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海边的一处崖壁前,一株老树孤零零的生长在半山腰。
即便死灵渊之中刚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好象也没有影响到这处偏僻的地方,这株老树仍然倔强的扎根在此。
不过,随着洛风来到崖壁前,一把抓住老树,用力一拔。
轰隆一声,树身巨震,土石掉落,老树也被他直接拔下,露出了一个透着光亮的山洞。
“咦”
他身后跟着的碧瑶微微一愣,下意识的喃喃道:“死灵渊下,无情海边,滴血洞”
说着,她诧异的看着身前的白衣僧人:“这是滴血洞?禅师怎么知道滴血洞的具置?”
连她这样的圣教弟子也仅仅知道黑心老人留下的滴血洞在死灵渊下的无情海边,不清楚的具置,面前这位天音寺僧人怎么了解的如此清楚?
到底谁才是圣教之人?
洛风并未回头,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佛曰,不可说。”
说罢,他脚下一动,直接进入了山洞之中。
“真是个神秘的和尚!”
碧瑶低声嘟囔了一句,也跟着走进了山洞。
洞内的石壁上镶崁着一颗颗能发光的石头,散发着柔和的光线,倒是照的整个山洞颇为明亮。
两人都是修行者,脚步极快,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信道的尽头。
水流声响起,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水帘,自洞顶而下,在下方形成了一个晶莹美丽的小水潭,后方则是一面墙壁。
“没路了!”
看到这一幕,碧瑶微微一愣。
她刚想要说些什么,就看到身前的白衣僧人神色未变的来到了水潭前,抬起了头。
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去,映入碧瑶眼眸的是洞顶石壁上镶崁的七块红色石头,巴掌大小,殷红如血。
水帘的水滴流经这几块石头之时,被其映成了鲜血一般的红色,尤如血滴。
“真是滴血洞啊!”
下意识的说出这句话,碧瑶看着身前天音寺僧人,眼中越发好奇。
就在这时,她看到白衣僧人俯下身子,伸出右手,穿过水潭,朝着下方按去,那里正是洞顶七颗红色石子在水中形成的如手掌一般的倒影的位置。
随着手掌压下,咔咔的声音在山洞之中响起。
碧瑶抬起头,看向信道的尽头,只见水帘背后那表面光滑,看起来坚硬无比的石壁,此时竟然缓缓向后退了出去,露出了一个新的洞口。
“连滴血洞之中的机关都一清二楚么!”
碧瑶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
这个神秘和尚真的是天音寺僧人吗?不会是黑心老人的后人吧?
洛风自然不会说这些都是从原着之中看到的,也没有回答她,而是直接走进了新的山洞。
这次山洞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石室,呈圆形,两侧放着两尊巨大的石刻雕像。
一尊慈眉善目,微笑而立,如同佛门的观世音菩萨。
另一尊则是凶神恶煞,八脚四手,嘴角还有一丝鲜血留下,简直比洛风的降伏的护法魔神还象邪魔。
这是此界的魔教之人供奉的两尊神明,幽明圣母以及天煞明王。
‘这形象倒是挺象前世神话传说中冥河老祖创造的修罗一族!’
在洛风前世的神话传说中,冥河老祖创造的修罗一族便是男丑女美,与面前这两尊神明的形象有些相似。
想到这里,洛风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原着之中鬼王通过伏龙鼎摆出四灵血阵之后,召唤出的修罗的形象。
chapter_();
血海
修罗
倒还挺象是传说中生活在血海中的修罗一族。
心中思绪流转,洛风的对于四灵血阵召唤出的修罗产生了几分好奇。
在佛家认知的六道轮回之中,其中一道便是修罗道,还是三善道之一,而佛门护法八部众之中也有着阿修罗众这一众。
‘若是能降伏这尊修罗,让我念头所化的修罗王将其同化,或许能让我的这尊护法神魔真正由虚化实,成为真正的神魔!’
‘佛门传闻有八部护法,我或许未来也能慢慢将其凑齐!’
想到这里,洛风的双眸之中佛光流转,隐约间有所感应,这条道路或许真的可行。
‘不知道八荒火龙可不可以降伏为龙众?这条火龙好象也没有实体。’
‘太上道的梦神机有九火炎龙,我未修行到造物主前,无法如他一般虚空造物,若是能降伏八荒火龙,倒是可以用这条火龙代替,而且这条火龙的属性也与大日真身十分契合。’
心中念头转动,洛风的身影却并未在两尊神象前过多停留,看了一眼身后祭拜两尊神象的绿衣少女,也没有阻止她,而是继续朝着石室内走去。
没走多远,他的眼前出现一个较为宽敞的地方。
这是一个钟乳石形成的山洞,洞中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洞口则是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十个字笔意古朴,笔势苍劲,给人一种呼啸苍穹的豪壮之势。
洛风只是看了一眼,就直接越过了石碑。
之前死灵渊之中那些几乎永世沉沦的无数阴灵的惨状还停留在洛风的心中,对于黑心老人这种拿活人炼制噬血珠的魔教妖人,他的心中只有厌恶。
若是让他遇到这样抿灭人性的妖人,连渡化都懒得渡化,必定一巴掌送他去见佛祖,让佛祖亲自来渡化他。
石碑后有一块青色石台,上面盘坐着一具骷髅,应该就是黑心老人的遗骸。
而骷髅的两边则又出现了两条信道。
看了两条信道一眼,洛风眸光微动,感应到了什么,迈步朝着左边的信道走去。
路过骷髅前,屈指一弹,一道散发着大日气息的火焰落到了骷髅之上,直接将其化为了灰灰。
道路的尽头也是一个石室,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周围坚硬的墙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本。
而看到这些文本,洛风的眼中露出一丝精光,立刻将注意力放了上去。
与天音寺的无字玉璧之上显现的文本只有经文,没有介绍经文来历的天书第四卷不同。
洛风面前的石刻的开头便刻了两个古朴苍劲的大字:
天书!
其后紧接着便写着:天书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者,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众生沉迷,惑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为众相故,心生三毒三惧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五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
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http://www.220book.com/book/8VX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