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湖畔那个星光与思想交织的夜晚,像一道清晰的分界线,划开了之前与之后。尽管物理距离再次将他们隔开——罗伯特·卡尔顿获得了一个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短期访问的机会,而艾琳娜·诺特则回到了哥廷根——但他们之间的联结却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和富有成效。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频繁越洋的信件中确立下来。
艾琳娜带着从苏黎世获得的鼓励(尤其是外尔表现出的兴趣)和罗伯特赠予的那本象征着“严谨”的哈代著作,投入了疯狂的工作。她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提出一个宏大的构想,而是要系统性地、严格地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同调理论。她需要为首觉打造坚固的数学容器。
幸运的是,她得到了赫尔曼·外尔的关键性指导。外尔虽然不完全认同她过于抽象的公理化倾向,但他以其无与伦比的深刻洞察力,为她指明了通往严格化的道路。
“艾琳娜,你的想法极具革命性,”外尔在一次讨论中对她说,“但要想让人接受,你必须先证明,你的理论能够覆盖并超越己有的理论。你需要一个坚实的起点,一个模型,证明你的公理化框架是可行且强大的。”
“您的意思是?”艾琳娜急切地问。
“从单纯同调(Simplicial Homology)开始,”外尔清晰地说道,“这是庞加莱和布劳威尔发展起来的、基于单纯剖分的具体理论。你需要首先证明,你的抽象同调群,当应用于单纯复合形时,与经典的同调不变量(贝蒂数、挠系数)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你必须证明其拓扑不变性(topologische Invarianz)——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拓扑空间是同胚的(homeomorph),那么无论你如何对它们进行单纯剖分,计算出的同调群都是同构的(isomorph)!这是你的理论能否成立的基石!”
这个目标像灯塔一样指引了艾琳娜。她首先需要严格定义“单纯复合形”和“(定向)单纯形”。一个p维单纯形,是所有顶点两两连通的p+1个点的凸包,并赋予一个定向(顺序)。然后,她定义p维链群 C_p(K) —— 复合形K中所有p维定向单纯形的整系数形式线性组合所构成的自由阿贝尔群。
接下来是关键:“边缘同态” ?p: C_p → C{p-1}。她需要给出其代数定义。对于一个定向p-单纯形 [v?, v?, ..., v_p],其边缘定义为:
\partial_p([v_0, v_1, \dots, v_p]) = \sum_{i=0}^{p} (-1)^i [v_0, \dots, \hat{v_i}, \dots, v_p]
其中 \hat{v_i} 表示去掉顶点v_i。这个定义完美地捕捉了几何上“取边界”的操作,并且通过首接的组合计算,可以验证它满足核心公理 ?2 = 0。
至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单纯复合形K,她成功地构造了一个链复形:
\cdots \lhtarrow C_{p+1}(K) \stackrel{\partial_{p+1}}{\lhtarrow} C_p(K) \stackrel{\partial_p}{\lhtarrow} C_{p-1}(K) \lhtarrow \cdots
然后,她就能定义单纯同调群:
H_p(K) = \frac{ \text{Ker } \partial_p }{ \text{Im } \partial_{p+1} } = \frac{ Z_p(K) }{ B_p(K) }
剩下的最大挑战,就是证明拓扑不变性。这需要证明,如果两个空间同胚 |K| ? |L|,那么 H_p(K) ? H_p(L), regardless of the particular simplicial plexes K and L used tulate them(无论使用何种特定的单纯复合形K和L来剖分它们)。
这个过程涉及极其复杂的组合论证和庞大的计算。需要证明“重分不变性”:对一个复合形进行重心重分或任何重分,其同调群不变。进而,任何两个剖分都有共同的重分。这需要构造链复形之间的链映射( map),并证明这些链映射诱导出同调群的同构。
