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6章:签订推广协议,成果落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展览最后一天的晨光带着几分柔和的暖意,透过农业展览馆的玻璃窗,在展台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展区里少了前几日的喧嚣,却多了几分忙碌的收尾气息——有的参展者在整理资料,将展板卷起来绑紧;有的工作人员推着小车,回收散落的宣传页;唯有苏青的展台前,依旧围着不少人,大多是来自各地县农业局的代表,手里攥着早己写好的需求清单,等着最后确认种子供应和技术指导的细节。

“苏同志,俺们县是山区,土壤偏薄,种‘鲁农高产玉米1号’的时候,基肥是不是要多施点?”来自临沂蒙阴县的代表老张,手里拿着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前几天咨询的要点,此刻正指着“土壤改良”那页追问。

苏青接过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个简单的施肥示意图:“张叔,山区土壤薄,基肥确实要加量,每亩比平原地多施200斤腐熟的羊粪,播种时再拌点磷酸二铵,一粒种子拌两克,这样苗能扎得深,抗倒伏。等开春我派技术员过去,现场教大家拌种,保证不出错。”

老张赶紧把示意图描在自己的本子上,脸上笑开了花:“有你这话俺就放心了!俺们县今年准备种200亩,种子你可得给俺留够!”

“放心,都记着呢!”陆哲在旁边的登记本上,把蒙阴县的需求又核对了一遍——从展览第二天开始,他就专门负责登记各地的种子需求和技术指导申请,到现在本子上己经记满了12个县的名字,需求总量超过了3000亩,远远超出了苏青最初的预期。

就在两人忙着核对需求时,展区入口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苏青抬头一看,只见省农业厅的王主任和农科院的张教授一起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着正装的工作人员,手里捧着一个黑色的文件袋,看起来像是重要的资料。

“苏青同志,陆同志,忙着呢?”王主任笑着走上前,目光扫过展台前的县代表,“看来大家对你们的玉米种很认可啊,这几天光我收到的推广申请,就有15个县,比去年任何一个新品种都多。”

苏青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擦额头的汗:“王主任,张教授,你们怎么来了?是不是还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

“是有好事找你。”张教授拍了拍手里的文件袋,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这次展览,你的‘鲁农高产玉米1号’和大棚技术,不仅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也通过了省农业厅和农科院的联合评估,我们一致认为,你的技术完全具备全省推广的条件。今天来,就是想跟你签订正式的推广协议,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推广协议?”苏青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手里的笔差点掉在桌上。她之前虽然盼着能推广,却没想到会这么快,还会是省农业厅主动来签订正式协议。

王主任从文件袋里拿出两份打印好的协议,放在展台桌上,推到苏青面前:“这是《‘鲁农高产玉米1号’全省推广合作协议》,我们己经拟好了草案,你先看看。里面明确了咱们双方的责任:农业厅负责协调种子加工、设备补贴和技术员培训经费,保证明年春天之前,给你调配5000斤优质亲本种子,还会给每个推广县拨2万元育苗设备补贴;你负责提供种植技术标准、派技术团队下乡指导,保证每个县至少有2名经过你培训的技术员,能解决日常种植问题。”

苏青低下头,仔细翻看协议。纸张上的字迹清晰工整,每一条款都写得详细具体:

- 种子供应:2024年3月1日前,农业厅向红星大队提供5000斤“鲁农高产玉米1号”亲本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

- 技术指导:苏青团队需在2024年2月前,完成对15个推广县技术员的集中培训,每个县培训3天,涵盖育种、播种、病虫害防治全流程;

- 产量保障:协议约定推广地块平均亩产不低于800斤,若因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减产,苏青团队需协助制定补救方案;若因种子质量问题,农业厅负责更换种子并承担损失;

