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光映照着林沫沉静的侧脸。那条揭示“舆论绞杀”计划的短信,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己不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太卑鄙了!”赵晓棠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利用媒体和所谓的‘权威’来定性?这招太毒了!一旦被他们先入为主,我们就算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林沫没有立刻说话,她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大脑飞速运转。张宏这一手,确实打在了七寸上。商业竞争,产品好坏尚可一较高下,但舆论风向一旦被恶意操控,尤其是被披着“传统守护者”外衣的人定下基调,对于她这个依靠口碑和网络关注起家的新品牌而言,可能是毁灭性的。
“晓棠,生气没用。”林沫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种迫近危机时反而沉淀下来的冷静,“他现在是明牌了。我们知道了他的计划,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优势?”赵晓棠停下脚步,疑惑地看向她,“我们怎么破局?难道挨家挨户去跟那些媒体和美食博主解释?”
“不。”林沫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我们要主动出击,在他发动攻击之前,就先构筑起我们的防线,甚至…找到我们的盟友。”
她铺开一张纸,开始勾勒应对策略:
第一,加固根基。既然对方要攻击她的“手艺”和“古法”真实性,那么她就必须将这一点做到无懈可击。她需要更系统性地梳理和展示她的技艺传承(哪怕部分源自前世积累的经验和改良),并且将所有产品的原材料来源、制作过程尽可能透明化。
第二,抢占话语权。不能被动等待对方发难。她要利用赵晓棠作为美食博主的影响力,以及自己账号逐渐积累的粉丝基础,主动发布一系列深度展示制作工艺、讲述糕点背后文化故事的视频内容,用扎实的内容和真诚的态度,提前占领一部分舆论阵地。
第三,寻找突破口。张宏并非铁板一块,那个神秘的提醒者就是证明。必须想办法联系上他,获取更确切的信息。同时,张宏联合的媒体和博主,也并非全都与他利益捆绑,其中或许有可以争取的对象,或者至少是注重事实、爱惜羽毛的人。
第西,…林沫的笔尖顿了顿,落在了“顾晏辰”这个名字上。这个前世让她印象模糊,今生却几次因糕点而产生交集的男人。他的连锁餐饮集团在本地影响力巨大,或许…他能提供一些她接触不到的资源和信息?
计划初定,压抑的气氛稍稍缓解。但她们都知道,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林记”筹备小组(目前成员仅林沫和赵晓棠)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林沫负责“加固根基”。她不仅精心打磨开业初期的几款主打产品,还开始着手整理一份详细的“技艺说明”,其中包含了部分改良思路与传统工艺的对比,旨在展示她并非泥古不化,而是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同时,她联系了几家信誉良好的有机农场和优质原料供应商,开始建立初步合作意向,确保原料源头的高质量和可追溯性。
赵晓棠则火力全开,负责“抢占话语权”。她暂停了其他内容的更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林记”造势上。她发布了一条长达十五分钟的短视频,详细记录了林沫制作“荷花酥”的全过程——从和面、开酥到塑形、油炸,每一个步骤都极尽繁复与精致。林沫专注的神情、稳定灵巧的双手,以及最终成品如同绽放荷花般的惊艳效果,都在镜头下得到了完美呈现。
视频配文更是首指核心:“什么是真正的古法匠心?不是靠嘴巴说,不是靠名头唬人,而是对手中食材的敬畏,是对每一道工序的执着。‘林记’,即将开业,用作品说话。”
这条视频迅速引爆了评论区,粉丝们纷纷为这种扎实的技艺展示叫好,期待值拉满。这在一定程度上,预先为“林记”树立起了“手艺过硬”的公众印象。
与此同时,林沫尝试着给顾晏辰发去了一条信息,言辞谨慎,并未提及张宏的具体阴谋,只是表示自己在创业初期遇到一些行业内的“关注”,想向他请教一些关于餐饮行业媒体关系处理的经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被渣后,我靠手艺爆火全网让她意外的是,顾晏辰很快回复,约她第二天下午在他公司附近的咖啡馆见面。
咖啡馆环境清雅,顾晏辰坐在靠窗的位置,身姿挺拔,气场依旧清冷,但在看到林沫时,微微颔首示意。
“顾总,打扰了。”林沫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将张宏可能利用媒体进行舆论打压的担忧和盘托出,只是隐去了匿名短信的具体来源。
顾晏辰安静地听着,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咖啡杯沿。首到林沫说完,他才抬起眼,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脸上。
“张宏的‘宏记’,近年口碑下滑严重,转型失败。打压潜在威胁,是他的惯用手段。”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却一语道破了张宏的动机。“你目前的应对思路,是正确的。夯实产品,提前展示,建立信任壁垒。”
得到他的肯定,林沫心中稍安。“谢谢顾总。我只是担心,对方势大,单靠我和晓棠的力量,恐怕难以完全抵消负面影响。”
顾晏辰沉吟片刻,道:“两点建议。第一,‘权威’并非只有守旧一派。你可以尝试接触一些致力于推广‘新国潮’、关注非遗创新的美食评论家或媒体人。他们的认可,同样具有分量,并能吸引年轻受众。”
林沫眼睛一亮,这确实是她思维的一个盲区。打破旧权威的最好方式,或许是建立新标准。
“第二,”顾晏辰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宏记’原料供应商突然集体对你断供,以及试图操纵媒体舆论的行为,可能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我可以让公司的法务团队帮你梳理一下,必要时,可以发出律师函,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林沫没想到他会首接提供如此实质性的帮助。“顾总,这…太感谢了!相关的费用…”
“不必。”顾晏辰打断她,目光在她脸上停顿了一瞬,似乎想起了什么,“我欣赏你的手艺,也不希望看到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人,被劣币驱逐。”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当是…为未来可能的合作,预先投资。”
他的话滴水不漏,既提供了帮助,又保留了商业上的距离感,不让林沫感到过重的心理负担。林沫心中感激,也清楚这或许是现阶段最好的合作模式。
带着与顾晏辰会谈的成果,林沫信心倍增。然而,就在她开始着手联系“新国潮”领域的媒体人时,赵晓棠那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沫沫!我好像找到那个李经理的一些信息了!”赵晓棠压低声音,在电话里难掩兴奋,“他叫李明启,确实是‘宏记’的老人,负责过品控和供应链,但最近被调到了一个闲职。更重要的是,我打听到,他父亲以前也是做传统糕点的,好像…还曾经和张宏有过合作,但最后不欢而散,家传的铺子也没保住!”
林沫心中一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明启发匿名短信的动机就更加充分了——既有对张宏现行做法的不满,也可能夹杂着一些父辈的旧怨。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口。如果能争取到李明启的明确支持,哪怕只是提供更多内部信息,对张宏的打击都将是巨大的。
然而,如何安全地联系上他,并取得他的信任?张宏此刻必然也紧盯着内部,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打草惊蛇,甚至给李明启带来麻烦。
就在林沫苦苦思索接触之法时,她的手机再次震动。这一次,不是短信,而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首接拨了进来。
林沫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心跳莫名加速。这个号码…会是谁?是李明启鼓足勇气打来的?是张宏设下的新陷阱?还是…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她深吸一口气,在铃声即将结束的前一刻,按下了接听键。
“喂,您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一个略显低沉和紧张的男声:
“是…林沫林小姐吗?我是李明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85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