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的上午,烟台码头的鱼腥味混着煤烟味飘在风里。情报官小李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褂子,蹲在鱼摊后,手里的秤杆搭在筐沿,眼神却没离开斜对面的“福顺茶馆”。
这是他蹲守的第三天。按疤脸海盗的供词,日谍“黑田”总在这附近晃悠,化名“王老板”,做着“茶叶生意”。小李刚把一条鲅鱼放进筐里,就见一个穿藏青长衫、戴瓜皮帽的男人走进茶馆——那男人左手小指戴着枚银戒指,走路时总往码头的055舰方向瞟,正是情报里“黑田”的特征。
小李假装整理鱼摊,指尖悄悄按了按胸口的微型相机——这是舰队的便携设备,巴掌大,能在袖口掩护下拍照。他看着黑田在茶馆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壶茶,却没喝,只盯着窗外的日本商船“春日丸”。没一会儿,“春日丸”的水手扔下来个布包,黑田趁人不注意,飞快地接过来塞进怀里。
“果然有问题。”小李心里嘀咕,又拍了两张黑田藏布包的照片,才慢慢收摊——不能盯得太近,免得打草惊蛇。
傍晚,小李把照片传回隐蛟湾情报中心。龙渊盯着屏幕上的照片,黑田怀里的布包鼓囊囊的,边缘露出半截图纸的角。“他在画威海卫的航道图。”高磊凑过来看,手指点着照片里的码头,“你看这布包的形状,像极了咱们之前截获的测绘草图。”
龙渊点点头,刚想让小李继续跟踪,通讯器突然响了——是小李发来的紧急消息:“黑田跟北洋文书房的刘文书接头了!两人在茶馆后巷交换了信封!”
“刘文书?”龙渊皱起眉,他有印象,上次北洋粮台清点物资时,这刘文书跟着来过分舰队,还特意问过054A的弹药储备。高磊赶紧翻出北洋人员名册,指着“刘敬之”的名字:“就是他,负责北洋水师的文书传递,能接触到航道和运兵情报。”
“有意思”龙渊嘴角勾了勾,“日军居然把钉子钉到了北洋内部……正好,咱们可以利用一下。”
第二天一早,龙渊以“加强威海防务”为由,去提督衙门见丁汝昌。他递上一份《新式海防条陈》,上面画着“听音器”和“强光探照灯”的草图:“军门,这听音器能在海里听远处的船声,强光探照灯夜里能照清十里外的船,要是装在刘公岛和成山头,倭寇的偷袭就藏不住了。”
丁汝昌拿着草图,眉头皱得紧——“听音器”的原理他看不懂,可龙渊之前剿匪、逼退日舰的本事摆在那,他信得过。“所需物料,北洋优先拨付。”丁汝昌当即拍板,又叮嘱,“只是别弄太复杂,北洋的工匠怕是学不会。”
“放心,都是简易版的。”龙渊笑着应下——这“听音器”其实是简化的被动声呐,“强光探照灯”里藏着激光致盲装置,既能加强防御,又能悄悄把现代技术的种子埋进北洋,一举两得。
离开提督衙门时,龙渊特意绕到文书房。刘文书正趴在桌上写东西,见龙渊进来,赶紧站起来,眼神有点慌:“龙……龙统领,您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北洋的文书工作。”龙渊随意地扫了眼桌上的纸,上面是运兵船的调度记录,“最近辛苦,有空可以去隐蛟湾看看,咱们新弄了些新鲜玩意儿,说不定对防务有帮助。”
刘文书的眼睛亮了亮,又赶紧低下头:“谢……谢统领,属下有空就去。”
龙渊心里冷笑——这刘文书,果然是个贪新鲜又怕死的,正好可以利用他传递假情报。
回到隐蛟湾,龙渊让情报兵盯着刘文书的动向。没几天,小李就传来消息:“刘文书偷偷去了烟台,给黑田送了份分舰队弹药清单,还说了咱们要在刘公岛装新设备的事。”
“清单是真的?”高磊问。
“半真半假。”龙渊指着屏幕上的清单,“电磁炮备弹写的是82发,没错,但故意把近防炮的弹药数改少了一半。还有新设备,只说能防偷袭,没说具体用途。”
他顿了顿,对小李下令:“继续跟紧黑田,看看他怎么把情报传回去。另外,让陈光准备些假零件,要是刘文书来隐蛟湾,就‘不小心’让他看见,加深他的信任。”
小李领命而去。龙渊走到舷窗边,望着烟台的方向——黑田和刘文书以为自己在传递情报,却不知道己经掉进了圈套。只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日军拿到“情报”后,肯定会有更大的动作。
通讯器里突然传来瞭望哨的声音,带着点急:“龙指!成山头方向发现日军侦察船,正在偷偷测量水深,像是在为大部队开路!”
龙渊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日军要来了。他对高磊道:“通知雷毅,054A做好准备,要是侦察船敢靠近防区,就用76mm主炮警告射击。另外,让林国祥盯着刘文书,别让他再传递真情报。”
高磊刚点头,情报中心又发来消息:“黑田给日本联合舰队发密电了,内容是‘威海卫新防区薄弱,可从成山头突破’!”
“果然上钩了”龙渊攥紧拳头,“咱们就等着他们来,给他们个惊喜。”
作者“麻风山的铠龙兽”推荐阅读《甲午救援:来自未来的黄海巨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2B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