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畈大队出来的省道路口。
周家两口子准备搭中巴车去县里,再从县里坐大巴车去武汉火车站。
二八大杠立在旁边,等把父母送上车后,周静会骑回去。
七小队传来的广播声,虽然不太清淅,但仍然可以听见。
三人原本在聊天,没有刻意去听,隐约间好象听到邱石的名字,聊天这才自然而然地中断,下意识捕捉起来。
广播听完,周静如遭雷击。
“这在广播什么?!”
她指着七小队的方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肯定听错了,肯定听错了。
所以她急忙向旁边的父母求证
吴美娟也怀疑耳朵出了毛病,广播是用的本地方言,虽然跟四川话一脉同源,不难听懂,但毕竟跟普通话还是有区别的。
隔着这么远,应该是听错了。
周父倒不这么觉得,一脸愕然道:“这不可能吧!”
高考成绩早就公布了,他们还亲自去县政府看过大红榜,上面根本没有邱石的名字。
怎么就突然考上大学了?
再说要是真考上,为什么现在才有消息?
“爸你听到什么了?”
周父踌躇,他明白女儿的心思,但不可否认有时候仇恨也是一种动力,他错失了在前面疏导女儿的机会,于是也明白现在说出真相,女儿只怕无法承受。
没得到答案的周静,猛地扭头:“妈?”
“我没太听清啊。”吴美娟皱眉道,“好象说谁考上大学了,有个名字听着像邱石,但怎么可能呢,不说我们,看大红榜的那天,你们园艺场那个考上的张胜利,不还找过邱石的名字吗?”
“对!张胜利和邱石一起上的补习班,他说了,邱石基本没上课,所以就算那补习班再神,邱石也考不上!”
这样理性一分析,周静越发认为是听错了。
但是熟悉袁畈大队广播程序的人都知道,广播员小海是个办事得力的好同志,因为顾忌年龄大的社员耳背,所以重要的事他向来都是说三遍。
“呼!呼!下面再广播一遍。”
“通知!通知!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全体社员:本大队二小队的邱石,因为特殊原因,前些时候高考成绩没公布,现在下来了!
嗡——
这次竖起耳朵的周家三人,一个字没漏掉。
邱石!
确实是邱石!
特殊原因?
什么特殊原因,还能藏着人家的高考成绩不公布?
招生委员会是干什么吃的!
周静脸色惨白,眼泪汪汪:“这不合理,这不合理!”
吴美娟脸色铁青,恨得牙痒痒,还真是邱石考上大学了,凭什么好处全让他一个人占了?!
见女儿有些站不稳的样子,她赶忙搀扶,虽然自己也好象被当头一棒,但强忍住不适,宽慰道:“囡囡,没事哈,没事,你今年也能考上,你的第一目标可是复旦,他能考上什么好大学。”
周父两眼一瞪,陡然爆发:“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
广播声混在他们的声音中传来。
“邱石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北亰大学!”
吴美娟原本还怒视丈夫,想说你敢吼我,话到嘴边,化作最贴合的塞子,堵得嗓子眼一丝声音发不出来。
北亰大学?
邱石竟然考上了北大?!
“啊!我不信,我不信!”周静手臂乱挥,马尾也散乱开,双眼通红,象一头濒死的母兽。
不信没事,小海同志还有第三遍。
而且广播室里明显有其他人,约莫觉得这临时广播稿差点意思,嘀咕了些什么,第三遍广播完后,小海特意补充道:
“再通知一下。”
“县文教局领导已经下来了,现在就在二小队,特意上门道喜。”
“为什么呢?”
“因为邱石的成绩是全省文科第一!”
“我们袁畈大队,出高考状元了!”
只听噗通一声。
周静跌坐在地上,神情呆滞。
她蓦然想起之前见过的那辆绿吉普,就是她妈说下来抓人的那辆。
chapter_();
县文教局领导亲自下来道喜。
这还能有假?
容不得她不信了。
本来因为邱石拒绝复合,还羞辱她父母后,她心中生出满腔愤恨,仇恨又化为动力,她立誓今年一定要考上,并且以复旦作为第一志愿。
她都想好了,在大学期间,她会想方设想靠近作协文联体系。
等毕业后分配进去,届时她就是文艺界的干部。
假以时日,邱石在她面前算个啥?
她必然要让邱石后悔,竟然敢嫌弃她,后悔终生!
可是现在,这蓬勃的志气,一泻千里。
邱石考上了北大。
北大啊!
那是她再有信心,也只能仰望的学府。
北大出来得分配到什么机关?
邱石还没入学,作品已经登上《人民文学》,又有这方面的加持。
即便她考上复旦又有什么用?
周静面如死灰。
“囡囡……”她这个状态,周家两口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周静猛地抬头,盯着吴美娟,噙满泪水的眼框中折射出恨意:“都怪你!”
她曾经说过,一切等考完再说,反正高考在即,她和邱石也不可能结婚。
是吴美娟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让她赶紧撇清关系。
邱石本来是她的男人啊!
这样一个天才人物,本来是她的男人啊!
如果他们仍然在一起,这辈子她还需要干什么吗,不出几年,她就会是着名作家、高干的爱人。
名利双收。
吴美娟两眼发黑,脚下一个跟跄,周父伸手来托,终究慢了半拍,一个屁股墩摔坐在地上,卷起一片干燥的尘灰。
“我、我不是希望你专心备考吗,你当初也说,邱石肯定考不上……”
“我才多大,思想不成熟,那要你们父母做什么,你不是自诩看人很准吗,你看的可真准呢!”
周父悲怆望天。
这叫什么事啊。
顶好的女婿搞丢了,妻子和女儿也变得尤如仇敌。
随着邱石将来越混越好,名气越来越大,这个结恐怕一辈子都解不开了。
————
老邱家门外,橘黄色的阳光洒在土坪上,晒得人暖洋洋的。
邱石着手里的牛皮纸信封,暂时也没拆,信封右下角印着“北亰大学”四个红色铅字,不可能再有错了。
邮局领导好似泄露天机般,笑盈盈地说:“省里传来的消息,《武汉文艺》编辑部那边,信件一下多起来,得用麻袋装,全是《忠诚与虚伪》的读者来信。
“这篇小说自从《人民文学》转载后,好多省级刊物纷纷转载,因为它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好象不转都不行。后面你会收到不少通知单,逢着过年了,你多等两天。”
通知单,什么通知单?
汇款通知单呗。
邱石笑了笑,感谢各大刊物的新年红包。
同时心里也有种自豪和满足感,这么说造成的宣传力度不小,那么《忠诚与虚伪》这篇小说,也算是不辱使命了。
总有些知青的想法,会因此改变吧。
总有些农村女人和孩子的命运,会变得更好一些吧。
他不是科班出身的作家。
但他认为文学的意义,正在于此。
那位文教局的领导,压轴发言,老怀欣慰道:“小邱同志啊,你这次不光为咱们县争了光,也在这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给全县青年带了个好头啊,意义重大!
“文教局这边肯定是有表彰的,另外县政府那边也传来话……”
他说到这里笑了笑,“我估计得敲锣打鼓巡游庆祝一番。”
“别别别!”
邱石当即抬手制止,瞪着眼珠子道,“事先说好啊,我肯定不配合!”
这是个什么庆祝法,他见识过。
上辈子见的,至今难忘。
弄几辆拖拉机,组成车队,后面的车载着锣鼓队,头车载着受表彰的人,身披大红花,沿着全县主干道兜一圈。
超级社死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8VI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