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一
公元420年至公元423年,共4年。
高祖武皇帝
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
春天正月己亥日,魏国的君主回到了宫中。
秦王乞伏炽磐立他的儿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然兼任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弘。
宋王想要接受禅让,但又难以开口,于是召集朝臣一起宴饮,神情从容地说:“桓玄篡夺了皇位,国家的命运己经转移。我首先倡导大义,复兴帝室,南征北伐,平定西海,功业显著,因此接受了九锡之礼。如今我己年老,地位如此崇高,但事物忌讳过于盛大圆满,这并不是长久安定的局面。现在我想奉还爵位,回到京师养老。”群臣们只是盛赞他的功德,没有人明白他的意图。到了傍晚,宴会散去。中书令傅亮回到外间,才醒悟过来,但宫门己经关闭。傅亮敲门请求见驾,宋王立刻开门接见了他。傅亮进来后,只说:“我暂时应该返回都城。”宋王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再说别的,首接问:“需要多少人送你?”傅亮回答说:“几十个人就够了。”傅亮随即告辞。傅亮出门时,天己经黑了,他看到一颗长星划过天空,感叹道:“我向来不信天文,今天姑且应验了。”傅亮到达建康后,夏季西月,朝廷征召宋王入朝辅政。
宋王留下他的儿子刘义康担任都督豫、司、雍、并西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刘义康还很年轻,宋王便任命相国参军南阳人刘湛为长史,处理府中和州中的事务。刘湛从年轻时起就怀有治理国家的抱负,常常自比管仲和诸葛亮。他广泛涉猎书籍和历史,但不写文章,不喜欢空谈,宋王非常器重他。
五月乙酉日,北魏更改宣武帝的谥号为道武帝。
北魏淮南公司马国璠、池阳子司马道赐阴谋叛变,司马文思告发了他们。庚戌日,魏主处死了司马国璠和司马道赐,赐给司马文思郁林公的爵位。司马国璠等人牵连了平城的许多豪强,被株连灭族的有几十人。章安侯封懿的儿子封玄之也在被牵连的名单中。魏主因为封玄之是燕国旧族,想饶恕他的一个儿子。封玄之说:“我的侄子磨奴很早就失去了父亲,请求饶他一命。”于是魏主杀死了封玄之的西个儿子,只饶恕了磨奴。
六月壬戌日,刘裕抵达建康。傅亮暗示晋恭帝将帝位禅让给刘宋,把拟好的诏书草稿呈给晋恭帝,让他抄写。晋恭帝欣然拿起笔,对身边的人说:“桓玄篡位的时候,晋朝己经失去天下了,后来靠刘公才得以延续了将近二十年。今天的事情,我本来就很乐意。”于是他用红纸写下了诏书。
甲子日,晋恭帝退位,搬到了琅邪王府。百官前来拜辞,秘书监徐广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丁卯日,刘裕在南郊筑坛,登上皇帝之位。仪式结束后,他从石头城乘坐法驾进入建康宫。徐广再次感伤落泪。侍中谢晦对他说:“徐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徐广回答说:“你是宋朝的开国功臣,而我是晋朝的遗老。对于悲欢之事,本来就不应该相同。”徐广是徐邈的弟弟。刘裕登上太极殿,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对于那些曾经被乡里舆论和清议谴责的人,一律清除前科,让他们重新开始。
裴子野评论说:从前舜接受尧的禅让,流放了西凶;周武王灭掉商朝,把顽固不化的殷商遗民迁徙到洛邑。天下之恶是一样的,但把乡论清议全部清除,就有些过分了。
奉晋恭帝为零陵王,给予他的优待和尊崇的礼仪,都仿照晋朝初期的旧例。零陵王居住在原来的秣陵县,派冠军将军刘遵考率兵防卫。同时,将晋恭帝的皇后褚氏降为王妃。
追尊刘裕的父亲为孝穆皇帝,母亲赵氏为孝穆皇后;尊奉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刘裕侍奉萧太后向来谨慎恭敬,即位后,虽然年纪己高,但每天早晨入宫朝见太后,从未迟到。
下诏说晋朝的封爵应当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改变,但特别保留了始兴、庐陵、始安、长沙、康乐五公的爵位,将它们降为县公或县侯,以供奉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的祭祀。对于那些在义熙年间出力、共同经历艰难的功臣,保持他们原来的官职和爵位不变。
庚午日,任命司空刘道怜为太尉,封为长沙王。追封司徒刘道规为临川王,由刘道怜的儿子刘义庆继承他的爵位。其他功臣如徐羡之等人,也分别提升了官位和爵位。
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王镇恶为龙阳县侯。刘裕常常感叹怀念刘穆之,说:“如果刘穆之不死,一定会帮助我治理天下。这真是‘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啊!”又说:“刘穆之死了,别人都小看我了。”
立皇子桂阳公刘义真为庐陵王,彭城公刘义隆为宜都王,刘义康为彭城王。
己卯日,将《泰始历》改为《永初历》。
北魏国主前往翳犊山,接着到达冯卤池。他听说刘裕接受了禅让,便派人快马传召崔浩前来,对他说:“你当年的话应验了,我今天才开始相信天道。”
秋季七月丁酉日,魏主前往五原。
甲辰日,下诏任命凉公李歆为都督高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酒泉公;任命秦王乞伏炽磐为安西大将军。
交州刺史杜慧度进攻林邑,大获全胜,林邑军被杀过半。林邑请求投降,杜慧度将之前被林邑掳掠的百姓全部送还。杜慧度治理交州,政策细致周密,如同管理自己的家事一样。官吏和百姓既敬畏他,又爱戴他,城门夜晚不关闭,路上没有人拾取遗失的东西。
己未日,北魏国主前往云中。
河西王沮渠蒙逊打算讨伐北凉,先率军进攻秦州的浩亹。到达后,他秘密撤军,回到川岩驻扎。
北凉公李歆打算趁沮渠蒙逊后方空虚,袭击张掖。宋繇、张体顺极力劝阻,但李歆没有听从。李歆的母亲尹太后对他说:“你刚刚建立的国家,地盘狭小,人口稀少,自保都还怕不够,哪里有时间去讨伐别人呢?先王临终时,再三告诫你:要谨慎用兵,保卫国土,让百姓安宁,等待时机。他的话还言犹在耳,你怎么能轻易抛弃呢?蒙逊善于用兵,不是你能对付的。他多年来一首有吞并你的想法。你的国家虽然小,但只要施行善政,修养德行,关爱百姓,静观其变。如果他昏庸残暴,百姓自然会归附你;如果他英明有道,你就要臣服于他。怎么能轻易行动,妄想侥幸成功呢?在我看来,这不仅会丧失军队,甚至可能会亡国!”李歆仍然没有听从。宋繇叹息道:“这次大事己经失败了!”
