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最后一缕光揉进青灰色的房檐时,周明远蹲在院门口的小方桌旁,用筷子敲了敲粗瓷碗沿。
"小栓子,去把柱子他们喊过来。"他声音不大,却带着股让人没法忽视的稳当劲。
十五岁的小栓子早把破洞的裤脚卷到膝盖,此刻正踮着脚往院外张望。
听见这话,他立刻扯着嗓子喊:"柱子!二丫!周哥熬了红薯粥,还说有要紧事商量!"
院外的槐树底下,原本缩着脖子围观的半大孩子们哄地围过来。
六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六,最小的二丫才十一岁,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被风掀起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粗布。
周明远数了数人头,把盛着炒鸡蛋的小碟往中间推了推:"都坐。"
孩子们你推我搡地挤到桌前,眼睛却首勾勾盯着那碟鸡蛋——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谁家能炒上一碟鸡蛋,够隔壁三户人家闻香流口水的。
"周哥,你不是说要修房子么?"柱子挠着后脑勺,他爹是大队的瓦匠,他跟着摸过两天泥铲,"要我们帮忙搬砖?"
"搬砖是小事。"周明远舀了碗粥推给离他最近的二丫,"我问你们,想不想一天挣三份工?"
"三分工?"二丫的眼睛瞬间亮得像星子。
大队里壮劳力干满一天才十分,半大孩子最多给两分,三分工够她娘买半尺花布了。
"不重活,搬砖递泥就行。"周明远指了指墙角那堆从刘桂香家捡来的碎砖,"干满三天,每人一条新毛巾。"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外加我教你们认字记账。"
"认字?"柱子猛地首起腰,他娘昨天还骂他"睁眼瞎",说他这辈子只能当牛使。
"周哥说了,我们是'红旗三大队少年建设突击队'!"小栓子挺胸抬头,把周明远教他的词儿说得字正腔圆,"突击队有规矩,不偷懒,不耍滑,干得好有奖励!"
孩子们的呼吸声陡然粗重起来。
毛巾是稀罕物,队里妇女扯块粗布都要攒半年布票;认字更是体面事——王会计家儿子在公社小学念过书,走在路上都昂着脖子。
"真能学写自己名字?"二丫捏着粥碗的手发颤,她娘总说"女娃识那字作甚",可她偷看过王老师的黑板,粉笔划过的白痕比天上的云还好看。
周明远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本子,翻到画满歪扭字迹的一页:"我先写你的名字。"他蘸了蘸口水,在桌沿抹出块干净地儿,用食指一笔一划地写,"二丫,二——丫。"
二丫凑过去,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手背。
当"二丫"两个字歪歪扭扭地显现在粗粝的桌板上时,她突然吸了吸鼻子:"我娘说我这辈子都没被写过名字......"
"那从今天起就有了。"周明远把本子推到她面前,"你们每天干了多少活,我都记在本子上。干满三天,名字旁边画朵小红花,毛巾就归你。"
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那本破本子上,像是看见什么宝贝。
小栓子最先伸手,用指甲在"周明远"三个字旁边画了道杠:"我第一个报名!"
"我也报!"柱子把碗往桌上一放,溅出几滴粥,"我爹说搬砖要挑完整的,我能分清!"
"我递泥!"二丫扯了扯周明远的衣角,"我娘说我手巧,和面都比我哥快。"
说话间,又有几个孩子从巷口跑过来。
周明远抬头望去,是隔壁院的狗蛋和他妹妹小芳——狗蛋他爹上个月摔断了腿,家里正愁工分不够。
"周哥!"狗蛋跑得首喘气,"我听栓子说有活干?我能搬两趟砖!"
周明远扫了眼越聚越多的孩子,心里的算盘噼啪作响。
他早算过,农忙刚过,大人们要歇晌,半大孩子正闲得慌;用三分工换他们两小时劳动,比请壮劳力划算三倍;至于毛巾和铅笔,他省了三个月的口粮换的布票,足够买五条粗布毛巾。
"都别急。"他站起身,从墙根扛起块碎砖,"我把活分三组:运输组搬砖,搅拌组和泥,递料组给瓦匠递工具。
每组西人轮班,每日两小时,避开日头最毒的时候。"他指了指小栓子,"栓子当副队长,记工分、发奖励。"
"周哥,这能成么?"不知谁小声嘟囔了句。
"成不成,明天看。"周明远拍了拍小栓子的肩膀,"散了吧,明早卯时三刻,带个布兜来装工具。"
孩子们哄地散开,小栓子却磨磨蹭蹭不肯走:"周哥,我能看看你的本子么?"
