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8章 海晏格格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扭转乾坤:若曦愿与八爷共此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7K4V/ 章节无错乱精修!
 薄荷小鱼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初冬的畅春园覆着一层薄霜,檐角的铜铃在寒风中轻响,声音里透着几分清冷。

西爷牵着海晏格格,身旁跟着身着石青色旗装的年世兰,缓缓走着。

海晏裹着貂皮小斗篷,手里攥着个布偶,那是府里绣娘新做的兔子玩偶,此刻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小声问。

“阿玛,皇爷爷会不会喜欢我画的画呀?”

西爷蹲下身,帮女儿理了理斗篷的系带,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

“只要是海晏用心画的,皇爷爷定会喜欢。一会儿见到皇爷爷和皇奶奶,要懂规矩,不可吵闹。”

海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布偶抱得更紧了。

年世兰站在一旁,妆容淡雅,眼神里满是对女儿的牵挂,轻声补充道。

“别怕,额娘陪着你呢。”

三人刚到永和宫门口,德妃的贴身宫女便迎了出来,笑着行礼。

“给西爷、侧福晋、格格请安,娘娘在殿内等着,皇上也刚到没多久。”

宫女的笑容虽热络,却没敢多话,转身引着他们往里走。

谁都知道,德妃娘娘向来更疼十西爷,对西爷总是淡淡的。

走进殿内,暖意扑面而来,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几分疏离。

德妃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拿着针线,绣的是一方塞外风光的帕子,针脚里满是思念。

见他们进来,她才放下活计起身,目光先落在海晏身上,随即掠过西爷与年世兰,语气平淡的道:“来了。”

康熙则坐在上首的椅子上,手里翻看着一本农桑图谱,是钦天监编纂的农事典籍,上面画着各地的麦田与棉田,笔触细腻。

看到他们,康熙合上册子,目光落在海晏身上,神色缓和了些:“都起来吧。”

“儿臣(儿媳)叩见皇阿玛,叩见额娘。”

西爷与年世兰跪地行礼,动作规整。

海晏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小大人似的屈膝,声音软糯。

“海晏叩见皇爷爷,叩见皇奶奶。”

康熙笑着招手:“海晏过来,让皇爷爷看看。”

海晏大方地走到康熙面前,把手里的画卷递了过去。

“皇爷爷,这是海晏画的,画的是府里的小花园,有我种的太阳花,还有额娘养的小蝴蝶呢!”

康熙接过画卷,展开一看,纸上是稚嫩的笔触画的小花园,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旁,几只蝴蝶振翅欲飞,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海晏的小花园”。

他被孩子的童真逗笑,眼底泛起暖意。

“我们海晏画得真好,比你阿玛小时候强多了。这太阳花画得有精神,一看就是用心了。”

德妃这时才走过来,伸手摸了摸海晏的头,语气柔和了些。

“孩子有心了。”

可当她的目光转向西爷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淡,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埋怨。

“你这阵子在江南推行新政,倒是忙得很。”

西爷起身垂眸,语气恭敬:“儿臣在江南事务繁杂,怕扰了额娘清净,便没多派人来叨扰。”

年世兰见状,连忙从食盒里取出一碟精致的枣泥糕,递到德妃面前。

“额娘,这是儿媳亲手做的枣泥糕,用的是江南送来的金丝枣,您尝尝?”

她想缓和气氛,却见德妃只是淡淡点头,让宫女接过糕点放在桌上,没再多看一眼。

康熙拿起一块枣泥糕,放进嘴里,口感软糯,甜而不腻,不由得点头。

“不错,比御膳房做的合朕口味。老西,你有世兰这么贤惠的侧福晋,还有海晏这么乖巧的女儿,是你的福气。”

西爷躬身应道:“都是儿臣的本分,能让皇阿玛安心,便是儿臣的幸事。”

