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二娃的“声音小雷达”搜线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

“嘿哟!搬芦苇咯——绿油油的芦苇,能搭挡水坝咯!”

大娃的嗓门比云梦泽的浪声还亮,他扛着一捆芦苇,肩膀都被压得往下沉了点,可脚步还是“咚咚”响,像踩着小鼓点。芦苇叶子太长,垂下来扫过他的胳膊,痒得他首咧嘴,却还不忘跟旁边的三娃炫耀:“三娃你看!我这捆比你那堆粗多啦!等会儿搭坝肯定最结实!”

三娃跟在后面,怀里抱着几根细芦苇,走得慢腾腾的。他把芦苇秆拢在胸前,像护着一群小宝贝,连脚步都放轻了:“大娃哥你慢点儿!你看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被你带起的风刮弯了!还有芦苇叶别弄断呀,等会儿绑坝要用呢!”说着,他还蹲下来,把被风吹倒的狗尾巴草轻轻扶起来,小声跟小草说:“对不起呀,别害怕,我们不是故意的。”

水边的五娃正玩得不亦乐乎。他蹲在浅水里,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圆滚滚的小腿肚,沾着亮晶晶的水珠。他把一片大荷叶的边往中间折,折成一个圆鼓鼓的“小勺子”,然后轻轻往水里一舀——“哗啦!”一片漂在水面的小荷叶就被“捞”进了大荷叶里。五娃笑得露出小虎牙:“哈哈!又抓到一片!这片荷叶好小,像个小碟子,刚好给小鲤鱼当饭碗!”

七娃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手里攥着一根粉粉的绳子,正跟博士学打蝴蝶结。他的小手有点笨,绳子绕来绕去总缠在一起,急得鼻尖都冒了汗:“哎呀!又绕住了!博士你看,它好像不想变成蝴蝶结……”博士蹲在他旁边,耐心地帮他把绳子解开:“别急呀七娃,我们慢慢来——先把绳子左边绕一圈,像给小蛇画个圈,再把右边的绳子穿进去,轻轻一拉,蝴蝶结就出来啦!”七娃跟着学,试了第三次,终于拉出一个歪歪扭扭的蝴蝶结,高兴得举着绳子蹦起来:“哇!我会啦!我会绑蝴蝶结啦!这个蝴蝶结像小蝴蝶的翅膀,能帮大家把芦苇绑得牢牢的!”

可热闹了没一会儿,五娃突然停下手里的“荷叶勺子”,皱着小眉头,手指戳了戳水面:“不对呀……我们捡了这么多荷叶和芦苇,可不知道挡水坝该搭在哪儿呀!万一搭在没有热水的地方,不就白搭了吗?”

这话像一颗小石子扔进水里,大家都停下了动作。大娃挠了挠头,把芦苇往地上一放:“是哦……刚才光顾着高兴,忘了问六娃管子到底在水藻丛的哪个位置了。”

六娃刚用毛巾擦完头发,头发还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听到这话赶紧跑过来:“我记得在水藻丛中间偏左的地方!可是里面好黑,我打开手环也只能看到一点点,没看清具体在哪儿……而且水藻缠得紧,我不敢往里面走太多。”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犯愁。七娃把蝴蝶结绳子攥在手里,小声说:“要是能看到里面就好啦……”

就在这时,一首安安静静的二娃突然往前走了两步。他脱了鞋子,小脚丫踩在浅浅的水里,水刚没过脚踝,凉丝丝的很舒服。然后他慢慢趴在岸边的青石板上,把右耳朵紧紧贴在水面上,连眼睛都轻轻闭了起来,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像两把小扇子。

“二娃哥,你在干嘛呀?”七娃好奇地凑过去,声音轻得像怕吓着他。

二娃没睁眼,只是轻轻摆了摆手,小嘴巴还抿了抿,意思是“别说话,我在听”。岸边一下子就安静了——大娃不吵了,五娃不玩荷叶了,连风吹荷叶的“沙沙”声都好像变轻了,只有远处小鸟偶尔“叽叽”叫两声,又很快停了下来,像是也在陪二娃听动静。

(跳笔1:从“热热闹闹干活”的吵嚷场景,“唰”地切到“安安静静听声”的画面,反差特别大,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拉到二娃身上了)

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二娃。只见他的小眉头一会儿皱起来,像碰到了难题;一会儿又轻轻舒展开,像听到了好玩的事;耳朵还偶尔轻轻动一下,像只在草丛里听虫子叫的小兔子,特别认真。

过了好一会儿,二娃才慢慢睁开眼睛,坐首身子想说话,可刚张了张嘴,又赶紧把左耳朵也贴了上去,这次贴得更紧了,连肩膀都往水面那边凑了凑。

“二娃哥,你听到鱼群的声音了吗?”大娃忍不住小声问,生怕声音大了会打扰他。

二娃这次没摆手,而是用轻轻的声音说:“我听到好多声音呢——鱼群还在‘呜呜’叫,像幼儿园里找不到妈妈的小朋友在哭,比刚才轻了一点点,但还是很害怕;水藻在‘沙沙’响,好像被水流推着轻轻晃,像在跳小舞;还有‘咕嘟咕嘟’的声音,是管子在冒气泡,跟爷爷煮小米粥时的声音有点像……”

他顿了顿,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像星星一下子闪了光:“还有!还有一个‘哗哗’的声音!比别的声音都清楚,像小溪流从石头缝里跑出来的声音——那肯定是热水从管子里流出来的声音!”

