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外的袭击,像一根毒刺,扎在赵珩与苏瑶的心头。敌人对他们行踪的掌握如此精准,若说内部没有奸细,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回到江南的临时据点,赵珩不顾伤势未愈,立刻下令进行内部彻查。所有参与此次江南之行的人员,从“暗影”精锐到普通护卫,乃至负责情报传递、后勤保障的每一个环节,都接受了严格的、秘密的审查。
气氛一时间变得凝重而压抑。信任如同精美的瓷器,一旦出现裂痕,便难以修复。
审查由影七和墨渊亲自负责,赵珩与苏瑶则在幕后掌控。他们采用了交叉询问、细节核对、甚至故意释放假消息等多种手段。
然而,几天下来,审查结果却令人意外——没有发现任何明确的叛徒迹象。
所有人员的背景、近期行为、资金往来都干净得如同白纸。就连几次遇袭时,各人的行踪和反应也都符合逻辑,找不到破绽。
“这怎么可能?”苏瑶蹙紧眉头,心中疑云更甚,“如果不是我们内部的人,对方如何能如此精准地掌握我们的动向?甚至连寒山寺交易图纸这种绝密之事都能提前埋伏?”
赵珩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有两种可能。第一,这个内鬼隐藏得极深,手段高超,避开了我们所有的审查手段。第二……”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泄露消息的,并非我们身边的人,而是……消息传递的渠道本身出了问题。”
消息渠道!无论是“暗影”自己的情报网,还是与京城、与卫清漪夫人之间的联系渠道,都有可能被渗透!
这个可能性让所有人背后一凉。如果连最信任的情报网络都不可靠,那他们几乎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行动!
“立刻启用最高级别的备用联络渠道,所有与岐山相关的信息,全部加密,由影七和你我亲自掌握。”赵珩当机立断,“同时,对外放出烟雾弹,混淆视听。”
内部清查暂时没有结果,但岐山之行却刻不容缓。距离“七星连珠”之夜,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经过周密准备,赵珩与苏瑶决定,立刻启程前往岐山。
这一次,他们不再隐藏行踪,反而大张旗鼓,以“劝农司主事巡查边境农桑”的名义,带着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明面上是巡查农事,暗地里,精锐的“暗影”高手和部分忠诚的劝农司骨干,则化整为零,提前潜入岐山地区,暗中布置。
这是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既然隐藏不住,那便索性摆在明面上,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暗中的行动创造机会。
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赵珩需要时间调养身体,苏瑶则利用这段时间,反复研究完整的地图,并结合卫清漪夫人提供的、以及宇文博叮嘱的关于宝库机关的信息,进行推演。
宝库位于隐龙涧深处,入口隐蔽,内部机关重重,涉及奇门遁甲、毒雾陷阱、强弓劲弩,甚至还有利用地下暗河驱动的庞大机械。若无内部地图指引,贸然闯入,绝对是十死无生。
“这宝库,简首是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地下堡垒。”苏瑶感叹道,“前朝为了复辟,当真是耗费了无数心血。”
赵珩冷笑:“可惜,心术不正,纵有金山银山,神兵利器,也难逃覆灭命运。这些东西,不该成为野心家的工具。”
半月后,队伍抵达岐山所在的陇西道。
越是靠近岐山,气氛越是紧张。官道上往来的江湖人士明显增多,形形色色,各怀心思。当地官府接待时也显得小心翼翼,显然知道此地己成风云汇聚之地。
赵珩以钦差身份,召见了陇西道的官员,明面上询问农桑、边防事宜,暗地里则调阅了岐山地区的详细舆图和近期的异常情况记录。
根据记录和暗卫司密探的情报,望月峰附近近期确实异常活跃,多股势力在此徘徊,冲突时有发生。而且,就在数日前,有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试图强行攀登望月峰,与当地驻军发生了小规模冲突,死伤数人后溃逃。
“他们果然等不及了。”赵珩看着情报,眼神冰冷,“看来,激进派那边,要么是找到了部分替代方法,要么是狗急跳墙,想硬闯。”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苏瑶道,“在‘七星连珠’之前,抢先控制住望月峰和隐龙涧入口。”
就在他们抵达陇西道首府的当晚,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赵珩下榻的官驿大门。
来访者是一位身着戎装、气势不凡的中年将领,自称是岐山卫指挥使,冯远。
冯远进入客厅,对赵珩恭敬行礼后,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坐在一旁的苏瑶,尤其是在她腰间佩戴的玉佩上停留了一瞬,虽然迅速移开,但那瞬间的异样并未逃过赵珩和苏瑶的眼睛。
“下官岐山卫指挥使冯远,参见赵大人,安乐县主。”冯远声音洪亮,“听闻大人奉旨巡查边陲,下官特来请示,有何吩咐?”
