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八章 数据迷宫

小说: 双影罪域   作者:神仙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影罪域 http://www.220book.com/book/82LM/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神仙洋”推荐阅读《双影罪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废弃化工厂反应釜内的空气,仿佛因那枚静静躺在工作台上的微型存储卡而凝固。陆暮影成功从哥哥陈暮阳的秘密安全屋中,找到了那本纸张脆黄、散发着霉味和旧书特有气息的1935年版《罪与罚》。书脊上郑国源亲笔书写的名字,此刻显得无比沉重。

按照哥哥的指示,他翻到第七章。在这一章的几个特定段落旁,果然有着郑国源用极细的铅笔留下的、看似随意的标记——不是划线,也不是批注,而是一些奇特的、类似齿轮啮合或电路节点的抽象符号,旁边标注着微小的数字和字母。

这些标记,单独看毫无意义,但结合“观星者”密钥(乌鸦座星辰代号)以及哥哥提到的“锁具部件仿制”概念,陆暮影意识到,这是一种物理密码映射。每一个符号,可能对应着特制锁具内部某个齿轮的齿数、某个电路节点的导通顺序,或者某个机械卡榫的位移量。而《罪与罚》中的段落和词语,则是将这种抽象的物理参数,转化为可读取的文本坐标。

他没有时间去完全理解这套复杂系统的全部原理,他只需要按照哥哥破译出的“指令”行动。

他利用手头极其有限的工具——微型电烙铁、高精度万用表、一套钟表匠使用的微型螺丝刀和探针,以及一些从废弃电子设备上拆下的基础元件——开始仿照标记的指示,尝试构建一个临时的、模拟那个特制锁具关键部件的“接口转换器”。

这个过程极其繁琐且精密度要求极高。汗水沿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冰冷的工作台上,留下深色的印记。左臂的伤口因为持续的精神专注和细微动作而隐隐作痛,但他强行忽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天色从昏暗走向彻底的黑暗,又逐渐泛起黎明的微光。

终于,在经历了数次失败的尝试和微调后,一个看起来简陋无比、由飞线和各种微型元件勉强拼凑在一起的“转换头”完成了。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枚黑色存储卡,嵌入了他手工制作的卡槽之中,然后将转换头的另一端,连接到了他那台加固过的平板电脑上。

按下连接键的瞬间,陆暮影屏住了呼吸。

屏幕闪烁了一下,没有出现常见的磁盘符,而是跳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背景是深邃星空、中央悬浮着一个复杂机械锁具虚影的界面。界面下方,是一行冰冷的白色提示符:

【物理密钥验证通过。开始加载数据迷宫协议…】

数据迷宫!

屏幕上的锁具虚影开始缓缓旋转、分解,化作无数流淌的、由“0”和“1”构成的二进制代码洪流。这些代码并非杂乱无章,它们构成了层层叠叠的通道、死胡同、伪装入口和致命的逻辑陷阱。整个界面,变成了一座庞大、复杂、充满杀机的数字迷宫!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密码保护,这是一种融合了高等加密算法、心理博弈和自毁机制的主动防御系统!强行破解,极可能触发数据覆写或物理销毁程序。只有按照特定的、不断变化的“路径”行走,才能抵达迷宫中心,获取真实的数据。

平板电脑的处理器风扇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散热片滚烫。这座数据迷宫对计算资源的消耗是惊人的。

陆暮影知道,靠自己这台设备和有限的算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破解这座迷宫。他需要帮助,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需要……哥哥陈暮阳那擅长逻辑推理和模式识别的大脑来指引方向!

他再次启用了那个极其危险的紧急通讯通道,将数据迷宫界面的截图和初始协议代码,压缩成加密数据包,发送给了哥哥。

信息发出后,他只能等待。破解迷宫需要时间,而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

市立医院,特殊监护病房。

陈暮阳靠在床头,一台经过伪装、看起来像是医疗监测仪的便携式电脑放在他面前的小桌板上。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恢复了往昔的锐利和专注,如同一个在战场上发现了关键破绽的指挥官。

收到弟弟传来的数据包后,他立刻投入了工作。剧烈的头痛和身体的虚弱被他用强大的意志力强行压制下去。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缓慢却稳定地移动,调出各种密码分析工具和逻辑推演软件。

他认出了这种“数据迷宫”的风格。这带有浓重的郑国源后期研究的痕迹!导师当年不仅仅在研究“夜鸦”组织,他很可能也在设计对抗和揭露该组织的手段!这个存储卡,这个迷宫,或许就是郑国源留下的、最终的反击武器之一!