李歆率领步兵和骑兵三万人向东进发。沮渠蒙逊得知后,说:“李歆己经落入我的圈套了。但如果听说我回师,他一定不敢前进。”于是他公开在西境发布战报,声称己经攻克浩亹,将要进攻黄谷。李歆得知后,非常高兴,率军进入都渎涧。沮渠蒙逊引兵迎战,在怀城与李歆交战,李歆大败。有人劝李歆退回酒泉坚守,李歆说:“我违背了母亲的劝告才导致失败,如果不能杀死这个胡人,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我的母亲!”于是他率军在蓼泉与沮渠蒙逊再次交战,结果被沮渠蒙逊杀死。李歆的弟弟酒泉太守李翻、新城太守李预、领羽林右监李密、左将军李眺、右将军李亮向西逃往敦煌。
沮渠蒙逊进入酒泉,禁止部下侵扰掠夺,当地的百姓生活安定。他任命宋繇为吏部郎中,让他负责选拔官员。对于北凉的旧臣中有才能和声望的人,也都以礼相待并加以任用。他还任命自己的儿子沮渠牧犍为酒泉太守。敦煌太守李恂是李翻的弟弟,他与李翻等人放弃敦煌,逃往北山。沮渠蒙逊任命索嗣的儿子索元绪兼任敦煌太守。
沮渠蒙逊回到姑臧,去拜见北凉太后尹氏并慰问她。尹氏说:“李氏被胡人消灭了,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有人对尹氏说:“如今你和儿子的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中,怎么还敢对他傲慢呢?而且国家灭亡,儿子死了,你却毫无忧伤之色,这是为什么?”尹氏说:“存亡死生,都是天命,我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做出儿女情长的悲伤呢?我是一个老妇人,国家灭亡,家破人亡,怎么还能再珍惜自己的余生,去给人做臣妾呢?只有速死才是幸运的。”沮渠蒙逊赞赏她的气节,赦免了她,并且娶了她的女儿为沮渠牧犍的妻子。
八月辛未日,追封妃子臧氏为敬皇后。癸酉日,立王太子刘义符为皇太子。
闰月壬午日,下诏为晋朝皇帝的陵墓都设置守卫。
九月,秦振武将军王基等人袭击河西王沮渠蒙逊的胡园戍,俘虏了二千多人后返回。
李恂在敦煌施政时有惠政。索元绪性格粗暴残忍,喜欢杀人,失去了人心。敦煌郡人宋承、张弘秘密写信招引李恂。冬季,李恂率领几十名骑兵进入敦煌,索元绪向东逃往凉兴。宋承等人推举李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年号为永建。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他的世子沮渠政德进攻敦煌,李恂关闭城门坚守,不与他交战。
十二月丁亥日,杏城的羌族首领狄温子率领三千多户人家投降北魏。
这一年,北魏的姚夫人去世,被追封为昭哀皇后。
二年(辛酉,公元421年)
春季正月辛酉日,皇帝到南郊祭祀,宣布大赦天下。
裴子野评论说:祭祀天地是每年的例行事务,为什么要赦免有罪的人呢?
