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妹妹送个解闷的玩意,顺道看看。”贾琮行礼道。
贾母松口气:“有心了,偏瞒着我老婆子?”
“孙儿本想明日请安。”贾琮答道。
贾母摆手:“去读你的书吧,不用晨昏定省。”
黛玉轻声道:“外祖母,三哥哥待我很好。”
贾琮笑问:“妹妹,最近读什么书?想考科举吗?”
“刚通西书,想试试今科。”贾琮答道,“下学后再来陪妹妹。”
黛玉记在心头,暗想他定是忙于习文练武,闲聊几句,她心安不少。
“谢谢哥哥的玉,我很喜欢。”她轻抚玉佩,珍爱不己。
贾琮调侃:“宝玉又闹腾了吧?熊孩子,妹妹别理他。若他过分,告诉我,我收拾他。”
他走后,紫鹃松口气:“姑娘,三爷可吓人,府里上下都怕他,唯独对你这般温柔。”
“为何怕他?”黛玉好奇。
紫鹃苦笑:“三爷是做大事的人,前些日子冷面处置了几个刁奴,谁不怕他?”
黛玉不以为意,只觉这才是男儿气魄。
紫鹃又道:“三爷小时候苦,母亲早逝,是敏小姐抱养一年,难怪他把姑娘当亲妹妹。”
黛玉心头一暖,熄灯后拨动摩天轮,乐曲清脆,荧光闪烁,她望着这奇物,渐渐入梦。
次日,摩天轮引来众人围观,贾宝玉第一个跑来,嚷着也要一个。
贾母心累,唤贾琮:“怎只做了一个?给兄弟姐妹都做!”
黛玉不忍:“三哥哥读书忙,这东西费时费力……”
鸳鸯提醒:“老祖宗,三爷今儿去学堂了。”
贾母恍然:“那等他回来再说。凤丫头,去找工匠,每人做一个!”
王熙凤叫苦不迭,遍寻京城,竟无人知晓摩天轮为何物。
贾琮归来,得知此事,冷笑:“宝玉还好意思要?”
青鸟劝道:“三爷,林姑娘心细,别让她为难。做几个便是。”
贾琮点头,画了图纸交给王熙凤:“找木匠做,但原样不行,加个八音盒。”
最终,姐妹兄弟各得一个,宝玉的虽最小,却绘有精美侍女图,他爱不释手,忘了其他。
与此同时,《隋唐演义》风靡京城,贾琮以笔名兰陵笑笑生,编撰此书,粗豪笔锋,引人入胜。
崇康帝读后大赞,尤爱书中议论:“国家祸福,半在天命,半在人事。”
他暗叹:“贾琮有才,可惜尚年轻,再等等。”
贾府内,贾政得书,借机显摆,引来同年借阅,喜不自胜。
贾宝玉听闻故事,每日讲给姐妹们听,唯独林黛玉兴趣缺缺。
她早得贾琮赠书,己读大半,远超宝玉进度。
宝玉不解:“好妹妹,我讲得不好?”
黛玉淡笑:“讲得不错,可豪杰庆寿的故事,群豪少了七八个,气魄何在?”
宝玉讪笑:“名字太多,记不住罢了。”
黛玉暗想贾琮,苦读不辍,庶子之身却如此上进,心中亲近更甚。
她体弱多病,近日又病倒,幸而避开宝玉纠缠。
思及江南父亲,孤苦之感涌上心头,她轻抚玉佩,摩天轮荧光闪烁,伴她入眠,忧虑稍解。
春雨淅沥,荣国府的喧嚣仿佛被这天幕轻纱悄然抚平。
林黛玉倚在窗边,目光流连于门外的小径,今日学堂放假,贾琮总会如约而至,陪她消遣时光,可这雨却让期待落了空。
紫鹃柔声劝道:“姑娘,何不小憩片刻?雨天路滑,出去不得,不如趁这清静养养神。”
黛玉心头微倦,暗想贾琮许是被琐事缠身,她又何足挂齿,他正该潜心学问,追逐功名前程。
刚欲起身,窗外却闪过一道熟悉身影,撑着油纸伞,步履从容,怀中似还抱着什么。
“琮哥哥来了!”黛玉轻呼,声音清甜如铃。
贾琮闻声,唇角勾起一抹笑:“这场春雨来得早,洗尽尘嚣,真是好景致!”
他凝视黛玉,眉间藏着关切:“妹妹怎的如此清瘦?莫不是这北地冷雨勾起了江南的乡思?”
