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亲戚上门

小说: 九零灰千金   作者:胖青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零灰千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D1ZD/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九零灰千金

“你别这样看我,这是男朋友教我的,打扮成熟一点比较不容易被欺负。”

刘思娣说着满脸羡慕地看着她。

“还是你好,天降一个爸爸把你带去京市,这才半年你完全变了一个样儿,跟那些富家小姐一样,又好看又有气质。”

“不像我,出去打工都逃不掉家里这些人,还没到发工资就问我要钱,说弟弟要买新衣服,买新鞋子,让我赶紧寄钱回来。”

“他们还把厂里的电话亭当成自已家,快发工资前就打过去,不管接的人是谁,都让对方通知我,你是不知道当厂里人找上我的时候我有多难堪。”

刘思娣说着笑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凑到陆不悔耳边小声说:“跟你说一件事,你不要告诉别人,我在厂里交了一个男朋友。”

陆不悔并不觉得意外,那一世的刘思娣也是这样跟她说。

不过她没说的是不仅有了男朋友,还有了再也不回来的准备。

记得那一世刘思娣过完春节后只留下车票钱,剩下的都交给父母,然后离开了。

她就这样跟着回了男友老家,跟男友摆了酒,只不过没有结婚。

因为年纪小,也因为拿不到户口簿,结不了婚,但是当夫妻一样过日子。

她的家人以为拿捏着户口簿就能拿捏刘思娣一辈子,可她为了离开家是真狠,直接跟着男朋友回家,给人生孩子照顾父母。

很勤快的一个人,把公婆当成亲爸妈,全都围着婆家转。

婆婆是个不错的,做事很利索,公公是个木匠,收入也还可以。

幸运的是跟着男友回家的第二年就生了一对双胞胎。

双胞胎一出生她就彻底在男友家站稳脚跟,公公婆婆把她当成福星,逢人就夸,什么好吃的都给她补。

日子好了,生活有了盼头,刘思娣月子里过得很舒心,奶水很足,两个儿子被养得白白胖胖,村里人见了都喜欢。

刚嫁过来的小媳妇们都喜欢多抱抱抱,说是沾沾喜气好生双胞胎。

再后来她男友靠着早些年赚的钱和父母的帮助下开了店,刘思娣经常抱着孩子去店里,偶尔帮帮忙。

可能是刘思娣旺夫,生意越来越好,不少人夸她是贤内助。

公公婆婆眼看儿子娶了媳妇之后家里永远都是整整齐齐,人丁兴旺,儿子生意越来越好,想着是刘思娣旺夫,简直是把她当成亲闺女。

村里人看到这家越过越好,纷纷说这家是有福气的,也在说刘思娣旺夫。

是不是旺夫不知道,但是大家都觉得她旺夫,她就真的旺夫。

只要是她想办的事儿,谁都愿意帮一把,加上她对别人也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就这样过了五年,刘思娣二十了,决定带着老公孩子回一趟娘家。

那时刘思娣老公开着车,带着老婆孩子来到这个村子。

刘思娣的家人看到不声不响消失五年的闺女风风光光回来了,别提有多高兴。

正好弟弟想结婚了,需要彩礼,刘父刘母张口就要十万。

那时是1998年年底,十万块钱,城里职工收入不足千元,一年不吃不喝不花钱都不一定能存到一万。

就算一年能存一万,也要十年才能赚到。

那一年对于这个落后农村来说娶一个媳妇千元起步,万元已经算是天价彩礼了。

这一下张口就是十万,把回来探亲的两口子都气笑了。

倒不是说拿不出这钱,就冲着刘思娣在男方家的功劳,十万块钱人家愿意给。

可刘思娣早就把自已从小到大的经历告诉婆家。

本来人家老公就觉得她受了委屈心疼得要死,又看到人家是那种嘴脸,直接怒了,指着刘家人大骂一家子都是废物,花了那么多钱培养的儿子没有一点出息,都二十岁的男人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每个月赚的钱自已全花光,这种连自已都快养不活的人哪来的脸敢娶老婆。

