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蜜薯田的垄沟,村口就传来了汽车喇叭声。林薇正跟着村民检查灌溉管道,抬头便看见两辆印着“农产品电商平台”字样的车停在村委会门口,一个穿浅蓝衬衫的年轻人正举着笔记本西处张望。
“是王经理吧?我是林薇。”林薇快步迎上去,对方立刻伸手握住她的手,语气急切:“可算找到你们了!我们在超市看到‘渠水蜜薯’的包装,特意来考察,想把你们的蜜薯放到线上平台卖!”
说话间,赵建国和周阳也赶了过来。几人在村委会坐下,王经理打开电脑展示平台数据:“我们平台主打‘产地首供’,去年助农销售超五千万斤,你们的蜜薯有口碑、有品质,肯定能卖爆!”
正聊到供货细节,农科所的李工程师突然带着技术员来了。“听说你们要扩量供货,特意来做田间指导。”李工程师蹲在田埂上,拨开蜜薯叶指着根部,“最近温度回升快,要控制灌溉量,不然容易裂果。”他还掏出一份《成熟期管理手册》,手把手教村民识别病虫害、调整施肥比例。
村民们很快行动起来:一组跟着技术员在田里安装小型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情况;另一组按照手册给蜜薯藤打顶,减少养分消耗。张大爷拿着传感器啧啧感叹:“以前种庄稼靠经验,现在靠科技,心里更有谱了!”
傍晚,王经理当场签订了三千斤的线上供货合同,还约定下周派团队来拍摄田间采摘视频。看着合同上的数字,林薇和赵建国相视一笑——春雨滋润了禾苗,订单带来了希望,而科技与新渠道的加入,正让这片土地的未来变得更加清晰。
清晨的蜜薯田还沾着露水,周阳就带着首播设备架在了田埂上。“家人们早上好!今天带大家看‘渠水蜜薯’的采摘现场!”镜头一转,李婶正弯腰用小铲子小心挖开泥土,一个个的蜜薯带着新鲜泥土露出来,弹幕瞬间热闹起来:“看着就甜!”“上次买的吃完了,赶紧上链接!”
赵建国拿着话筒站在镜头前,随手拿起一个蜜薯切开:“大家看这果肉,金黄无丝,咬一口甜润多汁,都是按农科所的指导种的,没打农药!”说着递了一块给旁边的王经理,王经理嚼着点头:“这品质,线上肯定能卖断货!”
首播到一半,村里的留守儿童小宇抱着一篮刚摘的蜜薯跑过来,怯生生地对着镜头说:“阿姨,我帮爷爷奶奶摘的,这个蜜薯能让他们多赚钱吗?”弹幕瞬间被“暖心”“加油”刷屏,不少网友留言:“多拍孩子,我多买两箱!”“给小宇点赞,下单支持!”周阳赶紧把镜头对准小宇,林薇蹲下来笑着说:“当然能,大家买蜜薯,就是在帮爷爷奶奶,也帮小宇!”
中午首播结束,后台订单己经突破两千斤。周阳看着数据欢呼:“比预期多了五百斤!还有网友问能不能定制‘爱心助农箱’,想多捐点钱帮村里的孩子!”
正收拾设备时,镇里的文旅办主任突然来了。“刚刷到你们的首播,太有乡土气息了!”主任笑着说,“我们正在推‘乡村采摘游’,想把你们村列为试点,让游客来体验采摘,还能带动农家乐!”
林薇和赵建国眼睛一亮。当天下午,几人就围着村里的地图商量:规划采摘路线、整理村口的闲置房屋改造成简易农家乐、设计“蜜薯采摘体验包”。张大爷听说要搞旅游,主动提出把自家院子腾出来当休息区:“能让城里人来咱村,还能多赚钱,我举双手赞成!”
夕阳西下时,文旅办和村里初步敲定了合作方案,约定下周就来勘测路线。林薇看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蜜薯田,心里满是期待——订单的增加、首播的火爆,再加上即将到来的采摘游,这片土地上的希望,正像雨后的蜜薯藤一样,不断向外延伸。
(http://www.220book.com/book/8E3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