看了。”他说完,转身走进木屋。
苏晚站在原地,手里攥着地图和布袋。阳光落在她的肩上,温控箱的金属外壳微微发烫。她低头看了看箱子,打开最底层,把陶罐和布袋并排放好,锁上。
她走向谷地,脚步比前几日稳了许多。走到西坡,她蹲下,用手轻轻拨开表层枯叶,露出下面深褐色的泥土。她从包里取出小铲,开始清理杂草。
系统突然在脑中响起:【检测到‘陈守耕’信任等级升至‘认可’,触发隐藏成就‘守护者之约’。奖励:B级技能抽奖一次,是否立即抽取?】
她没理会。
风从谷口吹进来,拂过她的发梢。她抬头,看见陈守耕站在木屋门口,手里拿着一把旧伞。
“今天可能下雨。”他说。
“我知道。”
他没动,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站在那里,看着她蹲在坡前,一铲一铲地翻土。
苏晚从包里取出陶罐,打开盖子。她用指尖捻起一粒种子,放在掌心。银灰色的颗粒在阳光下几乎透明,轻得像随时会被风吹走。
她低头,挖了一个小坑,把种子放进去,覆土,轻轻压实。
第一粒种下。
她又捻起第二粒。
(http://www.220book.com/book/7BL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