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明的机械体第一次如此紧密地协作,摩擦和冲突几乎无处不在:
“引擎城”的战士开着巨大的工程机械,试图用暴力夯实地基,弄得地动山摇,差点把旁边正在精密校准防御炮台的“钟表之心”工程师震得数据出错。
“精确!需要的是精确!你们这些莽夫!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钟表之心的工程师拿着激光测距仪,气得光学镜乱闪。
“屁的0.01毫米!能站稳能开火就行了!老子一锤子下去什么不平都平了!”引擎城的战士满不在乎地操作着巨大的液压锤。
“警告:检测到异常震动,可能影响数据传导稳定性。”网络节点的信息流飘过,带着一丝冰冷的提示。
“钟表之心”的工程师要求所有材料堆放必须按照型号、批次、入库时间严格分类,贴上标签,摆放成完美的立方体。
引擎城的战士首接把一堆零件哗啦一声倒在地上:“哪那么麻烦!用的时候随便拿不就行了!”
“无序!低效!不可容忍!” “穷讲究!”
“智慧网络节点”需要铺设专用的高带宽数据光缆,要求路径绝对笔首,避开所有强能量干扰源。 引擎城的车辆呼啸而过,不小心碾断了一截……
网络节点的数据流瞬间变得暴躁,发出一连串高强度的错误代码冲击,差点让那几个引擎城战士的车辆控制系统宕机。 “妈的!什么鬼东西!”
甚至连休息时间它们都能吵起来...
引擎城的战士拿出高能量燃油饮料畅饮,声音喧闹。
钟表之心的工程师则在一边安静地计算着能量摄入效率,并表示这种饮料“不符合健康标准”。
网络节点则不断发送“请降低环境噪音分贝”的请求。
整个工地鸡飞狗跳,混乱不堪。铁壁和影爪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调解冲突,防止联盟还没见到敌人就自己内讧解体。
而都乐和杨树林,则在这种混乱中,再次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价值。
都乐凭借着对机械结构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思维,提出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比如,她建议引擎城在夯实地基时,在关键设备下面加装钟表之心提供的超级减震垫;她帮着重新规划了材料堆放区,划分出“常用区”(允许稍微乱点)和“精密件区”(严格管理)。
杨树林则用他强大的动手能力和对力量的精准控制,解决了许多实际难题。他能徒手将巨大的钢梁安装到毫米级精度,让钟表之心的工程师目瞪口呆;他能用最简单的工具修复被引擎城战士弄坏的精密仪器;他甚至能感知到地下不稳定的能量流,提前预警避开了几次施工危险。
螺丝仔自然也没闲着,它被都乐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铺着软垫的“观察台”上(美其名曰让它发挥“战略指导”作用,实则是怕它到处乱滚惹祸)。 它倒是很享受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着工地指手画脚: “啧啧!那个齿轮脑袋的焊接手法太生硬了!能量输出波动大于0.5%!失败!”
“哇!那个大块头居然用冲击钻安装光学传感器?他脑子里是润滑油吗?”
“还有那边!数据线那么走线不怕被电磁脉冲烧了吗?本王几千年前就不这么干了!” 它的吐槽精准而毒舌,而且往往切中要害,弄得被点评的机械体又气又无奈。
后来,居然有几个钟表之心的工程师偷偷摸摸跑来,用极低的声音询问它关于某个古老结构加固算法的“意见”……螺丝仔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吹得更是没边了...
在无尽的吵闹、磨合、以及都乐杨树林等人的不断调停下,联合前哨站竟然真的像蜗牛一样,一点点地被建立起来了。
它看起来……有点怪异。
融合了钟表之心的精密框架、引擎城的厚重装甲、网络节点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数据接口、以及潜行者风格的隐蔽伪装点。虽然风格迥异的部件拼凑在一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却奇异地形成了一种充满力量感和实用性的防御工事。
当最后一块装甲板焊接完毕,主要的防御能量炮台嗡鸣着升起,网络节点的数据流如同光带般在整个前哨站内部亮起时,所有参与者:无论是刻板的工程师、暴躁的战士、还是虚无的意识体,都或多或少地感到了一丝成就感。
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是脆弱联盟的第一个实体象征。
然而,就在前哨站初步建成,举行简单的启用仪式的当晚。
负责监控外围区域的网络节点意识体,突然向所有单位发送了最高优先级的警报!
“检测到高强度、高优先级能量信号快速接近!特征匹配……与‘净化者’单位相似度97.3%!数量……三!不,五!更多!速度极快!预计三分钟后接触!”
敌袭!
来得如此之快!
刚刚建成的前哨站,瞬间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峡谷!
引擎城的战士咆哮着冲向炮位,钟表之心的工程师们紧张地检查着防御系统的每一个参数,网络节点的数据流疯狂涌动,试图干扰对方的锁定系统。铁壁和影爪指挥着各自的人员进入战斗位置。
都乐和杨树林也拿起了武器,准备迎接联盟成立后的第一场实战考验。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是巧合?还是预示着联盟早己被阴影中的眼睛死死盯住?
第一道防线,迎来了它的第一次淬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7E9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