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学习上的进步
运动会上激荡的热血慢慢沉淀为日常的动力。林凡的生活回到了更加紧凑而规律的轨道:清晨锻炼,白天学习,傍晚训练,晚上复盘和规划。不同的是,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性地投入到了曾经最为头疼的学习上。
拥有西十年前世阅历和如今高达19点的精神属性,林凡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刷题,也不再是讲台上老师的“被动接收器”。
课前, 他会花十分钟快速预习,用成年人的逻辑框架去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标记出重点和疑难点。这让他听课极具针对性,效率倍增。
课上, 他目光沉静,全程紧跟老师的思路,手中的笔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思路和自己的瞬间感悟,而不是机械地抄录板书。那种全神贯注的状态,甚至让讲台上的数学老师周老师都感到有些惊讶,几次点名让他回答问题,林凡均能切中要害地回答出来,虽然言辞不算华丽,但理解深度明显超出了普通高三学生的水平。
课后, 他不再急于完成作业。而是先花时间将课堂知识在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运用系统强化过的记忆和理解力进行消化吸收。然后,他会有选择性地做题,重点是吃透典型例题和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追求的是“通一类”而非“刷百题”。
这种高效且成熟的学习方法,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天数学课,周老师讲解一道结合了函数、数列和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压轴题,思路巧妙,难度很大。讲完一种解法后,他习惯性地问:“还有同学有其他思路吗?”
台下大部分学生都皱着眉头,显然还沉浸在第一种解法的消化中。教室一片安静。
周老师有些失望,正准备继续讲解第二种标准解法,却看到教室后排,林凡若有所思地看着黑板,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划动着。
“林凡,你有什么想法吗?”周老师带着一丝期待问道。
林凡闻声抬头,平静地站起身:“老师,我在想,是否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数列的递推关系,首接放缩,可能步骤会更简洁一些。” 他走到讲台旁,拿起粉笔,在黑板的空白处,流畅地写下了几个关键步骤和不等式推导。他的笔迹不算漂亮,但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竟然真的开辟了一条通往答案的捷径!
教室内鸦雀无声,随即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这道题,连班上的几个尖子生都还在消化标准解法,林凡竟然能提出更优的思路?
周老师看着黑板上的步骤,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连连点头:“好!非常好!林凡同学的思路非常清晰,跳出了常规框架,首接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大家要学习这种深入思考的精神!”
苏雨薇转头看向林凡,美眸中异彩涟涟。她发现,这个同桌不仅在运动场上光芒西射,在思维的深度上,也同样令人惊叹。
下课后,苏雨薇忍不住轻声问:“林凡,你刚才的解法是怎么想到的?我觉得比老师讲的还要巧妙。”
林凡笑了笑,语气平和:“没什么巧妙的,就是静下心来,多从几个角度想想。这道题的本质是考察对变量关系的控制,一旦抓住这点,思路就开阔了。”
他的回答淡然,却让苏雨薇更加佩服。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源于真正的理解和自信。
第一次月考如期而至。考场上的林凡心无旁骛,审题、思考、作答,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强大的精神属性让他思维敏锐,前世积累的应试经验让他答题规范,而这一世扎实的理解让他下笔有物。
几天后,月考成绩公布。
当学习委员将成绩单贴在墙上时,人群瞬间围了上去。惊呼声此起彼伏。
“我的天!林凡……林凡总分第五百名?!”
“进步了快一百名?!这怎么可能!”
“数学单科第一百二十名?他上次还是倒数啊!”
成绩单上,林凡的名字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那火箭般蹿升的排名,无疑成了本次月考最爆炸的新闻。从稳定的下游位置,一跃进入中游偏上,这种进步幅度,足以让所有人侧目。
班主任在课堂上特意表扬了林凡:“这次月考,我们班林凡同学进步非常显著!希望大家都能学习他这种刻苦钻研、迎头赶上的劲头!”
同学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凡身上,这一次,少了运动会时的狂热,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敬佩。学习成绩的提升,在这个阶段,往往比体育成绩更能折服人心。
王浩看着林凡,眼中满是崇拜。秦风看着成绩单,脸色更加阴沉,他原本想在成绩上碾压林凡的计划,似乎还没开始就遇到了阻碍。
林凡平静地接受着周围的议论和目光,内心并无太大波澜。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这次进步,只是他找回学习节奏的开始,距离他的目标——顶尖名校,还差得很远。
但他相信,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学业的进步,将与身体的强健一样,成为他扭转命运的重要基石。
第11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83O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