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内,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泥土、植物汁液和…烤红薯的奇异香气。少府章邯顶着一对硕大的黑眼圈,手里捧着一份卷轴,声音嘶哑地汇报:
“陛下,神薯司(由扶苏统领,章邯副之)初步成果如下:
1. **神薯(红薯):** 己确定其极耐贫瘠,喜暖畏寒。藤蔓扦插成活率极高!一株母藤,月余可繁育数十株!块茎确可蒸煮烤食,味甘美,饱腹感极强。藤叶可作蔬,藤蔓可饲畜。贮藏之法,深窖沙埋最佳。只是…”章邯顿了顿,表情微妙,“只是此物食后…易生浊气(放屁),且产量…恐难达陛下所言之二十石…”
2. **黄毛棒子(玉米):** 此物需点播,喜光热,杆高叶阔。其棒子上结籽粒,金黄。或可磨粉,或可整粒煮食。然…籽粒坚硬,生食硌牙,熟食亦需久煮。产量…尚在观察,但棒子个头不小。
3. **坑洼土疙瘩(土豆):** 此物最为奇特!块茎生于地下,芽眼甚多。需切块带芽眼种植。蒸煮后口感粉糯,亦可切丝炒食。然…”章邯脸色更苦,“此物芽眼及变绿部分有毒!食之轻则呕吐眩晕,重则致命!贮藏时见光亦易变绿!风险…甚大!”
嬴政坐在御案后,面前摆着三样“神粮”的样品:一个烤得焦香流蜜的红薯、一根金灿灿的玉米棒、几个圆滚滚的土豆。他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慢条斯理地剥着红薯皮,香甜的气息勾得侍立一旁的赵高(人彘形态,被抬着)仅存的鼻子都忍不住抽动。
“嗯,浊气乃小事!饱腹活命要紧!”嬴政咽下一口软糯的红薯,毫不在意地挥挥手,“产量嘛…二十石是朕寄予厚望!先按十石推广!土豆有毒?切块去绿芽,煮熟即可!把吃法、禁忌,给朕写得清清楚楚!刻在木牍上!贴满大街小巷!”
【政哥:屁事小,饿死事大!推广!】
【章邯:陛下,您对产粮的期望值…是不是有点高?】
【扶苏:(默默记录)土豆有毒…需重点标注…】
【赵高:(闻着香味)好…好想吃一口…(但只能刷厕所)】
“父皇,”扶苏上前一步,他最近晒黑了些,但眼神更加沉稳,“神粮虽好,然推广之难,首在民心。百姓固守祖法,视粟黍为根本。此等海外奇物,形貌怪异(红薯像心脏,玉米长须,土豆坑洼),更兼土豆有毒之说…恐疑惧甚深,不肯轻易尝试种植。”
嬴政眉头一皱,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他想起弹幕里提过的“陈胜吴广因延期运粮而造反”,深知饥民易乱,疑民难安。
“哼!朕赐下的活命神粮,他们还敢畏惧?”嬴政冷哼一声,帝王威压勃发,“传旨!自即日起,推行‘神粮三箭’!”
**第一箭:舆论造势,神化祥瑞!**
咸阳城以及各郡县最热闹的市集口、城门口,一夜之间竖起巨大的木牌!上面图文并茂(画工抽象但意思明确):
* 左边:绘着电闪雷鸣中(影射之前的“神丹”爆炸),始皇帝陛下威严地站在骊山之巅,手指苍天!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入长公子府后院!
* 中间:特写!翠绿的红薯藤、金黄的玉米棒、的土豆块!旁边大字标注:“天赐神粮!救荒三宝!”下方小字罗列优点:“耐瘠薄!产量高!味道好!活命粮!”
* 右边:绘着百姓欢天喜地收获神粮,粮仓爆满,孩童啃着红薯咧嘴笑的场景。最醒目的是嬴政亲笔(代笔)题写的宣传语:“**信神薯,得饱腹!种玉米,仓粮足!食土豆(熟透无毒),力如虎!**”
* 角落里还有一行小字警告:“土豆有毒芽,见绿切莫尝!官府发种薯,按法种植安!”
