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书海寻踪

小说: 字里流光   作者:倾言与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字里流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83R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图书分类法?!”顾云深闻言,立刻凑近来看。

林简指着笔记上那行小字,激动得手指微微发颤:“对!你看这里,‘参照甲库三、子集七、庚午卷’!这不是巧合!外婆一定是用了她自己的一套编目系统来管理藏书!‘甲三、子七、庚午’不是方位指令,而是书号!是她在浩瀚书海中定位关键线索的密码!”

这个发现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方向对了,通往真相的路就在眼前。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书店里的藏书数以万计,大部分是按照经史子集粗略归类,但显然,外婆有一套更私密、更精细的编目方式。

“我们需要找到外婆的藏书目录或者索引。”林简环顾西周,“可能是一本单独的册子,或者记录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

他们分头在长案抽屉、柜台夹层、甚至是一些经常翻阅的工具书里寻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书店里只亮着他们这一隅台灯,光线昏黄,将两人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气氛紧张而专注。

“找到了!”顾云深从一本厚重《辞海》的封皮夹层里,抽出了一张对折的、己经发黄脆化的毛边纸。

纸上是用极细的钢笔绘制的表格,清晰地列出了“甲、乙、丙、丁……”等天干与“子、丑、寅、卯……”等地支的组合,后面对应着具体的书架编号、层数乃至书籍的大致类型说明。这正是一张私人的藏书索引表!

“甲”库多对应历史地理、“子”集多为诗文杂集、“庚”类则标记着“乐律、杂艺”。他们迅速在表格中查找“甲三”、“子七”、“庚午”。

“甲三……在靠东墙第三个书架,从上往下第二格,标注是‘地方志、山水考’。”林简念道。

“子七……在西侧第五个书架,底层,标注是‘笔记小说、佚文’。”

“庚午……在临窗那个小书架,最高层,标注是‘琴谱、曲论’。”

目标锁定!

两人立刻分头寻找。书店很大,书架高大,有些地方需要借助梯子。灰尘在灯光下飞舞,带着陈年墨香。每一本书都沉默着,仿佛在守护着跨越时空的秘密。

林简爬上梯子,在临窗小书架的最高层,小心翼翼地拂去积尘,果然找到了标注着“庚午”区域的几本书。大多是些常见的琴学理论或流行曲谱。她一本本仔细检查,当拿到一本蓝色封皮、没有书名、看起来最为古旧的线装册子时,她感觉手感略有不同。这本书似乎比看起来要稍微厚实一点。

她小心地捧着它下来,放在长案上。顾云深也找到了“甲三”和“子七”对应的书籍,分别是一本《吴郡山水志略》和一套《漱玉阁杂钞》。

三本书并排放在一起。它们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旧书,除了年代久远些,并无特别之处。

“密码指向这三本书,但线索在哪里?”顾云深拿起那本《吴郡山水志略》翻看。

林简则凝神端详着自己找到的那本蓝色无名琴谱。她用手指轻轻抚摸书脊和封面,感受着纸张的纹理。忽然,她的指尖在封面内侧靠近装订线的位置,感觉到一个极细微的凸起。

她心中一动,拿起外婆工具箱里那枚细长的骨质挑针,小心翼翼地探入封面与内页的缝隙。轻轻一挑,封面内侧的衬纸竟然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了藏在下面的一页薄如蝉翼的、质地特殊的纸张!

那纸张呈半透明,上面用极其精细的墨线,绘制着一幅复杂的、非图非字的抽象网格,网格的节点上标注着微小的、类似音律的符号。

“在这里!”林简低声惊呼,小心地将那页薄纸完全取出。

与此同时,顾云深也在《漱玉阁杂钞》的第七卷中,发现了一页被对折粘在封底内侧的、同样质地的薄纸,上面绘制着另一部分互补的网格图案。

而《吴郡山水志略》的第三卷里,什么也没有发现。

“看来,‘甲三’可能只是一个参照定位,或者提示我们需要结合地理信息。”顾云深分析道,“关键在‘子七’和‘庚午’。”

两人将两张薄纸在长案上小心拼合。它们严丝合缝地组成了一幅完整的、更加复杂的网格图。图形中心有一个明显的焦点,周围环绕着那些音律符号,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缩写标记。

“这……就是‘图钥’?”林简看着这抽象难懂的图形,刚刚升起的兴奋又变成了困惑,“这怎么看?它指向哪里?”

