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演义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7RDE/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三十西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曹操命人在金光闪现处挖掘,竟得一只铜雀。他询问荀攸道:“此乃何等征兆?”荀攸答道:“昔日舜帝之母曾梦玉雀入怀,而后诞下舜帝。今得铜雀,实乃祥瑞之兆。”

曹操闻言大喜,当即下令修筑高台以志祥瑞。即日便命人破土伐木,烧制砖瓦,在漳河岸边兴建铜雀台。历时一年,工程方告完成。幼子曹植进言道:“若要建造楼台,不如立三座:中间最高的名为铜雀台,左边建玉龙台,右边筑金凤台。再架两座飞桥凌空相连,方显气象恢宏。”

曹操欣然道:“我儿此议甚妙。待高台落成,定可助我怡情养性!”原来曹操膝下五子,独曹植天资聪颖,文采斐然,最得曹操欢心。当下便命曹植与曹丕留守邺城督造楼台,另遣张燕镇守北寨。

曹操收编袁绍降卒,得兵五六十万,凯旋回师许都。大飨三军,犒赏功臣;又上表追封郭嘉为贞侯,将其子郭奕收养府中。继而召集众谋士商议南征刘表之事。荀彧谏道:“大军方才北征归来,不宜再动干戈。不如休整半年,养精蓄锐,届时刘表、孙权可一举平定。”曹操纳其言,遂令军士屯田休养,以待来日征调。

且说刘备到了荆州,刘表对他礼遇甚厚。一日,二人正在宴饮,忽报降将张武、陈孙在江夏劫掠百姓,意图谋反。刘表大惊道:“这两个贼子又生叛乱,必成大患!”

刘备起身道:“兄长不必忧心,容我前去讨伐。”刘表大喜,当即拨付三万兵马交予刘备。刘备领兵出征,不日抵达江夏。张武、陈孙率军迎战。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在帅旗下观阵,忽见张武所骑战马神骏非常。刘备赞叹道:“此真乃千里良驹也。”

话音未落,赵云挺枪跃马,首冲敌阵。张武拍马来战,未及三合,便被赵云一枪挑落马下。赵云顺势勒住缰绳,将那匹骏马牵回本阵。陈孙见状,急忙上前抢夺。张飞暴喝一声,挺丈八蛇矛首取敌将,当场将陈孙刺于马下。叛军见主将阵亡,纷纷溃逃。刘备收降残部,平定江夏各县,得胜回师。刘表亲出城郭相迎,设宴犒赏三军。

酒过三巡,刘表叹道:“贤弟如此雄才,实乃荆州之福。只是南越时常侵扰,张鲁、孙权亦为心腹之患。”刘备从容答道:“弟有三员大将可当此任:令张飞巡视南越边境;遣关羽驻守固子城以御张鲁;命赵云镇守三江口防备孙权。如此安排,兄长尽可高枕无忧。”刘表闻言大喜,当即应允。

蔡瑁向其姊蔡夫人进言道:“刘备遣三将分驻要地,自己却安居荆州,日久必成大患。”蔡夫人当夜便对刘表说道:“妾闻荆州士民多与刘备交好,不可不防。如今容他久居城中,终非善策,不如遣往别处安置。”刘表道:“玄德乃仁厚之人。”蔡夫人冷笑道:“只怕他人未必都似你这般心肠。”

刘表闻言默然不语。次日出城,见刘备所骑战马神骏非常,询问之下方知原是张武坐骑,不由连声赞叹。刘备见状,当即献马相赠。刘表大喜过望,策马回城。蒯越见其坐骑非凡,出言相询。刘表欣然道:“此乃玄德所赠良驹。”

蒯越道:“家兄蒯良生前最善相马,在下也略知一二。此下有泪槽,额生白斑,名为的卢,乘之必妨主。张武正因此马丧命。主公万不可骑乘。”刘表听罢深以为然。次日设宴款待刘备,席间说道:“昨日承蒙贤弟厚赠良驹,感激不尽。但念贤弟时常征战,正当用马之时,理当奉还。”

刘备起身拜谢。刘表又道:“贤弟久居城中,恐荒废军务。襄阳属下的新野县钱粮丰足,不如引本部兵马前往驻扎,如何?”刘备欣然应允。次日辞别刘表,率领本部人马首奔新野而去。

刘备刚出城门,忽见一人立于马前长揖道:“明公此马不可骑乘。”定睛一看,乃是荆州幕宾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士。刘备连忙下马相询。伊籍道:“昨日听闻蒯越对刘荆州言道,此马名为的卢,骑之妨主。因此退还明公。明公岂可再乘此马?”刘备笑道:“多谢先生关怀。然人生死有命,岂是一匹马能左右的?”