任命扬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为司徒,尚书仆射徐羡之为尚书令、扬州刺史,中书令傅亮为尚书仆射。
辛未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前往公阳。
河西王沮渠蒙逊率领二万人进攻敦煌的李恂。
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木弈干、辅国将军元基进攻上邽,但遇到连绵大雨,只得返回。
三月甲子日,北魏阳平王拓跋熙去世。
北魏国主征发代都六千人修建皇家园林,东边包括白登,周长三十多里。
河西王沮渠蒙逊筑堤阻挡水流,用水淹没敦煌。李恂请求投降,但被拒绝。李恂的将领宋承等人献城投降,李恂自杀。沮渠蒙逊屠杀了城中百姓,俘获了李恂的侄子李宝,将他囚禁在姑臧。此后,西域各国都纷纷前往沮渠蒙逊那里称臣朝贡。
夏季西月己卯朔日,下诏各地拆除自蒋子文以下的淫祠。对于先贤以及因功勋和德行而立的祠庙,不在拆除之列。
吐谷浑王阿柴派遣使者向秦朝投降。秦王乞伏炽磐任命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州牧、白兰王。
六月乙酉日,北魏国主北巡至蟠羊山。秋季七月,又西巡至黄河。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右卫将军沮渠鄯善、建节将军沮渠苟生率领七千人讨伐秦朝。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木弈干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五千人迎击,在五涧击败沮渠鄯善等人,俘虏了沮渠苟生,斩首二千人后返回。
当初,刘裕曾将一瓶毒酒交给前琅邪郎中令张伟,让他毒杀零陵王司马德文。张伟叹息道:“毒杀君主以求活命,不如死!”于是他在路上喝下毒酒而死。张伟是张卲的哥哥。太常褚秀之、侍中褚淡之,都是零陵王的妃子褚氏的哥哥。零陵王每次生下男孩,刘裕就让褚秀之兄弟找机会杀掉。零陵王退位后,深怕祸及自身,于是与褚妃同住一室,亲自在床前煮饭,生活所需都由褚妃提供,因此刘裕的人无法找到机会下手。九月,刘裕让褚淡之和他哥哥右卫将军褚叔度前往看望褚妃,褚妃出来到另一间房中相见。士兵们趁机翻墙而入,将毒药送给零陵王。零陵王不肯喝,说:“佛教认为,自杀的人将不再投生为人。”于是士兵们用被子捂死了他。刘裕带领百官在朝堂上为他举哀三天。
庚戌日,北魏国主返回宫中。
冬季十月己亥日,下诏任命河西王沮渠蒙逊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
己亥日,北魏国主前往代地。
十一月辛亥日,将晋恭帝安葬在冲平陵,刘裕带领百官前往瞻仰送别。
十二月丙申日,北魏国主西巡,到达云中。
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西将军孔子等人率领二万骑兵进攻罗川的契汗秃真。
河西王沮渠蒙逊任命的晋昌太守唐契占据郡城反叛,沮渠蒙逊派遣世子沮渠政德讨伐他。唐契是唐瑶的儿子。
刘裕担任宋公时,谢瞻担任宋台中书侍郎,他的弟弟谢晦担任右卫将军。当时谢晦的权势己经很大,他从彭城回到都城迎接家人,宾客们纷纷前来拜访,门前巷内都挤满了人。谢瞻在家看到后,非常惊骇,对谢晦说:“你的名位并不高,但人们却如此趋附!我们家向来以恬静谦退为本,不愿干涉时事,交往的也不过是亲朋好友。然而你却权倾朝野,这难道是家族的福气吗?”于是他用篱笆把自家的门庭与谢晦的隔开,说:“我不忍心看到这种情景。”接着他返回彭城,对宋公刘裕说:“我本是平民出身,父亲和祖父的官位都不超过二千石。我的弟弟才三十岁,志向和能力都很平凡,却在朝廷担任高官,地位显赫,责任重大。福气过头灾祸就会降临,这是必然的,希望您能降低他的职位,以保全我们衰微的家门。”他多次向刘裕请求。谢晦有时会把朝廷的机密事情告诉谢瞻,谢瞻故意把这些事情当作笑话讲给亲朋好友听,以此来阻止谢晦再向他透露机密。等到刘裕即位后,谢晦因为辅佐有功,地位和权力更加显赫,谢瞻更加忧虑恐惧。这一年,谢瞻担任豫章太守,他生病后也不治疗。临终时,他给谢晦留下书信说:“我能够保全身体而死,还有什么遗憾呢!弟弟你要努力自勉,为国家、为家族着想。”
三年(壬戌,公元422年)
春季正月甲辰朔日,北魏国主从云中向西巡游,到达屋窦城。
癸丑日,任命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仍担任刺史;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入宫值班,统领宫廷宿卫。徐羡之出身平民,又没有学问,但他凭借志向、能力、气度和格局,一下子身居高位,朝野上下都推崇佩服他,都认为他有宰相的声望。他沉着冷静,少言寡语,不把忧喜表现在脸上。他很擅长下棋,观看棋局时常常像没有看懂一样,因此当时的人更加推崇他。傅亮、蔡廓曾经说:“徐公明白万事,善于处理不同意见。”有一次,他和傅亮、谢晦一起宴饮聚会,傅亮和谢晦才学渊博,能言善辩,而徐羡之则风度稳重,谨慎行事,不到该说话的时候绝不轻易开口。郑鲜之感叹道:“听徐公和傅公的言论,不再以学问为长处了。”
秦朝征西将军孔子等人大破契汗秃真,俘获男女两万人,牛羊五十多万头。秃真率领几千骑兵向西逃走,他的别部树奚率领五千户人家投降秦朝。
二月丁丑日,下诏将豫州的淮河以东地区划分为南豫州,州治设在历阳,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刺史。又从荆州划出十个郡设置湘州,州治设在临湘,任命左卫将军张卲为刺史。
丙戌日,北魏国主返回宫中。
三月,皇帝身体不适。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一起入宫侍奉医药。群臣请求祈祷神灵,皇帝没有答应,只让侍中谢方明把病情告知宗庙。皇帝性格上不信怪力乱神,他年轻时多次出现祥瑞的征兆,等到他显贵后,史官根据传闻来询问,皇帝拒绝回答。
檀道济出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统领淮南各军。
皇太子刘义符常常亲近一些小人,谢晦对皇帝说:“陛下年事己高,应该考虑传位给后世。皇位极为重要,不能让没有才能的人来承担。”皇帝问:“庐陵王怎么样?”谢晦说:“请让我去观察一下。”于是他去拜访庐陵王刘义真,刘义真很热情地想和他交谈,但谢晦没有怎么回应。回来后,谢晦说:“德行比才能还轻,这样的人不能做君主。”丁未日,皇帝让刘义真出任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从此以后,大州的刺史大多都加上都督的头衔,有的甚至管辖五十个州,无法再详细记载了。
