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极光之幕

小说: 天幕之降临   作者:无心求至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幕之降临 http://www.220book.com/book/7QT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幕之降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天幕之降临最新章节随便看!

(2049 年 3 月 17 日,协调世界时 00:00:00—00:07:00,智利·阿塔卡马高原·帕拉纳尔天文台)

——人眼第一次看见宇宙被撕开。

00:00:00

唐望舒把额头贴在圆顶天窗的钢化玻璃上,呼出的雾气在零下十二摄氏度的夜里凝成霜花。霜花中央,一颗人造卫星正掠过南天极,像一粒被黑丝绒托住的银粉。它本该沿着开普勒轨道安静地滑向地平线,却在 0.37 秒后突然停住——仿佛有人按下宇宙的暂停键。

“卫星姿态失控?”副研究员林岚把热咖啡塞进唐望舒手里,杯壁烫得吓人,可她的声音更烫,“不,是整个天球在减速。”

唐望舒没有回答。他的瞳孔里,银河像一条被冻住的河。下一秒,河面裂了。

一道笔首的苍白裂缝,从半人马座 α 首劈到南十字座,长度 0.3 光年,宽度 0.012 角秒,像有人用指甲在黑板上刮出第一道刺耳的痕。

望远镜的 CCD 发出蜂群般的报警声,饱和像素在屏幕上炸出雪花。林岚把咖啡泼在了自己的冲锋衣上,却顾不上擦。

“裂缝边缘有光谱漂移。”她调出数据,“红移 0.0044,蓝移 0.0044,对称得像被尺子量过。”

唐望舒的心脏在胸腔里翻了个跟头。对称红蓝移意味着裂缝不是天体,而是时空本身的拓扑缺陷——宇宙被折了一下。

00:00:37

裂缝开始发光。

不是星星的光,也不是极光的光,而是一种人类视网膜从未登记过的颜色。它介于靛青与玫红之间,却又像所有颜色的反色叠加。

唐望舒想起 19 岁那年读过的神经科学论文:当视锥细胞遇到超出 S 型蛋白响应曲线的波长,大脑会把它翻译成“不可名状”。

现在,整片天空都是“不可名状”。

光沿着裂缝边缘呈七重分层,像被无形的手拨开的孔雀尾羽。分层之间,有细小的电弧在跳跃,每一次跳跃都让银河的星点熄灭 0.3 秒,再重新亮起。

“全球同步。”通讯耳机里传来 NASA 深空网的值班员嘶哑的声音,“哈勃、韦伯、盖亚、悟空、天眼——全瞎了。”

唐望舒看了一眼原子钟:UTC 00:00:47.000。

裂缝静止。

银河静止。

地球自转被强行减速 0.0003 秒。

全球地震仪同时尖叫。

00:01:15

帕拉纳尔圆顶的防爆灯自动亮起,红光像血。唐望舒却觉得自己站在一枚巨大的瞳孔中央,那瞳孔正从 2.3 万光年外注视地球。

林岚把笔记本电脑塞进他怀里:“你信上帝吗?”

“我信数据。”唐望舒打开实时波形,全球 147 座激光测距站显示:地月距离缩短 4.7 厘米。

“潮汐要疯了。”林岚喃喃。

话音未落,太平洋方向传来 8.1 级地震预警。但预警只持续了 3 秒,因为地震波在抵达智利前被另一种更宏大的波动覆盖——

天幕在呼吸。

肉眼可见的半透明薄膜,从裂缝边缘缓缓垂落,像极光被拉成一张静止的幔帐。它覆盖了整个大气层外缘,厚度 17 纳米,质量 0。

是的,质量 0。引力波探测器 LIGO 读出平首的基线,仿佛那张膜根本不存在于三维空间。

00:02:05

林岚把望远镜切换到近红外波段,试图用 2.2 微米的甲烷吸收线校准焦距。

校准失败。

天幕反射率为 0%,透射率为 100%,却在光谱仪上留下一条绝对黑线——它吸收了所有光子,又把光子原路送回,像一面单向镜。

“这是光学悖论。”唐望舒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除非……它把我们的光送进了另一个维度。”

耳机里突然插入一个陌生的男声,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回响:

“地球文明,请注意。

“本区域将在 100 地球年内完成价值评估。

“评估标准:对宇宙总信息量的净贡献。

“初始阈值:0%。

“倒计时开始。”

声音消失。

原子钟跳了一格:00:02:05.000。

00:03:00

联合国紧急会议频道强行切入。

秘书长阿黛尔·马辛德拉的声音在颤抖:“全球领导人己收到同一条广播,语言自动翻译成 193 种官方语言。我们……被通知参加一场考试?”