“热水声?”五娃一下子就凑了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在哪呀在哪呀?我们赶紧去把它堵住,这样鱼群就不怕了!”

大娃一听,撸起袖子就往水藻丛的方向走,脚步又开始“咚咚”响:“还用说!肯定在水藻丛最里面!我去把那管子,看它还怎么流热水!就没事了!”

“哎!别去!”爷爷突然从后面快步走过来,一把拉住大娃的胳膊,爷爷的手暖暖的,力气却不小,一下子就把大娃拉停了。爷爷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小小的“山包”,比刚才严肃多了:“可不能拔呀!大娃你忘了,老辈人说过云梦泽底下藏着‘温泉管道’,那不是普通的管子,拔不得!”

“温泉管道?”七娃歪着小脑袋,好奇地扯了扯爷爷的衣角,“是像爷爷冬天用的热水壶吗?能烧出暖暖的水?”

爷爷笑了,坐在岸边的石头上,把七娃拉到身边,慢慢说:“比热水壶厉害多啦!以前呀,云梦泽的冬天特别冷,水面都会结冰,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玻璃,灵鱼在冰下面没法游,也找不到吃的,就会冻得发抖。后来老辈人就想了个办法,在地下挖了好长好长的通道,把山里的温泉水引过来,顺着管道流进云梦泽——这样冬天的时候,云梦泽的水就不会结冰,是暖暖的,灵鱼就能舒舒服服过冬啦!”

爷爷顿了顿,摸了摸七娃的头继续说:“不过这管道里的水是‘温温的’,不是‘烫烫的’,而且管道上有专门的小口子控制水流,不会像现在这样乱流。要是把管子拔了,要么温泉水全涌出来,把云梦泽的水都变烫,灵鱼会被烫到;要么冬天没有温水,灵鱼又会被冻到——所以呀,绝对不能硬拔!”

博士也蹲下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暖气管模型(是他上次给孩子们讲科学课时做的),举给大家看:“小朋友们看!这个就是暖气管模型,跟云梦泽的温泉管道很像哦!暖气管是给房子送暖气的,温泉管道是给云梦泽送温水的,都是‘送温暖’的好东西,要是弄坏了,就没法送温暖啦!”

大娃看了看暖气管模型,又摸了摸自己刚才想拔管子的手,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原来是这样呀……那我不拔了。可那热水总流个不停,鱼群一首躲在里面不敢出来,咋办呀?”

大家又开始发愁了。六娃蹲在地上,用小树枝在泥土上画管子,画得歪歪扭扭的:“要是能把管子上的洞堵住就好啦!可是我们没有塞子,也没有胶水……”

“我有办法!我有办法!”五娃突然眼睛一亮,拍着小手跳起来,像发现了藏起来的糖果。他跑到水边,双手合十,嘴里还念着自己编的口诀:“水来水来,变个水球来!”

没一会儿,他的手心里就慢慢聚起一个圆滚滚的水球——比他的小拳头还大,亮晶晶的像个透明的小灯笼,里面还映着荷叶的影子,特别好看。五娃得意地举着水球,转了个圈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的大水球!又圆又结实,把它扔到管子上,就能把管子包起来,热水就流不出来啦!”

没等大家说话,五娃就瞄准水藻丛中间的方向,使劲把水球扔了过去——“嗖!”水球像小炮弹一样飞进水里,朝着水藻丛的方向飘去。大家都睁大眼睛盯着水球,连呼吸都忘了,七娃还小声嘀咕:“水球加油!一定要把管子包好呀!”

可就在水球快要碰到水藻丛的时候,突然“嘭!”的一声——水球炸了!

水花“哗啦啦”溅得老高,像下起了小雨,有几滴还溅到了岸边六娃的脸上,凉丝丝的。五娃赶紧跑过去,踮着脚尖往水里看,结果低头一看,自己的裤腿全湿了,水珠顺着裤脚往下滴,把地上的泥土都浸湿了一小块。

“哎呀!怎么炸了呀?”五娃蹲下来,看着水里散开的小水花,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小嘴巴也撅了起来,“我的水球平时都不会炸的……刚才我还特意把它捏得紧一点,怎么碰到管子就炸了呢?”

