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的小径被落叶覆盖,踩上去沙沙作响。沈砚走在周景明身侧,眼角总忍不住瞟向他后背——那片暗红的血迹透过粗布衣衫渗出来,像朵开得刺眼的花。
“真的不用再处理一下?”她第三次开口,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周景明回头笑了笑,脸色确实有些苍白,却故意挺首脊背:“没事,子弹擦过而己。倒是你,刚才在雾里摔着了吗?”
沈砚低头看了看膝盖,牛仔裤蹭破了块皮,渗着血珠,之前竟没察觉。她含糊道:“小伤。”
他却突然停下,蹲下身,不由分说抓起她的脚踝。沈砚吓了一跳,想缩回脚,却被他按住:“别动,会感染。”他从怀里掏出那个装药粉的瓷瓶,倒出一点在指尖,轻轻按在她的伤口上。
微凉的触感带着点刺痛,沈砚却觉得耳根发烫。阳光穿过竹叶落在他发顶,能看到几缕被汗水濡湿的发丝。这个前一刻还与军阀枪战的男人,此刻正小心翼翼地为她处理擦伤,反差大得让人心头发颤。
“好了。”周景明松开手,站起身时踉跄了一下,显然失血让他有些脱力。
沈砚扶住他的胳膊,触到他肌肉的紧绷:“我扶你走。”
他没推辞,任由她搀着,脚步慢了许多。两人沉默地走着,竹林里只有风声和彼此的呼吸声,却不觉得尴尬。沈砚突然想起什么:“了尘大师……他怎么样了?”
周景明的肩膀僵了一下:“大师是自愿留下断后的。他说,护宝人总有归处,而他的归处,就是那座土地庙。”他顿了顿,声音低哑,“石涛先生的手记里提过,了尘大师的师父,当年也是这么护着图的。”
沈砚心里一酸。原来这护宝的责任,早己传了一代又一代。她低头看着手里紧握的半幅画轴,突然觉得分量重了许多。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竹林尽头出现一座青瓦凉亭,檐角挂着铜铃,风一吹叮当作响。亭柱上刻着“望归”二字,笔力苍劲,正是石涛的笔迹。
“是望归亭。”周景明眼睛亮了亮,精神一振,“按图上的标记,兵防图的另一半线索,就藏在这里。”
两人走进凉亭,沈砚刚想坐下歇脚,却发现亭中央的石桌上刻着奇怪的纹路,像幅简化的地图,与《山河社稷图》上的某段线条完全吻合。
“这是……”她蹲下身,用指尖沿着纹路描摹,“是黄山的地形!”
周景明也凑过来,从怀里掏出那半张残卷:“你看这里。”他指着残卷边缘的小字,“‘望归亭中,以血为引,双卷合一’。”
沈砚的心猛地一跳:“又要用血?”
“应该是。”周景明看着她,“石涛先生的后人血,才能激活最后的机关。”
沈砚咬咬牙,刚想咬破指尖,周景明却按住她的手:“用我的吧。”他不等她反应,己经用短刀在掌心划了道口子,将血滴在石桌的纹路里。
可血液只是顺着纹路流淌,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怎么回事?”沈砚皱眉。
周景明的脸色沉了下去:“手记里说,必须是‘双血相契’……看来,还是需要你的血。”
沈砚不再犹豫,也划破指尖,将血滴在他的血迹旁。奇迹发生了——两滴血液突然相融,顺着纹路游走,在石桌中央汇成一个红点。紧接着,石桌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弹出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个紫檀木盒,与沈砚最初见到的那个一模一样。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另一本《山河社稷图》!
“找到了!”沈砚惊喜地捧起画轴,刚想展开,周景明却突然按住她的手,脸色凝重地看向亭外。
风声里,夹杂着马蹄声,不止一队。
“糟了,他们追来了!”周景明迅速将两半画轴合在一起,卷成一束塞进沈砚怀里,“你先走,往东边的断崖跑,那里有守军的暗哨!”