刘思娣的老公本来是个脾气挺好的男人,夫妻俩平时跟邻居还有合伙人笑脸相迎,就算是有点矛盾也没红过脸。

这一次为了老婆那是把这辈子的脏话都骂了出来。

两家人就这样因为闹得特别厉害,刘思娣只想拿到户口本把结婚证领了,也想跟娘家有个了结。

娘家人自然不同意,户口本藏得严严实实,说没有十万就不给。

刘思娣已经不是以前的刘思娣,直接找到妇联,把那些年的委屈还有彩礼的事情一并闹了出来。

人家老公是个会办事的,该请客请客,该走动走动,还找到小舅子要娶那家闺女以及村里给别人介绍的媒婆。

夫妻俩谁也没闲着,刘家人名声是越来越臭,村里人没少指指点点。

他们怕害得儿子以后娶不到老婆,只能松口。

——

回忆散尽,陆不悔看着眼里闪着坚决的刘思娣,笑着闲聊起来。

想到多年以后风风光光回乡的刘思娣,陆不悔是真的为她高兴。

村里嫁得最好的就是她,可能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让她遇上一个好男人。

不过能过好也是她的本事,说离开家就离开家,说跟男友回老家就回老家,把公公婆婆当成亲爸妈孝顺,全心全意过日子。

刘思娣聊了一个多小时才挥手离开。

刘思娣来过之后其他同学相继回来,大家忙里偷闲各自忙着各家的大扫除,你有空了来串个门说说半年里碰到的事儿,我有空了也去串串门说说明年有什么打算。

随着出去打工的那些人回来,村里愈发热闹起来。

去镇上的公交车也从原来的一天两趟变成一天三趟,每一次车里都是满满当当的,忙着去镇上置办年货。

时间一天天过去,村里愈发热闹起来。

陆不悔见了很多同学,也跟同学约好去了老师家里。

曾经的同学并没有因为她现在的身份就说起闲话,都是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聊得最多就是曾经在学校的趣事。

除了跟同学见面,陆不悔也去了好几趟镇上,以前过年只能看看不敢买的东西都买回来,还给一家子都买了过年穿的新衣服。

忙碌起来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除夕日。

一大早姐弟就跑去山里沿着小溪采石菖蒲,配上香茅草等药草放到大锅里熬煮。

煮开的水弥漫着药草味,家里每个人都要在除夕这天洗药浴。

除夕洗药浴是村里的风俗,寓意着把霉运洗掉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石菖蒲香茅草等药草在村里还有辟邪去晦气的意义,不管是村里有人办了白事,或是参加了白事,回来都要用洗药浴。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早早洗药浴,下午四点一家人基本洗好了。

除夕这天还有最重要的环节:敬祖公。

敬祖公需要同族亲的家家户户准备贡品,三牲(鸡、鱼、猪肉)果盘、茶酒、香烛。

大家会有一个固定敬祖公的地方,家家户户把贡品带过去,所有族亲一起。

往年陆不悔很少去,因为她从一出生就姓陆,哪怕她妈和继父结婚,她也没有改过名字。

继父那边的族亲因为这事没少说继父闲话,说又不是亲生的还不愿意改姓养在家里干什么。

今年她的户口都移走了,更没有理由去敬祖公。

她也不太喜欢去,因为姓名和血缘都跟继父那边没有关系,以至于她跟那边的亲戚关系一般。

闲话不至于在那样重要的场合说,就是会有一些异样的眼神。

后来也就不去了,反正敬祖公的时候闺女去不去没关系,儿子去了才重要。

家家户户的男丁必须去,像她和她妈去不去无所谓。

母女俩一边择菜一边清理早上上山采石菖蒲时顺道挖回来的冬笋。

村里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都是敬祖公结束的声音。

忙活得差不多了外面传来声音,三人端着东西回来了,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模样。

灶头的火烧了起来,到了做团圆饭的时候。

炊烟袅袅,肉香弥漫。

冬笋鸡肉煲,红烧肉,清蒸鱼,清炒萝卜,蒜末菜心,韭菜炒鸡蛋。

傍晚五点多六道菜很快上桌,一家子看着丰盛的团圆饭,眼里是止不住感慨。

去年这个时候远没有这么丰盛……

应该说也是这样有肉有菜,鸡肉鱼肉猪肉都有,也都做了,但是大家不敢大口吃肉,怕太快吃完接下来半个月连肉沫都吃不上。

而这一次,终于不用再顾忌那么多。

“不悔吃鸡腿,阿晴阿阳你们吃鸡翅。”

刘英很快就把菜分好,把最后一个鸡腿给到刘樟碗里。

大家没有拒绝,只是把鱼肚夹给刘英。

一家人大口吃着肉,筷子就没有停下来过。

屋外天色暗了下来,屋里的热闹却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今年的最后一顿饭在一家人挺着肚子放碗筷下结束。

晚饭结束了,热闹还没结束。

刚吃过晚饭洗了碗筷,门口就热闹起来。

“三哥英姐!”