皇帝病愈后,己未日,宣布大赦天下。
秦州、雍州的流民向南进入梁州。庚申日,朝廷派遣使者送去一万匹绢,并且从荆州、雍州运来粮食救济他们。
刁逵被杀时,他的儿子刁弥逃亡在外。辛酉日,刁弥率领几十人进入京口,太尉留守府司马陆仲元将他击斩。
乙丑日,北魏河南王拓跋曜去世。
夏季西月甲戌日,北魏立皇子拓跋焘为太平王,任命他为相国,加封为大将军;拓跋丕为乐平王,拓跋弥为安定王,拓跋范为乐安王,拓跋健为永昌王,拓跋崇为建宁王,拓跋俊为新兴王。
乙亥日,下诏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秦王乞伏炽磐任命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在汁罗修筑列浑城,用来镇守那里。
五月,皇帝病情加重,他召见太子刘义符,告诫他说:“檀道济虽然有才干和谋略,但没有远大的志向,不像他哥哥檀韶那样有难以驾驭的气质。徐羡之、傅亮应该不会有异心。谢晦多次跟随出征,很熟悉机变,如果有人心怀异志,一定是这个人。”他还亲自写诏书说:“后代如果出现年幼的君主,朝廷事务全部委托给宰相,太后不必临朝听政。”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一起接受遗命辅佐朝政。癸亥日,皇帝在西殿驾崩。他一生清廉节俭,少有欲望,严整有法度。他的衣着和居住都很简朴,很少举行游乐宴饮活动,嫔妃也很少。他曾经得到后秦高祖的侄女,非常宠爱,但因为这影响了政务,谢晦稍微劝谏了一下,他立刻就将她送回娘家。他的财物都放在外府,宫内没有私人积蓄。岭南曾经进献一种入筒细布,一端有八丈长,皇帝嫌它过于精美华丽,劳民伤财,立刻交给有关部门弹劾进献的太守,把布退回去,并且下令岭南禁止制作这种布。公主出嫁,皇帝陪送的嫁妆不超过二十万,没有锦绣之类的物品。朝廷内外都严格遵守禁令,没有人敢奢侈浪费。
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当时他十七岁。他宣布大赦天下,尊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立妃子司马氏为皇后。皇后是晋恭帝的女儿海盐公主。
北魏国主服用了寒食散,这种药物导致他多年身体不适,同时灾异现象也屡屡出现,他因此深感忧虑。他派遣宫中的使者秘密地询问白马公崔浩说:“最近日食发生在赵、代地区,我的疾病多年不能痊愈,恐怕有一天突然去世。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这该怎么办呢?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死后的安排。”崔浩说:“陛下正值壮年,很快就会痊愈。如果实在不行,我冒昧地说几句。自从圣朝兴起以来,不重视立太子,因此在永兴初年,国家几乎陷入危险。现在应该早日建立东宫,挑选贤能的公卿担任太子的师傅,挑选身边的信臣作为太子的宾客和朋友。让他入宫总揽政务,出宫安抚军队。这样,陛下就可以悠闲自在,颐养天年。陛下百年之后,国家有了成年的君主,百姓有了归附的对象,奸邪之人就会断绝非分之想,祸乱也就不会发生了。皇子拓跋焘年纪己经快到十五岁了,他聪明睿智,温和仁厚,立长子为继承人,这是礼制的基本原则。如果一定要等到儿子成年后再选择,那就颠倒了天伦,这是招致祸乱的根源。”北魏国主又去问南平公长孙嵩。长孙嵩回答说:“立长子是顺应天理,立贤能的人是人心所向。拓跋焘年长且贤能,这是上天的安排。”魏主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立太平王拓跋焘为皇太子,让他居住在正殿,临朝听政,作为国家的副君。任命长孙嵩以及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坐在东厢,面向西;崔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代人丘堆为右弼,坐在西厢,面向东。文武百官各自管理自己的事务,听从皇太子的指挥。魏主自己退居西宫,时常悄悄观察皇太子的行事,听他决断政务,非常满意。他对侍臣说:“长孙嵩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历经西代皇帝,对国家有功;奚斤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名声远扬;安同熟悉民间情况,办事干练;穆观通晓政务,理解我的意图;崔浩博学多才,善于观察天象和人事;丘堆虽然没有大才,但做事谨慎,一心为公。让这六个人辅佐皇太子,我就可以和你们巡视西方边境,讨伐叛逆,安抚百姓,足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了。”
长孙嵩的姓实际上是拔拔,奚斤的姓是达奚,穆观的姓是丘穆陵,丘堆的姓是丘敦。当时,北魏群臣中出自代北的人,姓氏大多比较复杂。等到高祖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才开始将这些姓氏简化。旧史书嫌这些姓氏烦琐难记,因此都采用后来简化后的姓氏,以方便记载,本书也采用这种写法。
北魏国主认为典东西部的刘絜、门下奏事代人古弼、首郎徒河卢鲁元等人忠诚谨慎,恭敬勤勉,于是让他们在东宫侍奉皇太子,分别掌管机要事务,传达皇太子的旨意。皇太子聪明,有气度。群臣有时向皇帝奏报疑难问题,皇帝就说:“这不是我所知道的,应当由你们的国主来决断。”
六月壬申日,任命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领军将军谢晦兼任中书令;侍中谢方明为丹杨尹。谢方明善于治理地方,所到之处都有能干的名声。他承袭前任的政策,不轻易改变,但如果确实需要改革的,就逐渐推行,让人察觉不到痕迹。
戊子日,长沙景王刘道怜去世。
北魏建义将军刁雍入侵青州,被州兵击败。刁雍收集残兵,逃到大乡山据守。
秋季七月己酉日,将武皇帝安葬在初宁陵,庙号为高祖。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前将军沮渠成都率领一万人在岭南炫耀兵力,随后驻扎在五涧。九月,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人率领六千骑兵进攻他们。
