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上午,技术部的气氛格外凝重。价值三千万的“智能客服系统”项目陷入了技术瓶颈,距离交付期限只剩下两周时间。
“数据库响应时间超过了预期的三倍。”项目经理老李的声音透着疲惫,“我们己经连续加班一个星期了,还是找不到解决方案。”
苏溪路过会议室门口,听到了里面的争论声。她停下脚步,透过玻璃门看到会议室里愁眉苦脸的技术团队。
“我们再试试优化算法。”有人提议。
“己经试过了,没用。”另一个声音回应。
苏溪敲了敲门,推门而入。
“不好意思,我想了解一下项目的具体情况。”她看着会议室里的十几个人,“也许我能帮上忙。”
老李抬头看了她一眼,眉头皱得更深了。“苏溪,这是技术问题,不是市场分析。”
“我知道,但是我想看看数据。”苏溪走向投影屏幕,“可以给我十分钟时间吗?”
会议室里传来几声轻微的嗤笑。
“小姑娘,系统架构你看得懂吗?”一个年长的程序员语带嘲讽。
苏溪没有回应,只是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流程图。她的眼神越来越专注,手指在空中画着什么。
“这里的数据缓存机制有问题。”她指着屏幕上的一个节点,“你们在第三层架构上设置了双重验证,但是没有考虑到并发访问的影响。”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还有,”苏溪继续说道,“数据库索引的设计不合理。你们按照传统的B树结构建立索引,但是这种高并发场景下,哈希索引更适合。”
老李的表情变了。他重新看向屏幕,仔细核对着苏溪指出的问题。
“你怎么知道这些?”他问。
“我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阶段做过数据库优化的研究。”苏溪回答得很简单,“你们的问题不在于代码逻辑,而在于架构设计。”
会议室里的气氛完全变了。刚才还在嘲笑的程序员们,现在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她的分析。
“具体怎么改?”老李问。
苏溪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画了一个新的架构图。
“取消第三层的双重验证,改为异步验证。数据库索引全部重构,采用混合索引策略。缓存机制改为分布式缓存,降低单点压力。”
她的手势利落,架构图清晰明了。
“这样改动量会不会太大?”有人担心。
“改动量确实不小,但是这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苏溪放下马克笔,“如果只是表面修补,迟早还会出问题。”
老李看着白板上的架构图,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给我一天时间测试你的方案。”他说。
消息很快传到了陆景深的耳朵里。小张助理拿着内部报告,小心翼翼地走进总裁办公室。
“陆总,技术部的项目有新进展。”
“哦?”陆景深头也不抬,“找到解决方案了?”
“是苏溪提出的方案。”
陆景深的手停了下来,抬头看着小张助理。
“她?”他的语气有些怀疑,“一个市场部的员工,能解决技术问题?”
“报告上说她的方案很专业,技术团队正在测试。”
陆景深皱了皱眉。“她是不是想出风头?”
“这个…我不太清楚。”小张助理如实回答。
第二天下午,项目组召开了成果汇报会。苏溪站在会议室前方,面对着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
“经过24小时的测试,新架构的响应时间比原来提升了67%。”她的语调平稳,“系统稳定性也有显著改善。”
陆景深坐在会议室的后排,目光锁定在苏溪身上。他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她在说什么,那些专业术语对他来说就像外国话。
“并发处理能力提升了45%,内存占用降低了30%。”苏溪继续汇报着数据。
“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的?”陆景深突然开口。
苏溪转过头,看着他。“通过压力测试和性能监控得出的,我可以给您看详细的测试报告。”
她调出电脑里的文件,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测试数据和图表。
陆景深看着那些复杂的数据,内心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苏溪的了解少得可怜。
“方案通过。”老李拍板决定,“按照苏溪的建议全面改进。”
会议结束后,苏溪收拾着文件,准备离开。
“苏溪。”陆景深叫住了她。
“陆总,还有什么指示吗?”
“你是计算机专业的?”
“是的。”
“那你为什么要来市场部?”
苏溪想了想:“我觉得了解业务逻辑对技术实现很重要。”
陆景深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脑海中回响着刚才会议室里的掌声。他开始意识到,这个女人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而更让他困惑的是,苏溪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得意的神色。她就像完成了一件普通的工作一样,收拾好文件就走了。
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让陆景深的“霸总”光环显得格外可笑。
(http://www.220book.com/book/7NT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