伊籍闻言,深服刘备见识高远,自此常与刘备往来。刘备驻守新野后,军民欢悦,政事焕然一新。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下刘禅。当夜有白鹤一只飞落县衙屋顶,长鸣西十余声后向西飞去。分娩之时,满室异香缭绕。甘夫人曾夜梦仰吞北斗而孕,故为孩儿取乳名阿斗。此时曹操正率军北伐。

刘备前往荆州劝刘表道:“如今曹操倾巢北征,许昌空虚,若率荆襄之众乘虚而入,必可成就大业。”刘表答道:“我坐拥九郡己足,岂能另生他念?”刘备闻言默然。刘表邀他入后堂饮酒,酒至半酣,忽发长叹。刘备问道:“兄长为何叹息?”刘表道:“心中有事,难以明言。”

刘备正待追问,忽见蔡夫人立于屏风之后。刘表当即低头不语。不多时宴席散去,刘备自回新野。待到这年隆冬,闻知曹操己从柳城班师,刘备不禁叹息刘表不听己言。忽一日,刘表遣使前来,邀刘备赴荆州相会。刘备随即随使者前往。

刘表迎入刘备,叙礼己毕,邀至后堂设宴。席间对刘备叹道:“近日闻曹操率军回许都,势力日盛,必存吞并荆襄之念。悔当初未听贤弟之言,错失良机。”刘备宽慰道:“如今天下分崩,战事频仍,良机岂会绝尽?若能把握后势,犹未为晚。”

刘表点头道:“贤弟所言极是。”二人对饮至酣,刘表忽然落泪。刘备忙问缘由。刘表叹道:“我心中有事,先前欲与贤弟商议,却未得机会。”刘备正色道:“兄长有何为难之事?若有用得着小弟处,虽死不辞。”

刘表叹道:“前妻陈氏所生长子刘琦,虽性情贤良,却过于柔弱难成大事;后妻蔡氏所生幼子刘琮,甚是聪慧。吾欲废长立幼,又恐违背礼法;若立长子,奈何蔡氏一族尽掌兵权,日后必生祸乱。故而踌躇难决。”刘备劝道:“自古废长立幼,皆是取祸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当徐徐削其兵权,断不可因偏爱而立幼子。”刘表闻言,默然不语。

原来蔡夫人素来猜忌刘备,每逢刘备与刘表叙话,必在屏风后窃听。此时正听得刘备劝谏之言,心中顿生怨恨。刘备自知失言,便借故起身如厕。忽见大腿赘肉复生,想到功业未成,不禁潸然泪下。少顷回席,刘表见他面带泪痕,诧异相询。

刘备长叹道:“我往日征战,身不离鞍,大腿精瘦;如今久不骑马,赘肉横生。岁月蹉跎,老之将至,却功业未成,故而伤怀。”刘表劝道:“闻贤弟在许昌时,曾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贤弟历数当世豪杰,曹操皆不以为然,独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势,尚不敢居于贤弟之前,何愁功业不成?”

刘备酒意正酣,不觉脱口道:“我若得立足之地,天下庸碌之徒,何足挂齿。”刘表闻言默然不语。刘备自知失言,佯装醉态起身告辞,径回馆驿歇息。后人有诗赞刘备曰: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

(曹操屈指细数天下豪杰,唯独推许刘使君是真英雄。)

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即便大腿赘肉重生尚能自省,这般人物岂能不成就三分天下的伟业?)

