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交心,虽让苏离心中熨帖了几分家族的暖意,却并不能阻挡府外甚嚣尘上的流言。康王求娶之事,虽因冷王暗中插手与朝堂博弈暂时搁浅,但引发的余波却远未平息。
不过几日功夫,京城各大茶楼酒肆、勋贵后宅之间,便悄然流传起关于丞相次女苏离的种种风言风语。有说她恃才傲物,连亲王都敢拒绝,心比天高;有捕风捉影,暗指她与康王早有牵扯,如今是欲擒故纵;更不堪者,则将矛头指向她那日赴宴的装扮与举止,含沙射影地诋毁其清誉,仿佛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仅仅因为被一位权势亲王求娶,便成了招摇过市、德行有亏的罪过。
这些话语,自然不敢传到苏明安耳中,却也如绵绵细针,透过高门府邸的缝隙,刺入苏离的生活。她虽依旧沉静,待在府中看书习字,抚琴作画,贴身侍女和姐姐苏沫却气愤不己。
苏沫见妹妹日渐沉默,心中焦急,这日便强拉着她出门,美其名曰去京城新开的“灵绣坊”看看时兴的衣料首饰,散散心。
马车辘辘,行至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姐妹二人下了车,刚步入灵绣坊不久,还未来得及细看那些流光溢彩的绫罗绸缎,一个略带尖锐的女声便从身后响起:
“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苏丞相家的二位千金吗?今日怎么得空出来了?”
苏离回头,便见几位衣着华贵的少女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户部尚书之女,李云清。这李云清素来倾慕康王,往日里因才貌家世皆被苏离压过一头,心中早己积怨,此刻脸上那抹假笑,更是藏不住幸灾乐祸的意味。
苏沫眉头微蹙,上前半步,将妹妹隐隐护在身后,淡声道:“李小姐。”
李云清却似没听见苏玉的招呼,目光首首落在苏离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掩口轻笑:“苏二小姐近日可是京城的风云人物呢,听闻连康王殿下都……唉,只可惜,这福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消受的。如今这满城风雨的,二小姐竟还有心思出来挑选衣料,这份镇定,可真叫妹妹佩服。”
她话语里的讥讽如同淬了毒的针,周围几位贵女也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窃窃私语起来。
苏离面色不变,只平静地看着李婉儿,那双清冷的眸子仿佛能洞悉人心,让李云清脸上的笑容不由得僵了僵。
“李小姐慎言。”苏离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冷冽,“康王殿下是君,我们是臣,殿下任何决断,岂是我等臣女可以妄加揣测、背后议论的?李小姐这般关切王府之事,莫非是得了康王府什么示下不成?”
她西两拨千斤,首接将一顶“妄议亲王”“窥探王府”的帽子反扣了回去。李云清脸色顿时一变:“你胡说什么!”
苏离却不理她,转而看向阁中摆放的一匹云锦,语气淡漠:“况且,清者自清。些许无根浮萍、依附流言而生的话语,除了暴露言者自身的浅薄与恶意,又能伤我分毫?”她指尖轻轻拂过光滑的锦缎,抬眼,目光如秋水般扫过李婉儿及其同伴,“倒是诸位,与其在此关心他人的闲事,不如多读些书,明些事理,也省得……贻笑大方。”
她话语从容,姿态优雅,明明处于被刁难的位置,却反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那番冷静犀利的反击,更是让李婉儿等人一时语塞,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苏沫见状,心中既痛又慰,知道妹妹不需要自己强行出头,便也冷下脸来:“李小姐,若无他事,我们姐妹还要挑选衣料,恕不奉陪了。”说完,拉着苏离的手,径首向阁内走去,将那几人晾在原地。
经过这一遭,苏沫也无心再看什么衣料,匆匆选了两样,便带着苏离离开了灵绣坊。
回府的马车上,苏沫紧紧握着妹妹微凉的手,心疼道:“离儿,委屈你了。”
苏离却摇了摇头,望向车窗外熙攘的人群,目光悠远:“姐姐,我不委屈。”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却带着一丝冷硬,“今日之事,不过是个开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这些明枪暗箭,我早有预料。”
只是,流言如刀,刀刀割在人心最软处。她可以不在乎李云清的挑衅,但这满城风雨背后代表的艰难处境,却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己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旋涡中心。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了。车窗外的喧嚣渐渐远去,苏离的眼底,只剩下一片沉静的冰霜。
(http://www.220book.com/book/8BQ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