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渊卸去了靖安王的大半权柄,将暗卫司交给林七打理,只带两名亲兵,骑着一匹乌骓马,踏上了漫无目的的寻途。他没说要找什么,只留下一句“边境安稳,朝堂无虞,本王自去散心”,便消失在京城的晨雾里。
这一走,便是五年。
他走过漠北的黄沙戈壁,听惯了胡笳声的苍凉,指尖的灵犀珏在风沙中泛着微凉,却从未有过强烈呼应;他踏过江南的烟雨水乡,看遍了画舫凌波的柔情,遇到过眉心带痣、眼角含笑的女子,却都不是记忆碎片里那道清冽身影;他攀过西域的雪山峻岭,在异族部落的篝火旁,听老者讲述“桃花印记的神女”传说,追了三月,最终只找到一块形似灵犀珏的普通玉石。
萧渊依旧是那副冷血模样,沿途遇到剪径的盗匪、挑衅的豪强,皆被他以雷霆手段解决,不留一丝余地。唯有在看到桃花、摸到温润的白玉时,眼底才会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那是他对溪儿仅存的温柔,藏在心底最深处,连自己都不愿轻易触碰。
他的寻找没有方向,全凭玉佩偶尔的微弱异动指引。有时玉佩发烫,他便朝着那个方向奔袭数日,最终却只遇到一片荒芜;有时玉佩沉寂,他便在某个城镇停留半月,泡在茶馆酒肆,听西方传闻,但凡涉及“溪”字、“桃花”、“玉珏”,都会让亲兵暗中追查,却屡屡失望。
稚龄守望:静待重逢时机
与此同时,西南苏家的溪浣己长成十二岁的少女。她眉心的桃花印记随年岁渐长,愈发清晰,却被她用特制的脂粉轻轻遮盖——她知道靖安王的威名,也知道他在西处游走,不愿过早暴露自己,更怕身份引来祸端。
她借着苏家经商的便利,让掌柜的在外打探靖安王的行踪:“听说靖安王在漠北斩杀了叛乱的匈奴首领,手段狠厉”“听说他在江南拒绝了刺史的联姻,说心中自有牵挂”“听说他在西域追查一块玉珏,无果而返”。
每一次听闻,溪浣的指尖便会下意识蜷缩——他一定在找她,就像她在找他一样。这份跨越时空的执念,是支撑她长大的力量。她开始偷偷修炼从记忆中复刻的灵犀山心法,身手日渐矫健,也学着分析局势,为日后能站在他身边做准备。
一次,苏家的商队从西域归来,带回一块破碎的玉片,上面刻着半个“溪”字。溪浣看到玉片的瞬间,眉心的桃花印记骤然发烫,与她藏在衣襟里的一小块玉佩(她用灵力凝结的仿制品)产生共鸣。商队掌柜说:“这玉片是从靖安王殿下丢弃的杂物中捡到的,他看了一眼便扔了,说不是要找的东西。”
溪浣攥紧玉片,心中笃定:他离她越来越近了。
暗潮涌动:命运的轨迹交汇
萧渊的马蹄,终于踏向了西南。
玉佩的异动越来越频繁,虽依旧微弱,却不再杂乱,仿佛在朝着某个固定的点靠拢。他进入西南边境的青溪镇时,恰逢镇上举办桃花节,漫天飞落的桃花瓣,让他勒住了马缰。
灵犀珏在掌心发烫,与腰间的母妃玉佩相呼应,形成淡淡的暖光。他抬眼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桃林里,一个身着浅绿衣裙的少女正踮脚摘花,身姿轻盈,眉眼间透着一股清冽的灵气,与记忆碎片中的身影隐隐重合。
少女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来。萧渊的呼吸微微一滞——她的眉心虽无桃花印记,可那双眼睛,黑白分明,沉静中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执着,像极了桃花溪畔那个手持灵犀珏的溪儿。
而这个少女,正是特意来青溪镇打探消息的溪浣。她看到那个身着玄色劲装、气质冷冽的男子,心脏猛地一缩——他的轮廓,与记忆中龙朔的模样渐渐重叠,尤其是那双腹黑霸道的眼睛,虽添了岁月的风霜,却依旧是她刻在灵魂里的模样。
两人隔着漫天桃花对视,时间仿佛静止。萧渊的眼底掀起惊涛骇浪,却被他强行压下,依旧是那副冷血模样;溪浣的指尖微微颤抖,却努力维持着平静,悄悄收起了藏在袖中的玉片。
命运的轨迹,在五年的漫长寻觅后,终于在此刻交汇。
(http://www.220book.com/book/8ID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