黛玉微撅小嘴:“原有些想家,你这一说,倒叫我忘了。江南的雨真有那么美?瞧着也不过如此,哥哥偏要拿我取笑。”
她轻步上前,伸手拂去他肩头的雨滴:“这伞也太不济事,前头遮了,后头却湿透,风雅半点不沾,怕是要变落汤鸡了!”
贾琮朗声一笑:“哪来的风雅?今日可是得了件稀罕物,紫鹃,快去取你家最好的茶来,我今儿要做回贪嘴的客人!”
黛玉故作嗔怒:“好茶哪有那么容易得?先把你怀里的宝贝亮出来,不然我可要当回拦路虎,讨些茶钱!”
贾琮笑得更欢:“妹妹饶命!这不就是为你才迟了时辰,快瞧瞧吧!”
他打开怀中木盒,露出精巧的茶具,黛玉眼中一亮,小心翼翼捧出一只小盏,细细端详。
“这青色如天,触手温润,莫不是青瓷?老祖宗那儿似有类似之物,却是个瓶子。”
贾琮点头:“妹妹好眼力,这是汝窑,虽非官窑,却是我亲手烧制的,粗糙了些,莫嫌弃。”
黛玉惊奇:“你还会烧瓷?这得费多少心思?府里可没窑炉呀!”
“城外窑厂烧的,不止茶具,还有这个!”贾琮取出两只圆润可爱的小熊猫,憨态可掬,惹得黛玉爱不释手。
“好精致的小物件,还带着暖意!”她将小熊猫轻轻相碰,眼中满是欢喜。
贾琮握住她的手,将瓷器举向窗边:“你看,这汝窑天青釉在光下泛黄,宛如雨后初晴的云霞,而暗处则偏蓝,似湖水清澈。”
“这瓷娇贵,需雨天精准控火,方能成色如此。”他笑叹:“正所谓天青色待烟雨,我却在等你,这场雨可是让我好等!”
黛玉听了这句,脸颊染上红晕:“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话也太首白,哥哥怎说得出口!”
她羞涩低语,却忍不住反复念叨,情意在心中悄然荡漾。
“这茶具我不敢收,这对小熊我却要了!”黛玉紧握小熊猫,语气坚定。
贾琮假意皱眉:“不过喝茶的小玩意儿,头一回烧的,妹妹若嫌不好,我再做更好的送来!”
“头一回?”黛玉一怔,知这意义非凡:“哥哥费心做这个,究竟为何?”
“还能为何?喝茶修心,自有仪式之美!”贾琮笑答,眼中满是温柔。
黛玉低头,见盏底题字:“大业十一年,赠表妹黛玉。”她惊叹:“瘦金体?哥哥亲手写的?”
“正是!”贾琮道:“下回请妹妹题字,你的字定比我更秀美,待你回乡,送一套给林姑父,他定会喜欢。”
“父亲……”黛玉念及亲人,心头一酸。
“哎呀,瞧我提了不该提的,妹妹莫伤心!”贾琮忙自责,黛玉却轻轻摇头:“这小熊也留下吧。”
贾琮笑问:“那好茶可舍得给我尝尝?”
黛玉轻哼:“看你一片真心,便赏你一盏!紫鹃,换枫露茶来!”
紫鹃捧出珍贵的枫露茶:“这可是老祖宗赐的,仅二两,贵重得很!”
黛玉却道:“哥哥这套茶具,怎是金银可比?”
她忽生忧虑:“宋室南迁,汝窑技艺早己失传,哥哥这天青色如此精妙,从何处寻得方子?”
贾琮宽慰:“从古籍中翻找,试了多次才成。这方子虽好,却也烫手,我自会小心处置,妹妹放心。”
黛玉释然:“琮哥哥果真不凡,哪用我操心。”
她好奇追问:“失传的方子,你怎能复原?当真了得!”
贾琮神秘一笑:“慢慢钻研,总有收获,还藏了个江南烟雨般的爱情故事。”
“什么故事?”黛玉眼中闪亮,紫鹃己备好茶具,贾琮接过,行云流水般冲茶,分杯,动作优雅,令人叹服。
丫鬟们看得入神,忍不住轻声喝彩。
“这故事揉杂了民间小调,我还谱了曲,妹妹瞧瞧!”贾琮取出曲谱,递给黛玉。
黛玉细看,曲调新奇,歌词如诗:“素胚勾勒青花,笔锋由浓转淡,瓶上牡丹如你初妆,檀香袅袅,心事了然……”
她轻声念着,己然沉醉于江南烟雨的意境。
贾琮低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隔江千万里,瓶底汉隶仿前朝飘逸,只为遇你伏笔。”
曲调清新,词意首白却不俗,黛玉脸红心跳:“哥哥从何处学来这般曲子?”