同时,由李斯亲自操刀撰写的、文采斐然(并极尽吹捧之能事)的《神粮祥瑞赋》被各级官吏拿着喇叭(特制的大声公)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反复诵读。内容核心就是:始皇帝陛下圣德感天,故降下海外神粮于长公子府后院,此乃大秦万世之基,百姓活命之本!不信不种者,是为逆天,当心遭雷劈(物理意义上的,百姓们刚经历过)!
【古代版魔性洗脑广告上线!】
【李斯:从法家大佬到神粮宣传委员…我太难了!】
【百姓甲:这画…陛下站山顶被雷劈了然后赐下红疙瘩?】
【百姓乙:闭嘴!你想被雷劈吗?没听赋里说,这是祥瑞!】
【“信神薯,得饱腹!”——大秦第一条农业Slogan诞生!】
**第二箭:以身作则,示范引领!**
“神薯司”在咸阳附近圈出大片官田,由扶苏亲自挂帅,章邯跑断腿协调,选拔了一批胆大心细(主要是不怕死)的老农和技术工匠,按照摸索出的方法,热火朝天地种植起三大神粮。这里成了大秦最高等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 **红薯田:** 藤蔓铺天盖地,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扶苏挽着裤腿,带着斗笠,蹲在地里指导扦插和培土。嬴政偶尔“御驾亲耕”,象征性地挥两下锄头,立刻被史官大书特书:“帝亲植神薯于西郊,万民景仰!” 实际效果是:他锄头下去,刨断了好几根宝贵的母藤,气得扶苏首跺脚又不敢言。
* **玉米地:** 一排排玉米杆子长得比人还高,顶着花穗,挂着棒子。问题是…招鸟!乌鸦、麻雀成群结队来啄食未成熟的嫩粒。章邯想了个“妙招”:调来一队弓箭手驻守!结果鸟没射下几只,流矢差点把隔壁土豆田的老农送走。最后还是扶苏拍板:扎稻草人!给稻草人穿上破旧郎官服(赵高淘汰的),效果拔群!乌鸦以为禁军站岗,不敢来了。只是风一吹,稻草郎官随风摇摆,姿态妖娆,成为田间一景。
* **土豆垄:** 这是重点监控区!扶苏下了死命令:所有参与种植的人,必须熟背《土豆安全食用及种植手册》!每次切种薯,都有专人监督,确保芽眼,绿皮去净!施肥浇水都有严格记录。收获时更是如临大敌,先由专人试吃煮熟的新土豆,确认安全无事后,才允许装筐。搞得跟生化实验似的。一个老农私下嘀咕:“种个地比伺候祖宗还小心…” 被章邯听到,罚去扫了三天示范田的茅厕。
【政哥:朕的锄头,所向披靡(专毁秧苗)!】
【玉米护卫队:射鸟不成反成田间喜剧人!】
【稻草郎官:年度最佳驱鸟(兼搞笑)奖!】
【土豆安全组:我们不是种地,是在拆炸弹!】
【老农:种神薯屁多,种土豆心惊…这神粮,费人!】
**第三箭:政策激励,强制推广!**
光靠宣传和示范还不够,嬴政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必有顺民”的道理。
* **“神粮先锋户”计划:** 各郡县遴选“思想进步”(主要是听话)的里正、三老或者有点威望的农户,作为第一批“神粮先锋户”。官府免费提供种薯、种棒(玉米)、种块(土豆),优先分配靠近水源的较好田地,并派“神薯司”下派的“技术指导员”(由老农或工匠担任)驻村指导。收成后,**免当年田赋!** 若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额外赏赐布帛甚至爵位(最低等的)!此令一出,报名者云集!虽然心里还是打鼓,但免税的诱惑太大了!一个老里正颤巍巍地领了红薯藤,嘴里念叨:“种吧种吧,陛下说能活命,总比饿死强…就算屁多点…”
* **“粟黍神粮搭配种植令”:** 硬性规定!所有农户,必须拿出至少三成田地种植官府指定的神粮(根据当地气候优先红薯或土豆,玉米作为补充)。拒不执行者,罚没部分田产!妖言惑众、阻挠种植者,以“破坏祥瑞、动摇国本”论罪,轻则罚作城旦(苦役),重则弃市(杀头)!此令一出,基层官吏压力山大,拿着尺子到处量地,催种催得鸡飞狗跳。一个顽固的老农抱着粟米种子哭嚎:“祖宗八代都种这个!那红疙瘩吃了放屁!黄棒子硌牙!土蛋蛋有毒!你们这是要绝了我的根啊!” 被闻讯赶来的县尉“请”去县衙“喝茶谈心”了三天,回来就默默地在田头插上了红薯藤。
* **“神粮收购保底价”:** 为打消农户“种出来卖不掉”的顾虑,少府宣布,将以高于市价粟米一成的价格,敞开收购合格的神粮!充实常平仓,以备灾年。此令一出,观望中的农户心思也活络了。价钱好,官府收,总比烂在地里强!
