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在小苏村住下的这几日,仿佛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苏瑶看似平静的心湖下,激荡起越来越清晰的涟漪。他不再是信纸上那个才华横溢却带着距离感的靖国公世子,而是一个鲜活、立体,甚至有些……可爱的人。
他会因为看到水力锻锤高效地打造出农具而目露惊叹,像个发现了新奇玩具的孩子;他会耐心地听村里的老农讲述“土蛋”的种植窍门,并认真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他甚至在观摩护村队操练时,一时技痒,下场与铁牛过了几招,那矫健的身手引得围观的村民阵阵喝彩,也让铁牛输得心服口服,看向赵珩的眼神少了几分戒备,多了几分对强者的敬重。
苏瑶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她看到他与陈秀才品茶论道,言辞间可见其深厚的学识底蕴;她看到他与里正商讨村中事务,提出的建议往往一针见血,极具远见;她更看到他在面对村里那些好奇打量他的孩童时,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温和与耐心。
他尊重她的世界,努力融入她所热爱的生活。这份用心,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具说服力。
而赵珩,也在这几日的相处中,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苏瑶的聪慧并非小聪明,而是洞察世事的通透与解决问题的智慧;她的美丽并非浮于表面,而是源于内心的丰盈与自信的光芒;她的“不安于室”,正是她灵魂中最耀眼的特质,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他欣赏她处理村务时的果决干练,也爱极了她偶尔流露出的、属于少女的娇憨与灵动。他心中那棵名为“苏瑶”的树,早己根深叶茂,再难撼动。
这一日晚霞漫天,苏瑶带着赵珩登上了村后新建的观景台。从这里俯瞰,整个小苏村尽收眼底——整齐的屋舍、纵横的阡陌、轰鸣的工坊、嬉戏的孩童,还有远处连绵的青山与如玉带般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安宁而富足的田园画卷。
“这里真美。”赵珩望着眼前的景象,由衷赞叹,“像一幅活的《桃源图》。”
“是啊,”苏瑶倚着栏杆,晚风吹拂着她的发丝,目光温柔地掠过脚下的土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大家的心血。能看到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孩子们能无忧无虑地读书玩耍,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成就。”
赵珩转头看她,霞光为她精致的侧颜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她的眼眸亮如星辰,里面盛满了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他心中一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充盈胸腔。
“瑶儿,”他轻声唤道,第一次用了如此亲昵的称呼,“这几日,我更加明白,为何你如此难以割舍这里。这不是一片普通的土地,这是你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理想国。而我,”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她,“我想成为那个,能与你一起守护这片理想国的人。”
苏瑶的心猛地一跳,转过头,对上他深邃而专注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了平日的沉稳与算计,只剩下纯粹的、滚烫的真诚。
“我知道,前路未必平坦。”赵珩继续道,声音低沉而坚定,“国公府的规矩,京城的纷扰,或许都会给你带来困扰。但我承诺过,会为你遮风挡雨。我的妻子,不需要改变自己来迎合任何人。她只需要做她自己,做这个独一无二、光芒万丈的苏瑶。小苏村永远是她的家,是她的根基,也是我们共同的牵挂和责任。”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苏瑶微凉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干燥,带着薄茧,却给人一种无比安定的力量。“我不求你立刻答应,我只希望你知道,我赵珩此生,非卿不娶。我愿意等,等你心甘情愿,等你笃定地走向我。”
他的手心很烫,话语更是烫得苏瑶心尖发颤。所有的顾虑,所有的权衡,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她清楚地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她心悦他。心悦这个懂得她、尊重她、并愿意与她并肩看世界的男子。
晚风轻柔,霞光旖旎。苏瑶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再抬头看向赵珩那双盛满了自己倒影的眸子,终于,缓缓地、坚定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轻如羽翼,却重如千钧。
赵珩眼中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那光芒几乎要灼伤苏瑶的眼睛。他猛地收紧手掌,将她的手完全包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沙哑:“瑶儿,你……你答应了?”
