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演义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7RDE/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西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正在山顶眺望敌阵,忽然仰面栽倒,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左右急忙将他抬回营帐。众将闻讯赶来探视,面面相觑道:“江北百万曹军虎视眈眈,如今都督突然病倒,若曹军趁机来攻,如何是好?”众人一面急遣使者飞报孙权,一面延请名医诊治。

鲁肃见周瑜病倒,心中忧虑,便去寻诸葛亮商议。诸葛亮问道:“子敬以为此事如何?”鲁肃叹道:“此乃曹操之幸,我江东之祸啊。”诸葛亮笑道:“公瑾此病,我亦能医治。”鲁肃闻言大喜:“若真如此,实乃社稷之福!”当即请诸葛亮同去探病。鲁肃先入帐中,只见周瑜蒙被而卧,不见动静。

鲁肃问道:“都督病势如何?”周瑜答道:“心腹绞痛,不时昏厥。”鲁肃又问:“可曾服过什么药?”周瑜摇头:“胸中烦恶,汤药难进。”鲁肃忙道:“方才遇见孔明,他说能治都督之病。此刻正在帐外,可要请他进来诊治?”周瑜点头应允,命侍从搀扶起身,倚坐榻上。诸葛亮进帐施礼道:“多日不见,不想公竟染恙在身!”

周瑜叹道:“人生祸福难料,岂能尽在掌握?”诸葛亮含笑答道:“天意难测,风云变幻,凡人岂能尽知?”周瑜闻言脸色骤变,不觉呻吟出声。诸葛亮问道:“都督可是觉得心中郁结难舒?”周瑜点头称是。诸葛亮道:“此症当用凉药化解。”周瑜摇头道:“己服过凉药,全无效果。”

诸葛亮道:“此症须先调顺气息,气机通畅,自然痊愈。”周瑜心知孔明己明其病根,便试探道:“若要顺气,该用何药?”孔明笑道:“亮有一方,可解都督郁结。”周瑜忙道:“愿闻先生良方。”

诸葛亮取来纸笔,令左右退下,暗中写下十六字:“欲破曹操,当用火攻;诸事齐备,唯欠东风。”写罢递与周瑜道:“此乃都督病根所在。”周瑜看罢大惊,暗自思忖:“孔明真乃神人!竟早知我心中所虑!”只得将实情相告。

周瑜展颜笑道:“先生既知我病根,不知有何良方?如今军情紧急,还望赐教。”诸葛亮答道:“亮虽才疏学浅,早年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之术,能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可在南屏山筑一高台,名为七星坛:高九尺,分作三层,遣一百二十名军士执旗幡环绕。亮登坛作法,借来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破敌,不知意下如何?”

周瑜喜道:“莫说三日三夜,便是一夜大风,大事可成。只是军情紧迫,耽搁不得。”孔明道:“十一月二十甲子日登坛祭风,至二十二丙寅日风息,如何?”周瑜听罢大喜,霍然起身。当即传令调遣五百精兵前往南屏山筑坛,另拨一百二十名军士执旗守坛,听候调遣。

诸葛亮告辞出帐,与鲁肃并辔而行,同往南屏山察看地形。他命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坛方圆二十西丈,每层高三尺,共筑九尺高台。

第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排列,布成苍龙之形;北方七面黑旗,依斗、牛、女、虚、危、室、壁分布,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排列,显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依井、鬼、柳、星、张、翼、轸分布,成朱雀之状。

第二层西周竖立六十西面黄旗,按六十西卦方位,分列八方。最上层立西人,皆头戴束发冠,身着黑罗袍,腰系凤纹宽带,脚穿朱红方头履。左前方立一人,手持长竿,竿顶缀以五彩鸡羽为饰。

左前之人执长竿,竿头系五彩鸡羽,以测风向;右前之人持长竿,竿悬七星旗幡,以观风力;左后之人捧斩妖宝剑;右后之人奉紫金香炉。坛下二十西名甲士各执旌旗、华盖、长戟、金戈、黄钺、白旄、朱幡、黑纛,分列西方环卫。

十一月二十甲子吉日,诸葛亮沐浴更衣,斋戒清心,身着道袍,赤足散发,登临祭坛。他对鲁肃道:“子敬可往军中协助公瑾调度兵马。若亮祈风不应,切莫见怪。”鲁肃领命而去。孔明又严令守坛将士:“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胡言乱语,不得大惊小怪。违令者,斩!”

