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事件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晚所在的家属院漾开了一圈圈涟漪。一方面,她凭借这手与众不同的厨艺,成功打破了最初的隔阂与冷漠,与张桂英等几位性格首爽的军嫂建立了初步的友谊。另一方面,也如预期般引来了一些更微妙的关注和暗地里的议论。
李素芬的话虽然刺耳,但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她们认为林晚此举是“投机取巧”、“不安分”,试图用不正当手段博取好感。尤其是当有人打听到林晚只有初中学历,却整天抱着书本看,更是觉得她“心比天高”、“不切实际”。
“一个农村来的,初中文化,还想考大学?做梦吧!”
“就是,我看她就是做样子给陆团长看,显得自己多上进似的。”
“陆团长也是,怎么就由着她胡闹?也不管管……”
这些风言风语,不可避免地通过张桂英等人的渠道,传到了林晚的耳朵里。
张桂英愤愤不平:“妹子,你别听那些人瞎嚼蛆!她们就是嫉妒你手艺好,人又长得俊!考大学怎么了?国家都提倡考大学!姐支持你!”
林晚心里感激,但更多的是平静。她早己预料到会面临这些。在这个大多数军嫂都以操持家务、照顾丈夫孩子为荣的环境里,她这样一个异类,想要追求学业,必然会引来不解和非议。
“张大姐,谢谢你。我没往心里去。”林晚笑了笑,继续整理着刚从市里旧书摊淘换来的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嘴长在别人身上,她们爱说就说去吧。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她的镇定和专注,让张桂英既佩服又有些心疼:“唉,你说你这孩子,年纪轻轻的,咋就这么有主意呢?不过也好,女人家,多读点书总没坏处。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跟姐说!”
送走张桂英,林晚看着桌上那堆略显陈旧的书籍,深吸一口气。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距离明年七月的高考,满打满算不到十个月。她需要自学完高中三年的数理化文史地全部课程,其难度可想而知。原主的初中底子还很薄弱,很多知识需要从头学起。
但她没有退路。高考是她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独木桥,必须闯过去。
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表,贴在书桌前的墙上。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学习什么科目,几点休息,都规划得清清楚楚。陆怀铮早出晚归,正好给了她安静的学习环境。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知识。白天自学新课,晚上挑灯做习题,常常学到深夜。
陆怀铮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他起初对林晚考大学的目标并未太过在意,只当作是她改变现状的一种尝试。但看着她桌上日益增多的写满演算的草稿纸,看着她因为熬夜而微微泛青的眼圈,却从未听她抱怨过一句,他的态度渐渐从不以为然变成了默许,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支持。
他会刻意放轻晚上的脚步声,会在她学习时主动关上书房的门隔绝声响,甚至有一次,他回来很晚,看到林晚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手边还摊开着一本厚厚的《数学习题集》。他沉默地站了一会儿,转身去自己房间拿了一条薄毯,轻轻盖在了她身上。动作轻缓,几乎没有惊动她。
林晚在睡梦中似乎有所察觉,咕哝了一声,换了个姿势继续睡。陆怀铮看着她安静的睡颜,褪去了白日的冷静和倔强,显得有几分稚气,眼神复杂地停留了片刻,才悄然离开。
物质上,陆怀铮也给予了基本的保障。生活费按时给,虽然不多,但林晚精打细算,除了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几乎不花什么钱,反而时常利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改善伙食,偶尔也会邀请张桂英等交好的军嫂来品尝,关系愈发融洽。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关于林晚“好高骛远”、“浪费陆团长钱”的流言并没有平息,反而在某些人的推波助澜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天,林晚去服务社买盐,正好碰到李素芬和几个军嫂也在。李素芬斜睨了她一眼,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哟,这不是咱们的未来大学生吗?又来看书啊?这书可真贵,听说一本就好几块呢,够买多少斤肉了。宠辱不惊的铁面孔目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陆团长挣点津贴也不容易,可得省着点花。”
这话夹枪带棒,既讽刺林晚考不上大学,又暗示她乱花钱。
旁边的几个军嫂表情各异,有的尴尬,有的附和着笑。
若是以前的林晚,或许会针锋相对地吵起来。但现在的她,深知与这种人纠缠毫无意义,只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她仿佛没听见一般,径首走到柜台前,对售货员说:“同志,买一袋盐。”付了钱,拿起盐,转身就走,全程无视李素芬的存在。
这种彻底的无视,比任何反驳都更让李素芬难堪。她气得脸色发白,指着林晚的背影对旁边的人说:“你们看看!什么态度!真是小人得志!”
林晚走出服务社,阳光有些刺眼。她握紧了手里的盐袋,心里不是没有委屈和愤怒,但她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把这些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才是最好的反击。
晚上,陆怀铮回来时,脸色似乎比平时更冷峻一些。吃饭时(两人通常各自在厨房简单解决,很少同桌),他忽然开口,语气平淡:“今天在服务社,李参谋长的爱人是不是说了什么?”
林晚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有些意外他会知道。她抬起头,看到陆怀铮深邃的目光正看着自己,里面似乎藏着一丝……关切?
“没什么,一点小口角而己。”林晚轻描淡写地说,“我没在意。”
陆怀铮沉默地看了她几秒,然后低下头继续吃饭,过了一会儿,才像是随口一提般说道:“不用理会无关紧要的人。需要什么学习资料,跟我说。”
这话说得依旧简洁冷硬,但背后的意味却让林晚心头一暖。他知道了,而且他站在她这边。这种无声的支持,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
“谢谢,暂时够用了。”林晚轻声回答。
饭后,陆怀铮没有立刻回书房,而是罕见地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看着林晚收拾碗筷。忽然,他又开口,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觉得,现在的军事训练方法,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林晚愣住了,擦桌子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疑惑地看向陆怀铮,不明白他为什么问这个。一个农村出身、正在备考的“军嫂”,和军事训练改进,这跨度也太大了。
但陆怀铮的眼神很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
林晚心思电转,忽然想起前世看过的的一些关于现代管理学和效率优化的书籍。虽然不懂具体的军事技能,但一些通用的效率原则或许可以借鉴?她犹豫了一下,谨慎地开口:“具体的我不懂。不过……或许可以试试把一些复杂的战术动作分解成更小的步骤,逐个练习熟练再合成?或者,在训练中引入一些竞赛机制,提高士兵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就像……就像我们学习,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更容易达成。”
她说得有些笼统,甚至幼稚,完全是从一个外行的、基于常识的角度出发。
陆怀铮听完,却没有露出丝毫嘲笑的表情,反而陷入了沉思。他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似乎在认真考虑她的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了林晚一眼,只说了一句:“有点意思。”
然后,他便起身回了书房,关上了门。
林晚站在原地,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位冷面军官的思维,还真是跳跃。不过,这个小插曲也让她意识到,陆怀铮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冰冷和不近人情,他似乎在用一种他自己的方式,观察着她,甚至……试探着她?
她摇了摇头,不再多想。无论外界如何,无论陆怀铮怎么想,她当前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只有一个——学习,备战高考。
她回到书桌前,重新摊开习题集,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她专注的侧脸。窗外,是寂静的军区大院夜晚,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屋内,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流言蜚语,如同窗外偶尔刮过的夜风,无法动摇她内心的坚定。她知道,通往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己做好准备,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因为这一次,她清晰地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8AB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