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什么样的鱼竿?”
“能不能帮我也做根?我去供销社给你买鱼线这些!”
听了陆逸的话,原本有点蔫蔫的云古一下就来劲了。
今天陆逸手中的鱼竿大发神威,让他打定了主意要改进他手中的鱼竿。
家里的绣花针不能用,他可以自己攒点钱去供销社买。
反正,一盒绣花针的钱也不是很多。
而陆逸的鱼竿原本就已经很厉害了,他竟然还要改,那是不是更厉害?
“可以啊,不过要先砍些上了年份的竹子回来晾晒一段时间才能制作。
“鱼线鱼钩这些,到时我得和你一起过去供销社看看,还要准备一些其他的东西。”
见云古一下来劲了,陆逸笑着回道。
老家这边有箭竹,上了年份的箭竹用来制作并继鱼竿很合适。
只不过,眼下这个时间,雨水有点多,会给制作并继鱼竿带来稍许影响。
至于鱼钩鱼线,陆逸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去供销社看看才行。
什么规格的鱼线钓什么样的鱼,什么规格的主线配什么样的子线,都需要注意。
但是,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时候的供销社有什么卖,这个最重要。
自己重生前,想要买什么型号的鱼钩,鱼线,直接手机选买就是。
而眼下是1984年,自然没有这些。
鱼钩这块,陆逸觉得有倒刺的鱼钩其实问题不大,可以把倒刺给磨掉就是。
如此的话,也不用浪费绣花针了。
八字环的话,陆逸这边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去供销社肯定是买不到,继续用绣花针也不行,不太牢固是一回事,还不能旋转,容易缠子线。
但是陆逸有别的代替方法,而且制作起来也不是很难,还能旋转。
之前他没有那样做,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也因为一时没有想到这个。
但是现在,他想到了一个曾经在网上看到的自制旋转八字环的方法,只是稍稍有些简陋。
铅座和铅皮这个虽然这个时候也没得卖,但是比较好搞定,直接在八字环上的鱼在线裹一圈橡胶皮,然后外面包上牙膏皮就好了。
这个时候的牙膏皮都是铝管还是锡管来的,非常适合做铅皮。
只是这种铅座也是相当简陋了,飞铅玩不了,重一点的铅坠也不能用这个。
漂座和漂也需要另外做,现在竿上的这漂陆逸用着不太习惯。
他准备自己制作一根合适的芦苇票漂出来,系统给了制作技术,便顺便一起做几支出来。
这样,就几乎有了堪比往后自己台钓的装备了。
确定了自己的台钓竿的全部制作没问题后,陆逸心情越发轻松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这些装备,自己在系统里成为钓王指日可待。
而且,钓鱼的体验感更好。
从此实现渔获自由,吃鱼自由,钓鱼自由的梦想生活。
“好!到时候去上墟了记得叫我!”
chapter_();
陆逸和云古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小心的沿着田间小路往家里走去。
因为前段时间下过雨,还有路边的水稻田有水漫过来,这路不好走,很容易打滑。
小路两边便是大片的水稻田,这个时候大部分稻田已经施了农家肥或者绿肥,还翻了一遍,正放水沤肥。
剩下的便是等秧苗长到合适的规格,时间一到,再把稻田平整一次,然后扯秧移过去后插下去。
这是早稻,晚稻插秧要等到农历七月左右。
到时早稻要收,晚稻要种,还要交公粮,家里种的辣椒茄子要浇水等等,还要收绿豆黑豆等等这些,那可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了。
两人身后,便是他们刚刚钓鱼的那条小河。
小河对面还有稻田,村庄,以及更多的小山。
陆逸所在的村子,是一条小河沿着大片丘陵冲出来的小盆地,周围都是山,只有中间这一圈小平原。
小河两岸的百姓,便依山居住,靠着平原局域的田地耕种生活。
从东边的山谷中流出,小河一路向西往县城方向延伸。
小河下游,还有一条更大的河流,也就是耒水,湘江的最大支流。
灌渠,小溪小河,水库,加之耒水,就陆逸家周围,可以钓鱼的地方太多了。
“你家的农活做完了没,要不要我帮忙?”
见陆逸愿意帮自己做鱼竿,云古心中越发高兴起来。
这个时候,两人快走到村口了。
想起陆逸家的农活比较多,云古顺口问道。
陆逸大哥陆峰82年去广铁的时候,家里刚好分田到户,所以他有责任田旱地和山地这些在老家。
除此之外,还有陆逸的二哥陆俊和大姐陆雨,他们的情况都一样。
一个在分了人口田后去了部队,一个分了人口田嫁人了。
村里的责任田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现在时间还没到,便出现了人不在家,责任田这些现在还在家里的情况。
但是现在在家里干农活的,就剩陆逸爸妈和陆逸,陆燕放假的时候帮帮忙。
陆逸家可是七口人的责任田,加之机动田后更不少了,可干活的只有四人,其中一个还在读书,算不上真正的劳力。
所以,他们家的农活算是比较重了。
同样,因为家里有三个人出去了,他们家的粮食每年也是有多的,不象有些家里人口多的,还要借米买米才能过完一年。
不过,双抢的时候,陆雨夫妻两会过来帮忙,还有陆逸爷爷奶奶,以及几个姑姑也会过来帮忙。
陆逸的几个叔叔家里忙完了,也会过来帮忙。
跟陆逸家不一样,云古虽然家里排行最小,但是他家现在基本都是劳力,也都在家里,摆弄着家里十来口人的责任田还是轻松的很。
以前,他家的农活做完了,也会过来帮陆逸家忙。
现在陆逸要帮他做鱼竿,他自然更愿意帮忙了。
“我家现在的农活搞完了,要不然下午怎么可能跟你去钓鱼?剩下的,便是等后续插秧了。”
看了眼村口,陆逸随即回道。
早稻第一次翻田是用牛耕,人要做的事情不多。
不过是把牛犁不到的边角翻一下,然后把田坎重现铺一层泥防止后续漏水。
剩下的,就没什么事情了。
后续的插秧,其实也不是很辛苦。
在这边乡下,一年之中,最忙最累的时候,便是双抢的时候。其他时候,都要轻松些。
(http://www.220book.com/book/8IO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