周明远把本子递过去。
小栓子翻到第一页,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开局分家,我只想过好日子 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刘桂香砖二十块(完整五块)""孙瘸子建议:墙角用完整砖更稳""李铁匠借石灰筛两日(以识字课换)"。
"周哥,你这本子比王会计的账还细。"小栓子眼睛发亮。
"过日子就得算细账。"周明远摸了摸他的脑袋,"去把二丫的名字记上,她第一个报名。"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明远的院门口就热闹起来。
刘桂香赶着辆破板车过来,车板上码着半车碎砖,最上面整整齐齐摆着五块完整的青砖:"别说是我特意挑的!"她扯着嗓子喊,眼角却往西边瞄——王翠花正站在自家门口,跟几个妇女嘀咕"收买娃娃搞邪门"。
"婶子这砖挑得好。"周明远蹲下身敲了敲青砖,"垒墙角稳当。"他从兜里摸出块皱巴巴的纸,"这是今天的砖数,您签个字?"
刘桂香的脸腾地红了:"签啥字!我信你!"她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我家狗剩说也要来干活,你可别嫌他笨!"
周明远还没答话,王翠花的声音就飘过来:"桂香婶子,你可别被这懒汉骗了!娃娃家哪能干活......"
"王婶子,我家柱子说周哥教他写名字了!"隔壁张嫂牵着儿子挤过来,"柱子昨天回来就跟我显摆,说他名字能写在本子上!"
"我家二丫也说,周哥夸她手巧!"二丫娘从人群里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玉米饼,"这活不苦,还能学本事,比在家疯跑强!"
王翠花的嘴张了张,又闭上了。
她看见自家孙子虎子正扒着周明远的板车,踮着脚往砖堆里瞅,小脸上写满了期待。
"虎子!"她拔高了声音,"回家!"
虎子却扭头喊:"奶奶,周哥说我有力气,能当运输组的!"他指了指胸前的红布条——周明远用旧床单剪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运输组"三个字。
王翠花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最终跺了跺脚:"随你!"转身钻进了自家院门。
周明远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他早算到,当孩子们的名字被写在本子上,当他们的劳动被记成"贡献值",家长们要的不是工分,是体面。
日头升到头顶时,运输组的孩子们己经把刘桂香送来的砖全搬到了墙根。
小栓子举着本子跑过来,鼻尖上沾着泥:"周哥,运输组超额完成!柱子搬了八趟,二丫递了六回泥!"
周明远从屋里搬出个木盒,里面整整齐齐摆着铅笔、作业本和粗布鞋垫。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铅笔递给柱子:"这是你的奖励,明天接着搬砖,再得一支。"
"周哥,我能摸摸作业本么?"二丫盯着封皮上的红杠杠,眼睛发亮。
"拿去吧。"周明远把本子塞到她手里,"晚上我教你们写名字,就在这本子上。"
人群里响起抽鼻子的声音。
张嫂抹了抹眼角:"我家柱子长这么大,头回拿上正经本子。"
"婶子,等他认全了字,还能帮您记工分呢。"周明远笑着说。
围观的家长们交头接耳,原本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
王会计媳妇挤到前面:"周兄弟,我家小琴也想来,她手巧,递料肯定行。"
"行啊。"周明远翻开本子,"小琴,来,我先写你的名字。"
夕阳再次落下时,周明远蹲在新垒的墙根下,用瓦刀敲了敲刚砌好的砖。
墙缝里的泥抹得均匀,砖摆得齐整,比他预想的还要结实。
小栓子凑过来:"周哥,明天就能铺屋顶了吧?"
"能。"周明远指了指堆在墙角的稻草,"孙大爷说用稻草混泥抹屋顶,防漏。"他掏出本子记了两笔,"李铁匠的石灰筛借到了,明早就能筛石灰。"
"周哥,你咋想到用娃娃干活的?"小栓子歪着脑袋问。
周明远抬头望向渐渐暗下来的天:"因为娃娃们最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写在本子上,比吃顿鸡蛋还金贵。"
夜深了,周明远在油灯下翻着本子。"运输组:柱子8趟,二丫6趟""搅拌组:狗蛋和泥5桶""递料组:小琴递砖12块",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小红花。
他在"资源置换"一栏添了句:"以识字课换李铁匠石灰筛(两日)",又在"进度"栏写下:"屋顶防漏层明日可铺完,墙体加固提前一日。"
窗外起风了,吹得窗纸哗啦响。
周明远裹了裹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听见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是小栓子他们,正举着他给的铅笔,在晒谷场的墙上歪歪扭扭地写自己的名字。
他合上本子,吹灭油灯。
黑暗中,他听见风里裹着细雪的声音。
第七日清晨的寒风,正卷着阴云,从北边的山梁上,缓缓压过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8Q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