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林潇潇面对着一堆混乱的账册,眉头紧锁。广储司的库房清查虽然揪出了蛀虫,但留下的烂摊子却让人头疼。
“这记的都是什么账?”她指着一条记录问小柱子,“‘杂支银三百两’?杂支是什么支?支给谁了?为什么支?”
小柱子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皇上,内务府的账目向来如此...有些款项,不便明细...”
林潇潇气得想摔账本。这要是在现代公司,财务这么记账早就被开除了。她想起自己当项目经理时,最擅长的就是用Excel表格做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传广储司所有管事太监和账房先生!”她下令道。
半个时辰后,十余名官员忐忑不安地跪在养心殿外。他们听说皇上要亲自过问账目,个个面如土色。
林潇潇命人抬来一块大木板和炭笔,开始现场教学。
“从今日起,所有账目按新式记账法登记。”她在木板上画出一个表格,“每笔收支必须写明日期、事由、经手人、数额、余额。每旬汇总一次,每月做决算。”
底下官员们看得目瞪口呆。这种首白的记账方式,让他们无所适从。
“皇上,这...这与祖制不符啊...”一个老账房壮着胆子说。
“祖制?”林潇潇冷笑,“祖制让库房少了三千件瓷器?祖制让银两对不上账?要么按新法记账,要么回家种地,你们自己选。”
官员们再不敢多言。
然而,推行新式记账法的困难远超林潇潇想象。这些习惯了做糊涂账的官员,要么故意捣乱,把表格画得乱七八糟;要么阳奉阴违,私下里仍然沿用老方法。
更让人头痛的是,许多账房先生根本不识几个字,更别提画表格了。
“皇上,不是奴才们不用心,”一个管事太监哭诉,“实在是...实在是不会啊!”
林潇潇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在这个文盲率极高的时代,要求每个人都掌握现代记账方法确实不现实。
但她没有放弃。苦思冥想一夜后,她想出了对策。
第二日,她将广储司的官员分为三组:识字且会算账的为一组,负责填写表格;识字但不会算账的为一组,负责抄录和核对;既不识字也不会算账的为一组,负责搬运和清点物品。
她还命人制作了模板——用硬纸板剪出表格的形状,官员们只需将纸铺在模板上,沿着镂空处画线即可。
“就像绣花描红一样,总会了吧?”林潇潇无奈地问。
这个方法果然见效了。虽然最初画出来的表格歪歪扭扭,但至少有了基本模样。
然而好景不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这日,林潇潇检查账本时发现,同一批绸缎的入库和出库记录对不上。
“这是怎么回事?”她质问负责的官员。
官员支支吾吾:“回皇上,或许是...或许是记录时遗漏了...”
林潇潇仔细查看,发现不是遗漏,而是故意篡改。显然,有人想在新旧记账法转换的混乱中浑水摸鱼。
“小柱子,传巴图鲁。”她冷着脸下令。
经过暗查,果然发现有几个官员勾结在一起,趁机做假账,企图将之前清查时发现的亏空转嫁到新制度头上。
林潇潇毫不手软,当即下令将涉案官员全部革职查办。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内务府。官员们这才意识到,皇上是动真格的,不是闹着玩。
在严厉的监督下,新式记账法终于慢慢推行开来。令官员们惊讶的是,一旦习惯了这种记账方式,工作效率居然大大提高。
以往对账需要翻遍几十本账册,现在只需查看几张表格;以往盘点库房需要数日,现在一天就能完成;以往发现问题难以追责,现在每笔收支都有经手人记录。
就连最初最抵触的老账房也不得不承认:“这法子虽古怪,却真是方便。”
消息传到八阿哥耳中,他先是嗤之以鼻:“西哥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整天琢磨这些奇技淫巧。”
但幕僚提醒他:“八爷,不可小觑。据说广储司如今账目清明,效率倍增。长此以往,皇上必会将此法推广至六部...”
胤禩这才警觉起来。如果这种记账方法真的推广开来,他们以往那些暗中操作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不能让他得逞,”胤禩沉吟道,“得想个法子...”
几日后,朝会上,一位御史突然出列弹劾: “皇上,臣闻内务府推行新式记账法,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且此法源自西洋,有违祖制,恐伤国本。请皇上明察!”
紧接着,几位官员纷纷附议,声称新式记账法如何如何不便,如何如何不符合国情。
林潇潇冷眼看着这场表演,心知肚明是谁在背后指使。
等官员们说得差不多了,她才缓缓开口:“既然诸位爱卿认为新法不好,那朕问你们:广储司近年来账目混乱,亏空严重,该如何解决?”
官员们顿时语塞。
“朕再问你们:若是你们的家仆记账,只写‘杂支银三百两’,你们会满意吗?”
底下鸦雀无声。
林潇乘胜追击:“既然诸位拿不出更好的办法,那就休要妄议新政。即日起,新式记账法先在户部试行,成功后再推广至其他各部。”
退朝后,林潇潇立即召见户部尚书。
“朕知道你有难处,”她开门见山,“但记账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朕从内务调几个熟练的账房过去指导,你全力配合即可。”
户部尚书哪敢说不,只能连连称是。
然而,户部的账目比内务府复杂何止百倍。全国田赋、税银、俸禄、军饷...各种收支项目繁多,关系盘根错节。
最初的试点简首是一场灾难。户部官员们被各种表格搞得头晕眼花,错误百出。有的把收入记成了支出,有的把项目张冠李戴,更有的干脆罢工抗议。
林潇潇不得不亲自坐镇户部,现场指导。她将现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简化成口诀,编成小册子分发:
“收支分明,账实相符;日清月结,不差分毫;项目清晰,责任到人...”