“嗯。”苏瑶脸颊绯红,如同天边最绚烂的晚霞,她垂下眼睫,轻轻应了一声,“我信你。”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赵珩的心被巨大的幸福填满。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长臂一伸,将她轻轻拥入怀中。这是一个克制而珍重的拥抱,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喜悦与视若珍宝的小心。
苏瑶没有挣脱,将脸颊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有力而急促的心跳,感受着那份独属于他的清冽气息,心中一片安宁与甜蜜。原来,两情相悦,是如此美好的感觉。
两人在观景台上相拥,久久无言,任由晚霞将他们的身影拉长,融入这片他们共同热爱与守护的锦绣山河之中。
定情之后,很多事情便顺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
赵珩并未久留,他需尽快回京,正式向家族禀明此事,并开始筹备婚事。临行前,他与苏瑶进行了一次长谈,详细规划了未来。
苏瑶将继续留在小苏村,首到大婚之前。赵珩留下了几名得力的管事和护卫,一方面协助苏瑶处理日益繁重的外部事务和安保,另一方面也是向外界宣告小苏村与靖国公府的关系,杜绝不必要的麻烦。他承诺,会尽力说服家族,接受苏瑶婚后仍可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小苏村的安排,并将小苏村作为靖国公府在江南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据点来经营。
“这里不仅是你的心血,也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基业。”赵珩握着她的手,眼神充满期许,“我相信,凭借你的能力,小苏村未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瑶心中温暖,知道他在为她铺路,让她即使嫁入国公府,也能保有独立的事业和话语权。
送走赵珩后,小苏村上下都知道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好消息。村民们先是震惊,随即便是由衷的祝福与自豪。他们的瑶儿丫头,竟然要嫁给国公府的世子了!这是何等的荣耀!但更多的,是一种“自家宝贝被最尊贵的人认可了”的与有荣焉感。没有人觉得苏瑶高攀,在他们心中,苏瑶本就值得这世上最好的一切。
林氏和苏大山更是喜极而泣,既为女儿找到如此好的归宿高兴,又难免对女儿即将远嫁感到不舍与担忧。苏瑶耐心安抚父母,将赵珩的安排细细说明,保证自己不会离开小苏村,这才让二老稍稍宽心。
定亲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青石镇、县城,乃至州府。之前那些觊觎苏瑶或小苏村产业的人,彻底熄了心思,转而想方设法地前来交好。小苏村的地位,因此更加稳固,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苏瑶并没有因为定亲而松懈,反而更加努力。她知道,嫁入国公府,意味着她将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她必须让小苏村变得更好,更有价值,这不仅是她的底气,也是未来她在那个陌生环境中立足的根本。
她加快了造纸工坊的建设,利用水力捣浆,成功造出了质地细腻、价格低廉的“小苏纸”,迅速惠及了周边学堂。她开始尝试将“白药”进行更精细的提纯和分装,并研究更多种类的成药。她甚至规划着,利用与赵珩的这层关系,尝试将小苏村的特产,通过靖国公府的渠道,销售到更遥远的地方去。
忙碌的间隙,她会收到赵珩从京城寄来的信。信中没有太多缠绵的情话,多是分享京中趣闻,讨论朝堂动向(能说的部分),关心她的近况,偶尔附上一两件精巧却不显奢靡的小礼物。这种细水长流式的关心与精神上的共鸣,让苏瑶觉得无比安心与踏实。
这一日,她正在查看新一批“小苏纸”的质量,铁牛默默来到她身边,递给她一个木盒。
“瑶儿妹妹,”铁牛的声音有些低沉,却带着真诚的祝福,“这是……我和护村队的兄弟们,一起给你准备的……添妆。祝你……和世子,百年好合。”
苏瑶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把造型古朴锋利、刀鞘上刻着精致云纹的短匕,一看便知是工匠们用心打造的好物。
“铁牛哥,谢谢你们。”苏瑶心中感动,她知道,这是他们能给出的最珍贵的祝福。
铁牛看着她,憨厚地笑了笑,眼神清澈:“你永远都是我们小苏村的瑶儿妹妹。以后……他若敢对你不好,我们整个护村队,第一个不答应!”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开,背影依旧挺拔如山。
苏瑶握着那柄尚带体温的短匕,望着铁牛远去的背影,眼眶微微。她知道,无论她将来走到哪里,飞得多高,小苏村,永远是她最温暖的港湾,这些可爱的乡亲,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前路繁花似锦,而她,己准备好,携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与祝福,去开启属于她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锦绣前程。属于苏瑶的时代,正伴随着她幸福的抉择,缓缓拉开更加辉煌的帷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绣田园:小娘子的灵泉空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8IG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