顾云深拿出手机,将图形仔细拍摄下来,放大观察:“这些符号,很像古代工尺谱的变体,但又结合了某种数学坐标。外婆笔记里提到,‘依谱中特定音阶转换方位’,看来需要将特定的音律,映射到这网格坐标上,才能得出具体的地理位置。”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专业的破译过程,涉及古音律学、数学甚至密码学。

“我们需要更多关于《琅琊琴谱》本身的信息,尤其是音律规则。”林简蹙眉,“外婆的半页残谱是基础,但可能不够。陈墨先生带走的那‘紧要半页’,恐怕包含了核心的转换规则。”

线索似乎又绕回了原点——必须找到另外半页琴谱,或者彻底吃透外婆留下的所有研究。

就在这时,林简的目光再次落在那面“镜里观心”的铜镜上。她拿起铜镜,下意识地对着拼合好的网格图照去。

昏黄的灯光下,模糊的镜面映照着图纸。一开始并无异样,但当林简缓缓调整镜子的角度,让光线以某个特定角度掠过镜面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绘制在薄纸上的墨线,在镜面的反射下,竟然在墙壁上投射出了一幅清晰的、扭曲变形后的影像!那影像不再是抽象的网格,而是一幅隐约可辨的、带有明显标识的山水地形图!地图的一角,有一个清晰的光点,旁边映照出两个古朴的字迹投影:

“石湖”。

林简和顾云深都惊呆了!

“镜里观心……原来是这个意思!”林简恍然大悟,“这面镜子不是普通的镜子,它是一个特殊的透镜,或者反射装置,是用来解读这张‘图钥’的钥匙!必须通过它,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到隐藏的真实地图!”

石湖!这是苏州城外一个著名的湖泊,历史悠久,文人墨客辈出。“蓬莱”所指,竟然就在石湖?

投影出的地图比例很小,细节模糊,但那个光点的位置似乎指向湖区的某个具体地点。

“我们找到了!”顾云深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蓬莱’可能在石湖!”

这个发现让所有的疲惫和紧张都烟消云散。他们终于撬开了秘密的第一道外壳!

然而,还没等他们仔细研究地图细节,“啪”的一声轻响,台灯闪烁了一下,熄灭了。整个书店陷入一片黑暗。

“跳闸了?”林简下意识地说,摸索着想去检查电箱。

顾云深却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腕,力道有些紧。他的声音在黑暗中异常警惕:“别动……不对劲。”

窗外,老街的路灯光线微弱地透进来,勉强勾勒出店内物体的轮廓。一片死寂中,后门方向,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像是金属刮擦门锁的声音。

有人在外面!试图撬锁!

林简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赵永财的人?他们竟然敢在报警之后,再次深夜潜入?

顾云深迅速将桌上的两张薄纸和铜镜塞进林简手里,低声道:“收好!我去看看。”

他借着微光,悄无声息地拿起墙角一根用来顶门的硬木棍,猫着腰向后门摸去。

林简紧紧攥着那冰凉的铜镜和单薄的纸页,躲在长案后的阴影里,大气不敢出。黑暗中,感官被无限放大,她能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也能听到后门那持续不断的、细微却执着的撬动声。

顾云深己经潜伏到了通往后门的小过道旁,屏息凝神。

突然,撬锁声停了。

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

紧接着,“咔哒”一声脆响——那是锁舌被强行撬开的声音!

后门,被推开了一道缝隙!一道狭窄的手电光柱,像毒蛇的信子,从门缝里探了进来,在黑暗的店内扫视……

作者“倾言与暮”推荐阅读《字里流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83R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字里流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83R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