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通讯器里传来 055 舰电子战官小李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雷舰,刚截到秋津洲的对话,上村那老小子说‘不用管那怪船,先抓高升号’,还说咱不敢插手。” 小李顿了顿,补充道,“龙指让我把原文发你,标红了关键句 ——‘彼らは単なる見物人で、敢えて攻撃しない’(他们只是旁观者,不会主动攻击)。” 延安号的量子计算中心己完成日语实时翻译,确保信息传递无误。
雷毅低头扫了眼控制台屏幕,日文原文旁边配着中文翻译,“不用管它” 西个字被红框圈着。他攥拳的手更紧了,指节发白:“好啊,还真看不起咱。小张,告诉火控组,给上村上一课,让他知道啥叫‘不敢插手’。” 他心里冷笑 —— 秋津洲号的 152 毫米速射炮射程仅 8 公里,而吕梁号的 76mm 主炮射程 20 公里,完全能在对方火力范围外发起攻击,这就是技术代差的优势。
小张刚要转身去传话,雷毅却抬手示意他稍等,随即又补了一句,语气沉稳而笃定:“你顺便跟龙指说清楚,我这边己经锁定目标了,准保一发就能卸了对方的炮位,绝不波及水线,更不会伤到旁边的高升号。”他略作停顿,目光沉静地望向远处隐约的船影,继续说道:“咱们这次行动,要的是精准威慑,不是无差别屠杀。你务必把这话带到,让龙指放心。”雷毅心里清楚,龙渊一贯主张“有限介入”,力求在达成战术目的的同时,尽可能控制冲突规模,避免局势升级。他这番安排,正是为了在强硬反击中守住分寸,既不示弱,也不给对手扩大事态的借口。
与此同时,秋津洲号的舰桥上,上村彦之丞正举着黄铜测距仪,反复检查右舷的 152 毫米速射炮 —— 这是他的习惯,开战前总得确认三遍炮位。他穿着笔挺的黑色日军军官制服,领口的领章擦得发亮,腰挎的军刀刀柄露出一截,皮质刀鞘被海风磨得光滑。测距仪的精度仅能达到 100 米,与吕梁号 X 波段雷达 0.1 米的精度相差千里。
“あの船… 形が変だな。(那艘船… 形状真怪啊。)”上村放下测距仪,眉头拧成疙瘩,对身边的副长佐藤说。他指了指远方的 054A,“煙突もなく、甲板も平ら… 清国にこんな艦があるわけがない。”(没烟囱,甲板还平… 大清不可能有这种船。)他无法理解,没有烟囱的船怎么可能航行 —— 在他的认知里,所有舰船都需要燃煤锅炉提供动力,烟囱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佐藤接过测距仪看了看,眼神里全是疑惑:“ハイ、艦長。欧州の艦船も見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が、こんな簡単な形のものはありません。無線で浪速から警告がありましたが…。”(是,舰长。我见过欧洲的船,没这么简单的造型。虽然浪速号发了警告…)他话没说完,语气里带着犹豫 —— 浪速号的警告里提到,那艘怪船能轻易避开炮弹,还能用 “无火光的炮” 制造巨大爆炸,但上村显然没放在心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甲午救援:来自未来的黄海巨舰(http://www.220book.com/book/82B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