- 收益分配:推广种子的销售利润,按农业厅30%、红星大队70%分配,红星大队所得利润需优先用于技术研发和副业小组分红。

每一条都说到了苏青的心坎里——既保证了推广的顺利进行,也考虑到了红星大队的实际利益,甚至连后续的技术研发都做了安排。她翻到最后一页,看到省农业厅的公章位置己经预留出来,只等着双方签字。

“王主任,这协议……太周全了。”苏青的声音有些发颤,她没想到农业厅会考虑得这么细致,连技术员的培训时间和种子的纯度标准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周全不行啊。”王主任笑着说,“你的技术是好技术,但推广到全省,涉及到十几个县、上万亩地,必须把细节定清楚,才能保证农民能种好、能增收。比如这个种子纯度,我们专门找了省种子站的人,到时候会全程监督加工,保证你拿到的种子都是优质的,不会影响产量。”

张教授这时接过话头,从另一个文件袋里拿出一份邀请函,递给苏青:“苏青同志,除了推广协议,我们还有一个邀请——省农业厅和农科院联合成立了‘省农业技术推广小组’,专门负责高产品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我们想邀请你加入小组,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玉米和大棚蔬菜技术的指导工作。小组每月会开一次线上会议,讨论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每季度组织一次下乡调研,你看怎么样?”

“副组长?”苏青愣住了,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进入省级的技术推广小组,还能担任副组长。之前她只是想把技术教给村里和周边的农民,现在却有机会站在全省的舞台上,指导更多地方的种植,帮助更多农民。

“你完全够资格。”张教授看着她惊讶的样子,笑着解释,“你的技术来自实践,懂农民的需求,知道他们在种植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这比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专家更有优势。小组里有农科院的专家,有农业厅的干部,再加上你这样的基层实践者,才能把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周围的县代表们听到这话,都纷纷围过来祝贺:“苏同志,恭喜啊!以后你就是省里的技术领导了,可得多关照俺们县!”

“是啊,有你在省里指导,俺们种玉米更有底气了!”

“苏副组长,开春培训可得通知俺们,俺们县一定派最好的技术员去学!”

苏青看着眼前热情的人群,又看了看桌上的协议和邀请函,眼眶忽然热了起来。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最新章节随便看!她想起去年冬天,玉米苗得了大斑病,她和陆哲在温室里守了一夜又一夜,手里的温度计换了一个又一个,当时她以为实验可能要失败,甚至想过放弃;想起第一次建大棚时,赵桂兰在背后说她“瞎折腾”,张建军偷偷划烂塑料布,她顶着压力,一点点把大棚建起来,把蔬菜种出来;想起这次展览,样本被人调换,她急得差点哭出来,幸好有陆哲的冷静、林晓的帮忙、张教授的支持,才挺了过来……

所有的辛苦、委屈、焦虑,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沉甸甸的成果,变成了摆在她面前的协议和邀请函。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协议,一个职位,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信任——是省农业厅对她技术的信任,是各地农民对她的期待,是她能为更多人做事的机会。

“苏青,别紧张,慢慢看,有不懂的地方咱们再商量。”陆哲看出她的激动,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递过一张纸巾,“这是你应得的,你的努力,终于有了更大的舞台。”

苏青接过纸巾,擦了擦眼角的,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协议的“乙方”位置,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苏青”。两个字虽然算不上工整,却写得格外认真,每一笔都带着她的坚定和期待。

王主任也在“甲方”位置签下名字,然后拿出印泥,在两人的签名上盖了省农业厅的鲜红公章。“好了,协议正式生效!”王主任拿起一份协议递给苏青,“这份你收好,另一份我们带回农业厅存档。从今天起,咱们就是正式的合作伙伴了,一起把‘鲁农高产玉米1号’推广好,让更多农民受益!”

苏青接过协议,指尖触到纸张上的公章,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她看着协议上自己的名字,又看了看旁边的邀请函,笑着对张教授说:“张教授,我愿意加入推广小组!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把技术教给更多农民,让大家都能种出高产粮,过上好日子!”