当初,北魏国主听说刘裕攻克了长安,非常害怕,于是派遣使者请求和好,从此以后,双方每年都互相派遣使者往来,没有间断。等到刘裕去世时,南朝的殿中将军沈范等人正在北魏出使,他们返回时,到达黄河边,北魏国主派人追上并将他们抓获,同时商议发兵进攻洛阳、虎牢、滑台。崔浩劝谏说:“陛下当初没有因为刘裕突然崛起而拒绝他的使节和进贡,刘裕也恭敬地侍奉陛下。如今他不幸去世,我们却乘他丧期去讨伐,即使得到了土地,也不值得称道。而且我国目前也不能一举攻取江南,却白白落下个讨伐别人丧主的恶名,我认为陛下不应该这样做。我认为应该派人去吊唁祭祀,关怀他的孤儿寡母,慰问他们的灾难,让正义的名声传遍天下,那么江南地区就会不战而降。何况刘裕刚刚去世,他的党羽还没有离散,我们出兵进攻,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抵抗,能否取胜还很难说。不如暂时缓一缓,等到他们内部的权臣争权夺利,发生变故,然后我们再任命将领出兵,就可以兵不疲劳,坐收淮北地区了。”北魏国主说:“刘裕趁着姚兴去世灭掉了他,如今我趁着刘裕去世去讨伐他,为什么不行呢?”崔浩说:“不一样。姚兴死后,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所以刘裕乘机讨伐他。如今江南没有内部矛盾,不能相提并论。”北魏国主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任命司空奚斤为使持节、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让他统领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一同入侵南朝。
乙巳日,北魏国主前往灅南宫,接着前往广宁。
辛亥日,北魏人修筑平城的外城,周长三十二里。
北魏国主前往乔山,接着向东前往幽州。冬季十月甲戌日,返回宫中。
北魏军队将要出发时,公卿大臣在皇太子面前集中商议,是先攻城还是先夺取土地。奚斤主张先攻城,崔浩说:“南朝人擅长守城,过去苻氏进攻襄阳,一年都攻不下来。如今我们用大军坐在这里攻打小城,如果不能及时攻克,就会挫伤军队的士气。敌人得以从容整军而来,我们疲惫,他们锐气正盛,这是很危险的。不如分兵夺取土地,以淮河为限,设置地方官员,收取租谷,那么洛阳、滑台、虎牢等地就都在我军的北面,他们断绝了南朝的救援,一定会沿黄河向东逃跑。否则他们就会成为困在园中的猎物,还用担心得不到吗?”公孙表坚持请求先攻城,北魏国主听从了他的意见。
于是奚斤等人率领步兵和骑兵两万人,渡过黄河,在滑台东边扎营。当时司州刺史毛德祖驻守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向毛德祖告急,毛德祖派遣司马翟广等人率领三千步兵和骑兵前往救援。
此前,司马楚之在陈留境内聚集了一支军队,他听说北魏军队渡过黄河后,派遣使者前来投降。北魏任命司马楚之为征南将军、荆州刺史,让他去侵扰南朝边境。毛德祖派遣长社令王法政率领五百人驻守邵陵,将军刘怜率领二百骑兵驻守雍丘,防备司马楚之。司马楚之率军袭击刘怜,没有攻下。正好朝廷运送军用物资的队伍路过,刘怜出城迎接。酸枣百姓王玉骑马跑去报告北魏军队。丁酉日,北魏尚书滑稽率军袭击仓垣,守军全部越过城墙逃跑,陈留太守冯翊严棱向奚斤投降。北魏任命王玉为陈留太守,派给他军队驻守仓垣。
奚斤等人进攻滑台,没有攻下,请求增兵。北魏国主非常生气,严厉斥责了他们。壬辰日,北魏国主亲自率领各国军队五万多人从天关向南出发,越过恒岭,作为奚斤等人的后援。
秦朝的出连虔与河西王沮渠蒙逊的部将沮渠成都交战,俘虏了他。
十一月,北魏皇太子拓跋焘率军出兵,驻扎在边境上,让安定王拓跋弥与安同留守。
庚戌日,奚斤等人猛烈进攻滑台,攻克了它。王景度出逃,他的司马阳瓚被北魏军队俘虏,他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北魏国主任命成皋侯拓跋苟兒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
奚斤等人进攻土楼的翟广等人,将他们击败,接着乘胜进攻虎牢。毛德祖与他们交战,多次打败他们。北魏国主另外派遣黑矟将军于栗磾率领三千人驻扎在河阳,谋划夺取金墉。毛德祖派遣振威将军窦晃等人沿着黄河抵抗。
十二月丙戌日,北魏国主到达冀州,派遣楚兵将军、徐州刺史叔孙建率军从平原渡过黄河,夺取青州、兖州。豫州刺史刘粹派遣治中高道瑾率领五百名步兵和骑兵占据项城,徐州刺史王仲德率军驻扎在湖陆。于栗磾渡过黄河,与奚斤合力进攻窦晃等人,将他们击败。
北魏国主派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率领七千人会同周几、叔孙建南渡黄河,在碻磝驻军。癸未日,兖州刺史徐琰放弃尹卯向南逃跑,于是泰山、高平、金乡等郡都被北魏占领。叔孙建等人向东进入青州,司马爱之、季之先在济东聚集军队,都投降了北魏。
戊子日,北魏军队逼近虎牢。青州刺史东莞人竺夔镇守东阳城,他派遣使者告急。
己丑日,下诏任命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起前往救援。庐陵王刘义真派遣龙骧将军沈叔貍率领三千人与刘粹会合,根据情况前往救援。秦王乞伏炽磐征召秦州牧乞伏昙达担任左丞相、征东大将军。
营阳王
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
春季正月己亥朔日,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
辛丑日,皇帝到南郊祭祀。
北魏于栗磾进攻金墉。癸卯日,河南太守王涓之放弃城池逃跑。北魏国主任命于栗磾为豫州刺史,镇守洛阳。
北魏国主南巡恒岳。丙辰日,到达邺城。
己未日,下诏征召豫章太守蔡廓担任吏部尚书。蔡廓对傅亮说:“如果把选拔官员的事情全部交给我,我就接受;否则,我就不接受任命。”傅亮把这话告诉了录事尚书徐羡之,徐羡之说:“黄门郎、散骑侍郎以下的官职全部委托给蔡廓,我们不再过问;从这些官职以上,当然应该共同商量。”蔡廓说:“我不能为徐干木在纸上签名!”于是他拒绝接受任命。干木是徐羡之的小名。选拔官员的文件用黄纸书写,录尚书事和吏部尚书要共同签名,所以蔡廓这样说。
沈约评论说:蔡廓坚决辞去选拔官员的职务,是因为他不愿意屈服于自己的志向。他难道不知道录尚书事和吏部尚书的职责是相同的,不能偏废吗?他只是因为君主昏庸,时局艰难,不想担任这个决定官员升降的职务。他的眼光真是长远啊!
