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榜”三榜,才艺与容色,七分靠天赋,三分靠经营。唯独这“话题榜”,在海棠看来,是十成十的“人定胜天”。她深知,在这信息流转飞快的秦淮河畔,有时,“名声”比真才实学更能撬动人心与钱袋。
她的第一步,是精准地“制造”话题。
这日,她精心打扮,却未施浓粉,只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绫裙,发间簪一朵新鲜的玉兰花,带着贴身丫鬟,出现在了城南最负盛名的“墨香斋”门口。
这不是她平日会流连的地方,但今日,这里有她想要“偶遇”的人——几位在士林中颇有清誉、又好品评风月的年轻举子。
她佯装挑选笔墨,在一方歙砚前驻足,指尖轻轻拂过石上天然的纹路,黛眉微蹙,似有为难。
“店家,这方砚台纹路虽佳,只可惜……”她声音不大,却足够清亮,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这金晕之色,略显浮躁,少了些内蕴的沉稳,用于习字尚可,若作书画,恐难承载笔墨之魂。”
她这番品评,不涉风月,只论砚石,言辞在行,姿态优雅,立刻吸引了旁边几位举子的注意。其中一人忍不住接口:“姑娘高见!这方砚确是纹胜于质。却不知姑娘以为,何种砚台方能称得上佳品?”
海棠心中暗喜,面上却依旧淡然,回身微微一福,与那几位举子就着案上的各式砚台,从容论道起来。她从端石的“眼”说到歙石的“眉”,从洮河的色泽论及澄泥的质地,引经据典,言谈不俗,却又点到即止,毫不卖弄。
一番交谈,几位举子皆露惊异之色,没想到漱玉阁的一位姑娘,竟有如此见识。海棠见火候己到,便适时告退,临走前,似是无意地提及:“近日阁中姐妹为‘花榜’勤练技艺,奴家见此间有好砚,本想为清荷姐姐寻一方合用,可惜未得。扰了几位公子雅兴,恕罪。”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人间浮沉风月录她走得翩然,留下一个才貌双全、且关爱姐妹的完美侧影,以及几位举子心中对她,乃至对漱玉阁“花榜”陡然提升的好奇与好感。
第二步,便是将这“话题”扩散出去。
她找上了常来漱玉阁送菜、与各楼丫鬟小厮都相熟的王婆子,塞过去一小锭银子。
“王妈妈,劳您费心,若听到街面上有议论我们阁里姑娘,特别是……关于哪位姑娘心地善、有才情之类的,还请您帮着多说道两句。”她笑得亲切,“尤其是,若有人提起我今日在墨香斋与几位公子论砚之事……”
王婆子掂量着银子,眉开眼笑:“海棠姑娘放心,老婆子这张嘴,保管说得比那说书先生还热闹!”
不出两日,关于漱玉阁海棠姑娘“慧眼识砚”、“才情不输文士”的美谈,便在一些茶馆酒肆间悄然流传开来。甚至有位好事的文人,将此事添油加醋,写成了一篇短小的轶事,投给了刊印坊间的小报。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几位那日在墨香斋的举子,果然在“花榜”清风票开放的第一时间,便将票投给了海棠。一些附庸风雅的商贾,闻听此事,也觉得追捧这样一位“雅妓”颇有面子,私下向海棠表示,初赛当日,定会送上“金花”捧场。
听着丫鬟回报外间的风评,看着账册上几位客人提前送来的“订金”,海棠志得意满。这笔钱,几乎是她大半的私房积蓄,如今看来,投得值!
然而,夜深人静,拨拉着算盘珠子,看着那虽然可观但尚未回本的进项,海棠心底也有一丝不确定。这“话题”如同水中月,能捧起她,也能瞬间碎掉。她这场豪赌,筹码己下,只等“花榜”开锣,是盆满钵满,还是血本无归,便见分晓。
她对着铜镜,细细描画着眉眼,镜中人眼神灼灼,充满了对名利最首白的渴望与孤注一掷的决绝。
(http://www.220book.com/book/8QJ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