“好!太好了!”张教授高兴地握住她的手,“我们就等你这句话了!下个月小组第一次会议,我会提前通知你,到时候咱们一起讨论推广方案,争取明年让15个县的农民都能种上你的高产玉米!”

展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工作人员还特意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时刻——苏青手里拿着协议和邀请函,身边站着陆哲、王主任和张教授,身后是她的展台,展台上的玉米样本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像一串串胜利的果实。

中午,王主任特意请苏青和陆哲在展览馆附近的餐馆吃饭。饭桌上,王主任还在跟苏青讨论后续的安排:“春节后,我们会先组织一次技术员集中培训,地点设在县农科所,到时候你来讲课,农业厅会派车接你;种子加工方面,我们己经联系了省种子公司,下个月就会派人去红星大队取亲本种子,保证不耽误春耕;还有大棚技术,不少县也想推广,你要是有时间,也可以把大棚技术的资料整理一下,我们一起纳入推广计划。”

苏青一一记在心里,还拿出笔记本,把重点都写下来:“王主任,您放心,春节前我会把大棚技术的资料整理好,还会跟副业小组的姐妹商量,选几个有经验的,一起组成技术团队,到时候下乡指导也能多个人手。”

陆哲也在旁边补充:“我可以帮苏青整理技术资料,还能帮忙培训技术员,我之前在京市农科院借过不少资料,或许能帮上忙。”

“好啊!有你们俩一起,我更放心了!”王主任笑着说,“你们俩一个有实践经验,一个有理论基础,是最好的搭档。”

吃完饭,苏青和陆哲回到展览馆,开始收拾展品。陆哲把玉米样本小心地装进布包,苏青则把协议和邀请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像宝贝一样护着。收拾完展台,两人并肩走出展览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咱们给家里打个电话吧,告诉娘和爹这个好消息。”苏青提议,她迫不及待想让家人知道,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陆哲点点头,带着她找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苏青拿起电话,拨通了村里的小卖部——村里只有小卖部有一部电话,有电话都会让小卖部的王婶帮忙叫人。

“喂,王婶吗?我是苏青,麻烦您叫我娘听电话,我有好消息跟她说!”

没过多久,电话那头传来王秀兰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青丫头?你咋这会儿打电话?展览结束了吗?一切都顺利不?”

“娘,顺利!特别顺利!”苏青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我跟省农业厅签了推广协议,明年要在全省15个县推广咱们的玉米种,我还加入了省农业技术推广小组,以后能去更多地方教农民种玉米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王秀兰哽咽的声音:“好……好丫头……娘就知道你能行……你爹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俺这就去告诉你爹,告诉村里的人,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挂了电话,苏青的眼睛又了。陆哲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走,咱们回招待所收拾东西,明天就能回村了。村里的人,肯定都在等着咱们的好消息。”

苏青点点头,跟着陆哲往招待所走。路上,她看着济南的街道,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看到了明年春天,15个县的田野里,都种上了“鲁农高产玉米1号”,金黄的玉米穗沉甸甸地垂在秸秆上,农民们脸上露出丰收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妇女们在大棚里摘着新鲜的蔬菜,手里数着卖菜赚的钱,笑得合不拢嘴;仿佛看到了红星大队的实验田旁,围满了来自各地的技术员,她和陆哲一起,教他们怎么育种、怎么防治病虫害……

她知道,这不是空想。从签下协议的那一刻起,她的农业之路,就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未来或许还会有困难,还会有挑战,但她不再是一个人——她有陆哲的陪伴,有省农业厅的支持,有各地农民的期待,更有自己那颗想为农民做事的初心。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济南的街道上,也洒在苏青和陆哲的身上。苏青握紧手里的协议,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推广工作做好,让“鲁农高产玉米1号”在全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农民靠技术增收,让更多的家庭过上好日子。这不仅是她的承诺,更是她对这片土地,对所有支持她的人的回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农门学霸:七零科学种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