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对于像高融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国外的发展是否优于在国内,大家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但是,高度发达美国对于他们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力。可是,国家选派他们出国留学是寄予厚望的,尤其看重的是他们学成归来之后对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留学生的家人对于他们在国外的去留也没有参考案例。留在美国也就意味着远离国家,家乡和亲人。
所以,高融经过几天的思考和权衡之后,基本上决定回国。
但是,他拜望他的导师约翰逊先生之后想,对这个问题他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约翰逊先生知道了高融造访他的目的之后,几乎没有多加思考,直接发表了他的意见。
他是这样说的。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美在航空航天技术事业上存在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技术基础与发展阶段:
- 美国:美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起步早,基础雄厚。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相关研究和试验,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例如,1926 年美国的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就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二战后基于德国 V - 2 火箭技术进一步研究大型火箭和导弹;1958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 1 号”,1969 年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都为其 80 年代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时美国的航天技术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开始探索航天飞机、永久性载人航天站等更先进的技术项目。
- 中国: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较为薄弱。1970 年才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 80 年代仅有十年左右的发展时间。中国在这一时期还处于技术的探索和积累阶段,主要致力于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卫星的可靠性等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
2. 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
- 美国:美国政府和军方对航空航天领域的资金投入巨大。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国防预算,爱德华18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能够为航空航天技术的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预算,用于开展各种航天项目和科研活动。此外,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也积极参与航空航天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进一步增加了资金投入。
- 中国:中国在 80 年代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对航空航天技术的资金投入有限。国家需要在经济建设的多个领域进行投资,航空航天领域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但中国政府仍然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集中力量进行重点项目的研发和建设。
3. 人才队伍与科研实力:
- 美国: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航空航天人才队伍,吸引了全球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美国在航空航天技术的科研实力方面非常强大,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能够开展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 中国:中国的航空航天人才队伍在 80 年代还处于成长阶段,虽然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整体数量和质量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教育和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等方面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4. 成果与应用领域:
- 美国:美国在 80 年代已经取得了众多显著的航空航天成果。在载人航天方面,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进行了多次飞行任务,并且开始探索永久性载人航天站的建设;在卫星技术方面,美国已经发射了大量的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广泛应用于通信、气象预报、地质勘探等领域;在空间探索方面,美国的探测器已经对太阳系的多个行星和天体进行了探测。
中国:中国在 80 年代的航空航天成果相对较少。在卫星技术方面,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应用卫星,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但在卫星的数量、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在载人航天方面,中国尚未开展载人航天任务;在空间探索方面,中国的探测器还没有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进行探测。
(http://www.220book.com/book/A11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