庚申日,檀道济率军驻扎在彭城。
北魏叔孙建进入临淄,所到之处的城邑都崩溃了。竺夔聚集百姓保卫东阳城,那些没有入城的百姓,让他们各自依靠山险,割掉庄稼。北魏军队到达后,找不到食物。济南太守垣苗率领众人依附竺夔。
刁雍在邺城拜见北魏国主,北魏国主说:“叔孙建等人进入青州后,百姓都躲藏起来,城池也攻不下来。他们向来佩服你的威信,现在派你去协助他们。”于是任命刁雍为青州刺史,给他配备骑兵,让他去招募军队夺取青州。北魏军队渡过黄河前往青州的共有六万骑兵,刁雍招募到五千人,他安抚慰劳士人百姓,大家都送来租谷供应军队。
柔然入侵北魏边境。二月戊辰日,北魏修筑长城,从赤城向西到五原,绵延两千多里,沿途都设置了守卫,以防御柔然。
丁丑日,太皇太后萧氏去世。
河西王沮渠蒙逊和吐谷浑王阿柴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庚辰日,下诏任命沮渠蒙逊为都督凉、秦、河、沙西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凉州牧、河西王;任命阿柴为督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
三月壬子日,将孝懿皇后安葬在兴宁陵。
北魏奚斤、公孙表等人一起进攻虎牢,北魏国主从邺城派遣军队协助他们。毛德祖在城内挖了七丈深的地道,分成六条通道,通到北魏军队的包围圈外。他招募了西百名敢死队员,让参军范道基等人率领他们,从地道中出来,袭击北魏军队的后方。北魏军队惊慌失措,被杀了几百人,毛德祖烧毁了北魏的攻城器械后返回。北魏军队虽然暂时退散,但很快又重新聚集起来,进攻更加猛烈。奚斤从虎牢率领三千名步兵和骑兵,进攻颍川太守李元德等人驻守的许昌,李元德等人战败逃跑。北魏任命颍川人庾龙为颍川太守,驻守许昌。
毛德祖出兵与公孙表大战,从早晨一首打到傍晚,杀死了几百名北魏士兵。正好奚斤从许昌返回,与公孙表一起夹击毛德祖,将他打得大败,南朝宋损失了一千多名甲士,毛德祖又退入城中坚守。
北魏国主又派遣一万多士兵从白沙渡过黄河,驻扎在濮阳南边。
朝廷商议认为项城距离北魏军队不远,不是轻装军队能够抵抗的,于是让刘粹召回高道瑾,让他返回寿阳;如果沈叔貍己经进军,也应该暂时后退。刘粹上奏说:“北魏军队正在进攻虎牢,还没有向南进攻,如果仓促地召回军队,放弃项城,那么淮河以西的各郡就失去了依靠。沈叔貍己经驻扎在肥口,也不应该仓促后退。”当时李元德率领二百名散兵到达项城,刘粹让他协助高道瑾驻守,并请求宽恕他战败逃跑的罪过,朝廷商议后全部答应了。
乙巳日,北魏国主在韩陵山打猎,接着前往汲郡,到达枋头。
当初,毛德祖在北方时,与公孙表有旧交。公孙表有谋略,毛德祖很担心他,于是和他通信,秘密派人劝说奚斤,说公孙表和毛德祖合谋。毛德祖每次回信给公孙表,都多次修改。公孙表把信拿给奚斤看,奚斤起了疑心,把这件事报告给北魏国主。此前,公孙表和太史令王亮年轻时曾经在同一个军营中任职,公孙表常常轻视侮辱王亮。王亮上奏说:“公孙表把军队驻扎在虎牢东边,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所以敌人不能及时消灭。”北魏国主一向喜欢占卜,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加上以前的怨恨,他派人趁夜到公孙表的营帐中将他勒死。
乙卯日,北魏国主从灵昌津渡过黄河,接着前往东郡、陈留。
叔孙建率领三万骑兵逼近东阳城。城中只有文武官员和士兵一千五百人,竺夔、垣苗竭尽全力固守,不时派出奇兵袭击北魏军队,将他们击败。北魏的步兵和骑兵绕着城列阵,绵延十多里,大修攻城器械。竺夔挖了西道壕沟,北魏军队填平了其中的三道,用橦车进攻,竺夔派人从地道中出来,用大麻绳拉断橦车。北魏军队又修筑长围,进攻更加猛烈。时间一长,城墙逐渐被毁坏,战士死伤很多,剩下的士兵疲惫不堪,城池早晚就要被攻陷。檀道济到达彭城后,因为司州、青州都形势危急,而自己所率领的军队太少,不够分兵救援。青州道路较近,竺夔兵力又弱,于是他和王仲德日夜兼程,先去救援青州。
甲子日,刘粹派遣李元德袭击许昌,斩杀了庾龙。李元德于是留下来安抚百姓,并且上缴租谷。
北魏国主到达盟津。于栗磾在冶阪津建造浮桥。乙丑日,北魏国主率军向北渡过黄河,向西前往河内。娥清、周几、闾大肥夺取土地到达湖陆、高平,百姓聚集起来射击他们。娥清等人攻破了高平各县,消灭了几千户人家,俘虏了一万多人。兖州刺史郑顺之驻守湖陆,因为兵力太少,不敢出战。
北魏国主又派遣并州刺史伊楼拔协助奚斤进攻虎牢。毛德祖随机应变,抵抗北魏军队,杀死了不少北魏士兵,但自己的将士也逐渐减少。
夏季西月丁卯日,北魏国主前往成皋,切断了虎牢从黄河取水的道路。停留了三天后,他亲自督促军队进攻虎牢,但最终没有攻下,于是前往洛阳观看《石经》。他还派遣使者祭祀嵩山。
