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落下那天,苏晚是被窗玻璃上的细碎声响惊醒的。她揉着眼睛走到窗边,推开窗帘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外面的世界裹着一层薄薄的雪,像撒了把细盐,书店的实木招牌上积着雪,深棕色的木色透过雪层露出来,竟像给“砚知书社”西个字镶了层白边。她刚转身想叫醒身边的林砚,就看见他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桂花乌龙走过来,杯沿飘着白雾,手里还拿着两件厚厚的围巾。
“早就在等这场雪了。”林砚把围巾递到她手里,指尖碰了碰她冻得发红的耳垂,“昨晚查了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雪,就定了早起的闹钟。”苏晚接过围巾,发现是她去年冬天念叨着想要的米白色款,围巾角绣着小小的星轨图案,和她手上的木戒正好呼应。两人裹着围巾走到店门口,林砚从车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铲子和竹篮,笑着说:“先堆个小雪人再开店,就放在门口当‘迎客星’。”
苏晚蹲在雪地里滚雪球,林砚则在旁边找了两根细树枝当雪人的手臂,又从口袋里掏出两颗黑色的纽扣当眼睛——那是他从老书店的旧衬衫上拆下来的,边缘还留着磨损的痕迹。雪人堆好时,苏晚突发奇想,从包里拿出水彩笔,在雪人的围巾上画了一道小小的星轨,林砚则在雪人头顶插了一根干树枝,上面挂着一个迷你的“第三颗星”灯挂件。“这样它晚上也能发光了。”林砚说着,伸手拂去苏晚发梢的雪花,指尖的温度透过围巾传过来,暖得她心里发甜。
开店后,熟客们看到门口的雪人,都忍不住停下来拍照。张阿姨抱着刚买的菜,笑着说:“你们俩可真会过日子,连雪人都带着星星的样子。”林砚笑着递过一杯热姜茶,苏晚则在旁边整理新到的星空主题绘本,突然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上次来读书会的小女孩,她穿着红色的棉袄,手里举着一张画纸,蹦蹦跳跳地跑进来。
“苏姐姐!林叔叔!我画了你们的雪人!”小女孩把画纸递过来,上面画着一个戴着星轨围巾的雪人,雪人旁边站着两个手牵手的小人,头顶是缀着星星的夜空。苏晚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发现她手里还攥着一颗用红纸包着的糖,小女孩把糖塞到她手里,认真地说:“这是给晚星的糖,我妈妈说,下雪天吃糖,星星也会暖暖的。”
傍晚关店时,雪还没停。林砚把店里的暖灯都打开,天窗上积着雪,灯光透过雪层照进来,在书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星星落在书页上。两人坐在双人沙发上,盖着同一条绣着名字的毯子,林砚打开天文望远镜,镜头对准天窗——雪粒落在玻璃上,视野里的星空带着淡淡的朦胧感,像蒙着一层薄纱。“你看,雪天的星星好像更温柔了。”苏晚凑在望远镜前,声音里满是惊喜,林砚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轻声说:“以后每个冬天,我们都一起看雪天的星星,等雪积得厚了,就去郊外的山顶,看星星落在雪地上的样子。”
苏晚转头看向他,正好撞见他眼里的星光——那是灯光、雪光和星空的光揉在一起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亮。她抬手摸了摸手上的木戒,戒面的星轨在灯光下清晰可见,突然想起林砚说过的话:“木头的戒指磨损了,我们再一起做新的。”原来真正的未来,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而是像这样,和喜欢的人一起,把每个季节的小美好都藏进时光里——春天看书店门口的桂花发芽,夏天在天窗下看流星,秋天举办星空读书会,冬天堆带着星轨的雪人。
夜深时,雪渐渐停了。林砚把“第三颗星”灯的亮度调暗,苏晚靠在他怀里,翻着两人一起写的“星空日记”——里面贴着他们看星星时拍的照片、画的星空速写、甚至还有每次看星星时的天气记录。翻到最新一页,林砚拿起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今日约定:等明年春天,一起在书店的院子里种一棵桂花树,让桂花的香气和星星的光,一起陪我们过每一个日子。”
苏晚看着他的字迹,突然觉得,所谓的幸福,就是这样吧——有一间装满书的店,有一盏永远亮着的星灯,有一个能一起看星星、堆雪人、种桂花的人,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带着星光和暖意的样子。窗外的雪人头顶,迷你“第三颗星”灯还在轻轻闪烁,像在守护着他们的约定,也像在预告着,往后的每一个季节,都会有新的美好,在时光里慢慢发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8GF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