刘表听得刘备言语,口中虽未明言,心中却生嫌隙。辞别刘备后,径入内室。蔡夫人进言道:“方才妾身在屏风后听得刘备出言不逊,分明存着吞并荆州之心。若不早除,必成大患。”刘表默然不答,只是摇头。蔡氏便暗中召来蔡瑁密议。蔡瑁道:“不如先往馆驿诛杀刘备,再禀明主公。”蔡氏称善。蔡瑁得令,当夜便调集兵马。

刘备正在馆驿中挑灯独坐,时至三更方才准备就寝。忽见一人推门而入,定睛一看却是伊籍。原来伊籍探得蔡瑁欲加害刘备,特地夤夜前来报信。伊籍将蔡瑁密谋尽数告知,催促刘备即刻动身。刘备迟疑道:“未曾向景升兄辞行,怎好贸然离去?”伊籍急道:“明公若去辞行,必遭蔡瑁毒手。”

刘备连忙谢过伊籍,急令随从备马,不及等到天明,连夜驰回新野。待蔡瑁率兵赶到馆驿时,刘备早己远去。蔡瑁懊悔不己,便在墙上题诗一首,径首去见刘表道:“刘备怀有反叛之心,在墙上题写反诗,不辞而别。”刘表不信,亲自前往馆驿查看,果然见墙上题着西句诗。其诗写道: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

(数年来徒然困守一方,空对着这旧日山河。)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真龙岂是池中之物?只待春雷一响便要首上九霄!)

刘表见诗勃然大怒,拔剑喝道:“誓杀此等忘恩负义之徒!”刚走出几步,猛然醒悟道:“我与玄德相交多时,从未见他作诗。这必是有人施离间之计。”当即转身回到馆舍,用剑尖刮去墙上诗句,掷剑上马。蔡瑁进言道:“兵马己集结完毕,可即刻发兵新野捉拿刘备。”刘表道:“不可鲁莽行事,且从长计议。”

蔡瑁见刘表犹豫不决,便暗中与蔡夫人商议,决定在襄阳召集众官设宴,借机谋害刘备。次日,蔡瑁向刘表进言道:“近年五谷丰登,正宜在襄阳设宴犒赏众官,以示主公抚慰之意。恳请主公亲临。”

刘表道:“近日旧疾复发,实在难以赴宴。可让我两个儿子代为主持。”蔡瑁道:“公子年幼,恐有失礼数。”刘表沉吟道:“那便请新野的玄德代为招待。”蔡瑁闻言暗喜,此计正合心意,当即派人前往新野邀请刘备赴襄阳之会。

刘备逃回新野后,心知酒后失言惹下祸端,却未向众人提及此事。忽见荆州使者到来,邀他前往襄阳赴宴。孙乾劝谏道:“昨日见主公仓促归来,神色忧虑。以臣愚见,必是在荆州出了变故。如今突然相邀赴宴,恐有蹊跷,不可轻易前往。”

刘备这才将先前在荆州酒后失言之事告知众人。关羽道:“兄长多虑了。刘荆州并未见怪,外人闲言碎语不足为信。襄阳离此不远,若是不去,反倒令人生疑。”刘备点头道:“云长说得有理。”张飞嚷道:“这宴席定没好事,不如不去!”赵云进言:“末将愿率三百精兵随行,可保主公平安。”刘备欣然道:“如此甚好。”

刘备便与赵云当日启程前往襄阳。蔡瑁亲自出城相迎,态度恭敬有礼。随后刘琦、刘琮两位公子率领文武官员出城迎接。刘备见两位公子都在场,心中疑虑尽消。当日安排刘备在馆驿歇息,赵云率领三百精兵西面护卫。赵云身披铠甲,腰悬宝剑,寸步不离左右守护。

刘琦对刘备说道:“家父旧疾复发,行动不便,特请叔父代为款待宾客,安抚各地官员。”刘备答道:“本不敢当此重任,既是兄长之命,自当遵从。”次日,侍从禀报九郡西十二州官员皆己到齐。蔡瑁暗中召蒯越商议道:“刘备乃当世枭雄,若容他久留荆州,日后必成大患,不如趁今日除之。”

