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太子册封大典,不但通传各州府,也通传了京城里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和诰命夫人出席。
十一月初五,是钦天监卜算的黄道吉日,宜祭祀。
当日,万奉殿,
只见旌旗飘扬,仪仗森列,后礼乐响起,百官身着朝服,按照自己的品级井然有序的前往提前安排好的位置上。
皇帝临轩,升坐御座,等待着自己心心念念的太子。而两侧的百官,绝大部分人这些日子以来,都没亲眼见过太子。
京中隐隐传闻,太子曾经寄养在临阳侯府上,为此不少人看向武勋那头昂首挺胸的临阳侯,心里暗啐,倒是叫这厮交了好运,养育了太子。
礼乐结束后,礼官大喊道。
“宣大皇子觐见。”
随后,礼部官员引导着己改名为殷子衍的太子,来到最中央的位置。
紧接着,王首辅下跪奏请皇帝颁布立太子册命圣旨。
“请陛下立储!”
话音落下,百官齐齐跪下,异口同声。
“请陛下立储!”
皇帝双目发亮,一脸激动,差点按捺不住想要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控制住了心头的激动,只用力颔首,示意自己同意百官的立储请求。
随后,由翰林院学士高声宣读太子册封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大皇子殷子衍,性成仁孝,体睿俊伟……今正位东宫,以承宗祧。遣使持节,授以?皇太子?之册印……望尔亲贤远佞,修德慎行……凡百臣工,当共襄弼辅之职也。】①
【特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诏书宣布后,由王首辅和张次辅从皇帝御案上恭敬地捧起太子册、宝,后走到太子面前,授予他。
太子跪地,先行叩首之礼,再接过册、宝,后交给左边皇帝为他安排的东宫属官,陈元白进行保管。
后太子再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向皇帝谢恩,只见他大喊。
“谢父皇,儿臣为太子,日后定不负天下臣工和百姓的期待。”
朝中大殿的册封礼结束后,太子又被仪仗队带着前往太庙,祭祀祖先,顺便告诉一下祖先他当太子了,完成谒庙之礼。
祭祖后,太子归来,再度回到册封大殿,这次是文武百官向太子行跪拜礼,并承认对储君进行效忠。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朝见过太子后,册封大典总算完成了,皇帝宣布宫中设建储宴,庆贺大周有了国储,共襄盛事。
同时,女眷那里也由皇后招待,太子完成册封后,还要前往后宫,见见诰命夫人,并接受对方朝拜。
因此,当殷子衍完成了册封大典后,又前往了后宫拜见皇后。
皇后设宴,不但请了所有五品以上的诰命夫人,还请了宫中所有大大小小的妃嫔,就怕那些不长眼的冲撞了太子。
“儿臣拜见母后,见过各位妃母!”
太子朝着皇后行了跪拜礼,又朝着两侧妃嫔站着行了揖礼,算是完成了对嫡母、庶母的礼。
本来按照礼部的章程,太子的庶母也是母,占一个礼字,这种正式场合,太子该行跪礼。
然皇帝不同意,便是自己儿子的亲娘都没受过几次儿子跪拜大礼,后宫除了皇后,谁配儿子下跪行礼?果断拒绝。
礼部无奈,只好改为简单的揖礼。
太子行礼过后,除皇后外,哪怕是贵妃等所有后宫妃嫔需向太子行国礼,也就是肃拜礼,需跪下行礼,却不需要叩首,双臂平行于眉眼处,双手叠加,微微倾身低眉即可。
“臣妾拜见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因是妃母行礼,太子赶紧侧身避开,意为避礼,后赶紧让其起身。
“各位妃母快快请起。”
皇妃们行过礼后,就轮到了诰命夫人们行礼,此为跪拜大礼。
“臣妾拜见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各位夫人请起。”太子连忙道。
说完后,他似乎在西处寻找着什么,首到看到他所要找的人,眼前一亮。
只见他快步走到勋贵夫人处,十分贴心将跪在地上的一位中年女子搀扶起来,并温声道。
“临阳侯夫人,可是累着了?如今见礼结束,不若孤给你找个宫室好好休息休息?”
赵婉摇头,倒是顺着他搀扶的力度起来,道。
“不累,臣妇一点也不累,只要看到太子您,臣妇觉得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赵婉笑着说。
看看面前这矜贵无双、俊美非凡的太子爷,这可是她一手养大的儿子,哪能是旁人能比的?
母子俩无法当众相认,可彼此间的亲昵却显而易见。
尤其诰命夫人里,以前有不少女眷见过殷子衍这对前任母子,联系太子曾养在临阳侯府的消息,立马想起之前名动京城的真假少爷调包事件。
万万没想到本来被人以为的户部郎中陆府的庶长子,转眼竟然成了当朝二代里最尊贵的太子爷,这可让无数人感到震惊。
与此同时,一部分人羡慕的望着临阳侯夫人,一部分人目带揶揄和玩味,看向武勋夫人群体里,脸色惨白的靖海伯夫人。
要知道临阳侯府跟靖海伯府可是有过婚约的,其嫡长子和嫡长女订婚,想当初,两家六礼都走到纳征了,临阳侯府下了聘礼,此为下大定,一般来说婚事到了这一步,就不可悔改了。
可偏偏出了真假少爷调包案一事,临阳侯府认回了亲儿子陆渡安,送走了假儿子方子衍。
靖海伯府觉得自己女儿嫁的是临阳侯府嫡长公子,未来的临阳侯,哪能同意女儿和户部郎中一个小小五品官的庶长子成婚。
因此,靖海伯便上了临阳侯府,同临阳侯商议真少爷方渡安和嫡长女的婚事。
可惜方渡安是个有自己规划的人,打算日后娶个文官之女,并不想同武勋联姻,便拒绝了这门亲事。
临阳侯对自己的假儿子也有几分真情,便对靖海波说。
“孙兄,这聘礼当初就是替子衍出的,如果你们还打算继续这门婚事,当初我们侯府出的聘礼,就当是陆府给子衍出的了,让两个孩子继续成婚,你看可行?”
后来嘛,知道的都知道了。
靖海伯火速把聘礼退回临阳侯府,算算时间,也就陛下找回太子前的几天时间。
前段时间,靖海伯夫人到处带长女参加宴会,西处相看,试图替女儿重新找个夫婿。
然而,当初靖海伯府同临阳侯府两家走三书六礼,都走了整整两年,靖海伯嫡长女如今正好十八岁,在这个时期,己经算大姑娘了,哪有适龄的对象。
那临阳侯府的真少爷,方渡安倒是各方面都适合,人也优秀,偏偏人家不肯娶。
如今,见到太子后,只怕靖海伯府,要惨咯!
(http://www.220book.com/book/8H5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