迷宫的构造,充满了郑国源特有的思维印记——喜欢使用文学典故作为逻辑锚点,偏好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密钥变化规律,擅长设置利用人性弱点(如贪婪、急躁、惯性思维)的心理陷阱。

陈暮阳的大脑飞速运转,如同最高效的解码机器。他结合《罪与罚》中的标记线索,以及自己对导师思维模式的深刻理解,开始尝试绘制迷宫的“地图”。

【第一步:识别入口陷阱。】 他给弟弟发送指令。“初始三条通道,左侧为‘贪婪’陷阱,数据包伪装成核心文件;右侧为‘恐惧’陷阱,模拟系统崩溃警告;仅中间通道,需以《罪与罚》第七章第三段首词长度作为步进基数,可安全通过。”

反应釜内,陆暮影按照指令操作,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破解程序,避开了第一个致命的岔路口。

【第二步:应对动态密钥。】 陈暮阳的信息再次传来。“迷宫核心区域密钥每120秒基于前序路径哈希值变化。下一个变化点预计在87秒后。需在变化前,计算并输入基于星辰坐标(α Crv, γ Crv)偏移量的修正参数。参数算法如下…”

陆暮影立刻根据哥哥传来的复杂公式进行计算,争分夺秒地在密钥变化前的最后一刻,输入了正确的参数,成功稳住了通往下一层的通道。

【发现日志碎片!】 陆暮影突然发送信息。在穿过一个伪装成数据坟场的区域时,破解程序捕捉到了一段被刻意打散隐藏的文本碎片。“……‘镜影’并非孤例……‘棋手’权限高于……‘归巢’计划启动倒计时……”

“镜影”并非孤例!“棋手”权限高于……高于谁?“归巢”计划?!

这些碎片化的词语,让陈暮阳和陆暮影心中同时升起巨大的不祥预感。

【继续深入!】 陈暮阳指令简洁,但语气透着急切。“迷宫结构显示,核心数据被‘三重回廊’保护。下一重涉及声音频率解密。需要特定声波样本作为密钥。样本特征:频率847Hz与2250Hz叠加,带有……乌鸦啼鸣的谐波?”

声音密钥?还需要带有乌鸦啼鸣的谐波?这去哪里找?

就在兄弟二人都感到棘手之际,陈暮阳猛地想起了什么!郑国源的书房里,除了书籍,还有一个老式的、黄铜打造的机械音乐盒!那是导师生前最喜欢的物件之一,据说能演奏一首谁也没听过的、旋律古怪的曲子!

【需要郑师书房,黄铜音乐盒!】 陈暮阳立刻将信息传递给弟弟。“尝试录制其完整音轨,分析频谱!”

这个任务同样危险且耗时。但陆暮影没有犹豫,再次如同幽灵般潜出化工厂,奔向哥哥的安全屋。

时间在焦灼的破解与危险的奔波中飞速流逝。

当陆暮影终于成功录制到音乐盒那空灵而诡异的音轨,并分析出其中确实蕴含着符合要求的、带有乌鸦啼鸣谐波的特定频率组合时,数据迷宫的破解,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冲刺。

【最终指令,】 陈暮阳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丝疲惫,更带着无比的凝重,“输入声波密钥,同时准备应对最终防火墙——‘记忆回响’。系统可能会试图读取操作者的生物特征或特定记忆模式进行最终验证。我怀疑……它需要郑国源,或者与郑国源密切相关者的……脑波或基因特征。”

最后一关,竟然是生物特征验证?!而且可能需要导师本人,或者他们兄弟二人(作为与导师关系最密切的学生)的特征?

存储卡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将最终的解锁权限,锁定在了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陆暮影看着工作台上那枚依旧冰冷的存储卡,又看了一眼自己受伤的手臂。他没有郑国源的生物特征,但他和哥哥,流淌着相同的血液,拥有着部分相似的基因标记,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承载着与导师相关的、大量的记忆和情感烙印。

这最后一关,需要他亲自去闯。

他深吸一口气,将声波密钥输入系统,同时,将手掌覆盖在平板电脑临时加装的一个生物传感器上(这是他之前为了其他目的准备的),屏住呼吸,集中精神,在脑海中竭力回忆与郑国源教授相关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听课的震撼,书房里耐心的教诲,那些充满智慧的论断,以及……最后那段时期,导师眼中难以掩饰的忧虑与恐惧。

屏幕上的数据洪流骤然停滞,然后如同退潮般向中心收缩。那座庞大的数字迷宫缓缓消散。最终,所有的代码凝聚成一个孤零零的文件夹图标,静静地悬浮在星空背景的中央。

图标的名字,只有一个词:

【 归巢 】

数据迷宫,被攻克了。但兄弟二人都知道,打开这个名为“归巢”的文件夹,或许才是真正揭开潘多拉魔盒的时刻。里面隐藏的,会是摧毁“夜鸦”的终极武器,还是……引爆最终灾难的倒计时开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82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影罪域 http://www.220book.com/book/82L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