赵珩不动声色,淡淡道:“冯将军不必多礼。本官此行,主要为劝课农桑,巡查民生。岐山卫戍边辛苦,本官自会向陛下禀明。”
两人寒暄了几句,冯远似乎只是例行拜见,并未多言。然而,在他告辞离去时,却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赵大人,县主,近日岐山境内不太平,多有江湖匪类滋扰。尤其是那望月峰,地势险要,传闻多有古怪,时有猛兽出没。二位贵人身份尊贵,若无必要,还请勿要轻易涉足,以免遭遇不测。”
他这话听起来是关心,但结合他刚才看向玉佩的眼神,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意味深长。
送走冯远,赵珩与苏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疑虑。
“这个冯远,有点意思。”赵珩眯起眼睛,“他似乎……认识这块玉佩?或者,知道些什么。”
苏瑶点头:“他特意提醒望月峰,是善意警告,还是……别有用心?”
岐山卫指挥使,掌管此地军事,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若他是友,则是一大助力;若他是敌,或者暗中与某些势力有勾结,那将是巨大的麻烦。
“让影七重点查一下这个冯远的底细,尤其是他近年来的交往和动向。”赵珩下令。
内鬼疑云未散,岐山卫指挥使又行为蹊跷,岐山的水,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浑。
翌日,赵珩以勘察山地农田为由,带着苏瑶和少量护卫,前往岐山外围。他们需要亲自熟悉地形,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岐山山脉连绵起伏,古木参天,地势果然险峻。越是靠近望月峰和隐龙涧方向,越是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张氛围。山林间,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
就在他们行至一处名为“一线天”的险要峡谷时,两侧山崖上,突然滚落下无数巨石,轰隆作响,瞬间堵死了前后的道路!
与此同时,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般从崖顶射下!
“有埋伏!保护大人和县主!”护卫们立刻结阵防御,挥舞兵刃格挡箭矢。
赵珩将苏瑶护在身后,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崖顶。对方选择在这里设伏,显然是精心策划,要将他们困死在这狭小的峡谷之中!
箭雨稍歇,数十名黑衣蒙面人从崖顶索降而下,手持利刃,杀气腾腾地扑来!这些人动作整齐划一,配合默契,绝非普通山匪流寇!
“杀!”赵珩长剑一挥,率先迎敌。苏瑶亦抽出短匕,与他背靠背,共同对敌。
峡谷内空间狭小,双方瞬间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惨烈。护卫们虽然英勇,但对方人数占优,且武功不弱,很快便出现了伤亡。
赵珩旧伤未愈,此刻全力施为,胸口隐隐作痛,剑势却不减分毫,每一剑都带着凛冽的杀意。苏瑶身形灵动,配合着赵珩,专攻敌人下盘和要害,两人心意相通,竟将围攻的黑衣人逼得难以近身。
然而,敌人似乎无穷无尽,不断从崖顶补充下来。眼看护卫们越来越少,形势岌岌可危!
就在这危急关头,峡谷外突然传来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和急促的马蹄声!
“岐山卫奉命剿匪!里面的人坚持住!”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是岐山卫的军队!他们来得如此之快?!
紧接着,箭矢破空声从峡谷外传来,目标是崖顶的伏兵!惨叫声顿时从崖顶响起,落石和箭雨瞬间稀疏了不少。
峡谷内的黑衣人们见状,似乎收到了什么指令,不再恋战,迅速向峡谷深处退去,动作干脆利落,很快便消失在乱石丛中。
岐山卫的士兵冲入峡谷,为首的一名校尉对着赵珩拱手:“末将救援来迟,让赵大人、县主受惊了!”
赵珩收剑回鞘,看着满地狼藉和伤亡的护卫,脸色阴沉,他看向那名校尉,沉声问道:“冯指挥使呢?”
校尉答道:“冯大人正在处理军务,特命末将前来接应。冯大人说,近日岐山匪患猖獗,请大人和县主务必小心,最好……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
又是让他们离开?赵珩与苏瑶对视一眼,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这个冯远,先是暗示警告,如今又“及时”救援,再次劝离。他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这次的埋伏,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导演的一场戏?目的又是什么?
岐山之行,尚未真正开始,便己迷雾重重,杀机西伏。而那隐藏在暗处的内鬼,以及态度暧昧的岐山卫指挥使,都像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局势走向未知的方向。
(http://www.220book.com/book/8IG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