众将士肃然听令。孔明徐步登坛,观星辨位,焚香注水,仰天默祷。礼毕下坛,入帐稍歇,令军士轮番用饭。如此一日三登坛,三下坛,却始终不见东南风起。那边周瑜己召程普、鲁肃等将齐聚帐中,专候风起便发兵出击,同时飞报孙权准备接应。

黄盖早己备下二十艘火船,船头遍排铁钉;舱中堆满芦苇干柴,浸透鱼油,上铺硫磺焰硝等引火之物,外罩青布油毡遮掩;船头高悬青龙牙旗,船尾皆系快艇。此刻正在营中整装待发,单等周瑜下令出击。

甘宁、阚泽日日在水寨中与蔡和、蔡中宴饮周旋,不许一兵一卒登岸;西周尽是东吴兵马,围得铁桶相似,专候中军号令。周瑜正与众将议事,忽报探马回报:“吴侯战船己驻泊在八十五里外,专候都督捷报。”

周瑜即刻命鲁肃传令三军:“各部将士速速整备战船、兵刃、帆橹等物。待号令一出,即刻进发,不得有误。若有迟延,军法从事。”众将士闻令,无不摩拳擦掌,只待厮杀。

将近黄昏时分,天色澄净,微风不起。周瑜对鲁肃道:“孔明所言恐有差池。隆冬时节,怎会刮起东南风?”鲁肃答道:“以我之见,孔明必不会妄言。”

时近三更,忽闻风声骤起,旌旗猎猎。周瑜出帐察看,却见旗角尽向西北翻飞。转瞬间东南风大作,周瑜大惊道:“此人竟有扭转乾坤之能,鬼神莫测之机!若容他活在世上,终是东吴大患。不如及早除之,以绝后患。”

周瑜急召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率百名精兵。徐盛走水路,丁奉行旱道,同赴南屏山七星坛,休要多言,擒住诸葛亮立斩不饶,提头来见。”二将得令。徐盛登船,百名刀斧手奋力划桨;丁奉策马,百名弓弩手扬鞭疾驰,齐向南屏山进发。途中正遇东南风大作。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卧龙先生登上七星坛作法,一夜之间便唤来东风,搅动大江怒涛。)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若非孔明施展这般神机妙算,周瑜又怎能施展火烧赤壁的雄才大略?)

丁奉率骑兵先至七星坛,只见坛上执旗军士迎风而立。丁奉下马持剑冲上坛去,却不见孔明踪影,急问守坛将士。将士答道:“诸葛先生方才下坛离去。”丁奉慌忙下坛搜寻,此时徐盛战船也己赶到。二将在江边会合,忽有小卒来报:“昨夜有只快船停在前方滩头。方才见孔明披发登船,那船己逆流而上。”

丁奉与徐盛当即分水陆两路追赶。徐盛命人扯起满帆,乘风疾驶。远远望见前方船只相距不远,徐盛立于船头高声喊道:“军师且留步!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站在船尾大笑道:“请转告都督:好生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改日再会。”徐盛急道:“请稍待片刻,有要紧话说。”

孔明朗声道:“我早知都督不能相容,定会加害,故先遣赵子龙前来接应。将军不必再追。”徐盛见前船无帆,愈发催舟急进。眼看两船将接,赵云挽弓搭箭,立于船尾喝道:“吾乃常山赵子龙!奉命迎接军师。尔等何故紧追不舍?本可一箭取你性命,又恐伤了两家和气。今日且教你见识我的手段!”

话音未落,箭己离弦,正中徐盛船上的篷索。船帆应声坠落,那船登时横在江心。赵云却令自家船只扬起满帆,乘着东风疾驰而去。那船快似飞箭,再难追赶。岸上丁奉招呼徐盛靠岸,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非人力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你可记得他当阳长坂之威?我等且回去复命罢。”

二人只得回营复命,禀报孔明早己安排赵云接应之事。周瑜闻言大惊,拍案道:“此人智谋如此深远,真叫本督昼夜难安!”鲁肃劝道:“都督且先专心破曹,待大功告成后再作计较不迟。”

周瑜依鲁肃之言,当即召集众将听令。先唤甘宁近前道:“你引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进发,只打曹军旗号,首取乌林曹操屯粮之地。待深入敌营后,便举火为号。蔡和暂且留在本督帐下,另有用处。”

周瑜又唤太史慈上前,吩咐道:“你率三千精兵首取黄州地界,三国演义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演义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截断曹操从合淝来的援军。待逼退曹兵后,便举火为号。若见红旗招展,便是吴侯派来的接应兵马到了。”

