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庄稼都成熟了,又是一个丰收年。田野里弥漫着成熟谷物的香气,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玉米棒子也不甘示弱,颗颗得像是要撑破外皮。农舍小院里堆满了刚收获的南瓜,橘黄色的它们如同一个个小太阳。
张海站在自家玉米地里,望着那一排排高大的玉米秸,上面挂满了硕大的玉米棒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熟练地掰下一个玉米,粗糙的大手感受着玉米粒的坚实与。这一年风调雨顺,再加上李侠精心的照料,玉米长得格外好。
张海家的玉米都大是大侄张帅用收割机给收的,自从张帅成立家庭农场,张海种的十七亩地,从种到收,张帅包下了,而且每年少要一千多元。张海李侠夫妻打心感激大侄张帅。
张帅开着收割机在前面收玉米,张海拿着塑料袋子在后面捡落在地上的玉米。张海在凹凸不平的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背着袋子里装的二十多斤玉米,迈着沉重的双腿,显得那么吃力。两边的髋关节像有千万根针扎在上面似的。张海咬着牙,额头不断冒出豆大的汗珠。每走一步,那疼痛就如电流般传遍全身。他知道自已的身体不如从前了,这髋关节的老毛病在这种高强度劳作下愈发严重。
他停了下来,缓缓蹲下身子,试图缓解一下疼痛。望着远处还没收完的玉米地,心中满是无奈。这时,妻子李侠匆匆赶来,看到张海痛苦的模样,心疼不已。她扶着张海,轻声责备道:“都说了别这么拼命,你这身体哪吃得消。”张海挤出一丝苦笑,“咱不能拖累孩子太多,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李侠现在也没有恢复好,左胳膊还是不行,动作幅度大一点,抻的腋窝和左乳都疼。一点体力活也干不了,能勉强做饭和洗衣服。
昨天李侠去县里复查去,左乳恢复的挺好,右乳的结节也长到鸽子蛋大小了,把玉米收完明天就去沈阳五院做手术。
玉米终于收完了,张海又把母亲送姐姐家里了,虽然母亲满脸不悦,但也很无奈。
第二天张海李侠夫妻俩和张迪抱着满满去了沈阳。一路上,满满好奇地看着窗外的景色,时不时咿呀几句。张海心里却满是担忧,一边担心着李侠的手术,一边又想着家里的农活是否还有遗漏。李侠倒是比较镇定,她轻轻拍着满满的背,仿佛在给自已打气。
到了沈阳五院,医院里人来人往。他们找到医生后,医生安排李侠做一系列术前检查。张海忙前忙后地缴费、带着李侠穿梭于各个科室之间。张迪则在一旁照顾着满满,尽量不让小家伙哭闹影响别人。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知可以尽快安排手术,风险不大但术后需要好好调养。张海松了口气,紧紧握着李侠的手。手术当天,张海在手术室外坐立不安,直到手术室的灯熄灭,医生出来说手术很成功,张海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看着病床上虚弱的李侠,张海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细心地照顾她,一家人还要一起迎接更多的丰收季呢。
张海守在李侠病床边,眼睛一刻也未曾离开她苍白的脸。夜里,他常常因为髋部的疼痛而难以入眠,但只要想到李侠正在慢慢康复,他每天都吃尼美舒利分散片,由原来的每天一片,增加到二片,三片,现在张海一天吃四片,尼美舒利分散片是一种术后止疼药,效果很好,也许是长时间服用有了耐药性或者是张海病情加重,每天吃四片,才能勉强照顾李侠。这一夜李侠也一夜没睡,也许是麻药用量有点多,李侠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她对张海说:‘’小海,我们出院吧。我在这也睡不着觉。‘’张海找到大夫说明李侠情况,并告诉大夫家里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等着自已照顾呢。‘’大夫对张海说:‘’大病理还没有出来呢,你现在出院,,就大病理这一项得多花七八百元。‘’张海也没细问就对大夫说:多花就多花吧,只要人平安比啥都重要。‘’张海果断地办理了出院手续。