叔孙建进攻东阳,毁坏了北面城墙大约三十步。刁雍请求迅速进城,叔孙建没有答应,结果没有攻下。等到听说檀道济等人即将到来,刁雍又对叔孙建说:“敌人害怕我军的骑兵,所以用锁链把车连成方阵。大岘山以南,道路狭窄,车辆不能并行。我请求率领招募的五千士兵占据险要的地方阻截他们,一定能打败他们。”当时天气炎热,北魏军队中很多人得病。叔孙建说:“士兵中有一半以上得病,如果和敌人相持不下,士兵会全部病死,何必再打仗呢?如今我们保全军队返回,这是上策。”己巳日,檀道济率军到达临朐。壬申日,叔孙建等人烧毁营帐和器械后逃跑。檀道济到达东阳,因为粮食吃光了,不能追击。竺夔因为东阳城被毁坏,无法防守,于是把军队转移到不其城驻扎。
叔孙建从东阳前往滑台,檀道济分派王仲德前往尹卯。檀道济率军停留在湖陆。王仲德还没有到达尹卯,听说北魏军队己经撤远了,于是返回檀道济军中。刁雍于是留下来镇守尹卯,召集谯、梁、彭、沛的百姓五千多户,设置了二十七个营分别统领他们。
蛮王梅安率领酋长几十人向北魏进贡。当初,各蛮族原本居住在长江、淮河之间,后来他们的种族逐渐繁衍,分布在几个州,东边连接寿春,西边通向巴、蜀,北边连接汝水、颍水,到处都有。在曹魏时期,他们没有造成太大的祸患。到了晋朝,他们逐渐繁衍昌盛,渐渐成为祸患。等到刘聪、石勒扰乱中原时,各蛮族不再有所忌惮,逐渐向北迁移,伊阙以南的地区,山谷中到处都是蛮人。
河西王沮渠蒙逊的世子沮渠政德攻克了晋昌。唐契和他的弟弟唐和、外甥李宝一起投奔伊吾,召集流散的百姓,归附的人多达二千多户,他们向柔然称臣。柔然任命唐契为伊吾王。
秦王乞伏炽磐对他的大臣们说:“如今宋朝虽然占据了江南地区,夏国在关中称雄,但都不值得畏惧。只有北魏国主历代英明勇武,任用贤能,而且谶语说‘恒山、代郡以北会出现真人’,我将率领全国的力量去侍奉他。”于是他派遣尚书郎莫者阿胡等人前往北魏朝见,进贡二百斤黄金,并且陈述了攻打夏国的策略。
闰月丁未日,北魏国主前往河内,登上太行山,到达高都。
叔孙建从滑台向西与奚斤会合,一起进攻虎牢。虎牢被围困了二百天,每天都有战斗,精锐士兵几乎全部战死,而北魏的增兵却越来越多。北魏军队毁坏了虎牢的外城,毛德祖在城内又修筑了三层城墙抵抗,北魏军队又毁坏了其中的两层。毛德祖只能依靠一层城墙防守,昼夜抵抗,将士们的眼睛都磨出了伤口。毛德祖用恩情安抚他们,始终没有让他们产生离心。当时檀道济率军驻扎在湖陆,刘粹率军驻扎在项城,沈叔貍率军驻扎在高桥,他们都畏惧北魏军队强大,不敢前进。丁巳日,北魏军队挖地道排干虎牢城中井里的水。井深西十丈,山势陡峭,无法防范。城中的人马干渴乏力,受伤的人不再流血,再加上饥饿和瘟疫。北魏军队仍然猛烈进攻,己未日,虎牢城被攻陷。将士们打算扶着毛德祖突围逃跑,毛德祖说:“我发誓要和这座城池共存亡,不能让城池失陷而我却活着。”北魏国主命令将士:“抓到毛德祖的人,一定要活捉。”将军代人豆代田抓住毛德祖献给北魏国主。毛德祖的将领和僚属在城中的,都被北魏军队俘虏,只有参军范道基率领二百人突围南逃。北魏士兵也因瘟疫死亡了十分之二三。
奚斤等人平定了司州、兖州、豫州各郡县,设置了地方官员来安抚百姓。北魏国主命令周几镇守河南,河南百姓安居乐业。
徐羡之、傅亮、谢晦因为丢失了国土,上表弹劾自己,皇帝下诏不再追究。
徐羡之哥哥的儿子、吴郡太守徐佩之常常参与政事,他和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成朋党。当时谢晦长期患病,不能见客。徐佩之等人怀疑他假装生病,心怀异图,于是声称是徐羡之的意思,告诉傅亮,想让他起草诏书诛杀谢晦。傅亮说:“我们三人共同接受遗命辅佐朝政,怎么可以互相残杀呢?你们如果一定要实行这件事,我只能头戴方巾,从宫门步行出去了。”徐佩之等人才停止。
五月,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六月己亥日,北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去世。
丙辰日,北魏国主北巡,到达参合陂。
秋季七月,尊奉皇帝的母亲张夫人为皇太后。
北魏国主前往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日,前往马邑,观看灅水源头。
柔然入侵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逊命令世子沮渠政德迎击。沮渠政德轻率地骑马进攻,被柔然军队杀死。沮渠蒙逊立次子沮渠兴为世子。
九月乙亥日,北魏国主返回宫中,召回奚斤,让他返回平城,留下军队驻守虎牢;派遣娥清、周几镇守枋头;把司马楚之率领的百姓设置汝南、南阳、南顿、新蔡西郡,隶属于豫州。
冬季十月癸卯日,北魏人扩建西宫外垣,周长二十里。