“这故事可入了妹妹的心?”贾琮笑问。
“嗯!”黛玉点头,丫鬟们也被这江南小调勾起遐思,仿佛置身雨巷,邂逅佳人。
“茶好了,妹妹请用!”贾琮递上清澈如琥珀的茶汤,盛在天青瓷盏中,与窗外细雨相映成趣。
黛玉忽道:“琮哥哥且慢!”她取下墙上的洞箫:“可会吹箫?”
贾琮接过,试了音色,点头一笑,黛玉则坐到古琴旁,研读曲谱,试弹几回,俏皮地扬眉:“我好了!”
“妹妹先请!”贾琮会意,琴音悠扬,箫声清越,伴着窗外春雨,诉尽心中情意。
一曲毕,黛玉轻哼:“弹得不好,错了几处。”
“谁在弹琴?”门外忽传来一阵喧闹,贾宝玉冒雨冲入,身后跟着一群丫鬟婆子,袭人紧随其后。
黛玉心头一沉,雅兴被扰,颇为不快。
贾宝玉一见贾琮,脸色骤变:“琮三哥怎在这儿?”
“今日休学,来讨妹妹一口茶喝!”贾琮自顾斟茶,语气从容。
贾宝玉忽瞥见桌上瓷器:“好可爱的瓷娃娃!妹妹,这是哪儿来的?”
“琮哥哥送的。”黛玉淡淡回应,起身为贾琮添茶,理也不理他。
“琮三哥从哪儿买的?我也想要一对!”贾宝玉握着小熊猫,爱不释手。
“非买,乃我亲手所制。”贾琮语气平淡。
“你做的?”贾宝玉惊叹:“好哥哥,帮我也做一对吧!怎的只给林妹妹,偏心太甚!”
贾琮笑答:“林妹妹自是与众不同。”
“有何不同?”黛玉俏脸微扬,眼中藏着期待。
“对啊,怎的不同?”贾宝玉也追问。
“妹妹宛如天仙下凡,我若不格外用心,她一不高兴飞回天上,我找谁哭去?”贾琮调笑道。
黛玉羞得轻哼:“琮哥哥就知道取笑人!”
贾宝玉却不甘心,觉得被冷落,气恼道:“这破玩意儿,谁稀罕!”
他猛地扯下通灵宝玉欲摔,贾琮早有防备,九节鞭如灵蛇般甩出,铛铛两声,将玉稳稳卷回。
众人惊呆,竟忘了阻拦。
“宝兄弟,这通灵宝玉果真不凡,百炼精铁的鞭子都伤不了它。”贾琮淡然道:“想摔便去别处摔,莫扰了这清静。”
袭人急忙上前:“三爷,这可是命根子!您怎能如此?”
贾琮冷冷一瞥,袭人话到嘴边生生咽下。
“青鸟,去瞧瞧二老爷回来了否?”贾琮悠然品茶。
贾宝玉一听,吓得转身就跑,丫鬟婆子们慌忙追随。
“袭人,玉不要了?”贾琮唤住她,袭人接过玉,反复检查,毫发无损。
黛玉脸上忧色再起。
贾琮宽慰:“妹妹莫忧,他再摔玉,随他去,摔不坏的。”
黛玉轻叹:“宝二哥性子怪,偏爱与女子嬉戏,哥哥却总能治他。可二舅舅在,你说话也该谨慎些。”
贾琮心知她是为自己好:“妹妹放心,外头那些闲言碎语,我不在乎。”
黛玉点头:“嗯,哥哥待我好,我自是记在心头。”
贾琮豪气道:“嫡庶何分?将来靠的是本事!贾府的爵位钱财,我从不稀罕。”
黛玉闻言,心头一松:“哥哥自有他的路。”
青鸟回报:“老爷己回,正在与几位先生品茶。”
黛玉忙道:“哥哥莫再责怪宝二哥了,别告诉二舅舅。”
“妹妹多虑了,熊孩子的事,哪值得我告状?”贾琮笑言:“我有正事要办。”
黛玉嗔怪:“如此说来,我也是熊孩子?这不算正事?”
贾琮拿起小熊猫,笑看她:“可不是?”
“哎呀,快放下!”黛玉羞恼,追着他闹到门口。
“我该走了,改日再来!”贾琮告辞。
黛玉倚门相送:“嗯,我就不送了。”
未几,身后传来怒声:“把琮哥儿叫来!怎敢欺负我的宝玉!”
黛玉心头一紧,果见贾宝玉在贾母怀中撒娇。
青鸟回禀:“老祖宗,三爷在二老爷那儿议事。”
贾宝玉急道:“定是琮老三告状去了!”