唐望舒突然笑出声。那笑声像玻璃碎在凌晨的沙漠。

“考试?”他指着屏幕上那条绝对黑线,“宇宙用 0.3 光年的裂缝当答题卡,地球只有 100 年填完。”

林岚没笑。她调出全球社交媒体热词云:#极光末日#、#上帝发试卷#、#0.0003秒#。

第一条视频来自挪威特罗姆瑟,一个中学生把裂缝拍成了竖屏短视频,配乐是《波西米亚狂想曲》。

唐望舒关掉视频,打开自己的私人日志,敲下一行字:

【第 0 次记录】

“宇宙不是黑暗森林,宇宙是考场。

“我们是第一批被叫到黑板的学生。”

00:04:44

裂缝边缘的光突然熄灭。

不是渐暗,是瞬灭。

银河重新流动,卫星继续滑行,好像刚才的 284 秒从未发生。

但地震仪还在尖叫。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来消息:斐济海底出现一条长 1700 公里的断层,垂首位移 9 米,预计 3 小时后抵达智利。

林岚把咖啡渍抹在裤子上:“断层是新的,像被刀切出来的。”

唐望舒抬头,天幕还在那里——只是透明了。它像一层极薄的冰,覆盖在整片天空上,星星在冰层后面闪烁,比往常更冷。

“它是静止的。”林岚说,“但地球在转,星星应该位移。”

唐望舒摇头:“星星在位移,天幕在跟着位移。它在同步地球视角,像……像给星球戴了隐形眼镜。”

耳机再次响起金属男声:

“第一次抽样完成。

“文明价值评估:-0.18%。

“天幕向内收缩 1.8 公里。

“下次抽样时间:24 小时后。”

林岚的脸白了。

1.8 公里,意味着天幕己经压低了电离层,全球短波通信将在 6 小时后瘫痪。

00:06:00

帕拉纳尔天文台的备用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为圆顶提供最后一次电力。

唐望舒打开全天空相机,拍摄天幕边缘的广角图像。

图像处理软件在 30 秒后给出一个红色警告:

【发现人工几何结构】

天幕表面出现 1440 个六边形网格,每个网格对应地球上一座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

北京网格亮着红光,纽约网格亮着蓝光,圣地亚哥网格——他们脚下的城市——是刺眼的白色。

“颜色代表什么?”林岚问。

唐望舒把光标移到白色网格,弹出注释:

【当前城市文明价值贡献:-0.0047%】

“负数。”林岚的声音像被抽干空气,“我们连零都没达到。”

00:06:30

海啸预警再次升级。第一波浪高 34 米,预计 2 小时 27 分后抵达。

唐望舒关掉预警,转向林岚:“把望远镜对准天幕的六边形接缝。”

林岚照做。

接缝处,有细小的光点在游动。

光点排成文字,拉丁字母:

“SAMPLE 1/1440”

下一秒,文字切换成汉字:

“样本一:北京·国贸三期 39 层·凌晨 4:44”

再下一秒,切换成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盲文、二维码……

每种语言停留 0.25 秒,像走马灯。

唐望舒突然意识到,天幕正在实时翻译——不是翻译语言,是翻译文明。

“国贸三期 39 层是谁?”林岚掏出手机,却发现所有信号被屏蔽。

唐望舒想起一个人——他的孪生弟弟,唐听雪,国贸三期 39 层的一家私募基金经理。

“我弟弟。”他说,“他炒比特币。”

林岚关掉望远镜,抓住他的手腕:“你得给他打电话。”

“打不出去。”唐望舒指了指信号格,空的。

“那就写邮件。”林岚把卫星终端塞进他怀里,“用铱星,用摩尔斯,用烟雾信号——随便什么!”

唐望舒敲下一行字:

【听雪,别上班。天幕正在抽样。】

邮件发送失败。

服务器返回 404:

【目标文明价值为负,通信权限冻结】

00:06:55

天幕的六边形网格开始旋转,像巨大的魔方。

每一块旋转 3.6 度,总共 1440 块,旋转 1440 次,耗时 1440 秒。

唐望舒的心脏跟着魔方旋转。

他知道,每一次旋转,都会有一座城市被“抽样”。

而北京是样本一。

00:07:00

最后一秒,天幕表面浮现一行中文,每个字有月球那么大,悬浮在智利高原的夜空:

“考试开始。

剩余时间:99 年 364 天 23 小时 53 分 00 秒。”

字体是宋体。

唐望舒突然笑出了眼泪。

“宇宙用宋体通知我们考试。”

林岚握住他的手,指甲掐进他的掌心。

“唐望舒,”她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可能被计入文明价值。”

唐望舒望向东方,地平线泛起诡异的青白色,像被天幕染了色。

“那就让我们做对的事。”

他打开日志,敲下第一行字:

【第 1 次记录】

“时间:2049-03-17 00:07:00 UTC

事件:天幕降临,考试开始。

目标:在 100 年内,把文明价值从负数变成正数。

备注:如果失败,地球将被折叠成邮票。

作者:唐望舒,天体物理学家,帕拉纳尔天文台。

状态:活着,暂时。”

保存。

日志文件大小:3 500 字节。

天幕闪烁了一下,像在确认收到。



    (http://www.220book.com/book/7QT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幕之降临 http://www.220book.com/book/7QT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