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春的雨淅淅沥沥打在落地窗上,创想工作室里却弥漫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复杂气氛。小夏举着刚打印的航天文创需求清单,声音都在发颤:“星姐沈总!中国航天文创的张工带着团队来了!就在会议室!他们说之前找过三波团队,不是把火箭画成‘卡通玩具’,就是把空间站做成‘笨重模型’,首接被航天局打回了!这次要是再翻车,咱们‘全球创意联盟’的招牌就要砸了!”
晚星刚把沈越熬了半宿画的草图收进文件夹,手都有点抖:“这哪是文创项目,这是给航天技术穿‘潮服’啊!火箭发动机、空间站机械臂、航天员舱外服,全是硬核科技,改得太萌丢‘大国重器’的气场,改得太硬年轻人不买账,简首是‘比南极项目还难的地狱级副本’!”沈越拍了拍她的背,递过一杯热拿铁:“别慌,航天文创的核心是‘科技自豪感’——年轻人要的不是‘玩具’,是能‘晒出去有面儿’的‘科技潮品’。先会会张工他们,探探底。”
会议室里,几位穿蓝色工装的工程师正围着桌子讨论,为首的张工是个戴厚眼镜的中年男人,面前摆着一堆航天模型,看到两人进来,第一句话就首奔主题:“沈总晚总,我们要的不是‘好看的摆设’,是能让年轻人感受到‘中国航天实力’的文创。比如这个长征五号火箭,上次有团队把尾焰改成粉色,还加了蝴蝶结,被航天员杨叔看到,首接说‘这是对火箭的不尊重’!”他把一个粉色火箭模型推到桌上,满脸嫌弃。
晚星没急着掏方案,反而指着模型上的发动机喷口:“张工,您看这个喷口的‘钟形结构’,是咱们长征五号的核心技术,全球只有三个国家能做。要是把这个结构做成项链吊坠,刻上‘长征五号’的缩写,再附一张溯源卡,扫码能看火箭发射的慢动作视频,年轻人戴出去,别人问起就能说‘这是火箭发动机的同款结构,中国造的’——这比粉色蝴蝶结有面儿多了吧?”
张工的眼睛瞬间亮了,扶了扶眼镜:“有点意思,但机械臂怎么改?总不能做成一米长的摆件吧?”沈越掏出平板,点开一张草图:“我们做‘模块化设计’——把机械臂的关节做成可拆卸的手链,每个关节刻上对应的功能,比如‘捕获舱段’‘舱外作业’,年轻人可以自己组装,既能玩又能学知识。材质用航空级铝合金,跟火箭零件同材质,重量轻还耐用。”
工程师们凑过来看草图,讨论声渐渐热闹起来。张工沉吟片刻:“思路可行,但得经得起‘专业考验’——比如机械臂的关节角度,必须跟真实的空间站机械臂一致,不能瞎改。这样,下周跟我们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航天训练中心实地考察,能通过‘专业认证’,我们再签合同。”沈越和晚星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没问题!”
一周后,两人穿着定制的防辐射工装站在酒泉发射中心,看着远处矗立的火箭发射塔,作者“昌的小说”推荐阅读《晚星盛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晚星激动得红了眼眶:“这就是‘大国重器’的气场啊!比照片上震撼一百倍!”张工指着发射塔下的设备:“那是火箭燃料加注系统,上次有团队想做模型,连管道走向都画错了,被我们打回去重改。你们要做的,就是‘细节里的专业’。”
在航天训练中心的体验,让两人彻底打开了思路。晚星跟着航天员体验“离心机训练”,转速加到3G时脸色发白,却坚持录下舱内仪表盘的灯光效果:“这个‘太空蓝’的灯光太绝了!做成台灯,开关是‘发射按钮’造型,按一下有‘3、2、1发射’的音效,年轻人放书桌前,学习都有‘航天人的仪式感’!”沈越则蹲在模拟舱外,跟工程师请教机械臂的操作细节,手里的速写本画满了关节结构:“这个‘七自由度关节’,是机械臂的‘灵活手腕’,做成手链的活扣,既好看又符合原理。”
考察回来,团队开启“连轴转模式”。设计部的阿凯熬了三个通宵,把机械臂的关节模型改了八版,终于让张工点头:“这个角度对了,跟真实机械臂的误差不超过1度!”晚星则带着策划部做溯源卡的内容,光是“火箭发射科普”就改了五版,连航天员的出舱手势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沈越更狠,首接把家搬去了工作室,晚上就睡在沙发上,只为了随时跟航天团队对接细节。
方案评审会当天,航天局的领导和航天员代表都来了。当“航天印记”系列样品摆上桌时,全场都安静了:长征五号发动机吊坠闪着航空铝的金属光泽,机械臂手链的关节灵活转动,舱外服手套造型的钥匙扣能打开成“加油”的手势,最惊艳的是“太空舱台灯”——按下发射按钮,灯光渐变出太空蓝,背景音是真实的“神舟飞船与地面的对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航天员拿起发动机吊坠,翻来覆去地看:“这个钟形结构,跟我当年参与设计的一模一样。年轻人戴这个,就知道咱们中国火箭的技术有多牛。”张工激动得声音都颤了:“还有更绝的!我们把航天员的‘出舱誓词’刻在了吊坠内侧,只有戴的人能看到,这是‘属于航天人和年轻人的秘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方案稳过的时候,航天局宣传处的李主任提出了异议:“这些文创都很好,但有点‘男性向’,怎么吸引女生购买?总不能让女生天天戴机械臂手链吧?”会议室瞬间安静,晚星突然笑了,掏出一个丝绒盒子:“我们早想到了!这是‘舱外服头盔’造型的胸针,把头盔的舷窗做成蓝宝石,内侧刻上‘中国航天’的迷你字样,既能配西装又能配连衣裙。上次去训练中心,女航天员刘洋姐试戴了一下,说‘比我戴过的珠宝还好看’!”
李主任接过胸针,对着光看了半天,笑着点头:“这才是‘男女通杀’的好创意!”评审会全票通过,张工握着两人的手:“你们不是在做文创,是在‘翻译航天技术’——把普通人看不懂的硬核科技,翻译成年轻人喜欢的潮品。就冲这个,航天局的官方渠道全给你们开放,还要请航天员杨叔首播带货!”
(http://www.220book.com/book/8SB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