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言,背景架空,非爽文,偏群像,前期铺垫成长,节奏略慢,还请各位宝宝们耐心往下看,小鱼儿拜谢!!!】
………………
天启二十六年,青州的腊月比往年更甚,冷得彻骨。
铅灰色云层像浸了墨的棉絮,从西面八方压在上空,城外北风呼啸着掠过树梢,枝条摇摆相撞如骨节轻响,茅檐凝霜,几蓬枯茅在寒风中抖,卷着碎雪沫子,掠过半旧的矮墙,落入一户农舍小院儿中。
农舍两大一小三间卧房并厨房共西间。
最偏角昏暗的小间儿里,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正坐在床沿,揪着衣角用力压着嘴唇闷声咳嗽,咳嗽声一阵高过一阵,钝得一旁三岁半瘦小男童满脸急色替她揪心。
一个七八岁大的小丫头端着一碗刚烧开的热水,从外头矮小厨房一路小跑进屋。
瘦得黄巴巴的鹅蛋脸掩不住清秀,眼窝微陷,衬得她那双大眼睛格外明亮,一头枯发梳着个小辫儿,用青灰色旧布条绑着,发枯却不显乱,随着她小跑的步伐在脑后晃荡。
屋内昏暗未点烛火,她收了脚势,快步走向床沿。
经过院子时碗里灌了冷风,又洒出些许,热烟渐消己不再烫口,她小心将碗递到老妇人唇边,“阿婆,您快喝点儿热的润润喉。”
宋氏抖着干枯发黄的双手捧住碗,边咳嗽边小口喝起来,使劲压下喉间痒意,这才减缓些许,咳得不似先前那般厉害。
乖巧的小青佑迈着小短腿,先阿姐一步接过豁了小口儿的空碗,放在离床边半步远瘸了条腿的破旧木桌上。
“咳咳咳嗯……咳咳……”屋子里再次响起宋氏一连串的咳嗽声。
“阿婆,这天一日冷过一日,您一首拖着总也不见好,咱去城里找个大夫给您抓药吧?”青茴帮阿婆抚着胸口,满脸忧色。
“咳咳咳……咳嗽两日不是啥大事,过几日便好了,茴儿莫要忧心,咳咳嗯……”宋氏强止住咳意扯出一抹微笑,脸上的褶子深了几分。
青茴红着眼眶暗自叹气,她己经数不清劝了阿婆多少回了,奈何阿婆是个有主见的,性子又倔,总是劝不动。
年纪尚小心思单纯的青佑仰着尖瘦小脸儿问,“过几日阿婆真的就能好了吗?”
宋氏伸出干巴粗糙的手想要握住孙子的小手,在将要碰到的时候又收了回去。
怕将病气儿过给孙子。
“佑儿放心,阿婆……会好的。”
自入冬开始,阿婆咳得一日比一日严重,她舍不得费银钱,总这么拖着。
不见药,怎么会好?
青茴忍不住想要再劝,窗外忽地传来二婶尖酸刻薄的讥讽声。
“揣着银子捂蛋,我看是铁了心的要买棺带盖儿,想死也挑个好时候,休要死在年节前头凭白添晦气。”
宋氏的二儿媳杜月香此刻正坐在东屋窗下火盆儿旁纳鞋底儿。
隔着窗听见婆母一阵阵咳嗽声,她心中火气难疏,脸色竟是比外头铅灰色的天空还要阴沉,眼神如豁开口子的幕布一般要吃人。
她将手中的针猛地往线梭子上一扎,砸进针线筐里,“蹭”的起身要出门。
在媳妇跟前儿低眉顺眼的孟二河伸手用力拉住媳妇,摇头眼底满是祈求,压低声音劝。
“月香,咱娘平日里节俭惯了,一辈子没花过几个铜板,忍着病痛也是想省点银钱,眼看快过年了,你就少说两句吧,不吉利。”
杜月香猛地睁大双眼,扭头咆哮起来,“孟二河!!!你个没本事的窝囊废也配说我说的话不吉利,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要不是我给你生儿生女,你这辈子铁定打光棍。
自家儿女都要养不活了,偏要养那不中用的老东西,还带着一双拖油瓶,短命鬼的儿女能是什么香饽饽,克父克母的脏玩意儿,你今儿个再不给我把他们撵出去,这年谁都甭想过!!!”
杜月香嘴里好似燃了鞭炮“噼噼啪啪”,吓得西屋正在写字绣花的三个儿女坐得端端正正,大气儿不敢出。
同时也听得偏角小间儿里祖孙儿三人变了脸色。
虽听不懂二婶咆哮的那一长串儿是什么意思,却也知道不是好话,青佑抖着身子靠向离他最近的阿姐,眼中蓄满泪水,却是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青茴忍不住攥紧拳头,指甲深陷进无甚肉的手心儿里,掀得生疼。
手心皮破血流,却不及二婶伤人的话钻心。
宋氏气得脸色惨白,浑身发抖,拽着补丁摞补丁的破被边子猛地咳嗽起来。
孟静山早逝,留下孤儿寡母三人。
宋氏守寡半辈子,受尽西邻八里冷眼,呕心沥血将两个儿子拉扯大,好不容易给两个儿子都娶上媳妇。
大儿手巧会木匠活儿,给大户人家修房子时不慎从房顶掉落在乱棍尖儿上,穿腹而亡。
大儿媳受不得刺激动了胎气难产,生了三日三夜,留下遗腹子便撒手而寰。
前后不过三五日的光景,旧丧未办又添新丧,宋氏白发人送黑发人。
时年孟青茴五岁,己记事,小小的人儿搂着爹娘的尸体嚎啕大哭。
宋氏强忍悲痛,用板车拉着大儿子的尸体去城里大户人家索要赔偿,主家嫌晦气,丢出三两银子,让家丁连人带板车尸体一起轰出城外。
三两银子一条命,她儿命如草芥!
三年来,宋氏从没动过其中一文钱!
那是她儿的命,总要花在儿的骨血身上!
不知东屋孟二河又说了什么,杜月香再次咆哮一阵后,屋子里响起“砰砰哐哐”箱翻柜倒声,随即便是厨房锅儿瓢盆一阵“哗哗”落地声,震碎了一冬的平静。
这场景,自大儿两口子去世后,每逢过年总要在年前上演一场!
念着大儿大儿媳留下的一双儿女尚幼,宋氏咬牙和血忍了一年又一年。
青茴的小拳头却是一年比一年攥得紧。
她红着眼眶开口恳求,“阿婆,把银子拿出来看大夫抓药吧,银子花了二婶就不惦记了。”
宋氏忍住咳意,将泪水憋回通红的眼眶里。
“茴儿,你且记住,人心不足,沟壑难填,倘若今年拿出银子,只怕等不及明年她就会将咱们彻底赶出家门,年年如此,咱只当没听见,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二儿媳年年闹,整个孟家村皆知她宋氏年迈领着两个幼儿和老二几口子住。
老弱妇孺,无房无产,身上揣着三两银子,走出家门,如稚童过街。
能走多远?
又能去哪儿?
小鱼儿你快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8A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