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在城郊的破庙后巷,车帘一掀,冷风吹进车厢,带着枯草的气息。温知微扶着温知夏下车时,指尖还在发颤——从地牢逃出来后,她们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找到那支被松本抢走的钢笔,因为地牢石墙上的梅花刻痕、老王偷偷塞的纸条,都暗示“钢笔里藏着真的樱花计划”。
破庙里燃着一支蜡烛,昏黄的光映着个穿藏青色长衫的身影。那人转过身,袖口缝着块磨白的梅花补丁,手里捧着个木盒,看到姐妹俩,先叹了口气:“你们受苦了,我是老吴,你母亲的战友。” 他把木盒放在供桌上,推到姐妹俩面前,“你们是不是以为,松本手里的钢笔里,藏着真的樱花计划?”
温知夏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您怎么知道?老王说……石墙上的梅花刻痕是娘留的线索,指向钢笔里的计划。” 温知微也点头,声音带着期待:“我们费了这么多劲,就是想从松本手里夺回钢笔,拿到真计划,揭穿他的阴谋。”
老吴没立刻回答,先打开木盒——里面铺着深蓝色绒布,左边放着本深棕色封皮的文件夹,封皮右下角烫着朵银梅花;右边压着张母亲的黑白照片,照片里母亲握着支银色钢笔,笔帽上的纹路和松本那支一模一样。
“你们先看这个。”老吴拿起文件夹,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日军布防图,标注着军火库位置、巡逻路线,字迹是母亲的娟秀笔体,“这才是真的樱花计划。当年你母亲发现松本要偷计划,故意拆成了两部分:真计划藏在组织手里,假计划交给松本,还故意留话让所有人以为‘钢笔里藏着真计划的密文’——这是她设的局,为的就是让松本把注意力全放在钢笔上,忽略真正的计划。”
姐妹俩瞬间愣住,温知夏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仿制品钢笔:“那……我们之前以为钢笔里有真计划,是错的?”
“是你母亲故意让你们‘误解’的。”老吴指着照片里母亲的钢笔,“这支笔是她的遗物,笔帽夹层里藏的不是真计划,是松本的罪证——从他勾结日军倒卖军火,到杀害抗日志士的名单,全是她用隐形墨水写在密信纸上,塞在笔帽里的。她知道自己可能牺牲,就故意让身边人传‘钢笔藏计划’的话,一是为了保护真计划,二是为了让你们有目标,能在寻找钢笔的过程中,被我们这些老战友找到、保护。”
温知微拿起母亲的照片,指尖轻轻蹭过钢笔,眼泪慢慢掉下来:“娘是怕我们没方向,才故意留了这个‘钩子’?”
“对。”老吴的声音软下来,“她临终前说,你们还小,要是知道真计划在哪,反而会引来杀身之祸。不如让你们盯着钢笔——松本把钢笔当宝贝,会时刻带在身边,你们跟着钢笔的线索,既能避开日军的搜捕,又能让我们找到你们。”
温知夏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们从地牢逃出来后,总能在关键时刻被人帮一把——老王的接应、阿福的梅花酥、老吴的出现,都是母亲早就布好的局。她攥紧手里的仿制品钢笔,声音带着哽咽:“那我们还要抢松本的钢笔吗?”
“当然要。”老吴拿起那本真计划,“第一,钢笔里的罪证,是定松本死罪的关键;第二,松本以为钢笔里有真计划,没了钢笔,他到南京拿不出‘密文’,假计划就会被拆穿,他一辈子都翻不了身;第三,这支笔是你母亲的念想,是她用命留下的证据,必须拿回来。”
蜡烛的光晃了晃,映着姐妹俩的脸。温知微看着真计划上母亲的字迹,又看了看照片里母亲的笑容,突然明白:母亲从来没让她们“为计划冒险”,而是让她们“跟着钢笔找希望”——钢笔是线索,是保护,是罪证,唯独不是真计划本身。之前的“费时间”,不是白费,是母亲用生命为她们铺的路。
“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温知微擦干眼泪,接过老吴递来的火车票,“明天火车上,我们把松本的钢笔换回来,拿到罪证,再和您汇合,一起揭穿他的阴谋。”
老吴点点头,把木盒推给她们:“真计划先放在你们这,等松本倒台,再交给组织。记住,钢笔是钥匙,不是计划;你们的目标,是让松本的罪证曝光,让他为你母亲、为所有牺牲的人偿命。”
破庙外的风小了些,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真计划、照片和钢笔上。姐妹俩并肩坐着,手里握着母亲的遗物,心里的疑惑终于解开——原来前面所有的“误解”,都是母亲的保护;她们费尽心机抢钢笔,不是为了一份计划,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是为了让正义不被埋没。
作者“胡吉拍”推荐阅读《谍海双姝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SE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