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皇宫大内一片寂静,唯有凤鸾宫内依旧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皇后卸去了白日繁复的凤冠钗环,只着一袭简单的常服,乌发松松挽起,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就着明亮的宫灯,手中慢条斯理地绣着一个香囊。
皇帝则半靠在旁边的引枕上,手里拿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显然有些心不在焉。
“陛下,”皇后停下手中的针线,抬眼看向皇帝,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俞家老叔公观星所得的那则谶语,您看……雒家那边,会是什么反应?”
皇帝将书卷放下,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雒家世代忠良,雒老头更是个首性子。他那女儿,朕瞧着也是个有主见的。那日秋猎,你召见试探,他夫人不是立刻就把话岔开了吗?朕看啊,他们未必乐意将宝贝女儿送进东宫这深不见底的地方。”
皇后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臣妾也是这般感觉。那雒家姑娘眼神清澈灵动,是个向往自在的,若强行拘在宫规里,怕是折了她的翅膀。况且,雒家可是世家之首,若与东宫联姻,虽看似强强联合,却也难免引人猜忌,未必是福。”
“强扭的瓜不甜。”皇帝接口道,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和温情,“既然是非夜那孩子的命定之人,自然该让他自己去争取、去打动人家姑娘的芳心才是正理。想当年,朕为了求娶你,不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你家府墙外徘徊了不知多少夜,才终于让你点了头?”他说着,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又怀念的笑容。
皇后被他这话逗得莞尔,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颊边泛起淡淡红晕:“陛下还好意思说,当年可是没少被言官参奏行为失仪。”她顿了顿,神色恢复正容,带着几分严肃地警告道:“不过陛下,咱们可说好了,此事您可千万别想着首接下旨赐婚。姻缘一事,最重你情我愿,若是仗着皇权强压,就算成了姻缘,也结成了怨偶,反倒不美,也辜负了天意指引的初衷。”
皇帝闻言,哈哈一笑,握住皇后的手,保证道:“娘子放心,夫君心中有数。强娶臣女,非明君所为,也非慈父之心。朕夫君答应你,绝不下旨强迫。”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促狭:“不过嘛……咱们这儿子,性子冷清,在这事儿上怕是没什么经验。朕这个做父亲的,总不能真干看着。等找个合适的时机,稍微推波助澜一下,给他创造点机会,总还是可以的。毕竟,”他收敛了笑意,语气带上了一丝属于帝王的考量,“东宫之主的大婚,关乎国本,也不能拖得太久了。”
皇后这才放下心来,微笑着点头:“陛下心中有成算便好。”她重新拿起绣绷,心中却己开始盘算,该如何不着痕迹地给儿子制造些与那雒家姑娘“偶遇”的机会。
凤鸾宫内,帝后二人达成了默契,一场关于太子如何“追妻”的无声战役,在帝后的默许甚至隐隐期待下,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远在宫外的雒欢颜,尚且不知自己的命运,正被这天下最尊贵的夫妻,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关注和安排着。
帝后凤鸾宫夜话之后,关于太子命定之人的天象谶语,虽未明发上谕,但那日皇后特意召见雒家女儿的消息,以及俞家老叔公出关观星的风声,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聿城顶尖的权贵圈层中,漾开了一圈圈微妙的涟漪。
各个夫人都借着各种由头递来帖子,或是夫人小姐们相约赏花品茶,言语间不免旁敲侧敲击。
这也就是那些想着攀高枝的家族,对于五大世家来说,女儿嫁入皇家也可,不嫁更好,家族底蕴在哪里,干什么把一个女儿当人质送进皇家。
雒府门庭,看似比往日更热闹了几分,但雒老爷和雒夫人却越发谨慎,对外只称女儿偶感风寒需静养,将大部分邀约都婉拒了。雒欢颜也依着父母之命,深居简出,不是在“欢颜院”内翻阅医书,便是去后院的药圃打理那些花花草草,偶尔被兄长们拉着在自家演武场旁观看他们习武,日子过得倒也还算平静。只是那份因天象而起的无形压力,始终如同悬在头顶的薄云,挥之不去。
太子月非夜那边,自那夜“追娘子”并掷入玉佩后,并未再有更多明显的举动。他依旧忙于朝政,只是吩咐断云和烬羽,对雒府尤其是雒欢颜的动向,需得留心,但不必干涉。他在等,等一个合适的契机,也在暗中布局,毕竟,东宫的未来,不仅仅系于一场风花雪月,更关乎朝堂格局。
就在这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一桩突如其来的命案,打破了短暂的平衡,也意外地为某些潜藏的线索,撕开了一道口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8J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