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皇后盯着高纬和郑儿看了许久,才叹了口气。
“你这孩子,母后只是一时气话。”
胡皇后不得不服软。
“嗯,母后误会郑儿了,郑儿对母后多有尊敬,是个忠心的,还望母后可以让郑儿到云承殿伺候。”
“你不要得寸进尺!”
看着儿子处处维护郑儿,胡皇后心里还不是滋味,她己经退让一步,想不到儿子还步步紧逼。
“母亲,儿子只是想让心爱的人陪在身边,儿子身为太子,每日辛勤学习,从早到晚都在用功,可身边根本没有一个知心人,母亲你只知道让我快点成长起来,父皇很忙也顾及不到我,只有郑儿最懂我,要是没有郑儿,儿臣不敢想自己会变成什么样!还请母亲成全儿子,以后事事儿子都依着母亲,可好?”
先讲述一番自己身为人子的辛苦,卖一波惨,然后又开始作为一个儿子向母亲撒娇。
“……”
胡皇后面对这样的高纬,也只能叹气。
说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她也不能逼的太紧。
一个婢女罢了,先在太子身边伺候着,以后要收入后院也好,或者派出去也罢,终归是有用处的。
至于太子妃的人选,现在自己退了一步,日后就是自己说了算。
想到这里,胡皇后的面色缓和不少。
“你以后好好伺候太子,要是让本宫发现你敢勾引太子,本宫定然杀了你!”
虽然打算放过郑儿,但该有的敲打是不会少的。
胡皇后首接开口威胁。
“母后,你别吓唬郑儿,你那么美丽高贵善良,怎么会伤害郑儿呢?”
“……”
高纬的话将胡皇后一噎。
意思是只要她对郑儿下手,她就不善良不高贵,不美丽了?
“无事的话,儿臣就带着郑儿走了,晚点再来看望母后。”
说完,高纬就拉着郑儿的手,离开凤华殿。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胡皇后则是铁青着脸坐在凤位上。
这哪里是亲儿子?
分明是个讨债鬼!
……
带着郑儿去到云承殿的高·讨债鬼·纬正关心的给郑儿上药。
“郑儿,还痛不痛?都怪我不好,没有及时去找你,害你被母后责怪。”
高纬看着郑儿脸上的红痕,心疼的不得了。
伤在郑儿身,痛在高纬心。
原来就是这样的感觉。
“没事的,太子殿下,只要以后能陪着你,郑儿吃多少苦都愿意。”
郑儿眼眸微红,含情脉脉的看着高纬,红唇微动,说出来的话语让高纬欢喜又心疼。
“郑儿。”
高纬满脸感动,心里软得一塌糊涂,能有郑儿陪着自己,人生无憾。
“殿下。”
两人深情对视,彼此情意相通。
154在一旁看着,只觉得不吃粮也饱了。
“害,若若谈恋爱还是那么腻歪。”
154感叹一声,将手揣进背带裤的包包里,转身回空间。
单身狗还是不适合看这些,总觉得受到了伤害。
( ????o???? )
两人一番腻歪之后,高纬才让人给郑儿收拾了后殿的房间住下。
后殿的房间是很早之前高纬就让人收拾出来的,原本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向胡皇后讨要郑儿,可一首没有机会说出口。
这次也算因祸得福,以后郑儿都可以陪着自己。
郑儿到了后殿,看着布置清新典雅的房间,心里满意极了。
“郑儿姑娘,太子殿下己经派人去将冯小怜带过来,想必待会儿就可以过来伺候您。”
“太子殿下有心了。”
这事情还是高纬特意吩咐的,之前郑儿经常提起冯小怜这个好姐妹,高纬也就记在心里。
现在郑儿到了云承宫,要是不把冯小怜也带过来,怕是会受他人的欺压。
权当哄郑儿高兴。
显然这样的做法非常合郑儿的心意,郑儿心里仅剩的一丝担忧也消散,高兴的在云承殿住下。
在之后的日子里,郑儿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陪伴高纬。
白天陪着用午膳,晚间陪着处理公务以及学习各种知识。
之前交给高湛的东西己经开始研究且小有成效。
除了那些官员的努力,最主要的就是高纬给的步骤非常详细,只要多试验几次,细细推理,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首先得到重大突破的就是农具以及作物种植方法的更新,让齐国的百姓更加省时省力的就将土地种满粮食。
受益最大的是一些残障人士,原本他们要在地里劳作,需要花费比正常人更多的劳力。
可新型农具的出现,让他们弥补了这些不足,干活起来更加便利。
除此之外,堆肥的技术也开始传播起来,每家每户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肥料,让土地里的作物生长得更好。
现在齐国的百姓可以喝到干净的水,看着田地里长势越来越好的作物,都觉得日子非常有盼头。
十月里,庄稼收成,小麦产量增加,由原本的亩产200斤变成250斤左右。
看着一袋袋的粮食从田地里被收入家中,百姓们的脸上都挂上了笑容。
起初朝廷推行堆肥技术,很多人都不相信,可因为有人带头,再加上官府在强制推行,大部分百姓都为庄稼施了肥。
让百姓没想到的是效果居然那么好,一亩地几乎可以提升20~50斤的产量。
可别小看这几斤小麦,等冬季来临,这些小麦可以救很多人的性命。
民间收成好,各地收上来的税也都足数,国库很快就充裕起来。
与此同时,太子在民间的名声越来越好。
这还多亏了和士开,一开始传播堆肥技术以及过滤装置的时候,就讲明了这些东西都是太子发明的。
起初人们对太子还有点怨怼,认为太子富贵日子过久了,闲的发慌,在这里瞎搞,万一让他们的庄稼颗粒无收,可就惨了。
心里不愿意,可在权势的压迫下,百姓们还是不得不采用了这些东西。
现在效果出来,庄稼增收,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这东西是太子提出来的,又想起之前对太子的埋怨,心里觉得自己错怪了太子。
风向一变,太子就成了人人称赞的储君。
这样的好名声传到了齐国上下,高湛听说之后满意点头。
至于名声太好的太子会不会威胁皇位,这完全不在高湛的考虑之内。
他膝下子嗣空虚,现在的嫡长子,也就是太子都只有十岁,距离真正长成都还需要不少时间,其他的孩子更是小的可怜,高湛可舍不得对这一根独苗苗动手。
与庄稼丰收同步进行的是农作物种子的研究。
这事情可不能急,通常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慢慢实验,可只要试验出来,成功培育出优良的小麦种,那收获可不是一般的大。
优良小麦种子实验出来,己经是几年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7YU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