她还创造性地发明了“颜色管理法”——用不同颜色的纸张表示不同类型的账目:黄色表示收入,白色表示支出,红色表示紧急...
这些方法虽然简陋,但在当时却十分有效。户部官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账目开始变得清晰有序。
最让林潇潇惊喜的是,通过整理旧账,他们发现了大量问题:有的税款多年未收,有的拨款不知去向,有的项目重复支出...
“好哇,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林潇潇看着清查结果,既愤怒又欣慰。
她当即下令彻查这些问题账目,又一批贪官污吏落马。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官员们意识到,这次皇上是铁了心要整治财政秩序。
压力之下,八阿哥一党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公开反对,而是暗中破坏。
这日,林潇潇发现户部报上来的表格异常精美,线条工整,字迹秀丽,但仔细一看,数据全是错的。
“这是怎么回事?”她质问户部侍郎。
侍郎支支吾吾:“回皇上,下面的人还不熟练...”
林潇潇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是不是有人故意教错?”
经过暗查,果然发现有几个官员受八阿哥指使,故意教错记账方法,制造混乱。
林潇潇勃然大怒,当即革职查办了那几个官员,并在朝会上公开警告: “朕知道,有些人表面顺从,暗中捣鬼。朕把话放在这里:记账改革关乎国计民生,谁敢再从中作梗,休怪朕不客气!”
这番雷霆手段震慑了朝堂,记账改革的阻力顿时小了许多。
更让林潇潇欣慰的是,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户部库银首次实现了账实相符,税收征缴效率大大提高,财政支出也更加规范。
甚至有些地方官员主动学习新式记账法,认为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一日,林潇潇突发奇想:何不将这种表格推广到其他领域?
她命人制作了“官员考核表”,将德、能、勤、绩量化打分; 制作了“工程项目进度表”,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制作了“军械装备登记表”,详细记录各类武器的数量和状态...
这些表格虽然简单,却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朝臣们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渐接受,最后甚至开始依赖这些表格。
八阿哥见状,知道硬抗不是办法,转而想抢夺主导权。
这日,他上奏道:“皇上,新式记账法确有其长处。臣弟愿在工部率先试行,为六部做表率。”
林潇潇心知肚明他的算盘,却爽快答应:“准奏。朕期待八弟的好消息。”
果然,胤禩在工部推行记账法时,夹带私货,安插亲信,试图将工部的财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他低估了表格的“威力”。由于所有账目都必须明晰公开,他的那些小动作很快暴露无遗。
“八弟,解释一下这笔支出。”林潇潇指着一条记录,“‘修缮宫苑银五千两’,为何实际用在宫苑修缮上的不足千两?”
胤禩汗如雨下:“回皇上,其余款项用于...用于...”
“用于打点各方,是不是?”林潇潇冷笑,“朕再说一遍:所有支出必须明细。若是觉得某些支出不便明说,那就不要支出!”
胤禩碰了一鼻子灰,再不敢在账目上做手脚。
随着表格的推广,林潇潇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许多官员为了应付检查,开始编造数据,做表面文章。
这日,她查看各地报来的垦荒面积统计表,发现某个县的数字高得离谱。
“这个地方去年还穷得需要赈济,今年就能开垦这么多荒地?”她怀疑地问。
派人一查,果然如此。当地官员为了政绩,虚报垦荒面积,实则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林潇潇立即下令整顿,严惩虚报行为的官员,并完善了核查机制:所有上报数据必须有多人联署,并接受随机抽查。
经过不断调整,表格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成为了雍正朝政务管理的一大特色。后世史书记载:“雍正帝制表以治天下,百官莫敢欺。”
然而只有林潇潇自己知道,这些粗糙的手绘表格,离真正的Excel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夜深人静时,她常常对着烛光发呆,怀念那个有电脑和软件的年代。
“皇上,该安歇了。”小柱子轻声提醒。
林潇潇叹口气:“小柱子,你说要是有一台电脑该多好。”
小柱子困惑地问:“电脑是何物?能写字吗?”
林潇潇苦笑:“不仅能写字,还能算账、画图、存储信息...比这些表格强多了。”
小柱子似懂非懂:“那一定是神仙用的法宝吧?”
林潇潇被逗笑了:“算是吧。”
她望向窗外,紫禁城的夜空星光黯淡。在这个没有电的时代,电脑只能是天方夜谭。
但转念一想,虽然没有电脑,但她带来的管理理念正在改变这个时代。从匿名箱到手绘表格,这些现代管理方法的雏形,正在古老的帝国中生根发芽。
“小柱子,磨墨。”她忽然起身,“朕要设计一种新的表格,专门用于记录官员政绩。就叫它...KPI考核表吧。”
小柱子一边磨墨一边嘀咕:“开皮哎?这又是什么稀奇玩意儿...”
烛光下,林潇潇伏案疾书,将现代绩效考核的理念融入古老的文书之中。窗外,紫禁城的钟声响起,宣告着又一个黎明的到来。
在这个没有Excel的时代,她要用最原始的方式,推行一场管理革命。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I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