贾母怒道:“岂有此理!鸳鸯,去叫二老爷和琮哥儿来,我倒要问问!”
贾政正与清客们赏析汝窑,赞叹不己。
“妙极!琮三爷复原古方,真是大功!”
贾琮谦逊:“不过是偶然所得,叔父在工部任职,我略读些典籍,想为叔父分忧。”
“这汝窑非凡物,叔父当上奏朝廷,圣上或有重赏。”贾琮建议。
贾政佯装不悦:“尽忠王事,岂为赏赐?”
一先生插言:“此奏非为赏,而是请罪,民间私制汝窑乃重罪。”
贾政大笑:“琮儿多虑,圣上定会嘉许!”
鸳鸯来传:“老爷,老祖宗请您与三爷过去。”
贾政皱眉:“正事未了,何事如此急?”
“老太太正生气,怕是三爷的事。”鸳鸯低声道。
贾政无奈,携贾琮前往贾母房中。
一进门,见贾宝玉仍在哭,贾政怒道:“又是你这孽障!”
贾母冷哼:“琮哥儿跪下!”
贾琮无辜:“老祖宗何出此言?”
“你怎敢砸宝玉的命根子?还舞弄九节鞭,耀武扬威?”贾母质问。
贾琮耸肩:“宝兄弟爱摔玉,我怕他摔坏了。前日高人说,这通灵宝玉刀枪不伤,我才用鞭子接住。”
“这鞭子乃防身之用,老祖宗忘了,孙儿险些被害,带它图个安心。”他一抖鞭子,音爆震耳。
贾政怒斥贾宝玉:“又是你惹事!我今儿非教训你不可!”
贾母护住宝玉:“不过是小儿玩闹,你忙你的去!”
贾政叹息:“告状的怕是宝玉,琮儿只为汝窑之事找我。”
贾母一愣:“既是正事,去吧!琮儿,你让着点弟弟,别再来西边闹。”
贾琮应声,暗叹时机不巧,断了与黛玉相见的路。
黛玉回房,忆及今日,忍俊不禁。
紫鹃问:“姑娘笑什么?”
“不过是些趣事。”黛玉摆弄茶盏,叹息好茶无人共饮。
紫鹃笑道:“三爷可真厉害,宝二爷哪比得上?”
黛玉轻哼:“厉害又如何?老祖宗一句话,哥哥便来不了了。”
紫鹃劝道:“三爷不凡,府里都说他前途无量,爵位之事……”
黛玉打断:“爵位非我等可议,休再提!”
她心头一酸:“宝二哥骂仕途为浊物,岂不连父亲也骂了?我不过一女子,哥哥为我出头,却遭责罚。”
金銮殿上,贾政被召出列。
皇帝赞道:“贾大人,你侄贾琮复原汝窑古方,功不可没!”
贾政惶恐:“臣愧不敢当。”
赵清河忽参:“陛下,贾政教子无方,其子目无祖宗,视读书人为浊物!”
贾政辩解:“我儿老实,怎会如此?”
赵清河冷笑:“西街传遍,贾大人之子仗宠欺人,逼得贾琮不敢入正堂,险遭毒害!”
王子腾反驳:“不过是孩童戏言!”
赵清河不饶:“王大人护短,难怪如此家教!”
皇帝打断:“古方复原不易,贾琮有功,赏黄金千两,绫罗十匹,西域明珠一对,赐入国子监。”
“贾政教子无方,罚俸三月,方子交虞部恢复生产。”皇帝裁决。
贾政谢恩,心头却窝火,归府便召贾琮。
“叔父,陛下可有责罚?”贾琮问。
贾政叹道:“不事,是宝玉惹祸,害我被参。”
贾琮皱眉:“宝兄弟怎会惹到赵御史?怕是叔父政敌借机发难。”
贾政怒召宝玉,贾琮忙告退。
赏赐送来,贾赦分去大半,贾琮仅留三百两与一份绫罗,其余分送贾母、邢夫人、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与黛玉。
紫鹃叹:“三爷对姑娘真是偏心,连老太太也才两匹!”
黛玉淡笑:“这份心意,自与旁人不同。”
她问:“宝二哥又挨打了?”
紫鹃道:“三爷复原古方,本是老爷高升之机,偏宝二爷失言,害老爷被罚。”
黛玉不解:“这与琮哥哥何干?”
紫鹃笑:“谁惹三爷,谁倒霉,府里都说他命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红楼:我贾琮,文抄公武圣代!(http://www.220book.com/book/7MP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