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十字路口的抉择

小说: 陪诊时代   作者:雅人深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陪诊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周后,刘老先生所有的评估结果都己出炉。林远陪同刘总一家,再次坐在了姜主任的诊室里。空气凝重,这一次的会面,将决定刘老未来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质量与照护模式。

姜主任将检查结果铺在观片灯上,面色严肃。刘总紧张地搓着手,刘老夫人则紧紧握着丈夫颤抖的手。

“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一些。”姜主任开门见山,“好消息是,腹部CT显示刘老先生肠胃结构适合LCIG(肠道凝胶灌注)。但坏消息是,神经心理评估显示认知功能中度受损,MMSE评分20分,这意味着DBS(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风险收益比需要非常审慎地评估,术后程控和康复配合度是巨大挑战。”

他详细解释了两种方案的优劣:

* LCIG方案: 优点在于能平稳控制运动症状,显著改善“剂末现象”,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缺点是需要腹部造口,携带便携式输注泵,存在管路感染、堵塞风险,需要家人或护工具备较强的护理能力,且对认知要求相对较低。

* DBS方案: 优点是植入后无需日常管路护理,可能对震颤、僵硬有更好效果。缺点是手术本身有风险,术后需要频繁程控调整参数,对患者认知和配合度要求极高,刘老目前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有效反馈程控效果,甚至可能加重认知障碍。

大量的专业信息涌来,利弊交织,风险并存。刘总脸上写满了茫然和挣扎,难以抉择。

这时,林远的作用凸显出来。他没有打断医生,而是在姜主任讲解间隙,拿出平板电脑,快速画了一张简单的“决策导航图”,展示给刘总看:

图中央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分出两条主路:

* LCIG之路: 路上标着“平稳控制”、“护理要求高”、“感染风险”、“对认知要求低”的路标。

* DBS之路: 路上标着“手术风险”、“程控复杂”、“需高配合度”、“潜在认知影响”的路标。

然后,他在这张图旁边,列出了三个核心考量问题:

1. 当前最亟待解决的是什么?(是剂末期的严重僵硬疼痛,还是冻结步态导致的跌倒风险?)

2. 家庭的照护能力与风险承受度如何?(能否承担复杂的管路护理?能否接受手术的未知风险?)

3. 刘老自身的意愿与潜力?(在认知受限下,他更能耐受哪种干预方式?)

这张首观的图和关键问题,像一盏探照灯,瞬间穿透了复杂的医学迷雾,将决策的核心矛盾清晰地呈现出来。刘总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仿佛在迷宫中找到了路线图。

姜主任赞赏地看了林远一眼,补充道:“林先生总结得很到位。从纯医学角度,对于刘老目前的情况,LCIG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相对更高,是更稳妥的选择。DBS更像是一场赌博,可能效果更好,也可能更差。”

刘总将目光投向林远,寻求最终的意见。林远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进行了一场“共情推演”。他转向刘总,语气平和但深入要害:

陪诊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陪诊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

“刘总,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两个场景。选择LCIG,意味着伯父腹部会有一个小口,需要每天连接泵,但可能从此白天大部分时间身体是舒软的,可以更安稳地坐着听音乐,甚至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几步。选择DBS,意味着要经历一次手术,术后需要频繁往返医院调试,如果成功,可能摆脱药物波动,但如果调试不理想或认知跟不上,可能会更糊涂、更烦躁。”

他顿了顿,看着刘总的眼睛,问了一个朴素却致命的问题:“您觉得,以伯父现在的状态,是‘身体舒服点但需要多点护理’更能让他有尊严,还是‘搏一把可能更自由但过程更折腾’更能让他安宁?”

这个问题,将抉择的天平从冰冷的医学数据,倾斜到了有温度的生活质量和人性关怀层面。刘总愣住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眼神空洞、手不停颤抖的父亲,又想起他听音乐时那瞬间的宁静,眼眶微微发红。

长时间的沉默后,刘总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看向姜主任:“姜主任,林先生,我明白了。我不想让爸爸再冒更大的风险,也不想让他更折腾了。只要能让他身体舒服点,少受点罪,护理复杂点我们可以学!我们选LCIG方案。”

决策落地!姜主任点点头:“很理性的选择。我会尽快安排LCIG的置管手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属和陪护人员接受全面培训。”

林远立刻接口,展现了其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姜主任,刘总,请放心。手术前后的事宜,我来协调。置管前,我会联系造口治疗师,提前对护工和周姨进行护理培训。置管后,我会制定详细的日常护理清单、问题排查指南和紧急情况应对流程,确保无缝衔接。”

他的沉稳、周详与高效,极大地安抚了刘总一家的焦虑。从复杂的方案抉择,到落地的执行细节,林远提供了一条清晰、可靠的路径。

走出诊室,刘总如释重负,紧紧握住林远的手:“林先生,今天……真的太感谢您了!没有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后面的事,就全拜托您了!”

“分内之事。”林远平静地回答,“接下来就是执行阶段,我们一步一步来。”

安顿好刘总一家,林远的手机响了,是“安心陪诊”的苏总。

“林远,考虑得怎么样了?商业计划书和联盟章程草案发你邮箱了。另外,有个急事,联盟潜在发起人之一的李总,他岳父肺癌晚期,情况突然恶化,对现有医疗方案和沟通极度不满,家庭矛盾激烈。他想请你先以顾问身份介入评估一下,看看有没有优化空间,也算是个‘实战考察’。费用按顶格咨询费算。你看……”

新的、紧急的案例不期而至。而这一次,还带着“联盟”的考察性质。林远知道,这是一次对他临场应变能力和复杂局面处理能力的首接考验。

他看了一眼日历,刘老的LCIG手术安排在下周,中间有几天空档。

“苏总,资料我稍后看。李总的情况,把基本病历发我,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先做一次远程评估。”他沉稳应答。

挑战接踵而至,而他的陪诊师之路,在专业的深水区,正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陪诊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8S3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