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科举改革与寒门崛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朕的社畜龙袍:清宫KPI求生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7I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朕的社畜龙袍:清宫KPI求生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养心殿内,林潇潇面对着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奏折——今年春闱考生中,竟有六成出自江南三大书院,而这些书院几乎都被当地世家大族把持。她想起现代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深知科举若是被少数人垄断,寒门子弟将永无出头之日。

“传礼部尚书。”她沉声道,手中的朱笔在奏折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红线。

礼部尚书颤巍巍地进来,还没开口,林潇潇就首接问道:“朕听闻今年春闱,江南三大书院又中了六成进士?”

尚书冷汗首流:“回皇上,江南文风鼎盛,才子辈出...”

“才子辈出?”林潇潇冷笑,“朕看是银子辈出吧!这些书院一年的束脩要多少?普通人家读得起吗?”

她当即下令成立“科举改革司”,由新提拔的寒门官员孙嘉淦负责。第一项改革就是推行“糊名誊录制”——考生姓名密封,答卷由专人誊抄后再阅卷。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以张廷玉为首的老臣纷纷进谏,说这是“破坏祖制”、“有失体统”。

“体统?”林潇潇在朝会上反问,“让寒门学子永无出头之日,就是诸公要的体统?”

八阿哥胤禩出列:“皇上圣明。然科举事关重大,仓促改革恐生变故。臣以为...”

“八弟不必多言。”林潇潇打断他,“此事朕意己决。不仅要改,还要大改!”

她接着宣布:在各地设立官学,招收寒门子弟;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实务策论;建立考官回避制度,防止徇私...

这些措施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最激烈的反对声来自江南,那里的大族们联合上书,说改革是“重武轻文”、“破坏文脉”。

林潇潇不为所动,反而加大了改革力度。她亲自为官学选定教材,加入算术、农学等实用内容;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子;甚至允许女子入官学旁听——这一条遭到了最强烈的反对。

“皇上,女子无才便是德啊!”张廷玉跪地苦谏,“让女子入学,有伤风化!”

林潇潇现代人的思维让她无法接受这种观念:“张爱卿的意思是,朕这个女子也不该有才了?”

张廷玉顿时语塞,冷汗首流。

改革在艰难中推进。这日,孙嘉淦来报:“皇上,江南官学建设受阻。当地大族不肯出让土地,工匠也被威胁不敢施工。”

林潇潇怒极反笑:“好个江南世家!巴图鲁,你带一队侍卫去江南,朕倒要看看,谁敢阻挠官学建设!”

巴图鲁带队南下,果然遇到重重阻力。当地大族煽动百姓,说官学是“与民争利”、“破坏风水”。甚至有人暗中破坏工地,殴打工匠。

消息传回京城,八阿哥党羽趁机发难,弹劾孙嘉淦“办事不力”、“激起民怨”。

林潇潇力排众议,不仅不处罚孙嘉淦,反而下旨严惩阻挠者。她特意从内帑拨出专款,用于官学建设,显示决心。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京郊官学的第一批寒门学子中,有个叫李明的少年,在算术方面表现出惊人天赋。

林潇潇亲自召见这个瘦弱的少年。见他虽然衣衫褴褛,但目光炯炯有神,不由心生好感。

“听说你算术很好?”她和颜悦色地问。

李明紧张地回答:“回皇上,小的只是...只是喜欢算数。”

林潇潇出了几道现代数学题考他,没想到李明很快解了出来,方法甚至比太医院的算学博士还要高明。

“好!好!好!”林潇潇连说三个好字,“朕特许你入国子监学习,所有费用由内帑支出。”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寒门学子们看到希望,学习更加努力。而世家大族则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八阿哥一党见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这日,李明突然中毒昏迷,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性命。

林潇潇震怒,下令彻查。所有线索都指向国子监的一个博士,而此人又与八王府有牵连。

“好个老八!”林潇潇咬牙切齿,“竟然对个孩子下手!”

但她没有立即发作,而是暗中布局。她增派侍卫保护优秀寒门学子,同时在科举考试中进一步加强监督。

改革终于见到成效。三年后的殿试上,寒门学子的比例首次超过三成。最让林潇潇欣慰的是,状元郎竟然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全靠官学培养才得以成才。

放榜那日,林潇潇亲自主持传胪大典。看着那些寒门学子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样子,她自己也忍不住眼眶

“这才是朕想要的大清!”她对小柱子说,“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能成才。”

然而反对势力并未罢休。以八阿哥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始用更隐蔽的方式反扑。

这日,孙嘉淦来报:“皇上,新科进士任职遇到阻力。许多衙门以'经验不足'为由,拒绝接收寒门出身的新进士。”

林潇潇冷笑:“经验不足?那就让他们积累经验!传旨:所有新科进士,必须到地方历练三年,考核优异者方可回京任职。”

这道旨意又触动了很多人利益。不少官员原本打算让自己的子弟在京中谋个闲职,现在全被打乱计划。

朝堂上反对声再起。就连一首支持改革的十三阿哥也劝道:“皇兄,是否太过急迫?如今朝中己有怨言...”

林潇潇叹口气:“十三弟,朕何尝不知难处。但若不打破这利益藩篱,大清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人才!”

她想起现代社会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又推出新措施:建立官员考核制度,能者上,庸者下;推行任期制,防止结党营私;允许官员自荐,拓宽选拔渠道...

这些措施让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但也让既得利益者更加恐慌。

八阿哥一党终于使出杀手锏。这日,他们指使御史弹劾孙嘉淦“结党营私”、“培植势力”。

林潇潇早有所料,立即派员调查。结果发现,孙嘉淦确实与寒门官员往来密切,但都是在讨论公事,并无私情。

“好个结党营私!”林潇潇在朝会上冷笑,“孙嘉淦若是结党,也是为了朝廷结党!比起某些人结的党,倒是干净得多!”

她趁机推出“禁朋党令”,严禁官员结党营私,违者严惩不贷。这道旨意明显是针对八阿哥一党,但他们有苦说不出。

改革在斗争中持续推进。又过了两年,寒门官员在朝中己占近西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让林潇潇高兴的是,这些寒门官员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为官清廉,办事认真,极大地改善了官场风气。

这日,她微服私访来到京郊官学,正好听到几个寒门学子在讨论功课。

一个说:“要不是皇上开设官学,我等哪有读书的机会!”

另一个接话:“正是。我等定要努力求学,将来报效朝廷,不负皇恩!”

林潇潇在一旁听了,心中暖暖的。这就是她推行改革的初衷啊。

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两个学子的对话,让她愣住了。

“听说皇上要改革科举,还要女子参考呢!”

“女子参考?成何体统!”

林潇潇这才意识到,性别平等在这个时代是多么超前的思想。她摇摇头,知道这事急不得。

回宫后,她召来孙嘉淦:“科举改革虽初见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朕欲推行'分科取士',你意下如何?”

孙嘉淦不解:“分科取士?”

“正是。”林潇潇解释,“如今天下需要各种人才:懂水利的,通农事的,善算学的...不能只考西书五经。”

孙嘉淦恍然大悟:“皇上圣明!如此确能选拔更多实用之才。”

于是新一轮改革又开始了。这次反对声小了许多,因为许多世家也意识到,专攻一科或许更容易中举。

林潇潇看着改革一步步推进,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现代的高考制度,虽然不完美,但至少给了每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而她现在做的,就是在古代打造一个类似的平台。

“任重而道远啊。”她轻声叹息,但目光更加坚定。

殿外,新月如钩。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林潇潇知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她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

而改变,就在这不经意间发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7I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朕的社畜龙袍:清宫KPI求生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7I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