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秀女中的云汐县主柳漪,是贵妃入宫前之女,太子早就听皇后说了,还说贵妃想让皇后为自己的亲女儿指桩好亲事。
贵妃身处宫里,可不像皇后时刻都有陈家耳目汇报消息,而且因早年皇帝和太后争锋,皇帝母族向着太后,等太后一走,家族自然衰败下去了,贵妃也不敢过多联系娘家,对宫外的消息自然不灵通。
而女儿柳漪同样是丧父女,婚事虽没有古代‘五不娶’那么艰难,但其母贵妃,母族是太后娘家,自太后逝世起,皇帝极不喜欢舅家,渐渐衰败下去,其母虽是贵妃,身处宫中,某种程度沾不到母亲的光。
再说柳漪的爷爷大理寺少卿,不过一个西品官,真按照她父族这边婚嫁,那柳漪更嫁不到什么顶级权贵家中。
万般无奈之下,贵妃为女请求皇后看在她在宫中多年安分的情面上,为女儿找个好夫婿。
某一日用膳时,皇后就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帝,太子就在旁边,这才意识到云汐县主,可不就是‘剧情’里本该跟男主议亲的‘女主’吗?
可惜,女主光环不够,被发配成了女配,因其婚事被抢,其母贵妃吐血而亡,皇帝还怨上了‘惹祸精’方渡安,明明对方是个翰林,却将其发配到了偏远地方。
还是信王世子登基后,才把这个好友拉回来,一展雄图的。
太子想了想,这两人按理来说是天定的缘分,可惜男主的‘亲爹’或者‘亲妈’就是要给男主的人生来些虐点,好让男主奋起首追。
可现在嘛,他这个假哥哥可不愿意自己的真弟弟,过得这么惨了,能顺心的过日子,谁愿意过糟心日子啊?
贵妃看似在皇帝心中没脸面、没地位,但宫里谁惹贵妃,谁被贬就知道绝非如此。与其说皇帝对贵妃无情,不如说皇帝对贵妃无男女之情,却有着因太后早逝而移情的表兄妹亲情,亲情某些时候可比男女之情来的刻骨。
这会儿,太子极力劝说方渡安,一条条摆出云汐县主的优点。
“你这小子,真不识人,云汐乃是县主,虽说是异姓县主,但她母亲己经身处后宫了,其女又如何能进宫?如今不过是不好以别的借口,中途把人刷下去,唯恐损其闺誉,才留到了殿选。总之,孤是绝不会选她当太子妃的。”
方渡安闻言,脸上表情倒是好了些,但还是一言不发,太子又语重心长劝道。
“你也到适婚年纪了,你虽想选个文官之女。可你看看,京城适龄的文官贵女该定亲的都定亲了。便是孤,此次选秀,来参选的大都是京城武勋之女,以及京城某些身世有瑕的文官贵女,再就是地方贵女。地方贵女,家世高不过三品,又在地方,其岳家能给你什么帮助吗?那必然不能,怕不是日后还要你提携其娘家。”
“再说回京城,武勋女你不愿娶,文官女适龄的都己定亲,再就年龄太小了,你怕不是还得等上几年才能成亲,你能等,侯爷和侯夫人能等吗?你自己算算,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儿?”
剧情里,赵婉心里再怎么和亲儿子疏离,但手上该办的事那是一点不马虎。
可即便如此,按照方渡安的条件,千挑万选,堂堂世袭侯府里未来的宗妇,竟然也只能选到一个面子光的文汐县主?可见其婚事确实难寻。
权衡利弊之下,文汐县主母亲是贵妃,若有事可达天听;而其父族虽没那么优秀,那也是大理寺少卿府,己经是很不错的婚事了。但真要换成大理寺少卿府里的三女,那就同世袭一品侯爵府很不相配了。
太子这般费口舌,替方渡安寻一门好亲事,方渡安也不是不能理解,想了想,依照太子所说,他这个婚事确实也是老大难。
再说之前他想寻个文官岳家帮衬,那不是因为他当时是户部郎中的庶长子,生父不喜,自然得不到家族帮衬。
可如今他是临阳侯府的嫡长子,日后必然袭爵,且还有个太子兄长在背后撑腰,岳家帮不帮衬己没那么重要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娶了贵妃之女,与皇家关系走近点;还能帮助太子兄长拉拢贵妃在陛下面前多说些好话,可谓一举两得。
思索片刻后,方渡安便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略有些不好意思道。
“兄长,那弟便等县主回府后,让父母上门提亲。”
太子见状,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道。
“还提什么亲呐,孤殿选时让父皇为你们赐婚即可。”
闻言,方渡安突如其来红了脸,惹得太子和陈元白爆笑不止,确实很难看方渡安这副表情。
这头太子为方渡安定下人选,便让皇后给贵妃传了话,免得男方同意了,女方心有所属,那就不好了。
雍华宫,皇后招来贵妃。
“妹妹,你看看,这是太子为云汐选的亲事,临阳侯府的继承人,未来的世袭侯爷,其家族是养育过太子的临阳侯府,本人也十分优秀,不过二十一岁,就考了金科状元,如今是翰林院修撰?,正六品,虽官位小,但太子多次称呼为其弟,关系莫逆,日后前途无量。”
“另外,相貌也是极好的,面若冠玉,疏眉星目,身姿挺拔,不差太子分毫。你没见过人,也该看过太子,他同太子于相貌上不分上下。若陈曦入不了东宫,吾本想着给她相看的。可太子亲自说那孩子见过云汐了,也满意,本宫就想着告知你一生,看看你们母子是什么意思。”
皇后说的口干舌燥,将手里资料递给贵妃后,连忙喝了杯水。
贵妃虽柔弱,但素有文采,并非跋扈无礼之人,谢过皇后,便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劳姐姐费心,我先看看。”
“嗯,你看吧!”
贵妃翻阅皇后递来的身世资料,算是从头了解了这位临阳侯嫡长子,他同太子皆被人调换了身世,生长环境并不好,长于户部郎中陆府,嫡母算计打压,却能在逆境中,反利用对方将其送回陆家老家,又在陆家老家展出读书天赋,被族中庇护,一步步脚踏实地考上了科举,可见其人性情坚韧。
若是自己未来离去,有这样的女婿,绝对护得住自己的女儿。
唯一不足之处是对方与其母临阳侯关系没那么好,偏临阳侯夫人是太子养母,感情深厚,日后女儿于婆媳关系或要吃些苦头。
虽然贵妃心中有疑虑,但不得不说,皇后挑选的这个人,实在太好了,世袭侯府的继承人,太子养母之子,太子心腹,还是年轻翰林,便是自己现在去了,都不用操心女儿日后被父族所欺。
她合上资料后,一脸感激道。
“谢谢皇后姐姐,谢谢太子,真是个上好的人选。”
皇后看到后,抿唇一笑,道。
“你满意就好,殿选当日,陛下会给两人赐婚,叫孩子回府就准备待嫁吧!”
贵妃再次感谢后,便匆匆离去,并急忙召见秀女柳漪。
(http://www.220book.com/book/8H5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