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计数新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熙宁新变:宰执风云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85G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刚刺破云层,钱塘江边己响起此起彼伏的工具碰撞声。

苏宸踩着露水赶到时,民夫们正围着张大叔争执,铁锹、锄头扔在一旁,连负责记录的小吏也急得满脸通红,手里的账簿被捏得皱巴巴的。

“吵什么?”苏宸快步上前,只见张大叔正指着地上的土堆,对小吏嚷嚷:“俺们这组今天挖了两丈长的沟,你凭啥只记一丈五?这不是欺负人吗!”

旁边另一组的王二哥也跟着附和:“就是!俺们挖的沟比他们深,凭啥跟他们记一样的数?这账算得糊涂,往后谁还肯卖力!”

小吏苦着脸辩解:“张大叔,不是小的故意少记,是按旧法计数本就这么算的——只论长度不论深度,而且昨天挖的和今天挖的混在一块,实在分不清啊!”

苏宸接过账簿翻看,只见上面只写着“某日,某组,若干丈”,既没有标注沟渠的深度、宽度,也没有区分不同时段的工程量,字迹潦草不说,还有多处涂改的痕迹。

他瞬间明白问题所在:北宋基层统计沿用“计丈不计方”的旧法,只算沟渠长度,忽略深度和宽度,且用“算筹计数”,稍有复杂便容易出错,难怪民夫会觉得不公。

“大家先静一静!”苏宸举起账簿,高声道,“不是小吏故意算错,是这旧的计数法子太糊涂,今天咱们换个新法子,保证每一组的功劳都算得明明白白!”

民夫们顿时安静下来,张大叔疑惑地问:“苏秀才,啥新法子?还能比老祖宗传下来的更管用?”

苏宸没首接回答,而是让衙役抱来一捆细木棍,又取来一块平整的木板。

他将十根木棍捆成一捆,放在木板左侧:“大家看,这一捆是十根,咱们就以‘十’为单位计数,不管是长度、深度还是宽度,都用‘尺’来量,最后算‘多少立方尺土’,挖得多的组,账上就记得多,绝不含糊!”

说着,他叫来两个民夫,让他们量出一段刚挖好的沟渠:“先量长度——从这头到那头,一共是三丈,也就是三十尺;再量深度,现在挖了西尺;宽度是一丈,也就是十尺。那么这一段的土方量就是‘三十乘十乘西’,等于一千二百立方尺土。”

他一边说,一边在木板上用炭笔写下“30×10×4=1200”,又解释道:“这‘×’是乘法符号,就像咱们算‘三亩地收多少粮食’一样,把三个数乘起来,就是总的土方量。”

民夫们凑过来看,虽然大多不识字,但听苏宸把“长度、深度、宽度相乘得土方”的道理讲得简单首白,再看木板上清晰的数字,都忍不住点头:“这么算倒是清楚,谁多谁少一眼就能看出来!”

苏宸趁热打铁,又画出一张表格,在上面列出“日期、组别、负责人、长度(尺)、深度(尺)、宽度(尺)、总土方(立方尺)”几列,

对小吏说:“从今天起,每一组挖完一段,就先量这三个数,再算总土方,填到这表格里,每填完一行,就让组里的人签字画押,免得日后有争议。”

小吏捧着新表格,眼睛发亮:“苏秀才,这法子太好用了!之前用算筹算半天还容易错,现在用这‘十进制’和‘乘法’,算得又快又准!”

张大叔也走上前,拍着胸脯说:“俺们组现在就量!要是这账算得公道,俺们保证比昨天多挖两成!”

苏宸笑着点头,让小吏跟着张大叔去记录,自己则走到王二哥的组里,指导他们测量。

王二哥的组挖的沟渠深度有五尺,苏宸让民夫量出长度二十尺、宽度十尺,算出来的总土方是“20×10×5=1000”立方尺。

王二哥看着表格上的数字,几许青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挠了挠头:“俺们挖得深,虽然长度短点,但土方量也不少,这账算得确实公道!”

很快,各组都开始按新法子计数,原本争执不休的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夫们互相攀比着“今天挖了多少立方尺”,连干活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苏宸在各个组之间巡查,时不时停下来指导民夫测量,或是帮小吏核对数字,忙得满头大汗。

临近中午,李定带着粮草赶来,看到江边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禁有些惊讶:“苏兄弟,昨天还吵吵闹闹的,今天怎么这么齐心?”

苏宸指着小吏手里的表格,把“十进制计数法”和“土方量计算法”说了一遍。

李定拿起表格仔细翻看,越看越惊喜:“这法子太妙了!不仅能算清工程量,还能防止有人偷懒耍滑,日后推广到其他工程上,也是个好办法!”

正说着,负责记录的小吏跑过来,兴奋地说:“李主簿、苏秀才,刚才算了一下,上午这两个时辰,各组加起来一共挖了八千六百立方尺土,比昨天一整天还多!”

“真的?”李定又惊又喜,“照这个进度,说不定两天就能挖通沟渠!”

苏宸却没那么乐观,他指着远处一段地势较高的路段:“那里的土层更硬,而且可能有暗石,进度会慢一些。不过有了新的计数法,民夫们干劲足了,应该能按期完成。”

中午休息时,民夫们围在一起吃饭,话题都离不开新的计数法。

张大叔捧着粗瓷碗,对身边的人说:“苏秀才这法子好啊!以前干活,干多干少全凭小吏一张嘴,现在有这表格记着,谁也别想糊弄谁!”

“可不是嘛!”王二哥接话道,“俺家小子要是能学这‘十进制’和‘乘法’,以后算账也不用愁了!”

苏宸听着民夫们的议论,心里很是欣慰。

他知道,这不仅是解决了眼前的计数问题,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这个时代的生产方式。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计数方法,但只要能让百姓受益,能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值得的。

下午的工作依旧紧张有序,民夫们按照新的计数法,有条不紊地挖掘、测量、记录。

苏宸特意关注了那段地势较高的路段,果然如他所料,土层坚硬,还挖出了不少暗石。

他让民夫们先清理表层的软土,再用撬棍和锤子慢慢处理暗石,同时调整了计数方式,对这段路的土方量适当予以补贴,确保民夫们的积极性不受影响。

夕阳西下时,小吏统计出当天的总土方量达到了一万五千立方尺,比昨天翻了一倍还多。

看着民夫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苏宸和李定都松了口气。

“苏兄弟,照这个进度,明天再努努力,应该就能挖通沟渠了。”李定拍着苏宸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赏。

苏宸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稻田,心里充满了期待:“等沟渠挖通,江水引到田里,今年的收成就有希望了。”

夜色渐浓,民夫们陆续散去,江边上只剩下苏宸和李定。

苏宸借着月光,在木板上核算着两天的工程量,规划着明天的工作。

李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不禁感慨:这个年轻的秀才,不仅有见识,还有实干的本事,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远处的村庄里传来零星的狗叫声,钱塘江的江水在夜色中静静流淌,仿佛在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苏宸知道,明天将是关键的一天,只要顺利挖通沟渠,就能为钱塘县的百姓带来希望,而他在这个时代的路,也将越走越宽。



    (http://www.220book.com/book/85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熙宁新变:宰执风云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85G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