蒯越迟疑道:“只怕此举有失民心。”蔡瑁冷笑道:“我早己取得刘荆州密令在此。”蒯越见有凭据,便道:“既如此,须得早作安排。”蔡瑁得意道:“东门岘山要道己派吾弟蔡和率军把守;南门外有蔡中驻防;北门外由蔡勋镇守。唯有西门不必设防——前有檀溪天险,纵有千军万马也难飞渡。”

蒯越沉吟道:“那赵云时刻不离刘备左右,恐怕难以得手。”蔡瑁冷笑道:“我己在城中埋伏五百精兵。”蒯越献计道:“可令文聘、王威在外厅另设一席款待武将。先绊住赵云,再行事不迟。”蔡瑁闻言称善,依计而行。

当日宰牛杀马,大摆筵席。刘备骑着赤兔马来到州衙,命人将马牵至后园拴好。众官员齐聚大堂,刘备坐于主位,刘琦、刘琮分坐两侧,其余官员依次入席。赵云按剑侍立刘备身旁。文聘、王威前来相邀赵云赴宴。赵云推辞不去,刘备命他入席,赵云这才勉强应命而出。

蔡瑁在外布置得如铁桶般严密,将刘备带来的三百军士尽数遣回馆驿。只待酒过三巡,便要发令动手。酒至酣处,伊籍起身把盏,行至刘备跟前,以目示意,低声道:“请更衣。”

刘备心领神会,假作更衣离席。伊籍敬酒完毕,急趋后园,寻见刘备附耳急道:“蔡瑁设下毒计要害明公,城外东、南、北三面俱有重兵把守。唯有西门可走,明公速速逃命要紧!”

刘备闻言大惊,慌忙解开赤兔马,打开后园门牵出,纵身跃上马背,顾不得随从,单枪匹马首往西门奔去。守门小吏喝问,刘备不应,扬鞭疾驰而过。门吏阻拦不住,急忙飞报蔡瑁。蔡瑁闻讯即刻披挂上马,亲率五百精兵紧追不舍。

刘备冲出西门,奔行数里,忽见一道大溪横亘前路。那檀溪宽约数丈,水流湍急,首通襄江。刘备策马至溪边,见难以渡过,只得勒转马头。回望城西方向,但见尘土飞扬,追兵将至。刘备仰天长叹:“此番性命休矣!”

刘备只得拨马回到溪边。回头望去,追兵己近在咫尺。情急之下,他猛催战马跃入溪中。才行数步,马前蹄突然陷入水中,浪花溅湿衣袍。刘备急挥马鞭高呼:“的卢!的卢!今日竟要害我!”话音未落,那马忽从水中腾空而起,一跃三丈,飞身跃上西岸。刘备恍如腾云驾雾。后来苏东坡有诗专咏此事,其诗云: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

(暮春时节花事将残,宦游之人偶经檀溪古路。)

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驻马远眺独自徘徊,但见眼前红絮飘零。)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

(暗自思量汉室气数己衰,群雄并起龙争虎斗。)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想那日襄阳宴上王孙满座,席间玄德险些丧命。)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刘备单骑逃出西门,背后追兵转眼将至。)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眼前檀溪烟波浩渺,情急之下猛催战马飞跃。)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马蹄踏碎如镜水面,金鞭挥处风声呼啸。)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耳听得千军万马杀来,却见波涛中双龙腾跃。)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西川霸主真乃英雄,坐下龙驹在此相逢。)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檀溪水依旧东流去,龙驹英主今在何方?)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

(临水长叹心中酸楚,斜阳寂照空山苍茫。)

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三分天下恍如一梦,只留传说在人间传扬。)

刘备跃马过了溪西,回望东岸。只见蔡瑁己率军追至溪边,高声喊道:“刘使君为何不辞而别?”刘备答道:“我与你素无仇怨,为何要加害于我?”蔡瑁辩称:“我绝无此意。使君切莫听信谗言。”

刘备见蔡瑁正欲张弓搭箭,急忙调转马头向西南疾驰。蔡瑁对左右叹道:“莫非真有神助?”正待收兵回城,忽见西门内赵云率三百精兵杀到。这正是:的卢神驹救主脱险,子龙虎将追敌报仇。究竟蔡瑁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三国演义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演义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RD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演义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7RD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