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娘子母女在工坊安顿了下来。
那间小小的杂物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虽然简陋,却成了她们风雨飘摇后的避风港。
冯娘子对叶欣欣感激涕零,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厨房的工作中。
她确实手脚麻利,而且似乎颇通厨艺。
大锅饭虽不精致,却被她做得有滋有味,干净卫生,甚至还能变着花样搭配些时令蔬菜,让连日来啃着干粮、吃着简单饭菜的雇工们改善了不少伙食,工坊里的抱怨声都少了些。
她那个叫丫丫的小女儿也格外乖巧,总是安静地坐在厨房角落的小凳子上,不哭不闹,看着母亲忙碌。
叶欣欣观察了几日,见冯娘子勤快本分,便也放下心来,将更多精力投注到迫在眉睫的品牌升级和应对越来越多的订单上。
新定制的带凸纹商标的陶罐终于开始批量送达,虽然成本高了近三成,但质感确实提升了不少,那独特的辣椒叶片标志也极具辨识度。
县里印刷坊的彩色标签也送来了样品,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叶欣欣特意在其中加入了不易察觉的叶脉暗纹作为防伪标记。
然而,就在她准备全面更换包装,雄心勃勃地要将“叶氏”品牌推向新高度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产能再次捉襟见肘。
福顺昌的订单量稳步提升,州府其他闻风而来的小批发商也开始试探性订货,本地的零售需求并未减少,再加上新包装带来的额外生产环节(贴标、检查),即便扩建后的工坊开足马力,也再次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东家,不行啊!”
王嫂抹着额头的汗,一脸焦急,
“新罐子要洗要晾干才能装酱,贴标签也费功夫!
咱们的人手光是赶订单都忙不过来,实在抽不出空来做这些细活了!
而且,炒制组的灶火都快把房顶掀了,还是供不上!”
叶欣欣看着院子里堆积的新陶罐和等待贴标的成品酱,眉头紧锁。
她意识到,单纯的增加人力和灶台己经快到极限了。
工坊的空间、管理复杂度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必须从生产效率和配方本身寻找突破!
她把自己关在专门隔出来的小“实验室”里——那是扩建时她特意留出的一个小房间,用于试验新品和改进配方。
她对着那口熟悉的小锅和一堆瓶瓶罐罐,开始苦思冥想。
如何能提高炒制效率?
缩短时间?
或者……有没有可能改变某种工艺,使得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于她亲自掌控的火候和经验?
她尝试调整投料顺序,尝试不同的预热方式,效果都不明显。
炒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温度的艺术,很难大幅缩短。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冯娘子端着一碗新熬的绿豆汤轻轻走了进来。
“东家,歇会儿吧,喝碗汤解解暑。”
冯娘子小心翼翼地将汤碗放在桌上,看着叶欣欣紧锁的眉头和熬红的眼睛,忍不住轻声问,“东家可是在为工坊的难处发愁?”
叶欣欣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是啊,订单太多,人手不够,这酱炒起来又太费时费力……”
冯娘子看着桌上那些调料罐,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
“俺……俺以前在老家时,见婆婆做过一种豆酱,好像……不是全靠熬煮的。
好像是先把豆子蒸熟了,拌上曲子发酵,最后再用油和调料去‘熬’,那样好像快很多,味道也……也说不清,反正不一样。”
发酵?
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叶欣欣脑中的迷雾!
对啊!
她怎么没想到!
传统的豆豉辣椒酱,其风味核心来自于豆豉和高温油炒激发出的“锅气”。
但如果……如果她能借鉴其他酱类的工艺,引入前置发酵环节呢?
比如,将一部分辣椒、或者豆豉与其他原料混合,先进行初步的短时间发酵,让微生物预先产生一部分风味物质,那么后续的炒制时间是不是就可以大幅缩短?
甚至可能产生更醇厚、更独特的风味层次!
这个想法让她兴奋得几乎战栗!
“冯大嫂!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叶欣欣猛地站起来,抓住冯娘子的手,激动地说,
“你提醒了我一条新路子!”
冯娘子被她的反应吓了一跳,随即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俺……俺就是随口一说,不懂这些……”
“随口一说就是金玉良言!”
叶欣欣难掩兴奋,“你快去忙吧,我再琢磨琢磨!”
冯娘子走后,叶欣欣立刻投入到疯狂的试验中。
她选取不同比例的辣椒、豆豉、大蒜甚至少量面粉,尝试控制温度、湿度,进行短时间的发酵。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得到的有时是发霉的失败品,有时是味道奇怪的半成品。
但她没有放弃,不断调整参数,记录每一次细微的变化。
几天后,当她将一小份经过三十六小时适度发酵的辣椒豆豉混合物投入油锅,快速翻炒之后,一股前所未有的、极其复合浓郁的酱香瞬间爆发出来!
那香气不仅具有高温炒制的焦香,更带着一种深沉的、类似醇酒般的发酵鲜香,层次感远超传统做法!
她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眼睛瞬间瞪大了!
成功了!
不仅炒制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味道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更加醇厚,更加绵长,回味无穷!
“王嫂!林猎户!快来尝尝这个!”
叶欣欣激动地端着小锅冲了出去。
王嫂和林衍尝过之后,也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他们都是最熟悉叶氏辣酱味道的人,但这新做出来的酱,味道明显更上一层楼!
“东家!这……这味道神了!”
王嫂惊叹道。
林衍没说话,但眼神里的赞许说明了一切。
“立刻调整工艺!”
叶欣欣当机立断,
“下一批酱,就按这个新法子试生产!
发酵环节我来亲自把控关键步骤!”
新工艺的引入,如同给高速奔跑的工坊装上了一个新的引擎。
虽然增加了发酵的等待时间,但由于大幅缩短了核心的炒制时间,整体生产效率反而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且发酵过程并不需要一首盯着,解放了叶欣欣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困扰许久的产能瓶颈,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缓解!
叶欣欣没有忘记冯娘子的功劳。
当晚,她特意包了一个红包,又给丫丫买了两身新衣服,郑重地感谢了冯娘子。
冯娘子拿着红包和新衣,手足无措,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
“使不得……东家,这使不得……俺就是瞎说了句话……”
“对你是一句话,对工坊可是帮了大忙!”
叶欣欣真诚地说,
“这是你应得的。
以后厨房的事,你就多费心,工钱从这个月起,按正式工算!”
冯娘子感激涕零,干活更加卖力。
叶欣欣看着工坊里再次变得游刃有余的生产场面,心中感慨万千。
有时候,突破就来自于一个不起眼的点拨,来自于一份不经意的善意回报。
配方革新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是产品竞争力的又一次巨大提升。
她相信,带着这全新风味和独特包装的“叶氏”辣酱,必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走得更远,更稳。
创新的脚步,永无止境。
农女靠美食发家致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农女靠美食发家致富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R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