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刚接完电话的王小亮站在那发呆,电话是空调器厂总经理打来的,告诉王小亮焊条厂焊的铝管出了问题,很多铝管都漏气,买车的客户都投诉,空调不制冷,到4S店去修,弗里昂都漏没了,经过4S店设备检测,是焊条厂焊的铝管上有个视液镜的玻璃片掉个小渣,必须长时间打压力才能发现。
视液镜里玻璃片掉渣,是安装时玻璃片没有放正,没放到底,用螺母硬拧,没放到底的玻璃片一受力,玻璃片边就掉个小渣,这样就漏气了,从视液镜表面也看不出来什么毛病,用焊料厂的打压设备必须一个铝件打压一分钟以上才能发现。王小亮的心根本没在铝管上,整在在想着养花采蜜,怎样发现自已的后宫。
这批视液镜正是王小亮那几个表叔帮忙安装的。
‘’小张,铝管的焊接出现了问题,这下麻烦了,我们将面临着大量索赔,空调器总经理让咱俩去一趟。‘’
这种事王小亮一定会带上张海的。
‘’不可能,我和吴成光的焊接绝对没问题。还是你自已去吗,本来我们一天都焊不出多少成品,我还是在家焊铝管吧!‘’
张海没打算和王小亮去。
‘’还是咱俩去吧,你对焊接技术懂,有些地方你能跟他们解释明白了。‘’
王小亮道。
‘’那好吧。‘’
张海嘴上答应了,心里却在想:‘’好像这都是自已的责任。
在沈抚新城空调器厂的车间里,一大堆铝件放在桌子,每处都有毛病的地方都用红笔画着。
‘’这一共三百五十根铝管件出了毛病,都是你们焊条厂焊的,按一根三百元的索赔,一共大约十万元多点,考虑到焊条厂和空调器厂都是刘工的企业,焊条厂对空调器的间接损失也达到五万元,这五万元就不要了,回去把那十万元打到空调器的账户上。‘’
空调器总经理说。
张海走上前去拿起了几根铝管件一看,这些管件都是同一种,每个上面都有视液镜,视液镜上都用红笔画下记号。
张海从兜里拿出扳手,把视液镜的螺母拧下来,玻璃倒出来,玻璃片边缘处掉了一个小渣,张海又拧开几个,都是同一个毛病。张海又看了看铝管上的出厂日期,正是张海表叔帮着干的那批。
王小亮早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只是低着头,没有说话。
‘’总经理,真是对不起,我们给您添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们一定把好都道工序的质量,类似这样的情况决不能再发生。‘’
张海说。
‘’麻烦不麻烦的先不用说,毕竟我们都是刘总企业的员工,我觉得这次索赔事件太可惜了,那么难的铝焊接技术你们都能自学学会了。安装视液镜这个最基本工作却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这件事不仅值得你们深思,也给我敲响警钟,明天我就开全厂大会,我要告诉空调器的中层干部,以此为戒,千万不可麻弊大意,认真地检查每一道工序,严把质量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不愧是总经理,这一席话说得张海心服口服。
王小亮低着头,一言不发。好像索赔这件事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似的。
张海把桌上的铝管件都放进两个大箱子里,张海和王小亮开车往回赶。
王小亮这几天蔫了,原来索赔的事让老板知道了,把他臭骂了一顿,他要不是老板的妹夫,他这次就被开了。
今天开工资,别人都给开了,唯独没有张海。
‘’王哥,咋没有我的工资呢?‘’
张海来到了办公室。
‘’小张,这几天我经济上有些困难,王丽家在县城开了一家熟食店,和我借五万块钱。你也知道我俩的关系。我手里也没有那些,把你我的工资加起一共凑了两万,先给她拿去了。你手里有钱没,把我借你那三万元钱还我吧?‘’
王小亮又向张海要借给张海盖房子的三万元。
‘’王哥,我现在手里真没有,我手里的钱都押在养猪上了。‘’
张海对王小亮说。
换作别人,早就翻脸了,王小亮答应给张海一毛钱的分红还没给呢。分红就应该给张海十万左右。
张海从来没被人要过债的,王小亮是第一个,两个人在一起工作了五年,这五年竟然没有一点兄弟情,都是利益关系。
对于一毛钱分红的事张海根本没放在心上,
这五年来,张海最多的一年也就上八个月班,最少的是盖房子那年只上了两个月的班,却都开了全年十二个月的工资,王小亮对自已不薄,张海看人从来都是看人的长处,也不是贪德无厌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焊条厂干了这么多年。
‘’还差三万呢,我去找别人借去。‘’
王小亮说完拿起了电话,去找朋友借钱。最后王小亮从朋友又借了三万元,转借给王丽。
家是温暖的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王小亮叫陈广山和万长海把从空调器厂拿回来铝管件的视液镜的玻璃取下来,每个玻璃片的边缘都掉渣了。
王小亮知道这都是自已为了省点人工费,让表叔帮忙干的那批活出的毛病,以前都是工人们安装视液镜的,自已为了那点私利,多进自已腰包几百块钱,竟然让焊条厂损失了十多万元。自已对不起老板,对不起自已的大舅哥。