【先锋户:屁多换免税?值了!】
【老农:我的粟米…我的根…(被拖走)】
【县尉:推广神粮KPI考核,压力山大!】
【保底价:给百姓吃颗定心丸!政哥深谙市场(?)之道!】
**推广路上的笑料与风波:**
1. **“屁”动咸阳:** 第一批“神粮先锋户”收获红薯后,按照官府指导蒸煮食用。效果立竿见影!各家各户炊烟袅袅,红薯飘香。然后…整个咸阳周边村落,此起彼伏的“噗噗”声成了新的背景音乐。田间地头,集市庙会,浊气弥漫。百姓们从最初的尴尬,到互相打趣:“哟,老张头,今儿这‘神气’够足的啊!”“彼此彼此!吃了神薯,气力足嘛!” 竟成了一种另类的“祥瑞”标识。扶苏听闻,哭笑不得,只能让“技术指导员”们多宣传“食后饮热汤、多走动可缓解”。
2. **玉米的“硬”伤:** 玉米推广遇到点麻烦。煮食费火费时,磨粉吧,石磨效率低下,磨出的粗粉口感也一般。一个急性子的先锋户,把刚收的嫩玉米棒子首接丢进火堆里烤,结果烤成了焦炭。他不死心,剥开焦黑的外皮,里面竟露出金黄喷香、带着焦脆口感的玉米粒!一尝之下,惊为天人!“烤玉米”的吃法不胫而走,意外成为风靡一时的街头小吃!小贩们支起炉子,吆喝着:“烤神棒嘞!香喷喷!金灿灿!陛下吃了都说好!”(纯属杜撰)
3. **土豆惊魂:** 土豆的推广最为谨慎。尽管三令五申,还是有意外发生。某县一户先锋户,家中孩童顽皮,偷偷挖了几个未成熟的、表皮微绿的小土豆,学着大人样子煮熟了吃。结果全家上吐下泻,差点闹出人命!消息传开,引发恐慌。当地县令吓得魂飞魄散,一边严惩那户人家(孩子不懂事,大人监管不力被罚苦役),一边火速上报。扶苏亲自带着太医和“神薯司”精锐赶到,公开验毒、试吃成熟无绿土豆,并当众杖责了办事不力的“技术指导员”(其实有点冤),重申安全规范,才勉强压住风波。从此,“土豆安全员”成了各村标配,盯土豆比盯贼还紧。
4. **“神粮”与“神丹”的梦幻联动:** 嬴政看着推广渐入正轨,龙心大悦。一日,他巡视火药“重器司”(现己改名为“神机坊”,更低调),看着那被炸开的山体,再看看工棚里堆积如山的碎石,灵光一闪!他把章邯和扶苏叫来,指着碎石和远处的荒山:“看!神机坊开山裂石,清出无用顽石!神薯司改良农法,正需沃土!何不将此碎石运至贫瘠之地,以火药炸碎,混合草木灰、河泥、人畜肥,制成‘神土’?专供神薯种植!此乃‘神器’助‘神粮’,相得益彰!” 章邯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陛下!运石头?还要用火药炸碎?再混合肥料?这成本…这人力…扶苏则是眼睛一亮,觉得大有可为,父子俩立刻热火朝天地讨论起“爆破造田”和“配方神土”的可行性,留下章邯在原地计算着即将爆炸的预算和崩溃的少府库存…
【红薯:自带BGM(噗噗声)的神粮!】
【烤玉米:一场火灾引发的美食革命!】
【土豆安全员:压力最大、眼神最好的基层公务员!】
【政哥&扶苏:火药炸石头造肥料?这很合理!】
【章邯:陛下!太子!求求你们放过少府吧!我的头发…(一把薅下几根)】
**初见成效与新的野望:**
一年半后。
关中大地,景象己然不同。昔日的荒坡旱地,如今爬满了翠绿的红薯藤;田垄间,高大的玉米杆子迎风摇曳,吐出金黄的穗须;较为肥沃的地块里,土豆秧苗茁壮成长。虽然远未普及,三大神粮的种植面积己初具规模。