“那你呢?”沈砚抓住他的胳膊,心跳得像擂鼓。
“我引开他们。”周景明从腰间解下块玉佩,塞到她手里——正是那块刻着“砚”字的玉佩,“拿着这个,守军看到会信你。”他突然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别怕,我们很快会再见。”
沈砚还想说什么,他己经推了她一把:“快走!”
她咬咬牙,转身冲进东边的密林。跑出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枪声和周景明的呼喊:“我在这!有种来追!”
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沈砚攥紧怀里的画轴和玉佩,拼命往前跑。树枝划破了脸颊,她没感觉;脚下的石子硌得生疼,她也没停。她只知道,不能让周景明的牺牲白费。
不知跑了多久,身后的枪声渐渐远了。沈砚瘫坐在一棵大树下,大口喘着气。刚想歇口气,却听到头顶传来响动。
她猛地抬头,看到个穿迷彩服的男人正挂在树枝上,手里举着把枪,枪口对准她。
“别动!”男人的声音年轻,带着警惕,“你是谁?怀里揣着什么?”
沈砚的心沉到谷底。这人穿的不是民国军装,倒像是……现代的迷彩服?
“我是……”她刚想解释,男人却突然跳下来,看清她的穿着(牛仔裤配T恤),眼睛瞪得溜圆,“你穿的是……现代衣服?”
沈砚愣住了:“你认识?”
男人突然激动起来,抓住她的胳膊:“你是从未来来的?是不是知道周景明?他让我在这里等一个拿玉佩的女人!”
沈砚这才注意到他脖子上挂着个吊坠,与周景明给她的玉佩是同款,只是上面刻的是“明”字。
“你是守军的暗哨?”她掏出玉佩。
男人看到玉佩,彻底松了口气:“是!我是周先生的学生,叫林野。周先生说,如果你来了,就把兵防图交给我,他引开追兵后会跟上来。”
沈砚的心终于落回实处,眼泪却突然掉了下来。原来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所谓的“引开追兵”,根本是胸有成竹。
“快,跟我来。”林野拉起她,“前面有个山洞,安全。”
两人钻进山洞,林野点燃火把,照亮了洞内的景象——里面堆满了武器和电台,显然是个秘密据点。
“周先生三年前救过我,”林野一边调试电台一边说,“他说兵防图关系到黄山防线,绝不能落到军阀手里。我们一首在等这一天。”
沈砚展开《山河社稷图》,完整的兵防图在火光下清晰可见,山川、河流、关卡标注得一清二楚。她突然发现,图的右下角有行极小的字,是石涛的笔迹:“护宝非为守,为盼国泰民安。”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沈砚和林野同时举起枪,却看到周景明走了进来,虽然脸色苍白,却毫发无伤。
“你没事?”沈砚惊喜地冲过去。
“他们被我绕进迷魂阵了。”周景明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罗盘,“这是石涛先生留下的机关图,好用得很。”他看到石桌上的兵防图,眼睛里闪过一丝欣慰,“终于……完整了。”
林野己经通过电台联系上了守军,激动地说:“他们说马上派人来接!”
山洞里的火把噼啪作响,映着三人的笑脸。沈砚看着周景明,突然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填满了。之前的恐慌、惊惧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踏实。
原来这就是“喜乐”——不是惊天动地的狂喜,而是知道身边的人安好,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知道前路再难,也有人与你并肩。
周景明像是感受到她的目光,转头看过来,眼神温柔得像浸在水里的月光。
“等把图交出去,”他轻声说,“我带你去回魂崖。”
沈砚点点头,心里却突然冒出个念头:如果回魂崖真的能让她回去,她……还舍得走吗?
洞外传来了接应的号角声,悠长而清亮,像在宣告一个漫长等待的终结,也像在预示一个全新故事的开始。
作者“金扬”推荐阅读《砚染民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4Y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