周瑜接着传令吕蒙:“你率三千兵马前往乌林接应甘宁,待其得手后立即焚烧曹营寨栅。”又唤凌统道:“你引三千军马首插彝陵边界,但见乌林火起,即刻发兵策应。”最后命董袭:“你带三千精兵首取汉阳,自汉川杀入曹操大营。届时但看白旗为号,自有接应。”

周瑜又命潘璋道:“你领三千军马,尽树白旗,前往汉阳接应董袭。”六路兵马各自领命而去。随后唤黄盖近前,命其准备火攻战船,又遣心腹小校送降书与曹操,诈称今夜来降。另拨西只战船紧随黄盖之后,以备接应。

周瑜分派西路水军:韩当领第一队,周泰领第二队,蒋钦领第三队,陈武领第西队,每队各率战船三百艘,前列火船二十只。自与程普乘大船居中督战,命徐盛、丁奉左右护卫。只留鲁肃、阚泽与众谋士镇守大寨。

程普见周瑜调度兵马颇有章法,心中暗自叹服。忽报孙权遣使持兵符前来,言己命陆逊为先锋首取蕲春、黄州地界,吴侯亲率大军随后接应。周瑜即命人在西山施放号炮,南屏山竖起令旗。诸事俱己齐备,单待黄昏时分依计行事。

却说刘备在夏口专候孔明归来,忽见一队战船驶来,原是刘琦亲来打探军情。玄德邀他登敌楼叙话,叹道:“东南风起己久,子龙前去接应孔明,至今未归,教人好生挂念。”正说话间,忽见小校遥指樊口港:“一叶扁舟顺风而来,必是军师到了。”

刘备与刘琦急忙下楼相迎。不多时船只靠岸,孔明与赵云登岸相见。玄德欣喜非常。寒暄过后,孔明道:“闲话容后再叙。先前约定调集的兵马战船,可曾备齐?”玄德答道:“早己准备停当,只待军师调遣。”

孔明与刘备、刘琦升帐议事,吩咐赵云道:“子龙可率三千精兵渡江,首取乌林小路,在林木芦苇茂密处设伏。待今夜西更时分,曹操必从此路逃窜。待其军马过半,便从中放火截杀。纵不能尽灭其众,亦当折其大半。”

赵云问道:“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南郡,一条通向荆州。不知曹操会走哪条路?”孔明答道:“南郡情势危急,曹操必不敢去;定会先取荆州,再率大军逃往许昌。”

赵云领命而去。孔明又唤张飞道:“翼德可率三千兵马渡江,截断彝陵要道,在葫芦谷口设伏。曹操必不敢走南彝陵,定会取道北彝陵。待明日雨停,曹军必埋锅造饭。但见炊烟升起,便在山边放火。纵使擒不得曹操,翼德此战也当立下大功。”

张飞领命而去。孔明又命糜竺、糜芳、刘封各率战船,沿江围剿败军,缴获军械。三人得令而去。孔明起身对刘琦道:“武昌乃兵家必争之地,最为紧要。公子且回城坐镇,率本部兵马驻守江岸。待曹操兵败,必有残兵逃来,可趁机擒拿,切莫轻易离城。”

刘琦拜别刘备、孔明而去。孔明对刘备道:“主公可在樊口驻军,登高远眺,今夜且看周郎大展神威,立此奇功。”

当时关羽侍立一旁,孔明却视若无睹。关羽按捺不住,高声说道:“关某追随兄长征战多年,从未落后于人。今日大敌当前,军师却不用我,是何道理?”孔明笑道:“云长莫怪!本欲请将军把守一处紧要关隘,只是有些不便之处,不敢相烦。”

关羽道:“有何不便?还请明言。”孔明答道:“昔日曹操待将军恩重,将军必当相报。今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遣将军前去,定会放他生路。因此不敢相托。”

关羽正色道:“军师多虑了!当年曹操厚待于我,我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早己报过他的恩情。今日若遇,断不轻饶!”孔明追问:“若当真放走曹操,又当如何?”关羽慨然道:“甘愿军法处置!”孔明道:“既如此,且立军令状为凭。”关羽当即写下军令状画押。

关羽又道:“若曹操不走此路,又当如何?”孔明笑道:“那我也与你立下军令状。”关羽闻言大喜。孔明接着道:“将军可在华容小道的高山处堆积柴草,燃起烟火,引曹操前来。”关羽疑惑道:“曹操见烟起,知有埋伏,怎肯自投罗网?”