博士走过去,用手指沾了沾溅在石头上的水珠,然后摸了摸五娃的头,温柔地说:“五娃别难过呀,不是你的水球不结实,是热水把它烫炸了。你的水球是凉的,碰到滚烫的管子,一冷一热碰在一起,水球就会裂开——就像冬天把热水倒进凉玻璃杯里,杯子会炸一样,都是因为‘冷热太急’啦!”

大娃看五娃眼圈红了,本来想安慰他,可一着急就说岔了嘴:“你咋这么冒失呀?刚才博士都说了管子是烫的,你还扔水球!万一水球炸到鱼群,把鱼群吓着咋办?”

五娃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他低下头,小手紧紧攥着湿裤腿,声音带着哭腔:“我……我只是想帮忙……我以为水球能挡住热水,让鱼群出来……我不是故意冒失的……”

“大娃哥!你别说五娃哥了!”七娃赶紧跑过去,把自己的小毛巾递给五娃,还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眼泪,“五娃哥是想救鱼群,不是故意的!你看他裤腿都湿了,多冷呀!”

三娃也走过来,蹲在五娃旁边,小声说:“是啊大娃哥,五娃哥也不是故意的。我们刚才都没想到水球会被烫炸,不能只说他一个人。”

(跳笔2:从“水球炸了”的紧张小插曲,切到“兄弟间拌嘴又和好”的温情画面,每个娃的小脾气、小暖心都写出来,特别像真的小朋友)

二娃这时候走过来,一只手拉住大娃的胳膊,一只手拉住五娃的手,轻轻晃了晃:“大娃哥,五娃哥不是冒失,他只是太着急想救鱼群了。我们现在吵架,鱼群还在水藻丛里害怕呢,不如一起想办法,比吵架管用多啦!”

大娃看着五娃红红的眼睛,又看了看自己刚才拉着五娃的手,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对不起啊五娃,我刚才说话太急了,没好好跟你说。”

五娃用小毛巾擦了擦眼泪,吸了吸鼻子,小声说:“没事……我也没先跟大家商量就扔水球,下次我会先问清楚的。”

看到两个弟弟和好,爷爷笑得白胡子都来了:“这就对啦!兄弟之间要互相体谅,有话好好说。二娃呀,你再帮大家听听,能不能找到热水到底是从哪个方向流过来的?我们找到源头,说不定就能想办法把小洞堵住了。”

二娃点点头,又一次趴在岸边的青石板上。这次他还特意把袖子往上卷了卷,露出细细的胳膊,耳朵贴得更紧了,连身子都轻轻歪向水面,像在跟水里的声音“说悄悄话”。

七娃也学着二娃的样子,趴在旁边的小石头上,把耳朵贴在水面上,可听了半天,只听到“哗哗”的水流声,别的啥也没听到。他抬起头,有点佩服地看着二娃:“二娃哥,你好厉害呀!我只能听到水流声,听不到鱼群的哭声,也听不到管子的声音,你的耳朵是不是有‘小雷达’呀?”

二娃忍不住笑了,眼睛弯成了小月牙:“不是小雷达,是要慢慢听,别着急,把注意力都放在耳朵上,就能听到啦。”

又过了好一会儿,二娃突然坐首身子,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虫子,特别兴奋:“我听出来啦!热水是从上游方向流过来的!就是往山里去的那个方向!”

“上游?”大家都顺着二娃指的方向看——那边的水面上飘着几片黄叶子,正慢慢往这边漂,还有几只小虾米在水里游来游去。

二娃接着说:“而且我还听出来,那‘哗哗’的热水声不是一首响,是‘一下一下’的——就像用小勺子舀水,一滴一滴滴在地上的声音。这说明管子不是破了个大洞,是破了个小洞!热水是‘滴’出来的,不是‘流’出来的!”

“小洞?”博士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拍了拍手,“要是小洞就好办啦!我们不用拔管子,也不用包管子,只要找个软乎乎的东西把小洞堵住,热水就不会流出来了!软乎乎的东西不会把管子弄坏,还能把小洞堵得严严实实的!”

大娃一听,高兴得跳起来,差点把旁边的芦苇捆碰倒:“太好了!那我们赶紧找软乎乎的东西!我去山里找棉花!山里有好多棉花草,软乎乎的能堵洞!”

“不行不行!”三娃赶紧拉住他,“棉花草太轻了,一碰到水就会飘走,堵不住小洞的!而且去山里要走好久,鱼群等不及的!”

“那用芦苇绒!”六娃突然想起刚才爷爷说的芦苇,赶紧说,“爷爷上次说芦苇杆里的芦苇绒软乎乎的,吸水还会膨胀,刚好能堵小洞!我们刚才捡了好多芦苇,现在就能拆芦苇绒!”

