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答应有喜了!”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六宫。虽然太医卫临言辞谨慎,只说是“疑似”,但在华妃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延禧宫这位不起眼的答应,己然身怀龙种。
翊坤宫的赏赐第一时间如流水般送来,补品、药材、绫罗绸缎堆满了偏殿。华妃更是亲自驾临延禧宫,拉着我的手,殷切叮嘱,那热切的程度,仿佛怀孕的是她自己。
“你如今可是金贵得很,万事都要小心!从今日起,晨昏定省都免了,好生在宫里养着!想吃什么,用什么,尽管告诉本宫!”华妃抚摸着尚未有任何变化的腹部,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算计的光芒。她需要这个孩子,需要一个流着年家血脉(在她看来,我依附于她,我的孩子自然也算她一派)的皇子,来巩固她岌岌可危的权势和年家的未来。
我低眉顺眼,脸上适时地泛起母性的红晕与一丝不安:“臣妾惶恐,一切但凭娘娘做主。”
“你放心,有本宫在,没人敢动你和孩子分毫!”华妃语气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护短。
华妃的过度关注,既是我需要的保护伞,也是一种压力。我知道,我必须更加小心,不能让她看出任何破绽。
很快,皇后的赏赐也到了。景仁宫送来的东西中规中矩,无非是些寻常补品和寓意多子多福的玉器。皇后本人并未亲自前来,只派剪秋过来传达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关怀,但那审视的目光,却在我身上停留了许久。
“安小主真是好福气。”剪秋笑容得体,话语却带着深意,“皇后娘娘吩咐了,定要好好保重身子。太医院那边,章弥院判经验丰富,若有需要,尽管去请。”
这是在暗示我,皇后盯着呢,别想耍花样,而且她依旧想通过章弥掌控我的脉案。
我连忙躬身:“谢皇后娘娘恩典。卫太医照料得很是尽心,臣妾觉得甚好,不敢劳动章院判。”
送走剪秋,我知道,皇后这边的试探才刚刚开始。
皇上的态度则有些微妙。他听闻消息后,来延禧宫看过我一次,赏了些东西,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但神色间并无多少真正的喜悦,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如今正值盛年,子嗣却接连出事,作者“小七七七呢”推荐阅读《穿成安陵容,我在后宫搞事业》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对我的这一胎,恐怕是期盼与疑虑并存。
“好生将养着,缺什么就跟世兰说,或者告诉苏培盛。”他语气平淡,目光在我平坦的小腹上一扫而过。
“臣妾谢皇上关怀,定当谨遵圣谕。”我表现得温顺而依赖,将一个初次有孕、惶恐又欣喜的妃嫔形象演绎得恰到好处。
除了这三位最重要的,后宫其他妃嫔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端妃、敬妃派人送了贺礼,态度疏离而客气。欣贵人、汪常在等人则是真心为我高兴,时常过来陪伴说话。而那些原本就嫉妒华妃权势的,如今连带着对我也多了几分嫉恨,只是不敢表露。
我借着“养胎”的名义,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延禧宫。表面上,我每日按照卫临开的安胎方子调理,吃着华妃送来的名贵补品,小心谨慎。暗地里,我却通过宝鹃和赵太监等人,密切关注着宫外的消息——兄长寻找合适婴孩的进展,以及宫内各方的动向。
卫临每隔几日便会来请平安脉。我私下给了他更多的赏银,并“推心置腹”地告诉他,我出身低微,如今有孕,不知多少人眼红,恳求他务必帮我保住这个孩子,脉案上也需格外谨慎,除了华妃娘娘和皇上,不宜让更多人知晓详情。卫临得了好处,又感于我“处境艰难”,自是应允,每次诊脉后向华妃和皇上回禀时,都只说“胎像平稳,仍需静养”,将一切细节模糊处理。
与此同时,我开始悄悄在饮食中制造一些真实的、轻微的孕期反应,如晨起干呕、口味变化等,让这场戏更加逼真。华妃派来的眼线(明为照顾,实为监视)将这些情况回报给她,更让她深信不疑。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利用所有人的先入为主,将这场“假孕”经营得风生水起。华妃以为掌控着我的孩子,皇后暗中窥伺着下手的机会,皇上保持着观望,而我自己,则在这虚虚实实的迷雾中,紧锣密鼓地推进着真正的计划。
兄长安比槐终于传来密信,己在京郊寻得一户家境贫寒的农家妇人,丈夫早逝,独自一人,即将临盆,且愿意产后将孩子送出,只求银钱活命。时间推算,与我“假孕”的月份正好吻合。
看着信纸在烛火上燃成灰烬,我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这场借腹生子的弥天大谎,己到了图穷匕见的边缘。而我,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http://www.220book.com/book/8SX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