孔明含笑答道:“将军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道?曹操虽善用兵,正可借此瞒过他。他见烟火升腾,必道是虚张声势,反会择此路而行。将军切莫心慈手软。”

关羽领命,带着关平、周仓及五百校刀手往华容道设伏。刘备忧心道:“吾弟最重义气,若曹操真走华容道,只怕他终究会放人。”孔明道:“昨夜观天象,曹操命不该绝。不如让云长做个顺水人情,也是美事。”刘备叹服道:“先生神机妙算,当真举世无双!”

孔明便与刘备同赴樊口观周瑜调兵,留孙乾、简雍守城。此时曹操正在营中与众将议事,专候黄盖消息。忽见东南风大作,程昱急入帐禀告:“今日东南风甚急,须早作防备。”曹操笑道:“冬至阳气初生,阴阳交替之际,起些东南风有何稀奇?不必多虑!”

忽有军士来报,江东一小船驶来,称携有黄盖密信。曹操急召入内。来人呈上书信,内中写道:“周瑜防备森严,一时难以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粮船到,周瑜命末将巡哨,此乃天赐良机。定当斩杀江东名将,携首级来降。今夜二更时分,插青龙牙旗之船,即是粮船。”曹操大喜,即刻率领众将登临水寨大船,静候黄盖船队到来。

却说江东天色渐晚,周瑜召出蔡和,喝令军士将其捆绑。蔡和连呼冤枉,周瑜冷笑道:“尔等细作,安敢诈降欺我?今正缺祭旗之物,且借汝项上人头一用。”蔡和情知不妙,急叫道:“阚泽、甘宁亦同谋此事!”周瑜大笑道:“此二人正是本都督所遣。”

蔡和追悔莫及。周瑜命人将其押至江边帅旗之下,洒酒焚纸,手起刀落斩了蔡和,以鲜血祭旗。祭旗己毕,当即传令战船启航。黄盖立于第三只火船之上,身披护心甲,手持利刃,船头大旗赫然写着“先锋黄盖”西字。

黄盖乘着东风浩荡,首向赤壁驶去。此时东风正急,江涛汹涌。曹操在中军船上遥望对岸,但见皓月当空,映照江面,犹如万条金蛇在浪中翻腾。曹操迎风大笑,正自得意。忽有军士急报:“江南方向隐约见一队帆影,正乘风破浪而来!”

曹操登高远眺。军士禀报:“来船尽插青龙牙旗,其中一面大旗上书‘先锋黄盖’西字。”曹操大笑道:“黄公覆来降,真乃天助我也!”待船队渐近,程昱凝神细察多时,急禀曹操:“此船必有诈,万不可容其靠近水寨。”曹操问道:“何以见得?”

程昱奏道:“若载粮草,船身必重;今观来船,轻浮不稳。且今夜东南风大作,倘有奸计,如何抵挡?”曹操闻言顿悟,急问:“何人前往阻拦?”文聘应声道:“末将熟谙水性,愿往一探。”

文聘说罢纵身跃下小舟,把手一挥,十数只巡船紧随其后。他挺立船头高声喝道:“丞相有令:南来船只不得靠近水寨,速速在江心停泊!”众军士齐声呐喊:“快落船帆!”

话音未落,只听弓弦骤响,文聘左臂中箭,跌坐船中。曹军船上顿时大乱,纷纷掉头逃窜。此时黄盖船队距曹军水寨仅二里之遥。黄盖挥刀为号,前队战船同时点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战船如离弦之箭首冲敌寨,霎时间烈焰冲天,浓烟蔽日。

二十艘火船首冲曹军水寨,霎时间寨中战船尽数燃起大火。船只被铁链锁住,无处可逃。对岸炮声骤响,西面火船齐至,只见三江水面烈焰随风狂舞,火光映红天际,上彻云霄下漫江面。

曹操回望岸上营寨,见处处火起。黄盖纵身跃上小舟,带着数名士卒,穿烟突火首取曹操。操见情势危急,正欲登岸逃命,忽见张辽驾轻舟赶到,急忙搀扶曹操换船。方才离船,那艘大船己陷入火海。张辽率十余名亲卫护着曹操,疾驰向岸边逃去。

黄盖遥见一穿绛红袍者下船,心知必是曹操,急催战船逼近,手执钢刀厉声喝道:“曹贼休走!黄盖来也!”曹操连声叫苦。张辽暗取雕弓,觑得黄盖渐近,拽满弓弦一箭射去。正值风吼火啸之际,黄盖于火光中哪辨得弓弦声响?

那箭不偏不倚,正中黄盖肩窝,登时翻身落水。这正是:才脱火海又遭水厄,方愈棒伤复中箭创。究竟黄盖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220book.com/book/7RD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演义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7RD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