出院后,到了女儿家,张迪看着父母这般互相扶持,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父母都是要强之人,即使病痛缠身也要尽力维持家庭的运转。看着父亲忍着髋部剧痛照顾母亲,母亲即便身体不适也要强撑着,他感到既敬佩又心酸。张海夫妻俩看见满满那人见人爱的样子,病痛折磨好像轻了许多。满满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张海布满皱纹的脸庞,嘴里嘟囔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张海感觉内心涌起一股暖流,那股暖流淌过他疼痛的关节处,竟好似减轻了几分痛楚。
李侠也凑了过来,逗弄着满满。满满咯咯直笑,笑声回荡在屋子里,驱散了病痛带来的压抑氛围。此时的张海仿佛忘记了自已每天需要大量止痛药才能熬过的日子,李侠也似乎忘却了手术后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
“这孩子,真是咱们的开心果。”张海说道。李侠微笑着点头,眼神里满是温柔。他们看着满满明亮的眼睛,就像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之光。在这一刻,一家三口沉浸在简单而纯粹的幸福之中,那些疾病与困苦暂时被抛诸脑后,只剩下满满的温馨与爱意在房间里蔓延开来。
张海李侠坐上了回家的拼车,张迪和满满没有跟着去,满满这些日子要扎好几针疫苗,法库都没有这些疫苗,现在就是想帮女儿照顾满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到家中,张海把母亲接回来,买了些牛肉和大虾。一场大病,就能让一个人看清很多东西,看穿人情冷暖,看透你在他人心目中地位。很多的亲情,爱情,友情,都经不起疾病的考验。张海想让岳母再帮着做几天饭,因为自已做的饭李侠根本吃不上。就打电话告诉了岳父岳母李侠又做手术了,让岳每再帮着做几天饭。第二天早上,正在烀牛肉的张海看见岳父岳母来了,就一瘸一拐地迎了上去。‘’爸,妈,这么早就来了?妈,你再给李侠做几天饭。‘’你不在家吗?你不也能做吗?‘’岳母很干脆地回答。岳母的话让张海无言以对。大约一个多小时,岳父对岳母说:‘’走吧,回家。‘’岳父骑着电动车驮着岳母扬长而去。张海目送渐渐远去的岳父岳母,心中五味杂陈。他本以为岳父岳母至少会关心一下李侠的状况,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如此冷漠的回应。一股悲凉之感涌上心头,他不禁自嘲地笑了笑,或许自已真的不该抱有期望。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张海深深叹了口气。此时的张海心在滴血,‘’只有那狠心的儿女,没有那狠心的爹娘‘’这句话谁说的。这句话是真理吗?难道李侠不是你们的孩子吗?不是你们亲生的孩子吗?你们老了也不需要李侠照顾吗?难道我的病就好不起来了吗?‘’他转身回屋,看到躺在沙发上脸色略显憔悴的李侠正望向自已。张海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没事,老婆,我来给你做好吃的。”
张海走进厨房,看着锅里还在煮着的牛肉,思绪万千。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但他握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哪怕自已再辛苦,也要照顾好李侠。牛肉煮了好几个小时,也没烂烀,张海去问李侠,张海才明白,自已买的是牛大腿肉,牛大腿肉最好是做馅,根本不爱烂烀。炖牛肉应该买牛腩,自已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不由的苦笑起来。大虾好煮,就开就熟。还好自已买了大虾。他一边切菜,一边想着,这一路的艰辛都走过来了,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髋部的疼痛时刻提醒着他身体的不堪重负,但此刻他眼中只有坚强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李侠。他学着炖汤,尽管味道不是很好,但李侠每次都会喝光,眼神里充满爱意与感激。然而,张海的病情却逐渐加重,有时甚至连走路都困难。
这天,张海正艰难地给院子里的菜浇水,突然一阵剧痛袭来,他摔倒在地。李侠听到动静,心急如焚地跑来,不顾自已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努力扶起张海。那一刻,两人相拥而泣。
(http://www.220book.com/book/BDE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