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医舍
1. 筑舍庭前植海棠
春分时节,青石路尽头的空地上,传来阵阵木石敲击声。
一位身着素布长衫的女子正指挥工匠筑舍——她是从远方来的医者苏棠。
听闻桃花城民风淳朴却缺医少药,便决意在此开设医舍。
待木屋的梁架搭起,苏棠亲自从山后移来几株海棠幼苗,仔细栽种在医舍前庭。
她手持小铲,一点点为幼苗培土,指尖沾着的泥土,眼神认真又温柔:
“往后,你便与这医舍一同生长,待开花时,定能为病人添几分舒心。”
幼苗的枝叶在春风里轻轻晃动,似在应许。
不远处,村民们送来的旧木桌、陶碗堆在墙角,阳光洒在新筑的屋梁上。
暖意融融,一幅充满生机的医舍初景,在海棠苗旁缓缓展开。
2. 开窗可见花映壁
半月后,医舍的木窗终于装好。苏棠推开东向的窗。
恰好看见前庭的海棠苗抽出新叶,嫩绿的叶片映着晨光,落在医舍的白墙上,晕出淡淡的绿影。
她又推开西窗,窗外是一片开阔的菜田,远处的桃林隐约可见,风一吹。
便有零星桃瓣飘来,落在窗台上,与海棠叶的影子相映成趣。
苏棠找来颜料,在窗棂上轻轻描了几笔海棠花苞,让窗框与窗外的花影浑然一体。
此后,无论是清晨问诊,还是午后配药,只要推开窗,便能看见花影映在墙上。
或嫩绿、或浅红,伴着风的轻响,为冷清的医舍添了几分灵动。
村民路过时,总忍不住驻足:“苏大夫的医舍,连窗景都透着暖意哩!”
3. 整理药箱候病患
医舍正式开张前一日,苏棠坐在桌前,仔细整理药箱。
她将晒干的金银花、甘草分类装在陶罐里,贴上写着药名的红纸。
把磨好的药粉用油纸包好,按功效整齐码在箱中。
最后,将银针、棉布、绷带一一归位,连药箱的铜锁都擦得锃亮。
整理到一半,隔壁的王大娘送来一篮新鲜的艾草:
“苏大夫,这艾草是今早刚采的,煮水熏屋子能驱邪,给病人敷也能止痛。”
苏棠笑着接过,将艾草晾在屋檐下,又在药箱里多留了个空位,专门存放村民们送来的草药。
夕阳西下时,药箱终于整理妥当,苏棠将它放在医舍正中的木桌上。
静静等候着第一位病患——她知道,这只药箱里装的不仅是草药,更是村民们的信任与期待。
星若有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4. 轻碾海棠入药膏
开张第三日,一位孩童因摔伤膝盖来求医,伤口红肿化脓,哭得撕心裂肺。
苏棠先柔声安抚孩童,又取来前庭刚开的海棠花瓣——她曾在医书里见过。
海棠花性平,捣成泥敷在伤口上,能消肿止痛,还能让疤痕变淡。
她将花瓣放在石臼里,轻轻碾磨,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
花瓣渐渐变成淡红色的泥状,苏棠又加入少量蜂蜡和芝麻油,在小火上慢慢熬煮,待熬成细腻的药膏,再用干净的陶碗盛起。
冷却后,她用棉签蘸取药膏,轻轻涂在孩童的伤口上,一边涂一边轻声说:
“你看,这药膏里有海棠花的香味,涂上去一点都不疼,过几天伤口就好了。”
孩童嗅着药膏里的花香,果然停止了哭泣,好奇地盯着碗里淡红色的药膏,眼里没了之前的恐惧。
5. 夜煎药香伴花影
深夜,医舍的灯还亮着。一位老人因风寒咳嗽不止,苏棠为他开了一副止咳的药方,此刻正坐在炉边煎药。
药罐里的草药在水中翻滚,散发出淡淡的药香,与前庭海棠花的清冽香气交织在一起,弥漫在医舍的每一个角落。
苏棠不时用木勺搅拌药汁,目光落在窗外——月光洒在海棠树上,花影落在墙上,随着风轻轻晃动,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她想起自己离家时,师父曾说“医者仁心,要让药香里也带着暖意”。
如今看着跳动的炉火、晃动的花影,忽然懂了师父的话:煎药的不仅是草药,更是医者的心意。
伴在药香旁的不仅是花影,更是能让病人安心的温柔。药快煎好时,苏棠又在药碗里放了一颗蜜饯,想着老人喝药时能少些苦涩。
6. 医舍灯明暖人心
入冬后,桃花城下起了第一场雪。深夜,医舍的灯依旧亮着,像茫茫雪夜里的一颗星辰。
一位孕妇突然腹痛,家人冒雪来求医,苏棠立刻起身诊治,发现是早产征兆。
便一边有条不紊地准备接生用具,一边安抚孕妇的情绪。
屋外雪落无声,屋内灯火通明。苏棠守在孕妇身边,为她擦汗、喂水,轻声说着鼓励的话。
孕妇的家人在一旁焦急等待,却被苏棠镇定的神情安抚下来。
天快亮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夜空,孕妇平安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婴。
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要给苏棠重金感谢,却被她婉拒:
“医舍的灯本就是为大家亮的,能让母子平安,比什么都好。”
雪停后,朝阳升起,照在医舍的窗上,前庭的海棠枝虽落满雪,却透着勃勃生机。
村民们路过时,看见医舍的灯还亮着,都忍不住感叹:
“苏大夫的医舍,不仅能治病,更能暖人心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853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