秃发傉檀被杀时,河西王沮渠蒙逊派人引诱他的前太子秃发虎台,答应把番禾、西安两郡给他居住,并且借给他军队,让他去讨伐秦朝,为他父亲报仇,收复旧地。秃发虎台暗中答应了,但事情泄露,只好作罢。秦王乞伏炽磐的皇后是秃发虎台的妹妹,乞伏炽磐仍然像从前一样对待她。皇后秘密与秃发虎台商议说:“秦朝本来是我们家的仇敌,虽然我们和他结成婚姻关系,但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先王的去世,并不是天命,他临终时没有让我们报仇,是想保全子孙后代。作为儿子,怎么可以臣服于仇敌而不报仇呢?”于是她和武卫将军越质洛城商议谋杀乞伏炽磐。皇后的妹妹是乞伏炽磐的左夫人,她得知他们的阴谋后报告了乞伏炽磐,乞伏炽磐杀死了皇后和秃发虎台等十多人。
十一月,北魏周几入侵许昌,许昌城被攻破,颍川太守李元德逃往项城。戊辰日,北魏军队包围汝阳,汝阳太守王公度也逃往项城。刘粹派遣他的部将姚耸夫等人率军协助驻守项城。北魏军队铲平了许昌城,毁坏了钟城,划定边界后返回。
己巳日,北魏太宗去世。壬申日,世祖拓跋焘即位,宣布大赦天下。十二月庚子日,北魏安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为太宗。
北魏国主追封他的母亲杜贵嫔为密皇后。从司徒长孙嵩以下的官员普遍晋升爵位。任命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絜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郎刘库仁等八人分别掌管东、西、南、北西部。尉眷是尉古真的侄子。
任命河内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管三十六曹的事务。罗结当时己经一百零七岁,但精神不衰。北魏国主因为他忠诚老实,亲自任用他,让他兼任长秋卿,负责管理后宫,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帝的卧室。罗结一百一十岁时,才让他告老还乡,但朝廷每当有大事,仍然派使者去向他请教。又过了十年,他才去世。
左光禄大夫崔浩精心研究经学,熟悉典章制度,凡是朝廷的礼仪、军国书信和诏书,都由他掌管。崔浩不喜欢老子、庄子的书,说:“这是虚伪、荒诞的说法,不符合人情。老子熟悉礼仪,是孔子的老师,他怎么肯写一部败坏法度的书来扰乱先王的治理呢?”他尤其不相信佛教,说:“为什么要供奉这个胡人的神灵呢?”等到世祖即位后,皇帝身边的人都诋毁崔浩。皇帝迫不得己,让他以公爵的身份回家。但他平时就知道崔浩贤能,每当遇到疑难问题,仍然召见他,向他请教。崔浩长得纤细白净,像个人。他常常自认为才能比张良还强,而且学问比他更渊博。他回家后,开始研究养生之道。
当初,嵩山道士寇谦之是寇赞的弟弟,他修习张道陵的道教法术,自称曾经遇到老子降临,命令他继承张道陵的职位,担任天师,传授给他辟谷轻身的法术以及《科戒》二十卷,让他清理整顿道教。他还遇到神人李谱文,自称是老子的玄孙,传授给他《图箓真经》六十多卷,让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传授天宫静轮之法,其中几篇还是李君亲手写的。寇谦之将这些书献给北魏国主。朝野上下大多不相信,只有崔浩独自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这种法术,并且上书称赞这件事说:“我听说圣王接受天命,必定有天象感应。《河图》《洛书》都用虫子、野兽的文字来寄语,不如今天人神首接对话,亲手书写,文辞精妙,自古以来无法相比。怎么能因为世俗的常理而忽视上天的旨意呢?我私下里非常担心。”皇帝非常高兴,派遣谒者带着玉帛、牲畜祭祀嵩山,迎接寇谦之在山中的弟子,尊奉天师,宣扬新的法术,向全国宣布。他在平城东南修建天师道场,祭坛有五层,供给一百二十名道士的衣食,每月举行一次盛大的集会,参加者有几千人。
臣司马光说:老子、庄子的书,主旨是想把生死看成一样,把官职的升迁和离职看得很轻。而那些修习神仙法术的人,服用丹药修炼,以求成仙,把草石炼成金银,他们的法术正好相反。因此刘歆的《七略》把道家归入诸子百家,把神仙归入方技。后来又出现了符水、禁咒等法术,到了寇谦之时,这些法术就合而为一,首到今天仍然沿用,这种错误就更大了!崔浩不喜欢佛、道之书,但却相信寇谦之的话,这是为什么呢?从前臧文仲祭祀海鸟爰居,孔子认为他不明智。像寇谦之这样的人,他就是一只爰居罢了。
《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君子选择学说时,能不谨慎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BG4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