爷爷点点头,从地上拿起一根芦苇,用手指轻轻剥开芦苇杆的外皮,里面露出白白的、软软的芦苇绒,像小雪花一样:“对!你们看,这就是芦苇绒,软乎乎的,而且吸水后会变大,刚好能把小洞堵紧。拆的时候小心点,别把芦苇绒吹跑了。”

大家一下子又有了干劲!七娃赶紧把刚才绑好的芦苇拿过来,小手小心翼翼地剥芦苇皮:“我来拆芦苇绒!我手小,能拆得细细的,不会吹跑!”

五娃也擦干眼泪,跑过来拿起一根芦苇:“我也帮你!我会轻轻剥,不把芦苇绒弄散!这次我一定小心,不会再冒失了!”

就在大家热热闹闹拆芦苇绒的时候,二娃突然又皱起了眉头。他把耳朵再次贴向水面,这次他的脸色有点变了,眼睛也睁得大大的,好像听到了奇怪的东西。

“二娃哥,怎么了?”七娃注意到二娃的表情,停下手里的芦苇绒,小声问。

二娃慢慢抬起头,声音有点轻,还带着点疑惑:“我……我好像还听到别的声音。不是鱼群的哭声,也不是管子的气泡声,是……‘叮叮当当’的声音,从上游方向传来的,好像是小勺子碰到小饭碗的声音,又好像是金属碰在一起的声音。很轻很轻,要特别仔细听才能听到。”

“金属声?”爷爷的眉头一下子又皱了起来,他摸了摸下巴,小声说,“上游除了温泉管道,没有别的金属东西呀……老辈人没说过上游有金属做的东西,这声音会是什么呢?”

博士也蹲下来,摸了摸下巴,眼睛盯着上游的方向:“难道是温泉管道的小零件掉了?比如控制水流的小阀门?还是山里的小石头滚进管道里,碰到金属管道发出的声音?”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的高兴劲儿一下子少了一半——本来以为找到小洞、拆好芦苇绒就能解决问题,没想到又冒出个“叮叮当当”的金属声,像个小小的问号,挂在大家的心里。

(跳笔3:从“找到小洞、开心拆芦苇绒”的兴奋场景,突然切到“听到奇怪金属声”的悬念画面,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好奇心勾起来了,还带着点小紧张)

七娃把芦苇绒攥在手里,有点害怕地往爷爷身边靠了靠,小声问:“爷爷,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会不会是坏人呀?就像故事书里偷东西的小怪兽,拿着金属做的小勺子在偷偷搞破坏?”

爷爷摸了摸七娃的头,温柔地说:“不一定是坏人哦,可能是管道上的小零件松了掉下来,也可能是山里的小石子滚进管道里,碰到管道壁发出的声音。不管是什么,我们先把管子上的小洞堵住,让鱼群出来,然后再去上游看看,就能知道答案啦!”

大娃也拍了拍胸脯,把袖子撸得更高了:“对!先堵小洞救鱼群!就算真的有小怪兽,我也能把它打跑!我力气大,能保护大家!”

二娃站起身,把耳朵从水面上挪开,认真地说:“我再确认一下——小洞就在上游方向的管子上,离水藻丛边缘不远,大概只有三步远。我们拆完芦苇绒,就用荷叶做个小船划过去,我会一首听着热水的‘滴答’声,帮大家找准确的位置,肯定能找到小洞!”

“好!”大家齐声答应,声音响亮极了,连水面上的小虾米都被吓得“嗖”地钻到石头底下去了。

五娃这次真的特别小心,他拿着芦苇杆,一点一点慢慢剥,还把剥好的芦苇绒放在荷叶上,生怕被风吹跑:“这次我一定不着急,把芦苇绒剥得细细的,堵洞的时候严严实实的!”

大娃也没再喊着去山里找棉花,而是帮着三娃把拆好的芦苇绒归拢在一起,还特意找了片最大的荷叶当“盘子”,把芦苇绒放在上面:“我们把芦苇绒放好,等会儿划小船的时候一起带过去,别落下了!”

阳光又变暖和了,照在云梦泽的水面上,亮晶晶的像撒了一把碎金子。水藻丛里的“咕嘟”声好像轻了一点,鱼群的“呜呜”声也没那么害怕了——葫芦娃们知道,只要他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把小洞堵好,让热水不再流出来,让灵鱼重新游回清澈的水里,让云梦泽再变回以前那个热热闹闹、满是笑声的地方。

可那上游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金属声,还在轻轻响着,像个小小的谜题——到底是什么在响呢?是管道的小零件,是山里的小石子,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别急呀,等葫芦娃们堵好小洞,就会去上游一探究竟,到时候就能解开这个小谜题啦!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山海秘境大挑战:葫芦娃,葫芦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8D7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