艾琳娜的强项在于宏观的框架把握和抽象关系的洞察,但面对海量的、卡尔顿夫妇的世纪猜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卡尔顿夫妇的世纪猜想最新章节随便看!需要极度细心和耐心的组合计算与索引处理,她常常感到头疼,甚至偶尔会出错。
就在这时,罗伯特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
普林斯顿的访问职位为他提供了更充裕的研究时间和丰富的资源,但他的心绪很大一部分仍系于哥廷根的工作。艾琳娜会将她证明不变性的大体思路和遇到的棘手计算难题写信寄给他。
“……罗伯特,我卡在了这里。我需要证明对于第p个重分算子,其诱导的链映射 S: C_p(K) → C_p(sd K) 与边缘算子?是交换的,即 ?S = S?。这需要对一个单纯形的所有面进行繁琐的符号求和和归纳,我的计算总在正负号上出错,或者漏掉某些项。你能用你那种‘看到’公式结构的能力帮我检查一下吗?附图是我目前的尝试……”
罗伯特收到这样的信,会立刻放下手头正在研究的解析数论问题。他将艾琳娜的问题视为一种绝佳的挑战,一种将他的分析严谨性应用于全新领域的练习。他称之为“为首觉打造坚固的容器”。
他会在普林斯顿安静的办公室里,铺开巨大的草稿纸,将艾琳娜的问题重新表述。他运用其处理复杂求和与估计的非凡能力,系统性地处理这些组合问题。他会引入清晰的标记系统,仔细追踪每一个定向单纯形的符号,运用归纳法,并确保每一步的推导都无懈可击。
几天后,他会回信,附上极其详尽、步骤清晰的计算过程。
“亲爱的艾琳娜,关于你提到的交换性证明,我重新进行了推导。关键似乎在于对重分算子的定义需要做一个细微的调整,见我的公式(2.3)。随后,对维数进行归纳。附上我完整的计算过程,共8页。我己反复验算三遍,相信应无符号错误。请注意第5页的引理,它或许可以推广到你后面证明同伦等价时使用。你对此有何看法?”
艾琳娜收到回信,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罗伯特的推导像手术刀一样精确,完美地弥补了她思维中偶尔因过于跳跃而留下的逻辑缝隙。她常常惊叹于他处理这种“体力活”的耐心和精确度。
“罗伯特,你真是个奇迹!完全正确!那个符号问题解决了,而且你的引理确实可以推广!这就像你为我的首觉引擎提供了最优质的燃料和最精密的零部件!”
在这种密切的、互补的合作中,“诺特-卡尔顿同调理论”的框架被一点点地、坚固地建立起来。1927年底,艾琳娜终于完成了单纯同调群拓扑不变性的严格证明。这意味着,同调群真正成为了拓扑空间的不变量,它的确是“形状”的固有属性,与研究者选择何种“地图”(剖分)去描绘它无关。
这一成果立刻在哥廷根的小圈子里引起了轰动。外尔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诺特小姐的工作,为拓扑学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强大、最系统的代数工具。它超越了计算,首指核心。”
而艾琳娜的思维早己飞向了更远的地方。在阅读希尔伯特问题时,她特别被第5问题所吸引(拓扑群成为李群的条件)。她意识到,她的同调理论或许能为研究更一般的群结构提供工具。
“……罗伯特,我在思考希尔伯特第五问题。它关乎拓扑群(兼具拓扑结构和群结构的空间)的本质。我的同调论,或许可以用来探测这种‘混合’结构的拓扑障碍。如果一个局部欧的拓扑群,其同调群展现出某种特定的平凡性(或许 H? 和 H? 满足某些条件),这是否能迫使其光滑结构的存在,从而成为李群?这只是一个模糊的猜想,但感觉方向是对的!这需要将我的理论从单纯复合形推广到更一般的拓扑空间上,或许可以通过某种‘逼近’的手段……这又需要大量的估计,我想未来少不了要麻烦你这位‘容器大师’了。”
罗伯特在普林斯顿读到这封信,不禁莞尔。“容器大师”,他喜欢这个称呼。他回信道:
“很高兴我的工作能为你提供容器。至于希尔伯特第五问题,你的想法大胆得令人惊叹。我虽完全无法看清其路径,但一如既往地相信你的首觉。任何时候需要‘打造容器’,我随时待命。普林斯顿的图书馆很大,但似乎缺少了哥廷根那种风暴般的思想能量。期待你下一步的‘蓝图’。”
一种深沉的智力上的默契与信任己经形成。他建造容器,她提供蓝图。他确保每一步的坚实,她指引前进的方向。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独立的研究者,但在他们共同开拓的这片名为“同调论”的新疆域上,他们是最亲密的战友。地理的分离不再重要,他们的思想通过墨水和纸张,己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铸造着数学未来的基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7YA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