随着一声热络声音,陆不悔看见继父的兄弟带带着老婆孩子来串门。

“四叔、四婶、祥哥、勇哥。”

姐弟三人齐齐跟长辈问好,对方笑呵呵掏出红包给三姐弟一人一个。

“不悔这是你的,那好了,阿阳这是你的,阿晴这是你的。”

“谢谢四叔!”

陆不悔捏着手里的红包,感受跟往年完全不一样的厚度,笑着道了谢。

“别站着,进来坐!”刘英乐呵呵迎四人进来,三姐弟在后对视一眼,走到一边悄悄打开红包。

跟往年一样每个人的红包都不一样,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刘阳的红包最大,而是陆不悔。

往年过年收最少红包的陆不悔成为最多的一个,最少的人成了刘晴。

陆不悔看着手里的大红包,并不觉得高兴。

她跟继父那边没有血缘,看在她妈的面子上能收到红包,但是永远是最少的。

刘阳身为家中男丁,永远是最多的。

如今她一个外人拿到的红包比刘阳这位【传宗接代】的男丁更多,一看就有问题。

“你们三个还在外面站着干什么?进来聊聊天。”

听着屋里传来的声音,三姐弟对视一眼收好红包进去了。

陆不悔默默走到最后,坐在离客人位置最远的地方,可以说已经搬着小椅子坐到门口。

躲得远了,依旧躲不过别人的热情,隔着那么远就把第一个话题落在她身上。

“女大十八变,不悔不仅长高了,人也是越长越漂亮了,这京市的水土就是养人。”

说着话题直接转了方向。

“听说那里打工工资特别高,不悔你爸不是开厂的吗?工人工资是多少?肯定很高吧?”

陆不悔抬头看着一双双眼睛,看着亲妈表情里的紧张,客气答道:“我没去打过工,对那边的工资并不了解,至于工厂的事情,那就更不清楚了。”

没有得到答案的一家子并不满意,也听不懂陆不悔委婉的拒绝,逮住陆不悔就追问起来。

“你怎么会不清楚呢?那可是你爸开的厂子,谁家家长回到家不会谈论工资的事儿,你就老实告诉我们,让我们长长见识。”

“是啊不悔,你不会是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吧?什么都不说。”

陆不悔看着得不到答案就不罢休的几人,皱起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我是真不知道,不过京市市民普遍工资在350—400块……”

话一出口没等她说完就被人一声惊呼打断。

“400块,真的假的,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能赚四百块,这也太高了。”

“不愧是首都,打工人工资那么高,咱们累死累活一个月能赚到两百块就阿弥陀佛了。”

“看来还是应该去大城市打工,一样的工作工资翻倍,干一年能抵在家干两三年,钱不就存下来了吗……”

看着热烈讨论京市有多赚钱的一家子,陆不悔好声提醒。

“四叔四婶,京市工资高是没错,但是京市消费也高,衣食住行可不便宜,消费直接翻倍……”

没等陆不悔说完又被一人打断,当场反驳起来。

“不悔你看看你说的什么话?胡说也不是这样胡说的,全国米价基本一个价,起伏不大,京市总不能把米翻倍卖吧,既然米价一样,消费想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刘四婶说完直勾勾望着陆不悔,眼里的精光都要冒出来了。

“不悔,陆家不是开了很多厂吗?你两位堂哥都是能干的,什么都肯学,你爸是老板,你想个办法让你两个表哥跟你一起去京市,再把他们塞到你爸的厂子里,到时候你在京市就不是孤身一人了,会有两个哥哥保护你。”

“要是能给你两个哥谋一个好一点的职位,我们一家都感谢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D1Z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零灰千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D1Z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