王小亮又重新购买的好的铝件和铝管,张海又花了两天时间把最大的那两个铝管件样品焊接完毕,王小亮又拿去空调器让总经理等领导检查和现在安装,全部合格。
这个月开支,王小亮没有扣下张海的工资,王丽又向王小亮借两万元,说是没有流动资金了。
‘’这回真没有了。‘’王小亮这次没有借给王丽钱,两人还大吵了一架,王丽一怒之下,辞职也不干了。
王小亮多次找王丽要那五万元钱,见面王丽破口大骂,估计这五万块钱打水漂了,给王丽作为青春损失费的补偿了。
现在焊条厂焊铝管挣的钱勉强能够工人开支,扩大生产吧,王小亮没有那个打算。
现在张海和吴成光两人每天一共能焊一千两百多根铝管件成品,按照这个工作效率,应该有利润的。
张海心里琢磨一下,现在真正干活的只有自已和吴成光。陈广山和万长海虽然每天都在忙着干活,但是年龄大了。是很努力了,但工作效率上不来。
剩下王小亮和那几个女工,俩不顶一个,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还可以,正经工作的时候没一个行的,包括吴成光的妻子徐敏。
今年猪行一路飘红,张海李侠养的猪又有出栏的了,西面猪舍养的那五十头猪,个个腰肥体壮,猪的后背上放一碗水也掉不下来,皮肤粉白粉白,只要张海和李侠进了猪舍,猪都马上围了过来,以为又有好吃的了。
早上六点多钟,张海家门口停着一辆收猪车,张海站在秤前,正在称着每一头猪的重量,李侠拿着笔和本记录着每一头猪的重量。经过一个多小时,这五十头全部称完重量,平均二百七十三斤,十元一斤,一头猪卖了两千七百多元,去掉成本,每头剩一千四百元,五十头一共纯剩七万元。
张海和李侠把西面的猪舍打扫干净,又消了两遍毒,,过了三天把东面猪舍的猪又分到西面猪舍二十头。又去孟家猪场以每头七百元的价格抓了四十头,现在的仔猪非常贵,它也是随着育肥猪的行情涨跌的。
张海现在育肥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头。这也是张海家首次一下子养这么多的猪。
张海的腰突现在是一天比一天重,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一会一米七,一会一米八的。
这一百头育肥猪的饲养重担都落在李侠的肩上。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通过玻璃照进屋里,李侠已经起来去打扫猪舍,放水,收拾猪粪,添料。沉重的食料压弯了李侠的腰,瘦小的身影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汗水顺着晒得发黑的脸上流了下来。眼里却充满了坚强。
这天又是焊条厂开资的日子,王小亮把张海的工资和交保险钱一共四千块钱递给了张海。
‘’张海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
张海接过了钱,数了数放进上衣兜里,又从裤兜里拿出一个方便袋,递给了王小亮。
‘’王哥这是你借我的钱,一共两万六千块钱,加上你扣我的一个月工资,正好三万元,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你数数。‘’
王小亮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接过钱,他没想到张海会主动把钱还给他,想起当初对张海一毛钱分红的承诺,自已都没有兑现。张海连提都没有提过。
张海绝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更没想到的张海的话还没有说完。
‘’王哥,这也是我在焊条厂上的最后一班,我要辞职。‘’
王小亮惊讶地看着张海。
‘’小张,是不是还有些记恨我,我们哥俩在一起干了五年,难免会有些矛盾,你别往心里去,我有时过激,也会说一些伤人的话,心别往心里去。你还是继续在焊条厂干吧?‘’
王小亮诚恳地说。
‘’王哥,我对你没什么,主要是我的身体不好。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也不好,我得先去看病。‘’
张海站起身,拿出烟,给王小亮点一根烟。
王哥,你要有什么困难需要兄弟帮忙的,你就打个电话。兄弟无论付出多少都会帮忙的。
张海又去车间给李广山,万常海,吴成光三人点了根烟,道了别。
王小亮和工人们再三挽留,张海也没有同意留下来。因为张海去意已决,焊条厂已经支持不了多长时间,最多三年,就会倒闭的。
张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焊条厂。回头望了一眼焊条厂,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毕竟自已在焊料厂干了二十三年了,就是对焊料厂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今天,张海在焊条厂打工的二十三年生涯划上了圆满句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