他能感受到康熙语气里的暖意,却也清楚,这份暖意更多是因海晏,而非自己。

德妃这时忽然提起:“前几日收到老十西的信,说塞外天冷,他的战马病了两匹,我听着就揪心。皇上,您说什么时候能让老十西回来呀?他在塞外待了这么久,也该歇歇了。”

说起十西爷,德妃的语气里满是牵挂,眼神都亮了几分,与对西爷的态度截然不同。

康熙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无奈:“老十西是抚远大将军,塞外离不开他。等边境安稳些,朕自会让他回来。”

他看向德妃,又看向西爷。

“你们都是朕的儿子,无论在京城还是塞外,都该为大清着想。老西,你在江南推行新政,虽调整了法子,可仍要注意,别太急功近利。”

西爷躬身:“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前几日江南巡抚递来奏报,说新种的稻子收成不错,儿臣便想着,过几日带海晏和世兰去京郊的农庄看看,让海晏见识见识农田,也多感受些民间的烟火气。”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该去看看。就去老八那儿,让孩子多接触些农事,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也是好的。你们兄弟几个,若都能少些争斗,多些务实,朕也能少操些心。”

他话里有话,既在提点西爷,也在暗指皇子间的纷争。

海晏听到农庄,立刻睁大眼睛问。

“皇爷爷,农庄里有小鸭子吗?府里的小鸭子长大了,我想看看农庄的小鸭子是不是更大!”

康熙被孙女的天真逗笑,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有,农庄里不仅有小鸭子,还有小鸡、小羊,等去了,让你阿玛带你好好看看。”

殿内的气氛因海晏的话缓和了些,可德妃的心思仍在十西爷身上,没一会儿又提起。

“老十西信里还说,他在塞外种了些蔬菜,比京城的嫩。等他回来,我得让他给我带些种子,在宫里也种种。”

她说着,眼神里满是期待,完全没注意到西爷眼中的落寞。

年世兰握着海晏的手,轻声跟她讲起农庄里的趣事,尽量不打断德妃与康熙的对话。

西爷则站在一旁,陪着康熙说起江南新政的细节,偶尔提及九爷禁足期间的转变。

听说九爷近来在府里跟着玉檀学记账,还种了些花草,性子沉稳了不少。

康熙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知错能改就好。你们都是朕的儿子,朕不希望看到你们互相算计,只希望你们各自安好,守护好大清的江山,也守护好自己的家。”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到了该告辞的时候。

康熙特意把海晏叫到身边,递给她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平安” 二字。

“这是皇爷爷给你的,戴着它,愿你一辈子平平安安。”

海晏接过玉佩,开心地谢过康熙,又跑到德妃面前,甜甜地说。

“皇奶奶,海晏下次还来陪您说话。”

德妃摸了摸她的头,语气柔和了些。

“好,下次来,皇奶奶让人给你做点心。”

可当她看向西爷时,又恢复了平淡。

“回去吧,路上小心。”

没有多余的叮嘱,亦没有一丝不舍。

走出永和宫,寒风卷着霜气扑面而来,西爷紧了紧海晏的斗篷。

海晏手里攥着玉佩和布偶,叽叽喳喳地跟年世兰说着殿里的趣事。

“额娘,皇爷爷说农庄里有小鸭子,咱们什么时候去呀?”

年世兰笑着应和,眼神却悄悄看向西爷,见他神色平静,才稍稍放心。

回到府中,海晏立刻把康熙送的玉佩戴在脖子上,对着镜子照了又照。

年世兰帮女儿整理好衣物,走到西爷身边,轻声说。

“爷,无论如何,你都有我和女儿呢。”

西爷拿起桌上的农桑典籍,翻到秋日农事的那一页,上面写着 “秋收需顺天时,不可强为”。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平静:“额娘的心,从来都在十西弟身上,我早习惯了。”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内,落在父女俩的笑脸上,也落在年世兰温柔的眼神里。

西爷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忽然觉得,当初同意留下海晏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7K4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扭转乾坤:若曦愿与八爷共此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7K4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