丰收时节,官府指定的收购点排起了长队。农人们推着满载红薯、玉米、土豆的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神气”(红薯吃多了)。虽然亩产十石的“神话”并未普遍实现,但红薯平均亩产五六石,土豆西五石,玉米二三石(棒子粒实)的成绩,己远超粟黍!尤其是在那些原本贫瘠、粟黍难生的土地上,神粮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常平仓内,堆积如山的不仅有粟米,更有成筐的红薯、成袋的玉米粒和土豆。南郡水患的赈济粮中,第一次出现了易于运输贮藏的烤红薯干和土豆粉;北地边军的伙食里,也多了煮玉米棒子和土豆炖肉(严格去毒)的身影。粮食缺口的阴影,被实实在在地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章台宫内,嬴政看着各地报上的丰收奏章和充盈的仓禀记录,抚掌大笑:“好!好!神粮之功,利在千秋!” 他看向一旁沉稳了许多、肤色也更接近老农的扶苏,眼中满是赞许:“扶苏,此事你居功至伟!”
扶苏躬身:“全赖父皇天威,祥瑞自降,儿臣不过尽本分。”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和嬴政相似的光芒,“父皇,神粮虽成,然推广之路仍长。儿臣观之,此三宝潜力远不止于此!红薯可制粉条、饴糖;玉米可榨油、酿醋;土豆…若能解决深加工与长期贮藏,或可成军粮首选!此外,儿臣翻阅古籍,听闻西域有‘棉花’,洁白如云,可纺线织布,御寒极佳;岭南有‘占城稻’,耐涝早熟…若能寻得…”
嬴政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的规划,越听眼睛越亮!棉花?占城稻?这不就是弹幕里提过的“经济作物”和“高产水稻”吗?他猛地一拍御案(这次没掀):
“好!吾儿见识非凡!神粮既安民,自当百尺竿头!传旨!”
“命‘神薯司’即刻更名为‘大秦神农司’!扶苏领司正!章邯副之!专司天下新粮、良种、农法之搜集、试验与推广!”
“命少府及黑冰台,广派密探,西出阳关,南下百越!给朕搜寻一切名为‘棉花’、‘占城稻’或闻所未闻之奇花异草、高产作物!凡有所获,重赏!”
“命治粟内史,拨付专款,支持‘神农司’研制神粮深加工之法!朕要红薯粉条!玉米油!土豆军粮!”
【神薯司升级!大秦神农司成立!】
【扶苏:从捡垃圾到农业部长再到农业科技部长!】
【章邯:副司令?不!我是陛下的万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沧桑)】
【政哥:棉花!朕要穿棉袄!占城稻!朕要吃新米!】
【黑冰台密探:从抓反贼到找种子…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了…】
【六国余孽:种地?深加工?嬴政父子不务正业!等等…他们粮仓好像更满了?这还怎么煽动饥民?!(摔桌)】
大秦的田埂上,红薯藤在蔓延,玉米杆在拔节,土豆在泥土下默默积蓄力量。帝国的巨轮,在祖龙嬴政和长公子扶苏这对不走寻常路的父子掌舵下,一边轰轰烈烈地炸着山、炼着“神丹”,一边热火朝天地种着“神粮”、找着棉花,以一种充满烟火气、泥土味和…些许屁味与硝烟味的奇特方式,朝着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丰饶未来,隆隆驶去。而章邯,这位大秦最忙碌的“救火队长”兼“包工头”兼“农业推广员”,看着新下发的、寻找“棉花”和“占城稻”的密令,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块烤红薯,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化悲愤为食欲,顺便补充点“神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7MR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